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课件(共22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课件(共22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春季研学马上要来了,这期我校准备邀请同学们来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探索之旅,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总议题:湘行记——探寻历久弥新的思想之光
授课人:
研学前游戏——研学思想猜猜猜
出发前老师给大家先准备了四个名句,这四个句子体现了我们即将要去的研学地点蕴含的思想理念,请你想想是什么思想理念?并说说这些思想理念对中国人有何重要性?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司马迁《史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议学成果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地位和作用P50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2
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3
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P50蓝字)
第一站:隆平展馆,问道自然
第二站:参观书院,领会精神
第三站:湘江潮涌,激荡青春
第四站:精准扶贫,圆梦小康
总议题:湘行记——探寻历久弥新的思想之光
开启我们的研学之旅吧
第一站:隆平展馆,问道自然
隆平水稻博物馆
走进隆平水稻博物馆,这里分别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稻作文化、水稻的生长过程,以及杂交水稻的产生、发展和影响。神奇的水稻从一粒种子开始,顺应天地法则,历经播种育秧、成长分蘖、育穗开花、稻田管理、丰收在望、颗粒归仓,颗颗蕴含人类智慧。此外,袁隆平院士团队奋斗不息、不断创新,开展了耐盐碱水稻,让我国广袤的盐碱地、沿海滩涂种出了大米,确保中国碗里装更多中国粮。
议学任务一:节气农谚破译赛
①阅读P51页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说说水稻的种植、隆平团队改造盐碱地是如何体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的?
②测测你的节气常识,你知道这些节气农谚是何意思吗?你还知道哪些节气农谚?
“雪落八九头,庄稼要减产”
“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道法自然”出自先秦著名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本义是大道以自己本来的样子为法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日渐深入人
心,人们更多的是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义上理解“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天”的含义十分丰富,当代人一般将其理解为自然、自然规律;“人”,主要指人、人类社会。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致力于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与自然融为一体,即“与天地合其德”;另一方面,人还应致力于促进万物的发展和宇宙的和谐,即“赞天地之化育”。
提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华民族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有深刻的思考,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第二站:参观书院,领会精神
岳麓书院是中国著名的古代书院,书院讲堂门檐上悬挂“实事求是”的匾额,习近平总书记来考察时久久凝思:“毛主席当年就是在这里熏陶出来的,实事求是就来源于这里。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议学任务二:寻找求实好少年
①你是如何理解“实事求是”的?
②请你推荐一个你们小组”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好少年,并说说你的推荐理由(他的事迹)
“实事求是”出自《汉书》,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这种精神为后世所推崇,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全新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1945年,党的七大将“实事求是”写入党章,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习近平指出:“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
提示: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第三站:湘江潮涌,激荡青春
关于橘子洲头?你最先想起来的是什么?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其时,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议学任务三:我是文旅创意师
①有感情朗诵《沁园春·长沙》,并说说从划线句子“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你读出了什么?
改造旧中国、破除旧思想桎梏的革新勇气
②作为新时代与时俱进的青少年,请你为橘子洲文旅发挥你的创意想一个研学活动,可以让来研学的青少年有更沉浸式的参与、体验、收获。
例子:可以在橘子洲剧院演绎《恰同学少年》话剧
提示: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
第四站:精准扶贫,圆梦小康
以前:有女莫嫁十八洞
山沟两岔穷疙瘩、每天红薯苞谷粑
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
苗歌中可以看出十八洞村当时状况如何?
这曾经是十八洞村人熟悉的一首苗歌
贫穷
现在:当农民要当十八洞村村民
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首倡之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只用了3年时间实现脱贫。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抓手,提质做优乡村旅游、特色种植、山泉水、苗绣等传统产业,有效建立“村集体+企业+村民”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断提高,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80万元,2023年突破500万元,实现连续增长,带动了村民有效增收。
议学任务四:共富地图齐绘制
①为何当农民要当十八洞村村民?十八洞村的发展背后体现了我国从古至今一直在努力追求实现的何思想?
②你在十八洞村学到了何实际共同致富思路?想一条分享并想想我们家乡是否也可以借鉴共同致富?
提示: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中华民族主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议学成果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1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华民族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有深刻的思考,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P51
2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P52
4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中华民族主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P53
3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P52
课堂总结
议学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创新作业
请上网查找资料,规划一条本地的研学路径。
(选择四个研学点,旨在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理解,并每个写上你的规划推荐理由)
议学反馈
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意义不包括( )
A.提高国民素质
B.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C.只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
D.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C
议学反馈
2.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核心思想理念( )
A.以民为本
B.尊师重道
C.商业至上
D.礼仪之邦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