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课件(共2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课件(共2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春 雨 惊 春 清 谷 天
夏 满 芒 夏 暑 相 连
秋 处 露 秋 寒 霜 降
冬 雪 雪 冬 小 大 寒
二十四节气歌
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总议题:古老思想,缘何历久弥新?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49-53,在课本上标注问题要点。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
2.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和做法?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地位和作用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对二十四节气的探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积淀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加强民族认同感。
政治认同
通过议学活动的探究,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实际行动传承家国情怀。
责任意识
环节一
古韵悠长,文化理念藏何意?
环节一:古韵悠长,文化理念藏何意?
议一议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绚丽瑰宝。它发轫于上古时期,古人凭借对星象和自然的观察摸索出这套独特计时体系,历经千年传承,直至今日,依旧在农事活动与日常生活中发挥关键作用。它蕴含着天文、气象、物候等科学知识,又衍生出丰富的诗词、民俗,还融入中医养生智慧,全方位彰显了中华民族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
从二十四节气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何特点以及对我们有何重要性?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知识小结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P49蓝字)
(1)重要性: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②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2)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
环节一:古韵悠长,文化理念藏何意?
议一议
有的学校专门开设二十四节气课程。课堂上,语文讲节气诗词,科学讲节气与天文气象,美术课开展节气主题绘画。实践时,组织学生在校园农场按节气劳作,举办节气美食节,让学生多维度感受节气魅力。
这些学校为什么要开设二十四节气课程?
不忘本来,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
知识小结
2.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和做法?(P49蓝字)
(1)原因: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2)做法:
①要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②要用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环节一:古韵悠长,文化理念藏何意?
议学活动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道可道,非常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天人合一。
……
(1)你记住了哪些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
(2)说说从这些千古名句中,你们感受到了怎样的思想智慧?
知识小结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地位和作用(P50+蓝字)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②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③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环节二
解读传统,理念内涵有哪些?
环节二:解读传统,理念内涵有哪些?
议一议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在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这首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先民卓越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二十四节气对历代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天地万物都被容纳在节气的框架中,形成了一种与大自然感应的诗意浪漫。
(1)为什么说二十四节气对历代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2)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古人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
(1)它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的时间指南和气候规律,还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传承。(2)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知识小结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P51-P53)
(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华民族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有深刻的思考,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环节二:解读传统,理念内涵有哪些?
议一议
在漫长岁月里,古人凭借耐心与专注,细致观察天象变化、物候更迭,将自然规律凝练成二十四个节点。农民据此安排农事,根据水土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安排种植适宜生长的农作物,遵循天时,不盲目蛮干,辛勤劳作。
结合议学情境,分析农民们遵循天时,不盲目蛮干,辛勤劳作。这体现了何种思想理念?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知识小结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P51-P53)
(2)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环节二:解读传统,理念内涵有哪些?
议一议
诞生于农耕时代的二十四节气,起初它主要用于指导农事,随着时间推移,融入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和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紧密相连,像清明,从单纯指导耕种,变成了包含祭祀、踏青等丰富活动的特殊日子。如今,它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借助卫星、大数据实现精准气象预测,服务领域从农业拓展到生活各方面,展现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结合议学情境,探究以下问题:
①二十四节气的用处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②诞生于农耕时代的二十四节为什么能够展现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①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②与时俱进。
知识小结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P51-P53)
(3)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
环节二:解读传统,理念内涵有哪些?
议一议
国家基于二十四节气,统筹全国农业布局。依据不同节气的气候特点,规划各地适宜种植的作物,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稳定农产品供应,为粮食安全兜底,守护人民的“米袋子”与“菜篮子”。
结合议学情境,分析国家这种做法体现了何种思想理念?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知识小结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P51-P53)
(4)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中华民族主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环节三
立足当下,共筑文化传承梦!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更好地使二十四节气走出去,请你为它写一段50字的宣传词。
议学延伸
环节三:立足当下,共筑文化传承梦!
参考答案
环节三:立足当下,共筑文化传承梦!
从立春的希望萌芽,到大寒的岁月沉淀,二十四节气藏着千年华夏的生活密码,邀你一同探寻。
课堂小结
中华文化
惠民利民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天人合一
传统文化
思想观念
我们沿着二十四节气的脉络,探寻了古人的智慧与自然的节律。希望大家课后多观察生活,把节气知识融入日常,传承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