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导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导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导学案)
姓名: 班级:
课题 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课型 新授课 课时:1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典籍里的中国相关事迹分析,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认同中华文化,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坚定文化自信。 责任意识:通过加强对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 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难点 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课前案
自主预习:(铅笔)标划出重点段、核心句、关键词,落实在课本上。
课堂案
基础知识点(5分钟)
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哪些核心思想理念?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2.▲我们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① ,要求我们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
② ,要求我们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
③ ,要求我们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
④ ,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
⑤ ,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
⑥ ,要求我们胸怀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
(二)(交流合作→共享共长) 25分钟
【学习任务一】环节一:核心思想理念因何而成?
议学材料: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学派大放异彩。儒家以仁为本,道家崇尚无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法家倡导以法治国。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首次解放运动,各学派彼此碰撞交融,奠定传统文化根基,影
议一议:结合诸子百家争鸣,请你谈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是如何形成的?
【学习任务二】环节二:核心思想理念如何践行?
议学材料:视频
议一议:对话孔子,请你谈谈对仁爱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更好地践行仁爱?
议学材料:“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议一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话出自哪位圣贤吗?这彰显了哪种思想理念?
议学材料:视频。
议一议:生活中的我们该如何做到像曾子一样守诚信呢?
议学材料: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议一议:结合孟子的语录,请你谈谈我们该如何坚守道义、弘扬正气?
议学材料:道家学派的开创者,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对立的方面,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和谐,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和谐秩序。他还主张“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然的规律和谐发展,不加以过多的人为干涉。
议一议:请你谈谈老子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主张?我们该如何践行这种理念?
议学材料: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兼爱”要求人们无差别地爱一切人,“非攻”反对战争,倡导和平。他希望通过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爱、互助互利,消除战争和冲突,实现一个人人平等、互爱互利的社会。
议一议:对话墨子,请你谈谈我们该如何做到天下大同?
【学习任务三】环节三:践行理念开启美好生活!
议学延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我们可以借助书法、绘画、故事、格言、诗歌、戏曲等多种形式,正确理解和把握核心思想理念,古为今用,守正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
(1)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展示核心思想理念的活动。
(2)根据你的观察,核心思想理念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有哪些体现?如何更好地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三)练习
1.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以下古语体现的 内容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古语 核心理念
选项 古语 核心理念
A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 尚和合
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讲仁爱
C 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重民本
D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崇正义
A.A B.B C.C D.D
2.中华传统美德,就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存在过的、在今天仍有着生命力的优秀道德伦理、规范、行为等综合。习近平总书记将其概括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个方面。这六方面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新时代树新风、化新人的价值引领。由其内涵看中华传统美德在我们生活中的价值,正确的结论是( )
A.中华传统美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B.中华传统美德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C.中华传统美德是国家发展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D.代代相传的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而且博大精深
3.2025年1月15日,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上榜好人中,有捐献遗体帮助两人重见光明的26岁女孩殷斐然;有诚信为本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新农人”刘明坤;有危难之际拼尽全力托举落水男童上岸却不幸牺牲的好男儿张开龙……这些身边好人的感人事迹体现了( )
A.重民本 B.讲仁爱 C.守诚信 D.崇正义
4.“对大家关心的就业增收、“一老一小”、教育医疗等问题,我一直挂念。一年来,基础养老金提高了,房贷利率下调了,直接结算范围扩大方便了异地就医,消费品以旧换新提高了生活品质……大家的获得感又充实了许多。”习近平主席2025年新年贺词体现了( )
①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 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③遵循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 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闪烁着智慧光芒。以下名言警句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对应正确的是( )
A.“梨虽无主,我心有主”一一讲仁爱
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一一崇正义
C.“君子义以为上”——重和合
D.“言不信者行不果”——守诚信
6.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求大同”思想,是儒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如“和谐”:大同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张“和而不同”,即在不同中寻找相同,尊重差异,实现和谐共处。如“仁爱”:大同思想提倡仁爱,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同思想认为个人应该积极修养自身品德,同时也要治理好家庭、国家和社会,实现天下太平。
中华传统文化闪耀光辉,请你谈谈这些思想的时代价值。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2..①讲仁爱 ②重民本 ③守诚信
④崇正义 ⑤尚和合 ⑥求大同
三、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A B B B D
6.①有利于个人塑造良好的品格,形成健全人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②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传递社会正能量;④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动力;⑤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