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自由平等的真谛课件(共26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自由平等的真谛课件(共26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白云飘飘,一只风筝在天上飞。风筝许了一个愿,乞求天空能让自己挣脱那根线,
让自己不再被束缚。突然,一阵狂风袭来,风筝被吹得摇摇晃晃,它一心想挣脱线的约束,昂头借风拼命挣扎。线终于断了,风筝如愿以偿,满心欢喜的它来不及拥抱蓝天,就一头栽了下来,再也无法飞了。
思考:风筝挣脱了线的束缚就自由了吗?
董丽娜从小患有先天性眼病,只有微弱
的视力,10岁彻底失明。此后的人生
中,她在盲聋学校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
所有课程,22岁开始学习播音,被中国
传媒大学正式录取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
业研究生,成为中传首位盲人研究生。
给了我平等的考试的机会
2023年6月28日,她以中国传媒大学播
音硕士身份毕业,成为全国首位视障播
董丽娜
音硕士。
7.1自由平等的真谛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目录
CONTENTS
1.自由的价值
2.自由的含义及体现
3.如何理解自由是有限制的
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5.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含义
6.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
无法治不自由
人们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里,
充分自由地行动;
渴望摆脱不合理的束缚和限制,
自由地施展才能;
渴望不受他人的奴役和支配,
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的生活。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人们为什么渴望自由,自由有何作用呢?
自由的价值(P99背诵)
对个人:
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激发人的活力,
对社会:
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围绕“自由”这个话题,三名同学表达了各自的观点。
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自由应该是完全由自己做主,但现实生活中怎么有那么多规矩和限制呢?
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谈谈你对自由的认识。
自由的含义及法律体现(P100背诵)
含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法律体现: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自由并不意味着人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仅仅意味着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做一切事情的权利。”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学习时间不许玩手机,不许看电视……
上课不许迟到;必须按时上交作业……
不许闯红灯……
生活中的一些规定:
VS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P99
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明星名誉侵权案七成被告为青少年# 据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的《“ 粉丝文化“与青少年网络言论失范问题研究报告》,在其审理的涉侵害公众人物名誉权案件中,很多被告都是在校大学生,还有10%的侵权人年龄在20岁以下,呈现明显的低龄化特点。
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如何理解自由是有限制的(背诵)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③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宪法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宪法第五条
集会、游行、示威应当和平地进行,不得携带武器、 管制刀具和爆炸物, 不得使用暴力或者煽动使用暴力。
结合以上法律,思考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背诵)
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②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③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法 眼 看 平 等
l 结合图片, 思考什么是平等?
VS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思考: 两者是否存在矛盾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含义(背诵)
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
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 儿童、 孕妇、 残疾人在乘坐公 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思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在什么方面?
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背诵)
①平等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
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②平等地适用法律:
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7.1自由平等的真谛
一、无法治不自由
二、法眼看平等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
自由的价值
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含义
课堂小结
自由的含义及体现
如何理解自由是有限制的
1.下列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任何公民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 
②任何公民违法犯罪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③强调只在人民内部平等,所有公民并不平等 
④既有权利平等,又有义务平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2.自由是珍贵的。下列对自由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②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
③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④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c
3.教育考试机构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的通知要求,为残疾人参加高考提供必要支持条件和合理便利。此举( )
A.确保每位公民都能实现人生梦想
B.通过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实现平等
C.保障未成年人享受义务教育权利
D.打破规则的边界以守护教育公平
B
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