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22分)
学校举办“漫步西城”主题活动宣传周,同学们分组准备了不同的展示项目。请你协助完成以下任务。(16分)
演讲
演讲组为宣传周撰写了演讲稿。请你审阅演讲稿的部分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①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你是否愿意和我开启一段美好的旅程?让我们一起漫步西城,踏上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土地。
②登上景山公园万春亭,俯瞰北京城,故宫群殿的金顶红墙恢宏壮丽,钟鼓楼前的花香鸟语目眩神迷;泛舟北海公园琼岛下,看岸边苍劲的古树,赏四周宁静的亭台楼阁,让潺潺流水带走日常的疲惫与浮zào( );驻足于北京蓟城纪念柱前,回望夕阳映照下的碑石,遥想千百年来四季的周而复始与人间的沧桑变化;行走在西单的商业街区,随着川流不息的人群,穿过chù( )立的高楼大厦,蹚过闪烁的霓虹灯河,感受着繁华都市的潮流魅力……
③漫步西城,既拥抱着时代的脉搏,又追寻着历史的足迹。西城的美,在每个角落,在每个西城人的心里。
1.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及括号里填写的汉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草长莺飞”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长”应读作“cháng”。
B.“苍劲”在文中指树木苍老挺拔,“劲”应读作“jìn”。
C.“浮zào”中的“zào”有“性急”的意思,“zào”应写作“燥”。
D.“chù立”在文中的意思是“高耸地立着”,“chù”应写作“矗”。
2.文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目眩神迷 B.亭台楼阁 C.周而复始 D.川流不息
3.根据语境,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存在两处问题,请你找出来并加以修改。(2分)
展板
展板组制作了题为“可爱动物陪伴我,乐游和谐新西城”的展板,请你阅读其内容并完成下面小题。
可爱动物1号:北京动物园的“功夫熊猫”
“功夫熊猫”萌兰,这位被称为“西直门三太子”的阳光大男孩,以其充满魅力的个性,赢得了无数粉丝的喜爱。萌兰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全能型体育达熊”。他擅长爬树【甲】仰卧起坐【乙】还能够展现经典动作“一字马”,这些都让人赞叹不已。①近期,萌兰又整活儿了——布局三条“地道”,打算要去外面闯一闯!
可爱动物2号:大观园的“太平使者”
阳光明媚,到大观园探寻春色。一路行来,繁花似锦,曲径通幽。抬头向树上看——咦,这是哪位小精灵啊?这位就是被我们称为“太平使者”的太平鸟。②它头戴羽冠,体态轻盈,神情安逸,仿佛在欣然享受着和谐西城的太平盛景,为大观园又添一抹灵动的色彩。
可爱动物3号:陶然亭公园的“小提琴家”
得名于“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的陶然亭公园,聚集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在公园深处,总能听见一阵悦耳的“小提琴声”,婉转而悠扬,引人驻足寻觅。这美妙的音符,原来是由一群旋木雀奏出的。它们往往沿着树干自下而上地呈螺旋形环绕树木攀爬,因此得名“旋木雀【丙】③伴着日光,这些可爱的小生灵或飞翔盘旋于林间,或俏立枝头,谁能不被它们的优雅身姿吸引呢?
4.在文段【甲】【乙】【丙】处填入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甲】, 【乙】, 【丙】。” B.【甲】, 【乙】、 【丙】。”
C.【甲】、 【乙】、 【丙】”。 D.【甲】、 【乙】, 【丙】”。
5.对展板中画横线句子及粗体字小标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句中的“整活儿”“布局”把熊猫拟写成人,表现了它的机灵好动。
B.第②句中的“仿佛”运用比喻,写出了太平鸟的轻盈、安逸与灵动之美。
C.第③句中“谁能不……呢”运用反问,强调了旋木雀优雅身姿的吸引力。
D.展板中的三个小标题结构相仿,趣味盎然,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6.展板中画波浪线的“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是① 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本学期我们还学过一首他的诗《 ②》。(2分)
宣传
宣传组要为宣传周创作一首诗歌,制作一幅海报。请你协助完成下面小题。(4分)
7.请从下图的第②至④条路线中任选一条,再从备选词中选用一个最恰当的词语,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文,补写一个与其结构一致的诗句。(2分)
漫步西城,阅读那殿宇恢宏的魅力古都。
漫步西城,
(备选词:翰墨飘香\雕梁画栋\ 创意涌动\岁月静好)
8.请根据以上资料,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最能体现“漫步西城”感受的语句,作为宣传海报的标题,用正楷字抄写下来。(不抄序号)(2分)
【甲】穿过古巷走新街 【乙】四时美景映眼帘 【丙】古韵新城醉人心
9.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古人喜欢通过诗文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庄子在《北冥有鱼》中通过对大鹏的描绘“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① ”,表达了诗人远大的志向;白居易在《卖炭翁》中通过对卖炭翁“②
,③ ”矛盾心理的描写,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④ ,端居耻圣明”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渴望出仕、希望得到举荐的心情;“⑤ ,⑥ ”《虽有嘉肴》中的这两句名言告诉我们“教与学”才能不断发现问题,完善、提升自己。
第二部分·(48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甲】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乙】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解释【甲】诗中“走”的意思。 (1分)
(2)“妇啼一何苦!”和“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分别表现了“老妇”、“卖炭翁”怎样的心理? (2分)
(3)【甲】和【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13分)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逍遥游》)
【乙】
死生,命①也。其有夜旦之常②,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③,皆物之情也。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④以湿,相濡⑤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⑥。
(选自《庄子·天运》)
【注释】①命:天地自然之理,与下文“天”意相同。②有:同“犹”,如同。常:运行不止。③与:同“预”,干预。④响(xǔ):张口哈气使对方湿润。⑤濡:沾湿。⑥化其道:与大道化而为一。
1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皆物之情也 词语推断法:情愫
(2)怒而飞 查阅词典法:①气势盛。②非常生气。③用力鼓动翅膀。(摘自《古代汉语词典》) (填序号)
(3)与其誉尧而非桀也 语境推断法:“誉”与“非”构成一对反义词
1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3.根据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填空。(3分)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介绍了鲲鹏 的特点,根据“ ”(填原文句子)可知鲲鹏变化的神奇。根据“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可知鲲鹏奋飞时“ ”的特点。
14.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析庄子的人生态度。(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8分)
花草家族里的“音乐迷”
①你是不是总叹息客厅里的花卉长势不旺、阳台上的观叶植物无精打采?也许你已经尽力了,为它们定期浇水、施肥、防虫、修剪……可这些花草并不领情。
②如果我告诉你这些花卉或许是因为你家电视机和音响的噪音太大,或者是观叶植物久居阳台,太闷,它们“欣赏”不到赏心悦耳的音乐,自然娇弱多病、垂头耷脑,你相信吗?
③用音乐给植物治病,早已成为一门研究课题在许多国家开展起来了。不同植物对音乐有着不同的“品位”,只要音乐对口,无论是花草还是蔬菜都会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④印度古老的园艺中曾有过为生病的花卉或蔬菜唱一首歌或演奏一支曲子的记载。我国清朝人写的《秋坪新语》里也有一段关于“弹琴菊花动”的描述,大意为:一位叫侯嵩高的人善于抚琴,也喜养菊花,他在书房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菊花。一天夜里,月朗星稀,感觉颇好的他点上蜡烛,独自弹起一支悠扬的曲子,忽见身旁的菊花随音律的起伏竟然轻轻摇晃。侯先生以为自己眼花了,或者是微风潜入所为,没去理会。然而,当他再次理弦重弹时,菊花又一次跟着琴声摇摆。这一回,他吓得推琴而起,不敢再弹了。
⑤侯先生若知道是他的琴音打动了菊花,不仅不会惊慌,反而会生出几分得意——知音难觅啊!他家的菊花,或许也会因为经常享受悦耳的琴音而分外清雅呢!
⑥美国专家曾做过一次有趣的试验。他们在两间光照、温度、湿度、土壤条件等均相同的花房内,分别种上两株大小相同的葫芦,每天,在一个房间内重复播放刺耳的摇滚乐,而在另一个房间内播放悦耳的古典音乐。结果,前者生长迟缓,孱弱的枝蔓像是躲避瘟疫似的远远地绕开录音机生长,而后者却枝繁叶茂,绿油油的枝蔓,不几天便缠绕在了录音机上,与之难解难分。
⑦近年来“植物声学”的研究也支持这个观点。研究人员发现,在拟南芥幼苗时期,如果加入一定频率的声波,原本齐刷刷向下生长的根,会方向一致地朝声源方向生长。
⑧可见,对花草弹琴,是有科学依据的。
⑨植物爱听音乐,是由于音乐的声波引起植物机体有节律地振动的结果。这种低频振动,相当于一种植物“肥料”,使得植物体内某些不活跃的分子积极行动起来,也让机体里一些“懒惰贪睡”的家伙清醒过来,开始伴着动听的乐曲“翩翩起舞”。它们同心协力地工作,自然会促使植株长得茁壮。
⑩贝多芬或巴赫的音乐可以使枯萎的玫瑰或者干瘪的小红萝卜起死回生,重新变得水灵硬朗起来;而铿锵的摇滚乐,只会让一些“神经衰弱”的植物加速死亡。
美国植物学家乔治·史密斯用矮牵牛花作为实验材料,测出牵牛花喜爱的作曲家排行榜如下:巴赫、艾灵顿公爵、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如果不断地向牵牛花灌输用重金属乐器演奏的摇滚乐,过不了几天,可怜的牵牛花叶子就耷拉下来,最多四个星期,便一命呜呼了。
史密斯还发现,玉米和大豆听了《蓝色狂想曲》后,发芽率特别高;南瓜偏爱海顿和勃拉姆斯的音乐;甜瓜则钟情舒伯特的音乐;仙人掌对斯特拉文斯基一往情深;而他种的红玫瑰,简直迷上了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摇滚乐,几乎不能赢得任何一种花儿的芳心。
英国科学家约翰·朗斯塔夫以他多年对自家菜园中蔬菜的研究,列出了各种蔬菜所中意的音乐家的作品,这份名单是:胡萝卜、芜菁、甘蓝和马铃薯爱听威尔第、瓦格纳的音乐;白菜、豌豆和生菜沉迷于莫扎特、罗西尼的作品……他还给他的蔬菜乐迷们灌输歌剧。他说:“它们的确比邻居菜园的蔬菜长得快,而且味道和口感都要好一些。但也有部分植物,如红甜菜,缺乏乐感。”
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植物对声音确有感知,尤其对某些音频特别敏感——声音频率在3000~5000赫兹的音乐,可以使植物细胞产生共振现象,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可使植物生长量增加20%~60%,并且能增强其抗病虫害的能力;相反,喧闹的噪声不但没法调动植物分子的“健康情绪”,反而破坏了原有的规律和安宁,结果自然会阻碍植物的生长发育,使其生长速度降低,乃至完全停止生长。别看植物没长嘴巴不会表达,但它们心里清楚,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这下,你该知道怎样侍弄家中那些有“音乐品位”的绿色朋友了吧,别让花草音乐迷们太寂寞哦!
15.假如你是这篇文章的编辑,想节约版面,又不想影响文章整体的表达,你会从④—⑥段的三个事例中删掉哪一个?说明理由。(3分)
事例1:印度对古老园艺的记载。
事例2:清代《秋坪新语》里关于“弹琴菊花动”的描述。
事例3:美国专家做的实验。
16.矮牵牛花被灌输重金属乐器演奏的摇滚乐之后,叶子耷拉下来的原因是什么?(2分)
17.你读完这篇文章后,想把此文推荐给哪位家人或朋友阅读,为什么?(3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遥远的向日葵地
李娟
①就算是在荒野①里,我妈离开蒙古包半步都会锁门。
②锁好门,发动摩托车……她此去是为了打水。门口的水渠只在灌溉期才来几天水,平时用水只能去几公里外的排碱渠取。那么远的路。幸好有摩托车这个好东西。
③她每天早上骑车过去打一次水,每次载两只二十升的塑料壶。
④我说:“那得烧多少汽油啊?好贵的水。”
⑤我妈细细算了一笔账:“不贵,比矿泉水便宜。”
⑥可排碱渠的水能和矿泉水比吗?又咸又苦。然而总比没水好。
⑦这么珍贵的水,主要用来做饭、洗碗,洗过碗的水给鸡鸭拌食,剩下的供一大家子日常饮用。再有余水的话,我妈就洗洗脸。
⑧脏衣服攒着,到了水渠通水的日子,既是大喜的日子也是大洗的日子。
⑨整个夏天,她扛锨穿行在葵花地里,晒得一身黢黑,和万物模糊了界线。叶隙间阳光跳跃,脚下泥土暗涌。她走在葵花林里,如跋涉于大水之中,努力令自己不要漂浮起来。大地最雄浑的力量不是地震,而是万物的生长啊……目之所及,枝梢的手心便冲她张开,献上珍宝,捧出花蕾。她停下等待,花蕾却迟迟不绽。她终日锄草、间苗、打杈、喷药,无比耐心。
⑩浇地的日子最漫长。地头闸门一开,水哗然而下,顺着地面的横渠如多米诺骨牌般一道紧挨着一道淌进纵向排列的狭长埂沟。渐渐地,水流速度越来越慢。我妈跟随水流缓缓前行,阻滞处挖一锨,跑水的缺口补块泥土,并将吃饱水的埂沟一一封堵。那么广阔的土地,那么细长的水脉。她几乎陪伴了每一株葵花的充分吮饮。地底深处的庞大根系吮吸得嗞嗞有声,地面之上愈发沉静。
她抬头四望。天地间空空荡荡,连一丝微风都没有。世上只剩下植物,植物只剩下路。所有路畅通无阻,所有门大打而开。水在光明之处艰难跋涉,在黑暗之处一路绿灯地奔赴顶点。那是水在这片大地上所能达到的最高的高度——一株葵花的高度。整整三天三夜,整块葵花地都浸透均匀了,整个世界都饱和了。花蕾深处的女子才下定决心,选中了最终出场的一套华服。
即将开幕。大地前所未有地寂静。我妈是唯一的观众。她脚踩雨靴,无所不至,像女王般自由、光荣、权势鼎盛。她是一株最强大的植物,铁锨是最贵重的权杖。很久很久以后,当她给我诉说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还能感觉到她眉目间的光芒,感觉到她浑身哗然畅行的光合作用,感觉到她贯通终生的耐心与希望。
水渠通水那几天跟过年似的。不但喂饱了葵花地,还洗掉了所有衣服,还把狗也洗了。家里所有的盆盆罐罐大锅小锅都储满了水。幸亏我家家什多,可省了好多汽油钱。
那几天鸭子们抓紧时间游泳,全都变成了新鸭子。放眼望去,天上有白云,地上有鸭子。天地间就数这两样最锃亮。
大约渠水流过的地方水汽重,加之天气也渐渐暖和了,到第二次通水时,渠两岸便有了杂草冒头。而水渠之外,除了作物韧生的农地,整面大地依旧荒凉粗粝。
鸡最爱草地,整天乐此不疲,一个个信步其间。鸡如此痴迷,这儿瞅瞅,那儿啄啄。有时突然歪着脑袋想半天,再单脚撑地呆若木鸡。
天苍野茫,风吹草低见芦花鸡。两只狗默默无言并卧渠边。鸭子没完没了地啄洗羽毛。在荒野中,窄窄一条水渠所聚拢的这么一点点生气,丝毫不输给世间所有大江大河湖泊海洋的盛景。
后来我离开了。我常常会梦到那片荒野中的大水、秋天来临的时候,我们的葵花地金光灿烂、无边喧哗,无数次将我从梦中惊醒。
(有删改)
【注】①文中的向日葵地在阿勒泰戈壁草原的乌伦古河南岸,是作者母亲多年前承包耕种的一片贫瘠土地。
18.你认为这篇文章里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3分)
19.在“微信读书”APP中,李娟的这篇作品推荐值高达97.2%。下面是读者摘录的一句“金句”,请加以赏析。(3分)
她脚踩雨靴,无所不至,像女王般自由、光荣、权势鼎盛。她是一株最强大的植物,铁锨是最贵重的权杖。
20.选文第 段说“在荒野中,窄窄一条水渠所聚拢的这么一点点生气,丝毫不输给世间所有大江大河湖泊海洋的盛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3分)
21.文章标题是“遥远的向日葵地”,但文中大量笔墨却在写母亲,母亲和向日葵地有怎样的关联?(3分)
22.有读者建议将图片用作散文集《遥远的向日葵地》的封面。如果给封面中女孩脚下的坡地着色,你选什么颜色?请简述理由。(4分)
23.学期结束,班级举办“整本书阅读”成果征集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6分)
(1)阅读完《经典常谈》相关内容后,请展示阅读成果。(3分)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积累
关注名篇 东汉和帝时,有个许慎,作了一部经典,这部经典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这部经典指①
关注手法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六义:风、雅、颂、赋、比、②
关注人物 他为李陵仗义执言,遭受宫刑,发愤著书,终成《史记》 他是③
(2)在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作品时,有同学认为其主题可以归纳为“困境与突围”。请你结合保尔的成长经历,对“困境与突围”这一主题进行诠释。(3分)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24.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写作。(50分)
蔡伦造纸、老翁卖油、王叔远刻舟……古人以工匠之意志,凸显细政琢玉之精神;当今的能人巧匠或怀揣抱负,或勤奋刻苦,或锐意创新,也取得斐然的成绩。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不断培养品德和修养,才能成就大器。
【任务一】以上文字唤起了你与科技活动(设计制作、实验探究、创意展示、研究性学习活动等)的哪些回忆?请结合你参与活动的体验过程,写一篇记叙文。
【任务二】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你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①任选其中一个任务写作,题目自拟;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装;③600-800字;④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参考答案
【答案】1.D 2.A 3.①问题:搭配不当;修改意见:将“拥抱”改为“感受”。 ②问题:语序不当;修改意见:将“感受着时代的脉搏”与“追寻着历史的足迹”调换位置。 4.D 5.B 6. 唐 《卖炭翁》 7.示例:游览那翰墨飘香的文采宣南。 8.示例:古韵新城醉人心
9.【答案】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欲济无舟楫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10.【答案】(1)逃走,逃跑 (2)“妇啼一何苦!”表现了老妇悲苦无助的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表现了卖炭翁自相矛盾的心理,真实地反映出老翁的艰难处境。 (3)都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苛政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答案】11.本性 ③ 赞美 12.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13.体型巨大 化而为鸟,其名为鲲 气势壮美 14.甲文中的庄子借助鲲的硕大无比、变化莫测、气势壮美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努力追求自由,实现理想抱负的人生态度。乙文认为“死生,命也”,就像昼夜不停运行一样,是天地自然的规律,表达了庄子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答案】15.①删掉事例2,②示例:事例1与事例2举出了印度历史记载和我国清代《秋坪新语》记载的事例共同说明了“用音乐给植物治病,早已成为一门研究课题在许多国家开展起来了”,从节省版面可以删除字数过多的事例2. 16.喧闹的噪声没法调动矮牵牛花的“健康情绪”,破坏了它原有的规律和安宁,阻碍了它的生长发育。 17.可以选择推荐给喜欢种菜的长辈,或者喜欢种花草的朋友,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8.①母亲是一个生长在天地间的,与万物化而为一的室有旺盛生命力的劳动妇女形象。②谨慎、精打细算。如:离开蒙古包半步都会锁门,算水的价钱。③勤劳能干,有顽强生命力;④坚忍、坚毅、耐心。如:辛勤劳作等待葵花开。⑤乐观,内心充满希望。如:文中表现的“贯通终生的耐心与希望”。 19.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母亲比作植物,把铁锨比作权杖,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母亲浇地时疏通水流、填土堵漏水的缺口的情状,表现了母亲在向日葵地里的自由和光荣,突出了她勤劳能干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20.运用对比的手法,将荒野一条水渠与江河湖海作对比,突显出水渠通水后万物生长萌发的盎然生机,表达对这块土地的赞美。 21.示例:向日葵是母亲勤劳的象征;母亲和向日葵一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坚韧,顽强,美丽;母亲和向日葵共同突出了本文表现荒凉粗砾的土地上生存的人与物的沉重与欢欣、表达对美丽坚韧品质的赞美的主旨。 22.示例:我选土黄色。因为文中的土地是粗粝荒凉的,干旱的土坡缺乏生机,只有母亲的向日葵地在母亲的辛劳浇灌下才呈现出勃勃生机。因此,这样着色可以更好地突出向日葵的形象,从而更好地表现母亲勤劳坚韧的品质,凸显文章的主旨。
23.【答案】(1) 《说文解字》 兴 司马迁 (2)示例一:①保尔住进疗养院,随着病情的恶化,保尔的身体彻底垮了。他失去了重新归队的希望,产生了自杀的念头。②他想到了以前经历的种种困难和为了克服困难所做的奋斗,他决定坚持活下去,冲出困难的铁环③苦难总会让我们变得懦弱,但是真正的勇士会战胜心中的恐惧勇敢地活下去,成为生活的强者。
示例二:①保尔在修筑铁路时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阶级斗争复杂尖锐。②克服重重困难,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进行斗争,奇迹般地从死亡线上走了回来。③困难常有,但我们要有不畏艰难困苦的意志,不仅如此,在革命事业面前更要有大无畏的精神。
24.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