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湘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第2课时) 自然因素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经济因素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环境因素生产设备与工艺、劳动力素质、科技研发能力、信息化水平。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交通、劳动力、投资环境、政策、市场。社会因素温故工业区位因素高考题改编:辽宁省蕴藏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抚顺有“中国的煤都”之称。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前影响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位因素。丰富的铁、煤等矿产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辽河水源,劳动力资源,辽河平原的农业资源。硅谷自从20世纪60年代成立以来,一直引领着世界电子工业的发展。简述硅谷发展的区位优势。临近高校,人才多,便捷的交通,气候适宜,环境优美军事订货。时代相同,工业及其布局已悄然变化。工业布局第 一 章宏观工业部门、多个企业的总体布局,某工业部门的战略配置,区域工业综合布局。微观工业企业的布局,工业点的布局工业布局是指工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俄罗斯欧洲工业区德国鲁尔区意大利西北部工业区传统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日本筑波德国幕尼黑新兴工业区在图中指出世界主要工业区归纳世界工业分布特点1、工业基地向大型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2、工业布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3、工业布局在近原料地、近燃料地、近消费地、临海型的基础上,又岀现了临空型、科技型的新布局类型。4、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布局的不平衡状态依然存在。归纳世界工业分布特点美国本土东北部工业区形成于 19 世纪后期,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是美国制造业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兴盛的原因。五大湖丰富的铁、阿巴拉契亚山丰富的煤炭,原燃料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丰富的水源;便利的水陆交通;市场广阔。特点丰富的煤、铁资源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汽车、化学、造船工业工业类型重工业、大型企业传统工业区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传统制造业面临日本、西欧各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逐渐呈现衰落趋势,钢铁、汽车、化学、机械等部门的发展停滞不前。由于东北部工业区以重化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再加上交通拥堵、地价昂贵、高税收等原因,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遗弃的设备锈迹斑斑,因而又被称为“锈带”。而在西部太平洋沿岸和南部“阳光地带”,高科技园区、新兴工业区则迅速崛起。分析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外部原因国际竞争压力大;新技术革命出现了新的工业部门和新兴工业区。内部原因重化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地价昂贵、高税收。“锈带”的原因二战以后,新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技术革命的新阶段。硅谷崛起美国工业向西部、南部转移。西部“硅谷”新兴工业区的优势。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气候适宜,环境优美;临近斯坦福大学,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多;临近高速公路、航空港,便捷交通;军事订货。美国南部工业区以石油工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区世界工业有分散的趋势,依然集聚为主。资源型新原料新燃料型临空型资源型市场型临海型资源型01工业基地向大型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02工业布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03工业布局近原燃料、市场、临海,临空型、科技型的布局类型。04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布局的不平衡状态依然存在。总结世界工业布局的特点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全球化区域开放程度增高;资源、人员、资金、技术、信息的流动性增加;政策、交通、通信网络的日益完善;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1970 年,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联合创建了跨国飞机制造公司。目前,该公司已发展成全球领先的飞机制造商。公司员工来自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以资本为纽带,将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的飞机制造能力进行整合,建立标准化制造中心,各制造中心进行专业化分工,再将各种零部件运送至总装厂进行最后装配。该公司总装厂分别位于法国图卢兹、德国汉堡、中国天津和美国莫比尔。简述该公司选择全球布局的原因。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提高企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获得经济效益。2008 年,该公司在我国天津建立大型客机总装线。以此为龙头,天津相继引进了60多个航空制造项目,涵盖飞机总装、研发、维修、部附件组装、零部件制造、租赁、物流、销售、培训和服务等产业链,形成了大规模的航空产业集群。分析航空配套企业在天津大型客机总装厂周边集聚的原因。有利于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交易开支;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工业分散类型 原因 优点、目的 案例传统工业发展中的工业分散 老工业区工业企业过度饱和,用地、用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迫使部分企业迁出 缓解老工业区、用地、用水紧张,减少环境污染。不少企业由美国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新兴工业发展中的工业分散 产品轻、薄、短、小,价格昂贵,适合空运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与产品组装工厂之间的分散 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廉价土地、劳动力、原材料,占领市场,寻求最优区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工厂之间,可以相距较远(硅谷企业在东南亚、墨西哥设厂)由跨国公司形成的工业分散 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由不同地区/国家(子公司)生产,要求产品高质量、高效益 汽车制造业与零部件生产工厂往往分散分布,甚至遍布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福特汽车、飞机制造)(也可降低交易费用)弊端:增加运输成本,难以发挥规模集聚效应环境质量、信息化水平、产业集聚总结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近燃料近原料近市场临海型临空型科技型新原料新燃料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环境质量信息化水平产业集聚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方面,制造业的“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机器代人的情况突出,有的工厂已实现关灯生产。据此,完成1~3题。1.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逐渐失去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A.劳动力成本 B.能源资源 C.环境承载力 D.市场需求2.东部沿海地区的工厂使用机器人的影响有( )①加速工厂向中西部转移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 ④减缓企业用工荒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3.下列关于制造业“西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 B.增加东部地区的环境压力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 D.促进东、西部产业分工与合作ABD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