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小升初语文真题考点精准练:诗文默写一、书写。1.(2024·广东河源)以下书法作品是我们学过的一首古诗,请用规范汉字在田字格上写出整首诗,并加上标点。2.(2024·山西大同)“飞花令”环节。请根据提示,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二、直接型默写。1.(2024·陕西榆林)经典诗文默写。(1)_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2)______________,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石灰吟》)(3)两小儿笑曰:“______________?”(《两小儿辩日》)(4)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______________?(朱自清《匆匆》)(5)《春夜喜雨》中表现春雨细腻轻盈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4·宁夏固原)回顾课文,填空。(1)《石灰吟》一诗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最能表现作者的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3)近水知鱼性,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5)《为人民服务》的作者_____,是_____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24·辽宁葫芦岛)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____之情。(2)“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于谦的诗作《石灰吟》。(3)“_______________,立根原在破岩中”表达了诗人的刚直不阿。(4)我们总是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会感到自己懂的知识真少,不得不到处查找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就是这个道理。4.(2024·广东广州)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过去的日子如_____,被微风_____了,如薄雾,被初阳_____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_____样的痕迹呢?(2)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3)《送元二使安西》中描写早春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5)师生临别前交换赠言,请根据语境补充完整。学生感恩:感谢您,六载教诲——听君_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寄语:愿你们,以梦为马——青__________,__________。5.(2024·辽宁沈阳)按要求写句子。(1)_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2)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胜读十年书。(4)习近平同志善用典,常用典。他用《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来倡导孝道;用“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倡导人要有_____般的品格;用《礼记》中的“苟日新,_____,_____强调创新是民族的灵魂。6.(2024·河南南阳)根据所学内容,结合所给提示,填写恰当的诗词名句。(1)一轮明月,是中华文化。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宿建德江》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泊船瓜洲》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五夜望月》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千山万水,是中华文化。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律·长征》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湖阴先生壁》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浪淘沙(其一)》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闪光精神,是中华文化。①郑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流长!三、理解型默写。1.(2024·陕西西安)古诗词补充。(1)朱熹用“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赞美春天美好的景象;辛弃疾用“__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将乡村清幽的夏夜呈现在我们眼前;杜牧让我们感受到“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的秋季枫林的纯美和活力;而王安石以“墙角数枝梅,__________”写了梅花在寒冷的冬日怒放的景象,将梅花高贵的品德和顽强的生命力展现出来。(2)《江上渔者》中“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与前两句对比,反映出渔民劳作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渔人生活疾苦的同情。(3)伯牙鼓琴时志在太山,锺子期听到后说道:“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2.(2024·浙江金华)名句积累。(1)跟着诗词去旅行,跟着苏轼游蕲水清泉寺,欣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萧萧暮雨子规啼”的生机盎然;跟着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体会临行“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的深情;跟着王建望月怀远,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清幽月夜;跟着于谦借物言志,“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诗词歌赋最能怡情养性,让我们一起读诗词吧!(2)如图是小语同学画的一幅画,请你根据画面内容,为它配上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24·山东聊城)回顾课文内容完成填空。(1)“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学习竹子坚韧不拔的精神;《十五夜望月》中表达诗人望月思亲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老师常用《长歌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告诫我们一定要趁年少奋发努力。(2)老师教育我们“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___。”我们要认真读书。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聆听别人的意见,因为“_____________,胜读十年书。”时间长了就能了解一个人,正所谓“_____________,日久见人心。”(3)“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我们一定要及时孝敬父母。小明不注意节约,我会用“_____________,莫把无时当有时。”来劝告他。劝告的话总是令人难以接受,但是对于我们改正错误却有很大的用处,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4.(2024·宁夏固原)积累与运用。(1)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表现了老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2)时光流逝得迅速,所以我们要在少年时抓紧时间学习,奋发努力,正如《长歌行》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趁父母尚未老去,要好好孝顺父母。(4)朱自清感叹时光易逝:“太阳他有脚啊,_____________,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文学家司马迁诠释生命的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___________。”于谦赋予石灰以人的品格:“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5)古诗中有不少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诗,如写寒食节的“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七夕节的“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__”;描写___节的“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6)亮亮总是听不进去别人善意的劝告,我想对他说:“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7)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也不会成功。所以我们要谨记“_____,_____又日新”。5.(2024·山东临沂)节目展演。(1)在校园读书节开幕式活动中,小蒙作为学生代表,准备向大家发出“我是书香好少年”倡议书。书中提到:“聪明在于_____,天才在于_____。”她还想和大家分享两个形容读书认真、专注的成语,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小东和小蒙打算出演《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本剧,他俩首先确定了这部剧的核心人物_____,并且也将按照_____的顺序展现革命领袖被捕前后的事情,在这些事情中,你觉得最需要下功夫展现给大家的一件事是__________,为了更逼真地展现人物的形象,需要重点关注对人物_____、_____、_____的描写,从而感受革命领袖__________的崇高品质。相信有了你的建议,小东和小蒙的课本剧表演一定非常精彩。(3)学校将进行读书海报的评选,小东想为《骑鹅旅行记》中的主角_____画一张海报,他起初是一个__________的孩子,后来则变成了一个__________的孩子。(4)在班级趣味阅读辩论赛中,同学们就“纸质阅读优于电子阅读还是电子阅读优于纸质阅读”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现在也邀请你来参赛,请说明你的观点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024·河南安阳)遇见诗文,感受经典之美。(1)我发现同一事物,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中的“柳”,象征着美好的春光;“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_”和“昔我往矣,____________”中,诗人借“柳”表达惜别、留恋之情。(2)我发现不同的事物,蕴含着诗人共有的高尚。“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于谦以石灰来表达自己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是郑燮借竹子表达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高尚品质。这种高尚品质让我想到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3)诗美,师也美。我想对小学老师说,感谢您多年来的教导:当我们犯了错误受到批评后,您会用“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来规劝我们;当我们因取得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时,您常常提醒我们“莫道君行早,____________”。老师,您的教导像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谢谢您,敬爱的老师!7.(2024·山东菏泽)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习近平同志曾强调“科技领域是最应该不断改革的领域”,可以用《周易》中的“穷则变,_______,_______。”来解读。(3)时光易逝,正如朱自清写的《匆匆》一文中:过去的日子如_____,被微风_____了,如_____,被初阳_____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4)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____________,思援弓缴而射之。(5)本学期,我们通过学习课文,认识了____________的鲁滨逊和____________的尼尔斯;知道了“____________,一字值千金。”的道理。古诗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有的蕴含景物美,如“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有的的蕴含情趣美,如“水是眼波横,____________”;有的表达了思乡之情,如“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8.(2024·河北邯郸)积累与默写。“多情自古伤离别”,离愁别绪,是永恒主题。古代交通受阻,难以畅通,亲友之间一旦分离,天高地远,再会难期,就连互问音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一些送别或留别的诗里,难免染上凄楚、伤感的色彩。但并不是所有的离别诗都是伤感的,比如,唐代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____________,不及汪伦送我情;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____________,萋萋满别情;唐高适《别董大》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几首送别诗总体脱离了伤离别的旧套,基调高昂,振奋人心。“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在即将告别难忘的小学生活,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之际,让我们以诗传情,怀着美好的祝愿和依依惜别之情,向师友、向母校告别。9.(2024·山东德州)经典文化不仅字字珠玑,带给我们美好的感受,还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知识,深刻的寓意,做人的真谛。在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把平时积累的古诗词经典做了如下梳理。(1)传统节日,承载记忆。“__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传递着清明节的哀伤;“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寄托了中秋节的思念。(2)心有光芒,奔赴远方。“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这匹在无垠沙漠中奔驰的骏马,就是渴望一展雄才大略的李贺的化身;“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在郑燮眼中,竹子是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代言人。(3)红色诗词,代代相传。“杀了夏明翰,_________”“俱往矣,数风流人物,____________”一首首红色诗词,记录了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大无畏精神。(4)阅读经典,寻找自我。“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让我明白要孝敬父母;“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明白要勤奋学习,不要到老了才后悔。(5)习近平同志善用典,常用典。他用《礼记》中的“苟日新,_______,_______”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10.(2024·新疆克拉玛依)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有一种精神,叫“红色精神”。它是“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边防战士寸土不让的坚定;是“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的医务人员逆行出征的勇毅;是“_______,日日新,又日新”的科研人员呕心沥血的创新;也是“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扶贫干部日复一日的坚守。(2)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时光匆匆而过,一去不复返,这让我想到了《长歌行》中的名句“百川东到海,___________”和朱自清写的“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_________”。感谢老师的教导,当我做事钻牛角尖,不懂得变通时,老师会用“穷则变,______,______”教导我要学会通融和屈伸;当我犯错时,老师又会用“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来劝诫我接受别人正确的建议。与同学分别在即,我不禁想起古人送别朋友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3)“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_____”多用来劝诫人们多读书,多积累知识,多实践。”苟利于民,_________;_________,不必循旧”告诉我们变革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11.(2024·贵州毕节)经典展示台。根据相关提示填空。(1)《迢迢牵牛星》一诗中用神态描写来表现织女悲切地思念牛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泣涕零如雨。”(2)诗词中离不开“雨”。《采薇》中“今我来思,________。”描写的是冬天雨雪纷飞的凄苦景象。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写出了雨后渭城的清新景色。(3)古诗短小精悍却意境深远:于谦用“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李贺用“何当金络脑,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却不被赏识的愤慨;王观用“____________,千万和春住。”来表达对友人的祝愿。(4)《长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醒我们如果不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奋斗,以后将一事无成,追悔莫及。(5)“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告诉我们要多读书,多积累知识,多实践,多取得真知。(6)“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告诫我们要及时孝敬和陪伴父母、长辈。12.(2024·河南南阳)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我国是个诗歌的国度。诗人往往借助寻常的事物来传递丰富的感情,比如那不起眼的小草,孟郊的《游子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以表达对母亲的感恩;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____________,晴翠接荒城”抒发了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中“茅檐低小,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风景画,表现出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古诗文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长歌行》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奋发图强;遇到艰难坎坷,我们用《竹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警醒自己时刻保持无所畏惧、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老年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以用苏轼《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慰;南宋文学家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13.(2024·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填空。(1)表达要趁父母都在身边好好孝敬父母,不要等年华老去,双亲不在之时懊悔当初的名言是“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2)《从军行》是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写的,诗中表达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3)古代诗人常常托物言志,比如,有的诗人通过赞扬石灰“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来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的志向;有的诗人借赞颂竹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寄寓自己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精神。(4)“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_____。”这句名言警示我们只有平时勤奋好学,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5)“________,________,通则久。”《周易》中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变通才能长久,我们的改革不能停步。(6)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__________,________。(7)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或________。”为________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________和________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8)《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14.(2024·江苏苏州)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学文表情感。“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诗人王维表达的依依惜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杜甫对春雨无声滋润万物的赞美;“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这是王安石对家乡的思念。(2)学文明事理。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中告诫全党全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_________;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_________。”《学弈》中“____________?曰:非然也。”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3)学文修身心。朱自清在《匆匆》中感叹:“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日子____________,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苏轼在《浣溪沙》中勉励我们不要因________而悲叹。15.(2024·辽宁抚顺)根据积累完成下面古诗文问题。(1)春雨贵如油,在韩愈的笔下是“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在杜甫的笔下是“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__”;在王维的笔下是“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__”。(2)古人善于借物言志,诗人李贺用“何当金络脑,____________”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郑燮用“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表明自己持身清白、坚贞不屈的心性;于谦用“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3)《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中极为动人的篇章,诗中大量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叠字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4)韩翃的诗句“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了我国传统节日______节;王建的“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写的是_____节。我们在小学阶段还学习过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如____的《___________》,其中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2024·重庆渝北)根据语境,完成句段练习。我们马上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六年的小学时光,校园的一草一木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令人怀念的依然是我们的校园生活。(1)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请你仿照例句,分别写几句话。例子:一直想养一只小狗,妈妈今天终于答应了。路旁的一朵朵花儿好像在对我微笑,树上的鸟儿也在欢唱,树叶沙沙作响,好像也在为我高兴。六一儿童节的早上,我来到了操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拔河比赛,我们班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就要告别校园了,我们要举办毕业联欢会。办好联欢会,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节目统筹、会场布置、道具准备、主持与串词撰写、秩序维护、场地清洁、活动报道等,你想承担哪一项任务呢?结合具体职责说清楚自荐理由。我选择__________这个任务,我的自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毕业联欢会上,请给你的好朋友写下一段毕业赠言(不出现真实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联欢会结束时,我们心中无限感慨:六年的小学生活转瞬即逝,我不禁像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一文中那样扪心自问:“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____________?回想六年的成长历程,我明白了要珍惜时间,就如《长歌行》所说:“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也懂得了要多多储备知识的重要性,因为“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_____”,当面对困难时,我们一定要牢记“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和解析一、1.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2.出 惊 山 鸟;明 松 间 照;江 清 近 人;床 前 明 光;小 时 不 识二、1.(1)儿童相见不相识 (2)千锤万凿出深山 (3)孰为汝多知乎 (4)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5)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2.(1)明 于谦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2)少壮不努力 (3)近山识鸟音 (4)书到用时方恨少 (5)毛泽东 张思德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1)不知秋思落谁家 思念 (2)粉骨碎身浑不怕 (3)咬定青山不放松 (4)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4.(1)青烟 吹散 蒸融 游丝 (2)粉骨碎身浑不怕 (3)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4)今夜月明人尽望 (5)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5.(1)春城无处不飞花 (2)要留清白在人间 (3)听君一席话 (4)报得三春晖 千磨万击还坚劲 竹子 日日新 又日新6.(1)①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③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④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2)①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②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③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④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望天门山》 (3)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③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④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三、1.(1)万紫千红总是春 明月别枝惊鹊 霜叶红于二月花 凌寒独自开 (2)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3)巍巍乎若太山2.(1)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西出阳关无故人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要留清白在人间 (2)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3.(1)任尔东西南北风 今夜月明人尽望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2)一字值千金 听君一席话 路遥知马力 (3)子欲养而亲不待 常将有日思无日 忠言逆耳利于行4.(1)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2)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3)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4)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或轻于鸿毛 要留清白在人间 (5)春城无处不飞花 泣涕零如雨 中秋 不知秋思落谁家 (6)忠言逆耳利于行 (7)苟日新 日日新5.(1)勤奋 积累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2)李大钊 时间 被审前 外貌 语言 神态 忠于革命 (3)尼尔斯 调皮、捣蛋 勇敢、乐于助人 (4)我更倾向于纸质阅读。 因为它带给我一种独特的触感和阅读体验。纸质书籍有一种独特的书香气息,翻书的声音和纸张的触感都让我更加沉浸在阅读的世界中。此外,纸质阅读不需要电力供应,也不会受到电子设备的干扰,让我能更加专注于文字和内容。纸质书籍还可以作为珍贵的收藏品,承载着我的阅读记忆和情感。因此,我认为纸质阅读更具人情味和温暖感。6.(1)绝胜烟柳满皇都 客舍青青柳色新 杨柳依依 (2)粉骨碎身浑不怕 任尔东西南北风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3)良药苦口利于病 更有早行人 润物细无声7.(1)千磨万击还坚劲 劝君更尽一杯酒 (2)变则通 通则久 (3)轻烟 吹散 薄雾 蒸融 (4)专心致志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5)机智、勇敢 勇敢、乐于助人 读书须用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山是眉峰聚 不知秋思落谁家8.桃花潭水深千尺 接天莲叶无穷碧 又送王孙去 天下谁人不识君 一片冰心在玉壶 孤帆远影碧空尽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9.(1)清明时节雨纷纷 不知秋思落谁家 (2)何当金络脑 任尔东西南北风(3)还有后来人 还看今朝 (4)子欲养而亲不待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5)日日新 又日新10.(1)千磨万击还坚劲 视死忽如归 苟日新 今夜月明人尽望 (2)何时复西归 被初阳蒸融了 变则通 通则久 忠言逆耳利于行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3)事非经过不知难 不必法古 苟周于事11.(1)终日不成章 (2)雨雪霏霏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3)要留清白在人间 快走踏清秋 若到江南赶上春 (4)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5)书到用时方恨少 (6)子欲养而亲不待12.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远芳侵古道 溪上青青草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13.(1)子欲养而亲不待 (2)不破楼兰终不还 (3)粉骨碎身浑不怕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4)事非经过不知难 (5)穷则变 变则通 (6)如薄雾 被初阳蒸融了 (7)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人民利益 剥削人民 压迫人民 (8)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14.(1)劝君更尽一杯酒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明月何时照我还 (2)比泰山还重 比鸿毛还轻 为是其智弗若与 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致志 (3)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滴在时间的流里 休将白发唱黄鸡 老去15.(1)草色遥看近却无 当春乃发生 客舍青青柳色新 (2)快走踏清秋 任尔东西南北风 粉骨碎身浑不怕 (3)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中秋 杜牧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16.(1)操场上国旗分外的漂亮,跑道边上的柳树迎风摆动像在对我打招呼,一切都沉浸在喜悦中。 太阳公公把脸掩藏在云朵的后面,似乎在嘲笑我们,跑道边上的柳树静静地挺立着,似乎它们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 (2)会场布置 敢于创新,艺术审美能力强,能把舞台和整个会场都布置好。 (3)小娜:六月的阳光是那么火热,六月的奋斗是那么激情;六月的分别就在眼前,六月的祝福连绵不绝。曾经六年共度的美好时间,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愿你前途光明,我们友谊长存!小丽(4)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老大徒伤悲 事非经过不知难 任尔东西南北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