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一级达标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思想政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一级达标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思想政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厦门市一级达标校 2024-2025 学年(下)高二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卷面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卷(选择题)
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选出。共 16 题,每题 3分,共 48 分。
一、单选题
1.下图为“国”字的演变过程。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
“一,地也。”大意就是人拿着武器“戈”守护土地。到了西周后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为了
能更好地维护统治,开始在周围筑城,“或”演变成“國”。由“国”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 )
①作为主权范围的领土具有排他性
②任何国家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③政体的选择取决于统治阶级利益
④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某校举办模拟联合国活动,小张、小王、小李和小刘各扮演一国的外交官,讨论欧洲冬季能
源紧张问题。下面是他们的发言:
小张:“我方难以接受你们的方案,这会对我国总统的民众支持率产生很大影响。”
小王:“此方案涉及我国地方具体事务,我国中央政府无法干涉。”
小李:“如果我们接受此方案,也将无法在议会中获得通过。”
小刘:“我方支持这一方案,可以以总统行政命令的形式发布执行。”
听完他们的发言,可以得出以下推论( )
①小张可能扮演的是英国外交官
②小王可能扮演的是法国外交官
③小李可能扮演的是德国外交官
④小刘可能扮演的是美国外交官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台湾地区选举是中国的地方事务。无论岛内局势怎样变化,都改变
不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基本事实。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建
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政治基础。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建交国与台湾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坚
决反对以任何方式、任何借口干涉台湾事务,材料表明( )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国家安全是国家主权的核心
③我国采用单一制的国家政权管理形式 ④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拥有排他性的权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不断加强对我国境内人员的渗透拉拢,对未成年人实施无差别网
络勾连作业,以游戏、旅游、摄影等极具迷惑性的名义,一步步将其引入预设圈套,继而诱使
未成年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国家主权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②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③我国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④维护国家安全至关重要,需要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钱凯港工程是中秘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是南美首个智慧港口。钱凯港运营后,从
南美洲出口至亚洲市场的货物运输时间从 35天缩短至 25天。这条新通道为整个拉美地区打开
了一扇门,提供了太平洋海运新选择。这条新通道的建设( )
①基于中秘两国广泛的共同利益
②得益于我国在公共外交中的独特作用
③打破了不合理的贸易保护壁垒
④促进合作国经济发展和全球竞争力提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在一项“瑞士企业在中国”的调查中,101家瑞士企业的决策者普遍表示对在华业务充满信
心,近半数受访者将中国列为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35%的受访者计划增加投资。近年来,瑞
士与中国的贸易稳步增长。瑞士的制药、钟表和机械行业在对华贸易中表现尤其突出。对此,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制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是瑞士企业在我国投资的原因
②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是瑞士企业在我国投资的主要动力
③实现互利共赢是两国进行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的目的
④持续优化的外资营商环境能减轻外资企业的竞争压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5年 2月 14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中国外交部负责人用“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表达了对中美关系问题的立场。这表
明( )
①中国根据国际问题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②中美关系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的基础上
③国家力量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转为科技和军事实力的较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目前,中国与 9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双多边合作机制,在“一带一路”共
建国家的能源项目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超过 40%,同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
作,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新能源设备和产品。这表明( )
①中国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②能源国际合作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构建命运共同体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④中国顺应时代主题的变化要求,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俄乌战事延宕千日、巴以新一轮冲突等大事件此起彼伏。冲突爆发后,美国和西方国家充分
暴露出其国际秩序构建理念的虚伪和双标。而“全球南方”推动了“南方觉醒”时代浪潮。对
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南方觉醒”可以有力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②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制裁和冲突
③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④提升南方国家话语权能够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
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功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
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果丰硕,欣欣向
荣。从中可以看出( )
①我国的外交政策为我国外交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新时代为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展现更大的担当
③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正在探索并主导全球治理模式
④我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如果一国生产某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个国家,即意味着相对于另
一个国家,该国生产某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在投入成本相同条件下,甲国和乙国生产情况如下: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不考虑其他因素,可以推断出( )
①甲国生产上述产品占有绝对优势,不需要从乙国进口产品
②甲、乙生产一台智能机器人机会成本不同,甲国大于乙国
③乙国新能源汽车占比较优势,可以向甲国出口新能源电车
④甲、乙两国都存在比较优势,在贸易合作中可以优势互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4年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而中国外贸展现出了非凡韧性。据海关统计,2024年前
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39.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4.9%。其中,对共建“一带
一路”国家、东盟、金砖国家等的进出口额都呈增长趋势。以上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国( )
①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
②坚持多边贸易体制,更好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③扩大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加强外商投资服务
④立足国际市场优化贸易结构,提升贸易质量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4年 2月,在世贸组织投资便利化部长专题会议上,123个成员宣布正式达成由发展中
成员发起和推动的《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该协定以“发展”为关键词,旨在促进全球
跨境投资,改善发展中成员营商环境,帮助扩大利用外资,增加人民收入,促进经济增长。这
表明( )
①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②广大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积极参与推动全球治理
③世贸组织依靠非歧视和相互尊重等原则履行职能
④世贸组织立足成员的共同利益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正深刻改变着传统经济发展模式。2023年全球数字贸易规模
约为 7.13万亿美元,占国际贸易的 22.5%,近三年年均增速达 6.2%;2025年全球数字服务贸
易规模预计达 8.04万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 60%。( )
①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数字贸易将取代传统贸易
③有利于数字资源在全球进行配置 ④体现了生产的全球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某世界主要经济大国新当选领导人宣称,计划对所有进入该国的商品征收 10%的关税。除
普遍关税外,对特定国家的商品实施对等关税,以平衡双边贸易,包括对中国商品征收 60%的
关税,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征收 25%的关税。优先对芯片、关键矿产等战略性商品加征关税。
关税政策的经济影响是( )
①将导致该国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企业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②虽然对消费者不利,但是有利于保护该国产业,大幅扩大就业
③引发贸易伙伴报复,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冲击全球贸易
④增加政府的关税收入,减少财政赤字,扩大民生和福利支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自 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持续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
开放合作“四大平台”功能,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
的国际公共产品,为推动国际贸易增长和世界经济发展贡献积极力量。下列传导能正确反映举
办进博会积极影响的是( )
①健全国际贸易规则 ②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③深化国际经贸合作
④搭建国际贸易平台 ⑤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A.①→③→④→②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⑤ D.④→③→②→⑤
第 II 卷(非选择题)
请根据下列各题的要求回答问题。5 大题,共 52 分。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历代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台湾牌”一直是美国试图遏制中国的重要手段之一。2024 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1
月 12 日美国众议院在零票反对的情况下,一致通过了“台湾保护法案”和“不歧视台湾法案”。
2024 年 1 月 13 日,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当选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赖清德上台以来,
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大肆贩卖其“台独”主张,严重挑衅一个中国原则,勾连外部势
力不断进行谋“独”挑衅。2024 年 5 月、10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战区陆军、海军、
空军、火箭军等兵力分别开展“联合利剑-2024A”“联合利剑-2024B”演习,对“台独”势力产
生强烈的震慑。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各具特色的国家”的知识,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
开展联合利剑军事演习的合理性和正义性。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 AI,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
要驱动力量,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
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当今世界,人工智能正在飞速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随着全球各国纷纷
投入巨资,推动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针对于此,全球
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范,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在政策支持、
市场需求和科技创新的共同推动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我国在积极推
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的同时,与多国深化人工智能合作,增进国际共识,共同打
造开放共赢、高效联动的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发展格局,促进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合作新局
面。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世界多极化”的知识,阐述我国与多国深化人工
智能合作的理由。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中国将推动各国各方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共享制度型开放机遇、共享深化国家合作机遇,
并提出一系列务实举措:一是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扩大优质产品
进出口,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改国际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二是稳步扩大规则、
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机制,实施好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
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三是全面深入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谈判,
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与各国共同培育全球
发展新动能。海南自由贸易港不是优惠政策而是体制突破,将主动对接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压
力测试的作用,这彰显了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坚定决心。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谈谈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
的意义。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近期,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断炒作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导致不公平竞争”,污蔑以新
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中国产品出口威胁他国产业发展,称中国以“过剩产能”
冲击世界经济。
产能过剩,是指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供给和需求都具有全球性。目
前新能源产业的优质产能不是过剩,而是不足。依据国际能源署的测算,2030 年全球新能源汽
车需求量将达到 4500 万辆,是 2022 年的 4.5 倍。
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符合经济规律和市场原则,中国新能源产品之所以具有较强竞争
力,不是补贴的结果,而是因为相关产业布局较早,通过长期研发投入形成了领先技术优势,
同时依托国内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超大规模市场、丰富的人力资源等,形成综合性竞争优势。
结合材料,从《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角度,对美国等西方国家认为“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
导致不公平竞争,冲击世界经济”的观点加以驳斥。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贸易虽在复苏但仍面临多重挑战。这些挑战包括世界经济增
长乏力、产业政策调整和供应链重塑,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加剧等。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
大国推行逆全球化政策,单边提高关税,强化技术壁垒,实施非法制裁,推动阵营对抗。
材料二 2024 年 11 月 21 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时再次重申
中国将同世界携手前行,为推进世界共同繁荣、开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汇聚更大合力。中国以
自己的实际行动,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以下是我国 2024 年举办的部分主场活动:
时间 会议名称 主题
5月 13 日 第 3届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 互信与合作:变局中的选择
11 月 5 日至 10 日 第 7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新时代,共享未来
11 月 26 日至 30 日 第 2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链接世界,共创未来
12 月 10 至 12 日 第13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 数字融合,引领发展
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经济全球化”的知识,以“中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为主
题,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
范;④字数在 200字左右。《厦门市一级达标校2024-2025学年(下)高二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D B A A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D B B C
17.(10分)①国家主权是构成国家的最重要因素,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中方开展联合利剑军事演习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统一的正当必要行动。
②我国采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历史经纬清晰、法理事实清楚,面对“台独”分裂势力谋“独”挑衅,中方开展联合利剑军事演习是“正当、合理、合法”的。
③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中方开展联合利剑军事演习是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的具体体现,也符合国内法、符合国际法、符合国际惯例。
18.(12分)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与多国深化人工智能合作,有利于在这一关键领域加强交流与协作,提升我国人工智能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各国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和推广,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与多国深化人工智能合作,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应用,为全球发展注入新动力,促进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④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与多国深化人工智能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在科技领域的具体实践,体现了我国在国际合作中秉持的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
(10分)①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有利于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增强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② 海南自由贸易港通过稳步扩大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施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深化国际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③ 海南自由贸易港通过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或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20.(12分)①美国等西方国家给中国新能源产业扣上产能过剩的帽子只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是为其贸易保护主义提供借口,不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②中国新能源产品不是所谓的“过剩产能”,而是积极满足全球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供给,是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表现。③中国新能源产业符合经济规律和市场原则,自主研发形成技术优势,增强自身竞争力,而非补贴的结果。(材料分)④中国发展新能源产业,是中国对全球分工的贡献,没有冲击世界经济,而是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替代答案: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符合国家利益,体现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不会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21.(8分)答案示例: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符合经济规律和各方利益。尽管面临经济增长乏力、逆全球化等挑战,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通过举办贸促会等系列国际会议,聚焦互信与合作;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国际合作与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作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与各国一道,致力于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