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课件(共19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课件(共19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五课 人生当自强
5.2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认同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2、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强不息的道德品质。
3、法治观念:理解个人奋斗与国家法治建设相互促进的关系。
4、健全人格: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具备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5、责任意识:认识到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勇于担当。
学习内容(P43-46)
1、★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的必要性
2、★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总议题: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议学任务一:全面传承——做追星人
议学任务二:发奋图强——做自强人
议学任务一:全面传承——做追星人
袁隆平
钟南山
张桂梅
黄旭华
小组讨论:1、你知道他们是谁吗?他们都有什么伟大的贡献呢?
2、你觉得他们是不是我们该追的“星”呢?为什么?
我觉得他们是我们该追的“星”,因为他们都为国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他们身上都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身边的榜样:
你还知道哪些自强不息的榜样模范的事迹?他们身上都具有什么精神呢?
精神之光 永不熄灭
——“两弹一星”先进群体
勤奋工作
踏实劳动
——外卖员
“自强不息”并非只有英雄人物,千千万万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中华儿女,都是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他们的身上展现的精神就是我们伟大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什么是民族精神”
知识拓展
笔记区
①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未来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自强的青春有未来。
②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沉淀出的优良传统。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我们手握历史的接力棒,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1.为什么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P41蓝色字、P44
我们手握历史的接力棒,我们日常要怎么做才能成为自强的中国人呢?
议学任务二:发愤图强——做自强人
领会国家科学家们的铮铮誓言
视频赏析
思考:1、从黄旭华的搞导弹的的坚决恒心;袁隆平的 “禾下乘凉梦”,“水稻覆盖全球梦”等科学家的梦想,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我们日常生活应该要怎么做?
做自强的中国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我们要怀有拳拳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
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 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
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学习榜样---树立远大理想
读中学时,桂海潮被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探路太空的一幕深深震撼,从此他在心底种下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飞上太空!”他开始废寝忘食的学习。
20年后,36岁的桂海潮过五关斩六将,经过层层选拔,成为神舟十六号航天员,如愿登上太空。
习近平15岁时到陕北插队,他在回忆自己的知青生活时说:“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1945年,19岁的他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和坚定的信念,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造船工程系船舶制造专业,开启了追梦之旅。
大学期间,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专业知识的养分。图书馆里,常常能看到他专注研读的身影;课堂上,他积极踊跃地与老师和同学们探讨学术问题。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船舶构造,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主动跑到船厂去实习,亲手参与到船舶的建造过程中。这些宝贵的实践经历,不仅让他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完美结合,更让他对船舶工程的热爱愈发炽热,如熊熊烈火般燃烧不息。
感受黄旭华的追梦历程
思考:从黄旭华在交通大学的学习经历中,给我们有何启示?
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我们要认真对待各门课程,勤学好问、夯实基础;要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黄旭华团队---核潜艇的研发艰难过程
当时中国科技非常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对我们实行打压,为了突破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早日掌握核潜艇技术,我国曾寄希望于苏联技术援助,但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傲慢的拒绝了我国的要求,并表示“核潜艇技术复杂,要求高,花钱多,中国没有水平,没有能力研制核潜艇,简直是异想天开。”就在这一穷二白的形式下,毛主席誓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1958年,国防科成立首批29人的核潜艇研制开拓任务。
小组讨论:
1、核潜艇团队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难题呢?(1-3组)
2、我们国家的核潜艇研究能不能一味依靠外国人的技术支持呢?为什么?(4-6组)
小组讨论:
1、核潜艇团队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难题呢?(1-3组)
2、我们国家的核潜艇研究能不能一味依靠外国人的技术支持呢?为什么?(4-6组)
分享讨论成果
三“无”团队
(无经验、无技术、无条件)
环境艰苦、生活艰苦
科研条件落后,没有见过核潜艇
自己摸索,参考玩具模型
计算用算盘和计算尺
总重和稳定器用磅秤称
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在做事中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学会依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会做事、身体力行。脚踏实地,不怕吃苦、努力耕耘,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笔记区
2.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P45-46
①树立远大理想。
我们要怀有拳拳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②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
我们要认真对待各门课程,勤学好问、夯实基础;要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在做事中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学会依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会做事、身体力行。脚踏实地,不怕吃苦、努力耕耘,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课堂小结
5.2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1)树立远大理想
2.具体的做法
1.为什么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2)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
(3)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
课堂训练
1.“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萧凯恩幼时因病失明。即使身处黑暗,她也没有消沉,通过二十多年努力,成为首位考入顶尖音乐学院的视障人士。她经常参加义演筹集善款,去偏远山区当。她身上体现的优秀品质有( )
①自强不息 ②关爱他人
③敢于追梦 ④孝亲敬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课堂训练
2.在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中,无论是古代的屈原,还是近代的詹天佑、林则徐,以及获得国际国内无数荣誉,在水稻研究方面孜孜追求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们这些自强者的共同特点是( )
A.饱读诗书,学富五车
B.恰当地取得了社会的帮助
C.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
D.巧妙地展现了自己的长处
C
课堂训练
3.“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种地、拉煤、打坝、挑粪……在梁家河插队时,不满16岁的习近平自觉接受磨炼,后来成长为种地的好把式。我们青少年也要通过劳动锻炼自己,向上生长,做能吃苦的好少年。做自强的中国人要( )
①胸怀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
②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
③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
④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尝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