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一、单选题1.“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东汉哲学家王充这些观点( )①产生于先哲们充满智慧的思考 ②具有鲜明的朴素性和直观性色彩③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④与“万物皆备于我”具有相同世界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4年,我国发展仍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中国经济前景光明,对此我们充满信心。这告诉我们(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任何事物都存在利弊之分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③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要坚持全面、辩证的观点,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有人认为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灵魂。也就是说每个自我都有一个世界,每个世界的发展方向都取决于其意识体本身,而客观世界则是由这些意识世界构成,这样即无客观坐标,只表现个人意志,其认为物质不可以独立于意识之外。下列观点与之一致的是( )①“你不来,牡丹不开”和“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②“气者,理之依也”和“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③“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和“物是感觉的复合”④“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和“人是万物的尺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下图漫画《因人设岗》(作者:吴洋)从唯物论上警示我们( )A.看问题办事情要敢于承认矛盾,善于解决矛盾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办事情要善于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D.办事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5.“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文物史料专题展”于2024年4月29日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专题展厅开幕,依托中共一大纪念馆丰厚的革命文物基础,共计展出各类展品452件,其中文物文献267件,马克思用德语写下的《论波兰问题》笔记手稿也在其中展出。这些文物史料( )①记载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丰富成果②是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和物质载体③印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焕发出强大生命力④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源头和高度凝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鱼萍共生模式养鱼是一种自然生态模式,它是一种将鱼类和浮游植物或附着植物结合在一起的养鱼方式。在此模式下,鱼类通过食用萍类植物吸收养分,而萍类则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水中的溶解氧和营养物质来维持生长的需要。这说明(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善于创造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把握事物存在的各种条件③要坚持系统优化法,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④联系具有客观性,鱼萍之间的联系与人的意识无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让民众“病有所医”;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筑牢“幼有所育”的基础……民生领域新一轮有温度有力度的改革( )①表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物质的②能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③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④彰显了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3年12月10日,香港特区举行第七届区议会选举,特区政府依法依规组织选举事务,有关政团、社团和人士踊跃参选,各参选人积极展开竞选工程,119万多选民参与投票。这是香港特区重塑区议会制度后的首次区议会选举,是香港特区深入贯彻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着力提高治理水平的又一重要实践,必将为香港特区完善地区治理、提升为民服务,进一步夯实由治及兴社会基础注入强大动能。可见,新区议会制度( )①体现出中央享有主权,香港享有治权的分权运行方式②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经济安全为根本的总体国家安全观③坚持爱国者治港,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必然要求④开拓符合香港实际的全过程有序民主道路,有利于香港的社会稳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生活污泥、污染土壤,在一般人眼里都是垃圾甚至是有害物质。在徐州,通过“协同处置”方式就可以利用它们发电、烧砖、制作水泥,变废为宝,垃圾“吃干榨净”,废渣全利用、臭气被分解,处理过程实现监管无缝对接。从哲学的角度看,这说明( )①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价值②事物价值的实现建立在物与人的关系基础上③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④事物的价值是由人的不同需要决定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89年前,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提出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点燃师生的爱国斗志。2024年9月21日,在“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上,当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再次发出“爱国三问”,广大在场师生的回应依旧令人心潮澎湃。这表明,爱国主义( )①始终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②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③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④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都成为世界的了。而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脚步有所放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的思潮逐渐抬头,即使面对各种反全球化思潮,经济全球化也不会像某些人所说的走向终结。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经济全球化符合世界经济规律和各方利益 ②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③市场经济的开放性需要更为广阔的世界市场 ④利益的驱使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因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2.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以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中央红军)长征线路为主,兼顾红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长征线路,涉及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15个省区市。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有助于( )①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②彰显革命文化的强大感召力③弘扬先进文化,取缔落后文化④发展民族文化,抵御外来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4年9月30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表示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要求成都市人民政府要依据经批准的总体规划编制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强化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这说明( )①中央制定规划时应考虑地方特殊利益 ②国务院可以行使我国最高国家决定权③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 ④我国的国家机构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23年8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从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投资运营便利化水平方面加强要素支撑、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支持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数字经济等领域外商投资企业与国内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上述举措有利于( )①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振外商投资信心②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③降低经营风险,确保外商的贸易投资收益④拓宽吸引外资渠道,推进外资项目建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中华传统道德观强调,和谐是人际伦理关系追求的最高目标。儒家指出在复杂的人伦关系中,“礼”是“和”的方法,“和”是“礼”的目的;还提出了仁、义、礼、恭、宽等一系列实现人伦和睦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通过“克已复礼”,达到修已安人,实现等级有序,维护社会安定。对中华传统道德观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②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实践中创造的文明成果 ③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中的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④我们应该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面对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快速崛起,美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维护自身科技霸权,美国不仅单方面限制高端芯片对华出口,还联合日本、荷兰等国组建“芯片四方联盟”,意图在半导体制造设备、材料等领域对中国进行全面封锁。面对外部压力,中国没有选择屈服,而是坚定了自主创新的道路。材料表明(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全球当前发展的最突出问题③我们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④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共同支撑我国经济迈向现代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主观题17.辨析题。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奔腾向前、生生不息。良渚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中华文明绵延古今、璀璨夺目。中华文明烙印在中华民族的基因里,蕴藏在中国人民的智慧中。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兼容并蓄,中华民族注重文明互鉴,广泛吸收外来文明长处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不断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资源和动力,经久不衰。有人说,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古今、璀璨夺目,根本原因在于其兼容并蓄,广泛吸收外来文明的长处。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对此加以辨析。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春风浩荡鼓新帆,奋楫艺海勇争先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湖北省文联突出“文”的特色,健全“联”的机制,展现“会”的担当,为湖北文化强省建设、先行区建设贡献新的文艺力量。“五个一工程”奖创佳绩,湖北省文联助推的湖北越调创新大戏《滚灯谣》首次走出湖北;歌曲《给我力量》入选杭州亚运会官方推荐主题歌曲……“我心中的那座城”电影创作、《远方的家》电视艺术创作等主题文艺创作等各文艺门类创作正在稳步推进。聚焦建功先行区、乡村振兴等重大主题,进行文艺创作、展演、展览和展示,全力打造有湖北特色、荆楚风格的文艺活动品牌。组织开展“尚意千载——宋代书法主题展”“简牍的世界”湖北先秦和秦汉简牍考察活动、长江音乐周、长江文艺论坛、湖北省青年美术作品展、湖北乡村音乐潮等品牌文化活动,广受业内和群众好评。(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相关知识,说明湖北省文联是如何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的。(2)某校准备组织学生开展“了解家乡历史,赓续文化传承”活动,请你就具体活动形式提出两点建议。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北斗是党和国家调动千军万马干出来的,是工程全线几十万人团结一心拼出来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坚定支持共同托举起来的。北斗凝结着无教人接续奋斗的心血,饱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本色,刷新了科技强国的“中国速度”,展现了自主创新的“中国精度”,彰显了开放包客的“中国气度”。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是我国攀登科技高峰、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里程碑,是我国为全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标志性战略成果。中国的北斗是一流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中国愿同各国共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共促全球卫星导航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全球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中国北斗作为国家名片的形象持续深入人心。中国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之后却主动向全世界开放。这种开放融合的胸怀和理念,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也将进一步锤炼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全球的能力。(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开通是如何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2)班级举行“学习北斗精神,放飞青春梦想”主题班会,请列举两个发言要点。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24年9月4日至6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峰会开幕式主旨讲话中提出,“将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关系层面,将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三个关键词突出反映了对非关系在中国外交体系中的特殊性。这一新定位也得到了与会各方的高度赞赏,其后峰会协商一致通过《关于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为中非下一步深化合作指明方向。本次峰会发出了中非共谋发展的时代强音,彰显了“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坚定信心,点亮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南方时刻”。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以“携手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撰写一则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自拟题目;②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250字左右。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B D A C C D C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A D B D A17.此观点是不科学的。①中华文明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能够兼容并蓄,广泛吸收外来文明的长处,不断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动力和养分,使中华文明绵延古今、璀璨夺目。②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生活实践之中,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古今、璀璨夺目,根本原因在于它是在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的创造中得来的,是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发展起来的。由此而言,该观点具有不合理性。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永续中华文明的辉煌,既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18.(1)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自信自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湖北省文联不断推出新时代新征程的精品佳作,组织青年美术作品、湖北乡村音乐潮等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②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湖北省文联聚焦建功先行区、乡村振兴等重大主题,进行文艺创作、展演,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反映时代风貌。③融通古今中外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助推湖北越调创新大戏《滚灯谣》,组织开展“尚意千载——宋代书法主题展”“简牍的世界”湖北先秦和秦汉简牍考察活动,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答案示例:“溯源家乡历史,追忆红色文化”的主题班会活动;“走访社区老人,了解家乡历史”的社会实践活动;讲解家乡历史,弘扬家乡文化”的演讲活动。19.(1)①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把握,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②北斗研发团队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饱含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本色,为我国攀登科技高峰、迈向航天强国作出卓越贡献,充分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价值和强大生命力。③北斗导航系统服务全球,各国共享,共促全球卫星导航事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交流和传播,彰显了中国文化的价值,提升了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2)①追求卓越,开拓创新,奋斗的青春最美丽。②顽强拼搏,攻坚克难,实干报效祖国。③永攀科技高峰,弘扬科学精神,拼搏创造伟业。20.谱写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新篇章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更加错综复杂的今天,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中非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力量,共同面临着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维护地区稳定等时代课题。中非携手共筑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新征程上,中国愿同非洲各国一道,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使命。坚持相互尊重,为各国友好合作筑就坚实根基;致力普遍安全,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宁贡献积极力量;推动开放合作,为实现共同繁荣打造强劲引擎;倡导包容互鉴,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不竭动能;秉持公道正义,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