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一)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一)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一)
高一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2分,计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南宋李清照描写海棠的词句“应是绿肥红瘦”中的“绿肥”与“红瘦”
B. 新疆棉花中的长绒棉与彩色棉
C.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脚扑朔”与“眼迷离”
D. 果蝇的红眼和白眼
2. 豌豆的抗病与感病是一对相对性状,现用抗病植株和感病植株进行下列实验。下列实验中能确定显隐性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抗病 ↓ 抗病、感病 抗病×抗病 ↓ 抗病 抗病×感病 ↓ 1/2抗病、1/2感病 感病 ↓ 感病
A. A B. B C. C D. D
3.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B. “测交实验”是与显性纯合子进行杂交
C.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内容
D. “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4. 如图,某兴趣小组利用形状大小相同、分别标有D或d的小球以及甲、乙两个小桶开展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使用的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B. 每个小桶中不同小球的数量必须相同
C. 甲桶内小球总数必须与乙桶内小球总数相等
D. 每次抓取记录后,应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桶
5. 家兔的毛色黑(A)对褐(a)为显性。下列关于判断一只黑毛公兔基因型的方法及结论中,正确的是
A. 用一只纯合黑毛兔与之交配,若子代全为黑毛兔,则其基因型为Aa
B. 用一只杂合黑毛兔与之交配,若子代全为黑毛兔,则其基因型为AA
C. 用多只褐毛雌兔与之交配,若子代全为黑毛兔,则其基因型为AA
D.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若细胞中只有A基因,则其基因型AA
6. 羊为六畜之一,早在母系氏族公役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原始居民,就已开始选择水草丰茂的沿河沿湖地带牧羊狩猎。如图为羊的杂交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1与2号羊杂交产下3和4号羊能够判断出毛色的显隐性状
B. 4与5号羊杂交产下6和7号羊,表明发生了性状分离
C. 如果4与5号羊杂交,总共产下12只小羊,一定是3只黑羊、9只白羊。
D. 7号羊与一只黑羊杂交,产下的后代中一定会出现黑白毛色的羊
7. 牛的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A和a控制),但雌牛中的杂合子表现为隐性性状。现让多对纯合的有角雄牛和无角雌牛杂交,F1中雄牛全表现为有角,雌牛全表现为无角,再让F1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则下列有关F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F2的有角牛中,雄牛∶雌牛=1∶1
B. F2的雌牛中,有角∶无角=3∶1
C. 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 在F2无角雌牛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3
8. 某种植物的花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紫花基因对白花基因为完全显性。现将该植物群体中的多株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子一代中紫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值为5∶1,如果将亲本紫花植株自交,F1中紫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值为( )
A. 3∶1 B. 5∶1 C. 11∶1 D. 5∶3
9. 下面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Bb AB,Ab,aB,ab 受精卵子代:N种基因型,P种表现型(12∶3∶1)
A. 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② B. 雌、雄配子在③过程随机结合
C. M、N和P分别为16、9和4 D. 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
10.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型相同的植株,所得F1的表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F1的表型有4种
B. F1中有1/4是双杂合子
C. 两株表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D. F1中出现矮秆、抗病植株的比例是3/16
11. 有一种名贵的兰花,花色有红色、蓝色两种,其遗传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现将亲代红花和蓝花进行杂交,F1均为红花,F1自交,F2红花与蓝花的比例为27: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2中蓝花的基因型有19种
B. 兰花花色遗传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
C. 兰花花色遗传由2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
D. 若F1测交,则其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红花:蓝花=7:1
12.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随着电视剧《国色芳华》热播,剧中的牡丹花也是火爆出圈。牡丹是自花传粉的植物,其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B/b、E/e)控制,B/b基因控制色素的有无,E/e基因控制色素种类的合成。某实验田中引进了能稳定遗传的红花和白花牡丹品系,这两个品系只有一对基因不同。红花品系在种植过程中偶然出现了一株表型为紫花的植株。为了进一步确定牡丹形成紫花表型的原因,科研人员首先通过无性繁殖培养了大量紫花牡丹,然后做了以下三组杂交实验:
甲组:将紫花牡丹与白花牡丹杂交,子代中红花与紫花的比例为1:1
乙组:将紫花牡丹与红花牡丹杂交,子代中红花与紫花的比例为1:1
丙组:将紫花牡丹自交,子代中红花、紫花和黄花的比例为1:2:1
据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引进的红花牡丹与白花牡丹基因型分别为BBEE、bbEE
B. 紫花植株自交出现红、紫、黄三种颜色,说明控制色素种类合成基因可能存在不完全显性
C. 将实验甲组中子代紫花植株自交,预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紫花:黄花:白花=3:6:3:4
D. 为了获得大量紫花牡丹的种子,可利用纯种红花和纯种黄花品系杂交,收获种子全为紫花种子
13. 已知水稻雄性个体的育性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对a为完全显性,B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反转为可育。现取甲(雄蕊异常,雌蕊正常,表现为雄性不育)、乙(可育)两个品种的水稻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P F1 F1个体自交单株收获,种植并统计F2表型
甲×乙 全部可育 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
A. 甲基因型是AAbb,乙的基因型是aaBB
B. F2中雄性可育株的基因型共有9种
C. 控制水稻个体雄性不育的基因为A
D. 等位基因A/a和B/b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4. 某高等雄性动物某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图中①~⑥表示染色体,a~d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互为姐妹染色单体,c、d也互为姐妹染色单体
B. 着丝粒分裂后,a、b互同源染色体,c、d也互为同源染色体
C. 图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前期会出现3个四分体
D. 染色体互换可发生在②和③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
15.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和极体的过程中细胞质都是不均分的
B. 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1个卵细胞
C. 精子的形成要经历变形过程;卵细胞的形成不需要变形
D.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
16. 图1是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2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该五个精细胞至少来自多少个初级精母细胞(  )
A. 1 B. 2 C. 3 D. 4
17. 下图表示一个二倍体动物细胞进行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及DNA数目的变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图中两曲线重叠的各段,每条染色体都不含姐妹染色单体
B. 在BC段和HI段都能发生染色体的复制
C. 在AG段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HQ段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D. 在ED段和LM段,发生的原因都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18. 研究人员对某雄性哺乳动物(2n)体内的细胞进行观察,图1为该动物某处于某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仅显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分裂时期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1细胞处于图2中的a时期
B. 若某细胞处于图2中的b时期,则该细胞中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C. 该动物精巢中的细胞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D. 图2的分裂时期中,一定有同源染色体的有a、b和c
19. 下图1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某动物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2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所示细胞所属器官是该动物的卵巢 B. 图1的细胞②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C. 图2中AB段结束时染色体数目加倍 D. 图1中处于图2中BC段对应时期的细胞有①②③
20.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
A. 图中精细胞产生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
B. 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C. 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A、aB、ab
D.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若精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B∶ab=2∶2,则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一定如上图中的精原细胞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计60分)
21. 玉米是遗传学实验常用的材料。在自然状态下,花粉既可以落到同一植株的柱头上,也可以落到其他植株的柱头上(如图1所示)。请回答:
(1)选择玉米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有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2)玉米的常态叶与皱叶是一对相对性状。农田中有一批常态叶和皱叶玉米的幼苗,欲通过实验判断该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某同学的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幼苗各若干,分别移栽到甲乙两块地中隔离种植,观察子一代性状:若两者任一地中子一代发生性状分离,则此地亲本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为_____性状;若子一代均未未发生性状分离,则需要将________再进行杂交,杂交后代显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3)玉米的甜和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随机取非甜玉米和甜玉米进行间行种植,如图2一定能够判断甜和非甜的显隐性关系的是_____(填序号)。
(4)玉米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为研究一纯合高茎玉米植株的果穗上所结子粒全为纯合子、全为杂合子还是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某同学选取了该玉米果穗上两粒种子作为亲本,单独隔离种植,观察、记录并分别统计子一代植株的性状,子一代全为高茎,他就判断该玉米果穗所有子粒为纯种,可老师认为他的结论不科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老师以该果穗为实验材料,写出了科学的实验思路:用该玉米穗上的全部子粒作为亲本,单独隔离种植,观察、记录并分别统计子一代植株的高、矮情况。请帮老师补充完整预期现象及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玉米果穗所有子粒全是纯合子;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玉米果穗上的子粒全是杂合子;
③若部分亲本的子一代全为高茎,另一部分亲本的子一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说明该玉米果穗的子粒_______________
22. 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和糯性花粉遇碘液分别呈蓝色和棕色,现提供4种纯合亲本如下:
亲本 性状
甲 非糯性 花粉粒长形
乙 非糯性 花粉粒圆形
丙 糯性 花粉粒圆形
丁 糯性 花粉粒长形
(1)若通过观察花粉形状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可选择亲本甲与亲本_____杂交,再对杂交子代进行测交。
(2)甲和丁杂交所得的F1自交,F2中非糯性、花粉粒长形的植株基因型为_____,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
(3)若要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选择的亲本是_____。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预期观察到的4种花粉粒种类为 _____,对应比例为_____。
23. 某多年生自花传粉植物,其叶有宽叶(A)和窄叶(a),茎有紫茎(B)和绿茎(b)。实验人员利用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发现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得到的均为宽叶紫茎。用所得再进行自交,所得中宽叶紫茎∶宽叶绿茎∶窄叶紫茎∶窄叶绿茎=7∶3∶1∶1,已知该植株有一种基因组成的精子不能完成受精。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自花传粉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时,需对作为_____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植株,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叫作______________,然后套上纸袋。套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人员所选亲本的表型为______________,不具受精能力的精子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
(3)请利用上述杂交实验所得子代植株为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来验证你对不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基因组成的判断。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
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图1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的细胞部分分裂图像,图2表示细胞正常分裂某些时期结构或物质的数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甲、乙、丙都是正常分裂的细胞,根据图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推测,它们____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2)图1细胞乙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图2中a表示的是____________的数量,图2中可能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_________。
(4)图1细胞丙正处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_时期(用图中数字表示),该动物的一个性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子细胞的过程用图2中的时期表示依次是____________(用图2中数字和箭头连接各时期)。
25. 图甲、乙是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体内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甲细胞处于_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___期,它发生在图丙中的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
阶段。乙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细胞。
(2)图丙中,曲线由①阶段形成②阶段的原因是___________;曲线③⑥阶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乙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没有发生互换,但是③和④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最终形成了四个子细胞,其中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aB,则其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
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一)
高一生物试题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2分,计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A
【20题答案】
【答案】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计60分)
【21题答案】
【答案】(1)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后代数目多,结论更可靠使统计结果准确;既能自花传粉也能异花传粉;杂交实验时避免去雄的麻烦
(2) ①. 显性性状 ②. 子一代
(3)C (4) ①. 选择样本太少,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 ②. 子一代全为高茎 ③. 全部亲本的子一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④. 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22题答案】
【答案】(1)乙或丙 (2) ①. BBDD、BbDD ②. 1/3
(3) ①. 甲和丙或乙和丁 ②. 圆蓝、圆棕、长蓝、长棕 ③. 1∶1∶1∶1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母本 ②. 去雄 ③. 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2) ①. 宽叶紫茎和窄叶绿茎 ②. aB
(3) ①. 宽叶紫茎作父本,中窄叶绿茎作母本 ②. 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宽叶紫茎∶宽叶绿茎∶窄叶绿茎=1∶1∶l
【24题答案】
【答案】(1)可能 (2)初级卵母细胞
(3) ①. 染色体 ②. I、Ⅱ、IV
(4) ①. Ⅱ ②. I→Ⅲ→Ⅱ→I→IN
【25题答案】
【答案】(1) ①. 有丝 ②. 后 ③. ⑥ ④. 初级精母细胞
(2) ①. 同源染色体分离 ②.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3)AaB、b、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