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高一生物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 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容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B.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C. 依据假说推断,F1能产生数量比例为1∶1的雌雄配子
D. “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2. 下列关于遗传学有关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父本指提供花粉的个体,人工杂交实验中一般需要对其进行去雄处理
B. 用高茎豌豆作父本与矮茎豌豆杂交,则其反交实验应用矮茎豌豆作母本与高茎豌豆杂交
C. 粉花(Aa)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AA)、粉花(Aa)、白花(aa)三种性状属于性状分离
D. 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套袋→传粉→套袋
3. 减数分裂过程中,遵循分离定律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基因、因为交叉而互换的基因分别在( )
A. 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
B. 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
C. 姐妹染色单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
D. 姐妹染色单体上;同一条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上
4. 要解决下列遗传学问题,最好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  )
①鉴定一只红眼果蝇是否为纯合子 ②判断野生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③提高杂合抗病小麦的纯合度
A. 杂交、自交、自交
B. 测交、杂交、自交
C. 测交、自交、自交
D 自交、杂交、自交
5. 某同学用红豆(代表基因A)和绿豆(代表基因a)建立人群中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模型。甲乙两容器中均放入30颗红豆和10颗绿豆摇匀,从每个容器内随机取出一颗豆子放在一起并记录基因组合的类型,再将豆子放回各自的容器中摇匀,按上述步骤重复100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容器中的豆子种类及比例模拟的是人群中男性或女性群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B. 从每个容器内随机取出一颗豆子放在一起模拟的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C. 重复100次实验后,Aa组合的比例约为3/16
D. 人群中该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约为1/16
6. 已知牡丹的花色有红色(AA)、粉色(Aa)、白色(aa)三种,让粉色牡丹连续自交多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F3中红牡丹的比例为7/16
B. F4中纯合子与杂合子比例相同
C. 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粉色牡丹的比例越来越低
D. 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纯合子的比例无限接近于1
7. 小鼠皮毛的黄色与黑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选择雌、雄黄鼠交配,F1中黄鼠与黑鼠的数量比总是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鼠皮毛的黄色对黑色为显性
B. 黄色皮毛小鼠均为杂合子
C. F1中黄色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3
D. F1小鼠自由交配,F2中黑鼠的比例为4/9
8. 某自花受粉开白花的花卉中出现了一株开紫花的植株,将紫花植株的种子种下去,子一代126株植株中,有36株为白花。为获得纯种紫花植株,兴趣小组提出两种方案:①紫花植株连续自交,逐代淘汰白花植株;②将子一代紫花植株的种子分别种植,收集子代全开紫花植株的种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紫色和白色是同一性状
B. 紫花为显性性状,第一株紫花植株为杂合子
C. 将紫花植株的纯合度培育至100%,方案①需要的周期更短
D. 紫花杂合子后代全开紫花的几率近乎为零是方案②可行性的前提
9. 甲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种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乙图、丙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精原细胞的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乙图所示的情况
B.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不会出现丙图所示的情况
C. 甲图可表示成熟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核DNA数目的变化
D. 甲图可表示成熟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10. 下图是玉米(2N=20)的一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图,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的细胞中有40条染色体
B. 图戊中,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C. 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的有图丙和图己
D. 图乙中,2个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
11. 下图为某生物(2N=8)精巢中细胞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相关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曲线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的变化,则②阶段可能为减数分裂Ⅱ后期
B. 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数的变化,则a值为4
C. 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的变化,则a值为4
D. 精巢中可同时观察到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和减数分裂的细胞
12. 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F1母本植株上选取一朵或几朵花,只需在花粉未成熟时将花瓣掰开去雄即可
B. F2中出现的4种表型,有3种是不同于亲本表型的新组合
C. F1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含双显性基因的配子数量最多
D. 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受精时配子的结合存在16种组合方式
13. 某植物的直叶片(B)对卷叶片(b)为显性,红花(D)对白花(d)为显性。让多株基因型为BbDd的植株与个体X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直叶片红花:卷叶片红花:直叶片白花:卷叶片白花=3:1: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b和D/d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 X的基因型为bbDd
C. F1中与亲本性状相同的个体比例为3/4
D. F1中杂合子的比例为7/8
14. 某一年生植物开两性花,花极小,杂交育种时去雄困难,而利用花粉不育育种则无需去雄。已知该植物花粉的育性是由细胞核基因A/a(A、a基因仅在花粉中表达)和线粒体基因N/S(每植株只含有其中的一种)共同控制,基因型可表示为“线粒体基因(核基因型)”,如植株N(aa)、花粉N(a),导致花粉不育的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N、S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B. 基因型为N(Aa)的父本可通过精子将其N基因传递给子代
C. 若要获得基因型为S(Aa)的植株,应优先选择S(aa)为母本
D. 若基因型为S(Aa)的植株自交,则子代的基因型最多有3种
15. 某二倍体昆虫中,雌虫是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雄虫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某对雌雄虫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如下表所示。这对昆虫的基因型是( )
子代性别 基因型
子代雌虫 BBEE BBEe BbEE BbEe
子代雄虫 BE Be bE be
A. BbEe和be B. BbEe和bE C. BbEe和BE D. Bbee和BE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图1和2分别表示某动物(2n=4)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分裂图像及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数量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细胞中含有的同源染色体对数分别为0、2、0
B. 乙细胞的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C. 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可用Ⅲ表示
D. 乙→丙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数量变化可用Ⅱ→Ⅲ表示
17. 下图表示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形成的含a基因的花粉50%致死,则经过②产生的后代表型分离比为8:1
B. ②中性状分离比3:1的出现是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
C. AaBb的个体经③产生以上四种配子,两对等位基因不一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D. ②中3种基因型和⑤中9种基因型的出现必须满足A对a、B对b完全显性
18. 人类中成年男性秃顶较为常见,这是因为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秃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结婚,所生女儿全部为非秃顶
B. 非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结婚,所生儿子全部为秃顶
C. 非秃顶女性的一个体细胞中最多可以有2个b基因
D. 秃顶男性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最多可以有1条染色体含有b基因
19. 果蝇的长刚毛和短刚毛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D和d基因控制。短刚毛果蝇不能产生可育配子。现让一较大果蝇种群内的个体进行自由交配,获得的F1中长刚毛与短刚毛的比例约为35:1,则亲本种群内DD:Dd:dd的比值可能是( )
A. 4:2:3 B. 6:3:2 C. 13:4:1 D. 25:10:1
20. 某种小鼠的毛色分为黑色、灰色和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将纯合黑鼠与白鼠杂交,F1都是黑鼠;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体色表现为9黑∶3灰∶4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小鼠毛色黑色相对于白色显性
B. F2白鼠有3种基因型
C. F2灰鼠相互交配,后代白鼠比例为1/9
D. F2白鼠相互交配,后代可能发生性状分离
三、非选择题
21. 图1为某动物体内五个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图2表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的生物不同细胞分裂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的含量;图3为某哺乳动物(基因型是AaBb)的精原细胞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简图,其中A~G表示相关细胞,①~④表示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b细胞名称是_____。细胞内有一种黏连蛋白,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着丝粒位置,将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细胞分裂过程中,黏连蛋白会发生分解。图1中已经发生了黏连蛋白分解的细胞是_____(填字母)。
(2)皮肤生发层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的含量关系可用图2中_____(填序号)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分别可发生在图2中的_____(填序号)所代表的时期。图1中的细胞_____(填字母)对应于图2中的Ⅲ时期。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图3的_____(填数字)过程。
22. 科研人员在研究果蝇(2n=8)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除存在常规减数分裂外,部分卵原细胞会发生不同于常规减数分裂的“逆反”减数分裂,“逆反”减数分裂在MⅠ(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着丝粒的分裂和染色体的平均分配,而在MⅡ(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完成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过程如图1所示。经过大量样本的统计和比对,科学家发现染色体被分配到卵细胞中的概率不同,如图2所示。
(1)果蝇在进行常规减数分裂时,与体细胞数目相比,染色体数减半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逆反”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减半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
(2)“逆反”减数分裂I与有丝分裂相比,染色体行为变化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
(3)“逆反”减数分裂可以使后代产生更多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更多的原材料,据图2推测原因为_________。
(4)在观察果蝇卵巢细胞分裂过程时,发现了一染色体数目变异细胞,模式图如图3所示,该细胞名称_________,属于_________(填“常规”或“逆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分离异常所致。
23.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是遗传实验常用的材料。在自然状态下,花粉既可以落到同一植株的柱头上,也可以落到其他植株的柱头上。为判断玉米宽叶和窄叶(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两个小组独立开展了实验。小组①以纯合窄叶和纯合宽叶植株为亲本间行种植,让其自然受粉,观察子代表型。小组②以自然界中的多株宽叶植株为母本,均授以某窄叶植株的花粉进行人工杂交,观察并统计所有F1的表型及比例。
回答下列问题:
(1)小组①的玉米传粉方式是_____(填“自花传粉”、“异花传粉”或“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若小组①的实验结果:宽叶玉米所结种子种植后,子代表型为______,而窄叶玉米所结种子种植后,子代表型为_____,则宽叶为显性性状。
(2)在该实验中,小组②需对母本进行_____处理以防止玉米自然受粉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若宽叶为显性性状,则小组②实验中F1表型比例不是1:1的原因是_____。
24. 某种鱼的有色鳞和无色鳞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雄性个体中某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下表为杂交组合以及子代的情况。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杂交组合 亲本类型 F1
雌 雄
Ⅰ 有色鳞♀×有色鳞♂ 有色鳞437 有色鳞215
Ⅱ 无色鳞♀×有色鳞♂ 无色鳞220、有色鳞222 无色鳞226、有色鳞224
Ⅲ Ⅱ组中的有色鳞相互交配 无色鳞242、有色鳞716 无色鳞238、有色鳞486
(1)根据杂交组合_____可以判断鱼鳞颜色的显隐性关系,_____为隐性性状,判断的依据是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基因型为_____的雄性个体死亡;可进一步判断,杂交组合Ⅰ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标出雌雄)。
(3)为培养具有有色鳞的雌性纯合品种,需要通过杂交实验对有色鳞雌性个体进行基因型的鉴定,请简要概述实验思路:_____。
25. 人们曾经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二者一旦混合便永远分不开,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这种观点被称作融合遗传。与融合遗传相对立的观点是颗粒遗传理论。孟德尔是第一个用豌豆杂交实验来证明遗传的颗粒性的遗传学家。回答下列问题:
(1)孟德尔提出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决定的,它们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 (至少答两点)。
(2)金鱼草是一种可自花受粉的花卉。当开红花(R)的纯种金鱼草与开白花(r)的纯种金鱼草进行杂交时,F1植株都开粉红花,正好是双亲的中间型。你认为这是否违背了孟德尔颗粒遗传理论?_______。请设计一个简便的实验,证明你的观点(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
(3)金鱼草的花有辐射对称型和两侧对称型,这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A/a控制,A/a与R/r独立遗传。将纯合的辐射对称型红花与两侧对称型白花杂交,F1全为两侧对称型粉红花。F1自交,F2中会出现________种表型,其中不同于亲本的是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_。
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高一生物月考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C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题答案】
【答案】CD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ABC
【19题答案】
【答案】AB
【20题答案】
【答案】ABC
三、非选择题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初级卵母细胞或者初级精母细胞 ②. a、d
(2) ①. Ⅰ和Ⅲ ②. Ⅰ、Ⅲ ③. d
(3)②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减数分裂Ⅰ末期 ②. 减数分裂Ⅱ末期
(2)同源染色体发生了联会和四分体的互换
(3)带有交换片段的染色体有更高的概率被分配到卵细胞中
(4) ①. 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②. 常规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②. 只有宽叶 ③. 既有宽叶也有窄叶
(2) ①. 去雄或套袋 ②. 宽叶母本基因型既有AA也有Aa(纯合子和杂合子)
【24题答案】
【答案】 ①. Ⅲ ②. 无色鳞 ③. 有色鳞个体杂交,后代出现了无色鳞个体 ④. AA ⑤. AA♀×Aa♂ ⑥. 让该有色鳞雌性个体与无色鳞(或有色鳞)雄性个体杂交,观察后代是否出现无色鳞个体
【25题答案】
【答案】(1) ①. 遗传因子 ②.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花大,容易操作
(2) ①. 不违背 ②. F1自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型及比例 ③. F2中出现三种表型,红花∶粉红花∶白花=1∶2∶1
(3) ①. 6 ②. 两侧对称型红花、辐射对称型白花、两侧对称型粉红花、辐射对称型粉红花 ③. 3∶1∶6∶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