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任务式】统编版四下第四单元第1课时 导读课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任务式】统编版四下第四单元第1课时 导读课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课题:单元导读课——明确任务 设计人:
本单元以 “作家笔下的动物” 为主题,选编老舍、丰子恺等名家作品,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动物的灵性与作者的情感。教学中注重 “观察 — 共情 — 表达” 的链条:从课文中学习观察方法(如《猫》的 “古怪” 细节),通过角色扮演、生活联想体会动物的 “个性”,最后迁移到生活实践,记录自己的动物朋友。
单元目标: 1.了解人文主题,语文要素。 2.语文要素: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3.启动大任务,进行任务分析,小组分工。
单元主题:作家笔下的动物
单元内容: 课文课文主旨写作方法写作特点《猫》老舍通过细腻描绘猫的古怪性格与活泼举动,展现对其亦嗔亦喜的深厚情感。细节描写突显习性。语言细腻,情感真挚。《母鸡》从厌恶到敬佩的转变,通过母鸡护雏行为,歌颂无私母爱的坚韧与伟大。对比手法强化情感。叙事跌宕,主题深刻。《白鹅》从厌恶到敬佩的转变,通过母鸡护雏行为,歌颂无私母爱的坚韧与伟大。拟人比喻增添趣味。风格诙谐,形象鲜活。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感受人文主题。
一、观看插图页。 请同学们打开新课本,翻到第四单元导语页,你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你的发现,把你的发现分享给你的同桌。 任务驱动。 围绕你发现什么,说说通过从单元导语页中发现什么内容。 老师提问:你在篇章页上都看到了哪些内容? 单元名称 单元主题 语文要素 老师重点点明本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 翻开书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单元的主题和语文要素是什么?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一遍。人文主题:作家笔下的动物。 说一说这个单元的学习要求是什么? 语文要素: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习作要求: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 1.认真观察图片内容。 2.畅谈自己的发现,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齐读单元主题和要素
活动意图: 单元导语页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本单元学习的基本内容,明确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通过单元导语页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单元文章的主题内容,从而为学生学习单元内容做好铺垫。
环节二:明确单元学习主题与活动,宣布大单元任务
一、确定任务群: 综合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将本单元定位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首先,从单元学习路径来看,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阅读一组经典文学作品,感受作家真挚的情感,鉴赏作家独特的表达;继而通过习作“我的动物朋友”,运用习得的方法勾勒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这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核心路径“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是一致的。 其次,从体裁上看,单元文章都属于散文;从内容上看,文章都描写了动物独特的个性以及人与动物相处的美好,表达了作家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第二学段(3—4年级)中要求:阅读描绘大自然、表现人类美好情感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本单元对应的是其中的“阅读表现人类美好情感的散文”“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珍爱生命的情感”等部分。 二、了解单元主题。 1.趣味导入: ①展示可爱动物的图片,介绍导盲犬,缉毒犬的工作性质。 ②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宠物和人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导入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小动物们是会说话的小精灵,用暖暖的体温、亮晶晶的眼睛和我们交朋友。我们在与动物朝夕相伴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它们的活泼可爱,还可以感受到它们的喜怒哀乐。同学们,让我们化身小小观察员,学习观察动物的秘诀,记录它们的 “独家日常”,最后制作一本《我的动物朋友》观察日记集,分享你与它藏在心底的那份温柔秘密吧!让我们用文字的力量呼吁更多的人来关爱动物、珍爱生命。 3.了解有关动物的古诗。 猜谜导入蜜蜂,认识古诗里的蜜蜂--罗隐的《蜂》。 (1)学生自主读诗;指名读诗。 (2)交流疑问,指导:尽,意思是都;占,意思是占有。 (3)借助问题交流古诗大意。 问题一:蜜蜂在哪里采蜜 问题二:蜜蜂这样辛勤采蜜是为了谁 小结: 蜜蜂不仅是勤劳的代名词,还比喻辛苦劳作的人。这首诗描写了蜜蜂辛勤采蜜的辛苦场景,表达了对辛勤劳作的人的赞美,对不劳而获者的不满。 (4)摘抄积累,誊抄《蜂》。 ①出示书写范例。②)指导学生按照要求练习书写《蜂》。 4.认识词语里的动物。 课件出示: 千里马 老黄牛 百灵鸟 领头羊 小蜜蜂 纸老虎 变色龙 铁公鸡 应声虫 哈巴狗 (1)齐读词语。 (2)教师引导:同学们,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动物比喻一类人。读了上面的词语,你想到了哪几类人 (3)交流明确比喻人群,并发现:第一行是褒义词;第二行是贬义词。 (4)实践运用,选一两个词语描述下你熟悉的人吧。 示例:我的好朋友曦曦唱歌真好听,真是学校里的(百灵鸟)啊! 三、公布任务要求: 本单元以“我们的动物朋友”为主题统摄整个单元以“制作《我的动物朋友》观察日记集 ”为核心驱动任务,先后设置了“ 走进名家笔下的动物”“给我的萌宠写名片 ”“萌宠大比拼 ”等一系列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鉴赏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并在写作中模仿创作,刻画萌宠的个性特点,记录自己与萌宠的幸福日常。 设计说明:任务一:从生活经验切入,通过《猫》《母鸡》的对比阅读,学习 “抓特点 + 融情感” 的写法,结合 “词句段运用” 练习动词描写。 任务二:以《白鹅》的 “高傲” 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动物的 “个性”,并迁移《花之歌》的拟人手法,尝试 “动物自述” 的片段写作。 任务三:回归生活,通过 “观察三步法”(外形、习性、趣事)记录真实体验,培养细致观察与共情能力。 四、教学活动简介: 任务一:走进名家笔下的动物, (1)默读《猫》,圈出最能体现猫 “古怪” 的词句,完成 “性格跷跷板” 思维导图。 (2)爱猫小论坛。 对比“阅读链接”,说说两位作家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与老舍有何不同 (3)拓展阅读。链接季羡林《老猫》、丰子恺《阿咪》片段,发现与上述三篇(段)的相同之处。 任务二 发现动物的秘密 (1)默读课文,画出“我”对母鸡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想一想作者借助哪些事情,写出了对母鸡的态度完成思维导图。 (2)讨论:《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比一比,说说两篇课文内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3)思维拓展:对比《白鹅》和《白公鹅》,发现不同作家的观察视角。 任务三:我的动物朋友圈 (1)制作自己熟悉的动物朋友名片,用几段话,突出它某几个方面的特点。 (2)小组交流:选择一个详写的情境或者自行创设一个情境,分组讨论,完成表格。 情境动物朋友特点
互评互改: 小组交换日记。用 “☆☆☆+△△△” 评价(☆:有趣的细节;△:可补充的联想)。 (4)成果展示:装订日记集,配上插画,制作《我的动物朋友》观察日记集。 (5)跨学科融合:结合科学课 “动物的习性”,开展 “动物档案” 项目(如制作 “我家小狗的食谱 / 作息表”)。 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群归属。 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宠物和人的感人故事。激发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朗读古诗,知道古诗的寓意。 朗读词语,知道每种动物用来比喻那种人,并且可以在生活中熟练运用。 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积极完成各项实践任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