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学习评价】 浙教版科学八下 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综合学习评价(B)(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单元学习评价】 浙教版科学八下 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综合学习评价(B)(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八下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综合学习评价(B)
参考答案及解析
(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或模拟,需要 体现原有对象的某些本质的特征。下列选项不属于模型的是(  )
A.鱼的骨骼标本 B.光线 C.地球仪 D.“日心说”示意图
【答案】A。
【解析】鱼的骨骼标本是真实的骨骼,它并非是对认识对象简化的概括性描述,而是实际的物体,不具备模型体现原有对象某些本质特征的简化、概括特性,不属于模型。
2.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铁 B.氯化钠 C.水 D.石墨
【答案】C
【解析】铁、石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物质。
3.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科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分析图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该反应是物理变化,因为反应过程中原子没有变化
B.图乙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
C.分子可以由同种原子构成,也可以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答案】C
【解析】
A、该反应中原子虽然没有变化,但是重新组合成了新分子,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
B、图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故B错误。
C、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属于不同种原子,氧气分子由氧原子构成,属于同种原子。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但是从它的结构上,还能再分为原子核 和核外电子。故D错误。
4.如图是卢瑟福将带正电的α粒子流轰击金箔后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其中能说明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的轨迹(  )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因为原子核带正电,占据的空间很小,集中了几乎所有原子的质量,所以当带正电的α粒子流轰击金箔后,遇到原子核会改变方向,被反弹回来,所以它的轨迹是c,故C符合题意,A、B、D不合题意。
5. 2019年,俄罗斯的科学家找到了一种新的元素,暂定名为Uue,其质子数为119,中子数为180。下列关于Uue的说法错误的是(  )
A.Uue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9 B.相对原子质量为299
C.Uue核电荷数为180 D.Uue原子呈电中性
【答案】C
【解析】
A、Uue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9 =质子数=119,不符合题意;
B、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99 ,不符合题意;
C、Uue核电荷数=质子数=119,符合题意;
D、Uue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呈电中性 ,不符合题意;
6. 月球上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氦-3,氦-3是理想的核聚变燃料,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氦-4形式存在。
氦-3和氦-4互为同位素原子(如右图),它们不相同的是 (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原子数
【答案】B
【解析】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成为同位素原子,则氦-3和氦-4互为同位素原子,它们不相同的是中子数,故B正确,而A、C、D错误。
7.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月球土壤中含量较高的元素有氧、硅和铁等,氧元素与铁元
素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质量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答案】A
【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 氧元素与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8.下列元素分类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金、银、铜、汞 B.非金属元素:碳、氮、磷、钾
C.固态非金属元素:碳、氧、硫、磷 D.稀有元素:氦、氢、氖、氯
【答案】A
【解析】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字中存在金字旁,那么为金属元素;否则,为非金属元素;根据稀有气体的分类判断。
9.我们在商场常看到“补锌"“补铁”等字样的食品,其中“锌”“铁”是指(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答案】A
【解析】在商场常看到“补锌"“补铁”等字样的食品,其中“锌"“铁”是指食品中存在的元素。
10.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钒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据此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钒原子的半径
B.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钒元素的符号
D.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答案】A
【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无法确定钒原子的半径,故选项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3;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3,故选项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钒元素的符号为V,故选项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故选项错误。
11. 下列关于数字“2”的化学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H2O:表示一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元素 B.2OH-: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
C.Ca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H2:表示氢气中含有2个氢原子
【答案】B
【解析】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某原子的数目,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
12.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来自江、湖的淡水进行消毒是城市饮用水处理的新技术。在Na2FeO4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3 C.+6 D.+7
【答案】C
【解析】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 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 2)×4=0,则x=+6价。
13. R元素只有一个化合价,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下列含R元素的化合物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RCl3 B.R(SO4)2 C.RNO3 D.R(OH)2
【答案】A
【解析】在氧化物 R2O3 中,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2x+(-2)×3=0,解得:x=+3价。
A.RCl3中R的化合价为+3价,故A正确;
B.R(SO4)2中R的化合价为+4价,故B错误;
C.RNO3中R的化合价为+1价,故C错误;
D.R(OH)2中R的化合价为+2价,故D错误。
14.下列化学符号的书写,正确的是(  )
A.氯酸钾KCl B.碘单质I2 C.氧化铁FeO D.铵根离子
【答案】B
【解析】
A.氯酸钾中氯酸根显﹣1价,钾元素显+1价,表示为KClO3,故A错误;
B.碘单质表示为I2,故B正确;
C.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氧元素化合价为﹣2,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故化学式为Fe2O3,故C错误;
D.一个铵根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铵根离子表示为,故D错误;
15.某同学在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
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O、Fe2O3、Fe
B.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CaCO3、CaCl2、Ca(OH)2
C.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HNO3、NH3、NO
D.化学式为C10H14N2的分子中,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H、C、N
【答案】D
【解析】
A、在FeO、Fe2O3两种含铁物质中,将化学式变形得6FeO、3Fe2O3,因32×6>16×3×3,含铁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为Fe(含铁的质量分数为100%)>FeO>Fe2O3,故选项错误;
B、CaCO3的相对分子量为100,CaCl2的相对分子量为111,Ca(OH)2的相对分子量为74,故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量由大到小:CaCl2>CaCO3>Ca(OH)2,故选项错误;
C、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HNO3、NH3、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3、+2,故选项错误;
D、化学式为C10H14N2的分子中,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H、C、N,故选项正确。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6.碳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的不同组合,可以构成千千万万个不同的分子。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1)如果用“ ”表示碳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用“ ”表示氢原子,根据下列分子模型回答。 双氧水的分子模型: ,乙炔的分子模型: 。
每个双氧水分子是由   和   构成的;每个乙炔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含有 种原子。
(2)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千克,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千克,那么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为   千克。
【答案】(1)2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 4 2 (2)7.307×10-26
【解析】(1)每个双氧水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
(2)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千克,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千克,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所以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为 1.993×10-26+2×2.657×10-26= 7.307×10-26 .
17.(1)现有A、B、C三种元素,A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的单质是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C的原子核内通常没有中子。请写出它们的元素名称:A   ;B   ;C   。
(2)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呈液态的化合物是   。
(3)一瓶气体经过检验得知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是 (填字母)。
A.一种单质 B.单质和化合物的混合物
C.一种化合物 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答案】(1)氧元素;汞元素;氢元素(2)水(3)D
【解析】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则A为氧元素。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是汞元素,则B为汞元素。原子核内通常没有中子,那么它的原子序数为1,也就是氢元素,则C为氢元素。
(2)水是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只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在常温下呈液态,属于化合物。
(3)化合物中至少有两种元素,则这瓶气体肯定不是化合物,故B、C错误;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例如氧元素可以组成氧气和臭氧,因此这瓶气体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故D正确,而A错误。
18.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或微粒:
2个亚铁离子   ;5个甲烷分子   ;3个氖原子   ;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氯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
中“2”的意义   。
【答案】2Fe2+;5CH4;3Ne;O2;;一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19.用序号回答: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电子⑤离子、⑥原子核、⑦中子、⑧元素中,选择填空。
(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   (写出3种),其中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它是由   和   构成的。
(2)元素的种类由   数决定。
(3)Mg和Mg2+因具有相同的   数,故属于同种   。
【答案】(1)①②⑤;②;④;⑥ (2)③ (3)③;⑧
【解析】
(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故选 ①②⑤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2)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3) Mg和Mg2+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属于同种元素。
20.氕、氘、氚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相关信息如表。试回答:
名称 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氕 H 1
氘 D 2
氚 T 3
(1)由图可知,原子结构模型中的“●”表示的粒子是   。
(2)超重水有一定的放射性。一个超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其化学式可表示为。中T的化合价为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答案】(1)质子 (2)+1;22
【解析】
(1)由氕、氘、氚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由氕、氘、氚的原子结构模型图,结合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原子结构模型中的“ ● ”表示的粒子是质子;
(2)①在 中,氧元素一般显-2价,设T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0,则x=+1价,即T的化合价为+1价;
②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16=22。
21.如图是1﹣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核电荷数的关系图。试回答。
(1)一个水分子共有    个原子核、   个质子。
(2)一个Mg2+(带两个单位正电荷,下同)核外共有    个电子;
(3)通过上图你能发现哪些规律,请写出其中一条    。
【答案】(1)3;10; (2)10;
(3)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呈现周期性变化。
【解析】
(1)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原子有一个原子核,所以一个水分子共含有3个原子核;一个氢原子中含有一个质子,一个氧原子中含有8个质子,所以水中含有10个质子;
(2)镁原子含有12个电子,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镁离子,所以镁离子含有10个电子;
(3)通过如图发现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呈现周期性变化。
三、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2.隔夜菜是否能吃,主要在于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蔬菜中的硝酸盐来自生长过程中所施氮肥.空气中的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菌)进入到蔬菜中,会产生一种还原酶,使蔬菜中的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烧熟后的菜在食用和保存阶段都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做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
某研究小组对烧熟的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做了测试,数据如下表:
盖有保鲜膜的菜肴在4℃的冰箱中放置不同时间的亚硝酸盐含量(单位:mg/kg)
菜肴 半小时 6小时 18小时 24小时
炒青菜 0.6861 0.7982 4.3333 5.3624
韭菜炒蛋 1.8153 1.9249 2.8390 5.6306
红烧肉 2.4956 4.2558 4.3668 5.5188
红烧鲫鱼 / 2.0948 3.2300 7.2397
将一份红烧鲫鱼样本(不盖保鲜膜)在常温下放置4小时,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为A8.9483mg/kg.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硝酸盐中含有,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2)根据表中的数据,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共同规律是:   
(3)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保存的条件应该是    
(4)炒菜过程中温度一般在100℃以上,你认为从生菜炒到熟菜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否会持续增加?原因是    .
【答案】(1)+3;
(2)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高和不密封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越快;
(3)低温和密封;
(4)不会,高温条件下空气中的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菌)会被杀死。
23.化合价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下面是对元素化合价的部分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一]元素正负化合价有何规律?
推测一: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
推测二: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负价。
[举例及分析一]
(1)NaCl、FeO、Al2O3中金属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2、+3,其他金属在化合物中也都显正价,推测一正确。金属都显正价的可能原因是    。
(2)H2O、SO2、CO2中氢、氧、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2、+4、+4,说明推测二    (填“成立”或“不成立”)。
(3)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非金属元素显    价。
(4)[提出问题二]一种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吗?
推测一:一种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
推测二:   。
(5)[举例及分析二]
①由NaCl、NaOH、Na2CO3、Na2SO4等物质中钠元素都显+1价,得出推测一成立。
②由H2S、SO2、SO3、H2SO3等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不同,硫元素化合价分别为﹣2、+4、+6、   ,得出推测二成立。
(6)[结论]通过上述举例分析及结合教材上所给元素的化合价,可知    。
【答案】(1)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
(2)不成立; (3)负; (4)一种元素可有多种化合价; (5)②+4;
(6)一些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一些元素有多种化合价。
【解析】
(1)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因此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推测一正确;
(2)推测二: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负价;而H2O、SO2、CO2中氢、氧、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2、+4、+4,说明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即有负价也有正价,即推测二不成立;
(3)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因此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所以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4)根据问题二及推测一可知推测二为:一种元素可有多种化合价;
(5)②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所以由H2S、SO2、SO3、H2SO3等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不同,硫元素化合价分别为﹣2、+4、+6、+4,得出推测二成立;
(6)通过上述举例分析及结合教材上所给元素的化合价,可知一些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一些元素有多种化合价。
四、综合题:(共3小题,24小题6分,25小题8分,26小题6分,共20分)
24. 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物质。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下实验:①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酒精中,取少量碘酒滴在馒头上,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以上现象:   。
(2) 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   (选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3) 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大多是加碘盐,将少量食盐水滴在馒头上,馒头不变蓝色。由此可知,食盐中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碘分子。
【答案】
(1)上述实验中碘分子不变,碘分子能使淀粉(湿润的馒头)变蓝(上述实验中碘分子不变,同种分子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2)会
(3)不存在
【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因此相同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解析】
(1)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酒精中,取少量碘酒滴在馒头上,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是因为无论是把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还是碘溶解在酒精中,再取少量碘酒滴在馒头上,过程中都存在碘分子,说明相同的分子,性质相同。
(2)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由于碘蒸气中存在碘分子,馒头会变蓝色。
(3)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大多是加碘盐,将少量食盐水滴在馒头上,馒头不变蓝色,由此可知,食盐中不存在碘分子。
25.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著名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角度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偏转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   。
(2)若原子的质量和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   。
(3)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4)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以下原子结构图示最合理的是 。
A. B. C.
【答案】(1)原子内部是空旷的,而且空旷的体积所占比例非常大
(2)不会大角度偏转
(3)原子核
(4)C
【解析】
(1)大多数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内部是空旷的,而且空旷的体积所占比例非常大。
(2)若原子的质量和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粒子就不会大角度偏转。
(3)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原子核。
26.荔枝以其独特的口味收获了大家的喜爱,荔枝富含维生素C(分子式为C6H8O6)。请回答以下问题:
(1)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
(2)维生素C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3)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3:4:3;(2)9:1;(3)40.9%。
【解析】
(1)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6:8:6=3:4:3;
(2)维生素C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2):8=9:1;
(3)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40.9%。
(
9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八下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综合学习评价(B)
(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或模拟,需要 体现原有对象的某些本质的特征。下列选项不属于模型的是(  )
A.鱼的骨骼标本 B.光线 C.地球仪 D.“日心说”示意图
2.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铁 B.氯化钠 C.水 D.石墨
3.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科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分析图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该反应是物理变化,因为反应过程中原子没有变化
B.图乙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
C.分子可以由同种原子构成,也可以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4.如图是卢瑟福将带正电的α粒子流轰击金箔后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其中能说明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的轨迹(  )
A.a B.b C.c D.d
5. 2019年,俄罗斯的科学家找到了一种新的元素,暂定名为Uue,其质子数为119,中子数为180。下列关于Uue的说法错误的是(  )
A.Uue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9 B.相对原子质量为299
C.Uue核电荷数为180 D.Uue原子呈电中性
6. 月球上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氦-3,氦-3是理想的核聚变燃料,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氦-4形式存在。
氦-3和氦-4互为同位素原子(如右图),它们不相同的是 (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原子数
7.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月球土壤中含量较高的元素有氧、硅和铁等,氧元素与铁元
素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质量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8.下列元素分类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金、银、铜、汞 B.非金属元素:碳、氮、磷、钾
C.固态非金属元素:碳、氧、硫、磷 D.稀有元素:氦、氢、氖、氯
9.我们在商场常看到“补锌"“补铁”等字样的食品,其中“锌”“铁”是指(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10.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钒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据此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钒原子的半径
B.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钒元素的符号
D.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1. 下列关于数字“2”的化学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H2O:表示一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元素 B.2OH-: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
C.Ca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H2:表示氢气中含有2个氢原子
12.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来自江、湖的淡水进行消毒是城市饮用水处理的新技术。在Na2FeO4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3 C.+6 D.+7
13. R元素只有一个化合价,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下列含R元素的化合物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RCl3 B.R(SO4)2 C.RNO3 D.R(OH)2
14.下列化学符号的书写,正确的是(  )
A.氯酸钾KCl B.碘单质I2 C.氧化铁FeO D.铵根离子
15.某同学在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
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O、Fe2O3、Fe
B.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CaCO3、CaCl2、Ca(OH)2
C.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HNO3、NH3、NO
D.化学式为C10H14N2的分子中,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H、C、N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6.碳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的不同组合,可以构成千千万万个不同的分子。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1)如果用“ ”表示碳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用“ ”表示氢原子,根据下列分子模型回答。 双氧水的分子模型: ,乙炔的分子模型: 。
每个双氧水分子是由   和   构成的;每个乙炔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含有 种原子。
(2)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千克,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千克,那么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为   千克。
17.(1)现有A、B、C三种元素,A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的单质是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C的原子核内通常没有中子。请写出它们的元素名称:A   ;B   ;C   。
(2)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呈液态的化合物是   。
(3)一瓶气体经过检验得知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是 (填字母)。
A.一种单质 B.单质和化合物的混合物
C.一种化合物 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18.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或微粒:
2个亚铁离子   ;5个甲烷分子   ;3个氖原子   ;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氯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
中“2”的意义   。
19.用序号回答: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电子⑤离子、⑥原子核、⑦中子、⑧元素中,选择填空。
(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   (写出3种),其中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它是由   和   构成的。
(2)元素的种类由   数决定。
(3)Mg和Mg2+因具有相同的   数,故属于同种   。
20.氕、氘、氚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相关信息如表。试回答:
名称 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氕 H 1
氘 D 2
氚 T 3
(1)由图可知,原子结构模型中的“●”表示的粒子是   。
(2)超重水有一定的放射性。一个超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其化学式可表示为。中T的化合价为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1.如图是1﹣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核电荷数的关系图。试回答。
(1)一个水分子共有    个原子核、   个质子。
(2)一个Mg2+(带两个单位正电荷,下同)核外共有    个电子;
(3)通过上图你能发现哪些规律,请写出其中一条    。
三、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2.隔夜菜是否能吃,主要在于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蔬菜中的硝酸盐来自生长过程中所施氮肥.空气中的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菌)进入到蔬菜中,会产生一种还原酶,使蔬菜中的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烧熟后的菜在食用和保存阶段都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做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
某研究小组对烧熟的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做了测试,数据如下表:
盖有保鲜膜的菜肴在4℃的冰箱中放置不同时间的亚硝酸盐含量(单位:mg/kg)
菜肴 半小时 6小时 18小时 24小时
炒青菜 0.6861 0.7982 4.3333 5.3624
韭菜炒蛋 1.8153 1.9249 2.8390 5.6306
红烧肉 2.4956 4.2558 4.3668 5.5188
红烧鲫鱼 / 2.0948 3.2300 7.2397
将一份红烧鲫鱼样本(不盖保鲜膜)在常温下放置4小时,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为A8.9483mg/kg.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硝酸盐中含有,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2)根据表中的数据,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共同规律是:   
(3)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保存的条件应该是    
(4)炒菜过程中温度一般在100℃以上,你认为从生菜炒到熟菜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否会持续增加?原因是    .
23.化合价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下面是对元素化合价的部分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一]元素正负化合价有何规律?
推测一: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
推测二: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负价。
[举例及分析一]
(1)NaCl、FeO、Al2O3中金属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2、+3,其他金属在化合物中也都显正价,推测一正确。金属都显正价的可能原因是    。
(2)H2O、SO2、CO2中氢、氧、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2、+4、+4,说明推测二    (填“成立”或“不成立”)。
(3)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非金属元素显    价。
(4)[提出问题二]一种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吗?
推测一:一种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
推测二:   。
(5)[举例及分析二]
①由NaCl、NaOH、Na2CO3、Na2SO4等物质中钠元素都显+1价,得出推测一成立。
②由H2S、SO2、SO3、H2SO3等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不同,硫元素化合价分别为﹣2、+4、+6、   ,得出推测二成立。
(6)[结论]通过上述举例分析及结合教材上所给元素的化合价,可知    。
四、综合题:(共3小题,24小题6分,25小题8分,26小题6分,共20分)
24. 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物质。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下实验:①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酒精中,取少量碘酒滴在馒头上,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以上现象:   。
(2) 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   (选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3) 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大多是加碘盐,将少量食盐水滴在馒头上,馒头不变蓝色。由此可知,食盐中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碘分子。
25.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著名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角度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偏转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   。
(2)若原子的质量和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   。
(3)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4)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以下原子结构图示最合理的是 。
A. B. C.
26.荔枝以其独特的口味收获了大家的喜爱,荔枝富含维生素C(分子式为C6H8O6)。请回答以下问题:
(1)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
(2)维生素C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3)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写出计算过程)
(
1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