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82张PPT)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分析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课标要求知识点1 群落的主要类型1.分类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2.类型:荒漠、____、森林等。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草原3.常见生物群落类型及其特点群落类型 分布 物种 群落结构复杂性荒漠生物群落 极度干旱区,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匀 物种__ 非常简单草原生物群落 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 动植物的种类____ 相对____森林生物群落 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 种类特别多 非常复杂且________少较少简单相对稳定因为植物种类最多,所以热带雨林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森林带,该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提示:不正确。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结构最复杂的森林带,并不是面积最大的森林带。4.其他类型生物群落(1)湿地生物群落①分布:________________等地。②群落特点: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③常见动、植物a.植物:芦苇、香蒲、黑藻、金鱼藻等。b.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等。(2)海洋生物群落海洋生物群落中有数量众多的____________、大型藻类(如海带、裙带菜等),以及种类繁多的动物。沼泽、河流、湖泊微小浮游植物(P35“思考·讨论”)天山北麓从山脚到山顶,依次是荒漠、草原、森林、草甸等群落类型,不同海拔分布着不同的群落类型,决定群落类型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四点)。提示:温度、水分、地形、氧气含量等基于对群落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的认识,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1.阴生植物的叶绿体比阳生植物的叶绿体大且颜色深,这与弱光条件下的生活相适应。 ( )2.荒漠中的植物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 ( )3.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形式排泄含氮废物,以适应缺乏水分的环境。 ( )4.稀树干草原上,生长着伞形树冠状乔木。 ( )提示:1.√2.× 草原上的植物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3.√ 4.√我国地域辽阔,生物群落类型繁多,如图所示为我国生物群落东西方向上的分布,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中a、b、c所属生物群落的类型: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提示:荒漠生物群落 草原生物群落 森林生物群落2.a、b、c中物种最丰富、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哪一类?________。某些植物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你推测这些植物最可能生活于a、b、c哪一类?________。提示:c b3.目前,由于气候变化及人为因素的影响,b类植被退化、沙化严重,为改善该类群落环境,可否大规模植树造林?为什么?提示:否。年降水量是决定一个地区的群落类型是草原群落还是森林群落的关键因素。在年降水量低的半干旱地区,如果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应退牧还草,不宜植树造林。[深化归纳]1.运用“进化与适应观”“结构与功能观”分析不同类型生物群落中生物的特点题目信息 应联想的知识点举例环境状况 气候条件 干旱或降雨少→荒漠或草原;湿润或降雨多→森林等外貌特征 沙砾裸露等→动植物应具有耐旱特点;树冠遮天蔽日→动物多为树栖或攀缘动物题目信息 应联想的知识点举例生物特点 结构特点 表面有蜡质层→草原植物;表皮外有角质鳞片覆盖→荒漠动物行为特点 昼伏夜出、善于穴居→荒漠动物;善于快速奔跑→草原动物2.森林中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的比较 阳生植物 阴生植物适宜生存条件 强光 弱光所处位置 上层 林下叶片厚度 厚 薄叶肉细胞层数 多 少叶绿体 小 大光补偿点 高 低光饱和点 高 低√[对点练习]1.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因此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有形态适应、行为适应、生理适应等。以下关于群落中植物对环境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荒漠生物群落中骆驼刺为适应缺水的环境,植株才几厘米高,但根可长达15 mB.草原生物群落中的植物为抵抗干旱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C.落叶阔叶林群落中的植物为顺利度过寒冬,树叶枯落,芽具有鳞片,树皮厚D.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阴生植物为适应弱光,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叶绿体体积小D [荒漠生物群落中骆驼刺为适应缺水的环境,植株才几厘米高,但根可长达15 m,可以在减少水分散失的同时加强对水的吸收,A正确;草原上各种耐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草原上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这样能够减少水分蒸腾,从而抵抗干旱,B正确;落叶阔叶林群落中的植物为顺利度过寒冬,树叶枯落,芽具有鳞片,树皮厚,使其具有一定的耐寒性,C正确;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阴生植物为适应弱光,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叶绿体体积大,D错误。]2.甲、乙、丙、丁四个群落类型的代表性动植物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群落类型 甲 乙 丙 丁代表性动物 蜥蜴 树袋鼠 旅鼠 斑马代表性植物 猪毛菜、梭梭树 三叶橡胶树、望天树 地衣、苔藓 黑麦草A.群落甲中植被极度稀疏,动物均有独特的生存方式以适应环境B.群落乙中的植物种类丰富,生活着大量的树栖和攀缘动物C.群落丙中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不存在生物多样性D.群落丁缺乏高大的乔木类植物,但仍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C [群落甲中的代表性动物为蜥蜴,代表性植物为猪毛菜、梭梭树,可知群落甲为荒漠生物群落,荒漠分布在极度干旱区,这里的动物均有独特的生存方式以适应环境,A合理;群落乙为森林生物群落,该群落的植物种类丰富,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场所,大量树栖和攀缘动物在此生活,B合理;群落丙为苔原生物群落,该群落的结构简单,但依旧存在生物多样性,C不合理;群落丁为草原生物群落,草原上草本类植物占优势,群落结构相对简单,但依然存在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D合理。]知识点2 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1.群落的分布规律我国自东向西群落分布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2.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1)不同群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群落中的生物也都有____其环境的特征。(2)某地的群落是什么类型,受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很大。森林、草原、荒漠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适应水分、温度(3)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物种能够形成群落,是因为:①它们都能适应________________。②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________,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________,从而维持种群之间的__________。(4)在不同的森林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________。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种间关系有机整体协调和平衡天然群聚从群落的生态位的角度分析,不同物种之间如何彼此协调,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提示:群落中的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建立联系,并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从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群落这一有机整体。基于对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的认识,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1.不同类型的群落其外貌和物种组成可能不同。 ( )2.群落中的各种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 )3.森林生物群落动植物种类十分丰富,群落结构非常复杂。 ( )4.湿地生物群落中,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 ( )提示:1.√ 2.√ 3.√ 4.√全年高温、湿润的热带雨林中,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复杂,乔木就分几个层次,乔木之下又有灌木层、草本层。乔木高大,最上层的高30 m以上。乔木往往分支不发达,只在树顶形成树冠(如望天树、槟榔树等)。这里藤本植物非常发达,常有大型的藤本植物交错攀缘,甚至直达树冠。林下缺少阳光,有的草本植物长有巨大的叶片(如海芋、芭蕉等)。林中有些植物具有艳丽的花朵(如海南蝴蝶兰)和鲜艳多汁的果实(如红毛丹)。1.热带雨林在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上有何特点?提示:热带雨林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复杂,群落垂直分层现象明显,物种主要是适应热带地区环境的植物和动物。2.望天树、槟榔树等只在树顶形成树冠,芭蕉、海芋等长有巨大的叶片,这些特征对其生存有何意义?提示:高大的乔木只在树顶形成树冠,有利于争夺阳光;芭蕉、海芋等长有巨大的叶片有利于充分利用林下的阳光。3.海南蝴蝶兰花朵艳丽,红毛丹果实多汁,这些特征有何意义?提示:艳丽的花朵和鲜艳多汁的果实可吸引动物传播花粉和种子。4.请你推测热带雨林中的动物是否善于奔跑?植物的花粉是否依靠“风媒”传粉?为什么?提示:由于热带雨林中藤本植物非常发达,常有大型的藤本植物交错攀缘,所以这里的动物不善于奔跑;由于林中空气不流通,所以这里的植物不宜依靠“风媒”传粉,而是需要靠鲜艳花朵、多汁果实等吸引动物帮其传粉或传播种子。[深化归纳]1.热带雨林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中生物适应性比较2.影响群落生物分布的因素(1)影响群落分布的因素:水分、温度等。我国东西方向群落类型主要受水分(从东到西水分依次减少)影响;我国南北方向群落类型主要受温度(从南到北温度依次降低)影响。(2)影响水生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而影响水生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水中的溶解氧。√[对点练习]1.陆地生物群落包括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的陆地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存在差异,且保持稳定不变B.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C.草原生物群落物种少、结构相对简单,各物种之间没有生态位的重叠D.森林多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地区,森林中的生物完全不能适应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环境B [不同的陆地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完全相同,并且是可变的,A错误;在生物群落中长期生存的各种生物,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往往都能适应所处的非生物环境,B正确;草原生物群落物种少、结构相对简单,各物种之间生态位也有重叠,C错误;森林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森林中的生物有的能适应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环境,D错误。]√2.我国典型的森林类型可以分为多种,热带雨林和落叶阔叶林同样都是森林群落,但生物适应群落生活的特点不完全相同,下列相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的物种丰富,群落的垂直结构明显,落叶阔叶林的物种数目相对较少B.热带雨林的植物适应了全年高温、湿润的环境,落叶阔叶林的植物适应了夏季凉爽、冬季较为寒冷的环境C.热带雨林和落叶阔叶林中的肉食性动物通过捕食植食性动物避免过多植物被采食D.热带雨林中,由于林下缺少阳光,空气流通不畅,因此,林下植物多具有很大的叶片,能充分利用有限的阳光,落叶阔叶林亦是如此D [热带雨林较落叶阔叶林的物种丰富,群落的垂直结构明显,A正确;热带雨林的植物适应了全年高温、湿润的环境,落叶阔叶林的植物适应了夏季凉爽、冬季较为寒冷的环境,B正确;肉食性动物通过捕食植食性动物避免过多植物被采食,C正确;热带雨林中,林下缺少阳光,空气流通不畅,因此,林下植物多具有很大的叶片,以充分利用有限的阳光,而落叶阔叶林内,在春季乔木还未展叶期间,以及秋季落叶期间,林下的草本植物可利用短暂的宝贵时光,迅速生长、开花、结果,与热带雨林对环境的适应性特点不同,D错误。]1.荒漠分布在极度干旱区,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匀,荒漠中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2.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3.森林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4.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群落中的生物也都有适应其环境的特征。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课堂检测 素养测评243题号15√1.下列群落中,其植物能通过植株间隔和根系分布以最大限度减少竞争和充分利用水分的是( )A.荒漠 B.苔原 C.草原 D.森林A [在荒漠中,植被极度稀疏,植物通过增大植株间隔和根系分布来减少对水分的竞争。]√243题号152.下列关于陆地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片宽阔的植物主要生活在森林里B.草原中的代表动物有斑马、黄羊、旅鼠和松鼠等C.荒漠中的植物叶片普遍比森林中植物的叶片小D.荒漠中的动物在干旱季节可进入夏眠或冬眠243题号15B [叶片宽阔的植物蒸腾作用较强,不适合生活在干旱的荒漠和半干旱的草原,森林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适合叶片宽阔的植物生活,A正确;松鼠营树栖和攀缘生活,是森林的代表动物,不属于草原中的代表动物,B错误;荒漠中的植物生活在干旱环境中,叶片普遍比较小,有利于减少水分的蒸发,其中仙人掌的叶呈针状,而森林中的植物叶片比较大,有利于接受更多的光照,C正确;荒漠中的动物在干旱季节会进入夏眠或冬眠,以适应不良环境,D正确。]√243题号153.观察一个群落,首先看到的是群落外貌。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荒漠生物群落中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B.草原生物群落的动物主要以斑马、长颈鹿和狮子为主C.森林生物群落中种群的生态位不随季节更替而变动D.热带雨林中以虫媒花植物为主,而落叶阔叶林多数是风媒花植物243题号15C [荒漠生物群落中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而不是产生需要更多水才能溶解的尿素,A正确;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动物主要以斑马、长颈鹿和狮子为主,B正确;生态位表现了物种对各种资源(食物、空间等)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由于森林中不同季节食物种类会有所变化,因此森林生物群落中种群的生态位会随季节更替而变动,C错误;热带雨林中空气流通不畅,风媒花植物很少,大多数是虫媒花植物,而落叶阔叶林多数是风媒花植物,D正确。]243题号15√4.下列使得仙人掌属和骆驼刺属植物适应在炎热荒漠环境中生长的特征不包括( )A.白天气孔关闭,夜晚气孔开放B.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C.拥有发达的根系D.芽具有鳞片D [生活在炎热荒漠环境中的植物具有耐旱的特性,如具有发达的根系、肥厚的肉质茎、针状叶,气孔在夜间开放等。故选D。]243题号155.草原是一种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形态,是具有多种功能的自然综合体。天然草原区可分为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两大类,热带草原通常位于沙漠和热带森林之间,温带草原通常位于沙漠和温带森林之间。请回答下列问题。(1)草原群落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然草原区可分为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两大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降水量少,草本植物受影响小,而木本植物无法广泛生长干旱的程度243题号15(3)决定草原植物地下部分分层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草原群落中植物叶片狭长,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这种结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减少水分蒸发,抵抗干旱243题号15[解析] (1)草原是一种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形态,分布于各大洲,属于土地类型的一种,是具有多种功能的自然综合体,分为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多种类型。草原群落的形成原因是降水量少,草本植物受影响小,而木本植物无法广泛生长。(2)草原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草原包括在较干旱环境下形成的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所以天然草原区可分为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两大类的依据是干旱的程度。243题号15(3)植物的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决定地上部分分层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温度等条件,而决定地下部分分层的环境因素是水分和无机盐。(4)草原群落中植物叶片狭长,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这种结构的作用是能够减少水分蒸发,抵抗干旱。题号课时分层作业(7) 群落的主要类型13524687910111213√题组一 群落的主要类型1.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丰富,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以上描述所属生物群落是( )A.森林生物群落 B.荒漠生物群落C.草原生物群落 D.农田生物群落1415A [森林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森林中生活着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居多,A正确;荒漠生物群落分布在极度干旱地区,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乔木、灌木等高大的植被极少,动物多具有爬行及在地上挖洞的习性,B错误;草原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植被多以草本为主,动物具有善于奔跑的特性,C错误;农田生物群落不存在乔木和灌木,也不存在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题号21345687910111213√2.下列有关群落的主要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荒漠中的生物生存方式独特,都具有耐旱的特性B.生活在草原的动物都不能生活在森林里C.不同群落中的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完全相同D.群落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1415题号21345687910111213B [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例如,植物的叶不发达,以减少蒸腾作用;根很发达,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A正确。生活在草原的动物有些也能生活在森林里,如草原和森林交界区域的动物,B错误。不同群落中的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完全相同,如水生环境和陆生环境,C正确。群落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的差异,如可以根据上述依据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D正确。]1415题号32456879101112131√3.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丰富,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高达95%,具有重要的生态防护功能,其中黄冈大别山区被誉为“中国中部生态之肺”。下列有关森林生物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别山区森林群落的物种数量较热带雨林少,乔木高大,树冠发达且较整齐B.相较于草原生物群落,森林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镶嵌性更明显C.相较于草原生物群落,森林生物群落的动植物种类较多,群落结构更复杂D.森林生物群落中阴生植物的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适应在弱光条件下生存1415题号32456879101112131B [大别山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的过渡地带,物种数量较热带雨林少,乔木高大,树冠发达且较整齐,A正确;草原的垂直结构不如森林的明显,但草原上密布草本植物,在水平方向上往往呈现镶嵌性,B错误;相较于草原生物群落,森林生物群落的动植物种类较多,群落结构更复杂,C正确;森林生物群落中,林下光线相对较弱,阴生植物的茎细长,叶薄,但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适应在弱光条件下生存,D正确。]1415题号42356879101112131√4.下列有关不同生物群落生物的叙述,均错误的一项是( )①热带雨林中藤本植物非常发达,常有大型的藤本植物交错攀缘,甚至直达树冠②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③热带雨林中的植物芽有鳞片,防止水分过度蒸发④草原某些植物根系发达,有利于吸收水分⑤荒漠中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尿素的形式排出含氮废物⑥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1415题号42356879101112131C [在热带雨林中,高大乔木生长繁茂,其中藤本植物非常发达,常有大型的藤本植物交错攀缘,甚至直达树冠,从而获得光能,①正确;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故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植物种类决定的,②错误;热带雨林中的植物芽一般没有鳞片,③错误;草原缺水,因此草原某些植物根系发达,有利于吸收水分,④正确;荒漠严重缺水,荒漠中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出含氮废物,可减少水分散失,⑤错误;荒漠严重缺水,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⑥正确。]1415题号245368791011121315.荒漠草原作为典型草原和荒漠之间的缓冲带,在生态学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科研工作者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下对荒漠草原植被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其中LG为轻度放牧、MG为中度放牧、HG为重度放牧)。1415组别 CK LG MG HG植被地上生物量/g·m-2 105 88 50 32植被地下生物量/g·m-2 1 620 1 750 1 370 1 200题号24536879101112131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群落的外貌和____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2)推测CK的处理为_________,根据表格可知荒漠群落中植被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3)根据表中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不同放牧强度下对荒漠草原植被生物量分配的影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15物种组成荒漠、草原、森林不放牧植株矮小、但根很长植被的地上生物量随放牧强度增加呈下降趋势,轻度放牧会增加植被的地下生物量,其余的放牧强度均会降低植被的地下生物量题号245368791011121311415[解析] (1)观察一个群落,首先看到的是群落的外貌,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2)根据表格分析,该研究的自变量为放牧的程度,对照组应为CK组,应该设置空白对照,即不进行放牧。实验结果显示荒漠群落中植被地上生物量较少、地下生物量占比大,说明荒漠群落植被植株矮小,但根很长。(3)由表可知,与未放牧草原相比,轻度放牧植被地下生物量略有上升,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植被地上和地下生物量都有显著下降的趋势。不同放牧程度下,生物量分配的变化,是生物与生物协同进化的结果。题号24536879101112131√题组二 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6.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内空气流通不畅,虫媒花多,风媒花少B.荒漠群落中,仙人掌在白天关闭气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将草原中善于奔跑的动物迁入森林,这些动物也能很好生存D.农田生物群落物种丰富度低,没有群落的垂直结构1415题号24536879101112131A [热带雨林中空气流通不畅,植物大多用艳丽的花朵和鲜艳多汁的果实吸引动物传播花粉和种子,所以,虫媒花多,风媒花少,A正确;荒漠群落中,仙人掌在白天关闭气孔,但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来自夜间储存的和呼吸产生的,B错误;将草原中善于奔跑的动物迁入森林,由于森林中乔木的存在,导致空间不开阔,影响了动物的奔跑,从而影响其捕食,C错误;农田生物群落物种丰富度低,但也有群落的垂直结构,D错误。]1415题号24537689101112131√7.我国幅员辽阔,各群落在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群落中的生物也都有适应其环境的特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荒漠生物群落——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匀,物种少,群落结构简单B.草原生物群落——群落结构相对简单,旱生一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C.森林生物群落——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地区,群落结构复杂且稳定D.湿地生物群落——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兼具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1415B [草原生物群落分布在半干旱地区,群落结构相对简单,各种耐寒的多年生旱生草本植物更能适应环境,在群落中占优势,B错误。]题号24538679101112131√8.长白山北坡随海拔的升高依次分布着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多种植物,在林冠层中生活着小杜鹃、大杜鹃等鸟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长白山上所有的动物、植物组成了生物群落B.随海拔升高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C.小杜鹃和大杜鹃的生态位有重叠现象D.针阔叶混交林中快速奔跑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1415题号24538679101112131C [长白山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了生物群落,A错误;随海拔升高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这种分布取决于温度,属于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由题干可知,小杜鹃和大杜鹃都生活在林冠层中,因此二者生态位有重叠现象,C正确;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森林中树栖和攀缘的动物种类多,D错误。]1415题号92453867101112131√9.影响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很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我国西部地区,影响当地生物群落的主要因素是水分B.在北回归线附近,分布有西双版纳原始森林、撒哈拉沙漠、墨西哥草原,导致植被横向水平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造成荒漠生物群落动植物种类稀少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水分D.我国植物群落类型从南到北依次是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导致植被纵向水平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1415题号92453867101112131D [西部地区常年降水量较少,对当地生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水分,A正确;北回归线附近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因此导致这一植被横向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分,B正确;造成荒漠生物群落动植物种类稀少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水分,C正确;常绿阔叶林必须生长在温度较高的亚热带,落叶阔叶林适于生长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地区,寒温带针叶林适于生长在温度较低的亚寒带和寒带,群落类型从南到北依次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导致这一植被纵向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温度,D错误。]1415题号9245386710111213110.科研人员为了揭示锦鸡儿属不同类型植物的生态适应机制,为内蒙古高原地区造林植物物种的选择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对该地区的锦鸡儿属A种(生活在半湿润至半干旱区)、B种(生活在干旱区)和C种(生活在极干旱区)植物的叶片形态结构、渗透压、气孔开放度日均值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1415种类 叶片形态 叶片厚度/mm 叶片面积/mm2 叶片被毛 渗透压/kPa 气孔开放度日均值/(mmol H2O·m-2·s-1)A种 平展或微瓦状 0.208 95.10 少许绿色柔毛 1 276 234.56题号924538671011121311415种类 叶片形态 叶片厚度/mm 叶片面积/mm2 叶片被毛 渗透压/kPa 气孔开放度日均值/(mmol H2O·m-2·s-1)B种 平展或瓦状 0.235 14.88 密灰色柔毛 1 807 211.37C种 平展或卷筒状 0.323 11.90 密直立或伏贴绢毛 2 286 152.93请回答下列问题:(1)锦鸡儿属植物有哪些适应干旱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锦鸡儿属植物A种、B种和C种的渗透压差异较大,其意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号924538671011121311415叶片形态的筒状改变、叶片厚度加大、叶片面积减小、被毛度增大、渗透压加大、气孔开放度降低等有助于提高吸水能力、保水能力和抵抗高原强辐射的能力渗透压升高有利于在干旱条件下吸收水分,C种锦鸡儿的渗透压最大,说明吸水能力最强(3)简要阐述锦鸡儿属植物A种、B种和C种气孔开放度日均值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认为选择哪一种锦鸡儿属植物作为沙漠植物最合适?______。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号924538671011121311415三种植物的气孔开放度日均值不同,导致吸收的CO2量不同,CO2吸收量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C种据题表可知,C种锦鸡儿叶片厚度最厚,叶片面积最小,被毛度大,渗透压大,气孔开放度最低,所以C种最适合作为沙漠植物[解析] (1)干旱环境中水分不足,锦鸡儿属植物叶片形态的筒状改变、叶片厚度加大、叶片面积减小、被毛度增大、渗透压加大、气孔开放度降低等有助于提高吸水能力、保水能力和抵抗高原强辐射的能力等,都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是适应干旱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2)植物主要靠渗透吸水,渗透压升高有利于在干旱条件下吸收水分,C种锦鸡儿的渗透压最大,说明吸水能力最强。题号924538671011121311415(3)气孔是气体和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通道,三种植物的气孔开放度日均值不同,导致吸收的CO2量不同,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CO2吸收量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4)据题表可知,C种锦鸡儿叶片厚度最厚,叶片面积最小,被毛度大,渗透压大,气孔开放度最低,能够适应干旱环境,所以C种最适合作为沙漠植物。题号924538671011121311415题号92453867101112131√11.荒漠空气干燥、高度缺雨,昼夜温差较大,下列关于荒漠生物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推测,错误的是( )A.荒漠一年生植物大多在降雨时生命力旺盛,完成生命周期后死亡B.仙人掌等多年生植物具有肥厚的营养器官,以储存水适应干旱环境C.植物大多数气孔白天张开,夜间关闭,有利于光合作用的碳固定D.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体表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的蒸发1415题号92453867101112131C [荒漠分布在极度干旱区,这里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所以荒漠一年生植物大多在降雨时生命力旺盛,完成生命周期后死亡,A正确;荒漠生物群落中,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以储存水适应干旱环境,B正确;荒漠生物群落中植物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大多数气孔夜间打开,C错误;荒漠生物群落中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D正确。]1415题号92453867101112131√14141512.如图为某个足够大的山体,从山麓到山顶的生物群落的结构和该山体基带所在的地带到极地的生物群落的结构比较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X、Y不表示群落的水平结构B.不同种群中的生物能适应所处的非生物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X中从上到下、Y中从左到右构成生物群落结构的物种丰富度增大D.影响图中X所示结构的因素是温度,影响Y所示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阳光题号92453867101112131141415D [从山麓到山顶的生物群落和该山体基带所在的地带到极地的生物群落属于不同群落,图中X、Y不能表示群落的水平结构,A正确;不同种群中的生物能适应所处的非生物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X中从上到下、Y中从左到右,海拔或纬度越低,温度越高,生物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可知生物群落结构的物种丰富度增大,C正确;影响图中X和Y所示结构的主要因素均是温度,D错误。]题号9245386710111213113.(不定项)在三个稳定的草原类型中进行的植物调查统计数据如表所示:1415草原类型 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植物种类/种 160 100 80平均种类/(种/m2) 20 18 10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 2 000 900 200题号924538671011121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取样,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C.草甸草原的光合作用总量大于典型草原D.草原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1415√√√题号924538671011121311415ABC [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时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A错误;根据题述调查统计数据无法得出典型草原中各种群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B错误;由数据可以看出,草甸草原的平均产量最高,但题目中并没有给出面积,所以不能得出草甸草原的光合作用总量大于典型草原,C错误;草原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D正确。]题号9245386710111213114.(不定项)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415垂直带 Ⅰ Ⅱ Ⅲ Ⅳ Ⅴ Ⅵ海拔/m <1 000 1 000~2 000 2 000~2 500 2 500~3 000 3 000~3 500 >3 500植被类型 热带季雨林 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混交林 针阔叶混交林 针叶林 高寒灌丛草甸题号92453867101112131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光照、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的结果B.不同海拔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有关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1415垂直带 Ⅰ Ⅱ Ⅲ Ⅳ Ⅴ Ⅵ蝶类种数 349 452 201 136 125 100√√√题号92453867101112131ACD [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光照、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的结果,A正确;不同海拔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水平结构特征,B错误;植物能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所以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有关,C正确;由A、C可知,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如光照、温度)有关,D正确。]1415题号9245386710111213115.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20世纪末期,因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该地区环境恶化,草地退化、沙化严重。我国政府通过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修缮。请回答下列问题:1415题号92453867101112131(1)根据群落的外貌和__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三江源地区的陆地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的种群往往呈现镶嵌分布。(2)调查发现,沙化地区的优势种是树冠低矮、根系发达的灌木,请结合灌木的特点解释其适应沙化环境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1415物种组成地形的变化(或光照强度不同)灌木树冠低矮,具有抗倒伏的功能;根系发达,能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水分(或能够防风固沙),从而适应沙化环境题号92453867101112131(3)与草原群落相比,森林群落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欲在已被破坏群落的恢复中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并获得稳定性高的群落,试提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15森林群落与草原群落相比,其植物种类更多、分层现象更复杂,因而可为动物提供的栖息空间和食物也就更多、更复杂引入不同生态位的植物类群,增加种植植被的种类题号92453867101112131[解析] (1)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由此可以将三江源地区的陆地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植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上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2)沙化地区的优势种是树冠低矮、根系发达的灌木,灌木树冠低矮,可以抗倒伏;根系发达,具有防风固沙的功能,且能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水分,从而适应沙化环境。1415题号92453867101112131(3)动物的分层与植物和栖息地有关,与草原相比,森林的营养结构更加复杂,植物种类更多、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也更复杂,从而为动物提供的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也更加复杂多样。(4)在已被破坏群落的恢复中,引入不同生态位的植物类群,增加种植植被的种类,能充分地利用资源,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使群落更加稳定。1415课时分层作业(7)1 2 3 4 6 7 8 9 11 12 13 14A B B C A B C D C D ABC ACD5.(1)物种组成 荒漠、草原、森林 (2)不放牧 植株矮小、但根很长 (3)植被的地上生物量随放牧强度增加呈下降趋势,轻度放牧会增加植被的地下生物量,其余的放牧强度均会降低植被的地下生物量10.(1)叶片形态的筒状改变、叶片厚度加大、叶片面积减小、被毛度增大、渗透压加大、气孔开放度降低等有助于提高吸水能力、保水能力和抵抗高原强辐射的能力 (2)渗透压升高有利于在干旱条件下吸收水分,C种锦鸡儿的渗透压最大,说明吸水能力最强 (3)三种植物的气孔开放度日均值不同,导致吸收的CO2量不同,CO2吸收量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4)C种 据题表可知,C种锦鸡儿叶片厚度最厚,叶片面积最小,被毛度大,渗透压大,气孔开放度最低,所以C种最适合作为沙漠植物15.(1)物种组成 地形的变化(或光照强度不同) (2)灌木树冠低矮,具有抗倒伏的功能;根系发达,能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水分(或能够防风固沙),从而适应沙化环境 (3)森林群落与草原群落相比,其植物种类更多、分层现象更复杂,因而可为动物提供的栖息空间和食物也就更多、更复杂 (4)引入不同生态位的植物类群,增加种植植被的种类1.A [森林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森林中生活着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居多,A正确;荒漠生物群落分布在极度干旱地区,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乔木、灌木等高大的植被极少,动物多具有爬行及在地上挖洞的习性,B错误;草原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植被多以草本为主,动物具有善于奔跑的特性,C错误;农田生物群落不存在乔木和灌木,也不存在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D错误。]2.B [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例如,植物的叶不发达,以减少蒸腾作用;根很发达,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A正确。生活在草原的动物有些也能生活在森林里,如草原和森林交界区域的动物,B错误。不同群落中的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完全相同,如水生环境和陆生环境,C正确。群落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的差异,如可以根据上述依据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D正确。]3.B [大别山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的过渡地带,物种数量较热带雨林少,乔木高大,树冠发达且较整齐,A正确;草原的垂直结构不如森林的明显,但草原上密布草本植物,在水平方向上往往呈现镶嵌性,B错误;相较于草原生物群落,森林生物群落的动植物种类较多,群落结构更复杂,C正确;森林生物群落中,林下光线相对较弱,阴生植物的茎细长,叶薄,但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适应在弱光条件下生存,D正确。]4.C [在热带雨林中,高大乔木生长繁茂,其中藤本植物非常发达,常有大型的藤本植物交错攀缘,甚至直达树冠,从而获得光能,①正确;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故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植物种类决定的,②错误;热带雨林中的植物芽一般没有鳞片,③错误;草原缺水,因此草原某些植物根系发达,有利于吸收水分,④正确;荒漠严重缺水,荒漠中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出含氮废物,可减少水分散失,⑤错误;荒漠严重缺水,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⑥正确。]6.A [热带雨林中空气流通不畅,植物大多用艳丽的花朵和鲜艳多汁的果实吸引动物传播花粉和种子,所以,虫媒花多,风媒花少,A正确;荒漠群落中,仙人掌在白天关闭气孔,但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来自夜间储存的和呼吸产生的,B错误;将草原中善于奔跑的动物迁入森林,由于森林中乔木的存在,导致空间不开阔,影响了动物的奔跑,从而影响其捕食,C错误;农田生物群落物种丰富度低,但也有群落的垂直结构,D错误。]7.B [草原生物群落分布在半干旱地区,群落结构相对简单,各种耐寒的多年生旱生草本植物更能适应环境,在群落中占优势,B错误。]8.C [长白山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了生物群落,A错误;随海拔升高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这种分布取决于温度,属于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由题干可知,小杜鹃和大杜鹃都生活在林冠层中,因此二者生态位有重叠现象,C正确;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森林中树栖和攀缘的动物种类多,D错误。]9.D [西部地区常年降水量较少,对当地生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水分,A正确;北回归线附近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因此导致这一植被横向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分,B正确;造成荒漠生物群落动植物种类稀少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水分,C正确;常绿阔叶林必须生长在温度较高的亚热带,落叶阔叶林适于生长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地区,寒温带针叶林适于生长在温度较低的亚寒带和寒带,群落类型从南到北依次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导致这一植被纵向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温度,D错误。]11.C [荒漠分布在极度干旱区,这里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所以荒漠一年生植物大多在降雨时生命力旺盛,完成生命周期后死亡,A正确;荒漠生物群落中,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以储存水适应干旱环境,B正确;荒漠生物群落中植物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大多数气孔夜间打开,C错误;荒漠生物群落中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D正确。]12.D [从山麓到山顶的生物群落和该山体基带所在的地带到极地的生物群落属于不同群落,图中X、Y不能表示群落的水平结构,A正确;不同种群中的生物能适应所处的非生物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X中从上到下、Y中从左到右,海拔或纬度越低,温度越高,生物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可知生物群落结构的物种丰富度增大,C正确;影响图中X和Y所示结构的主要因素均是温度,D错误。]13.ABC [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时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A错误;根据题述调查统计数据无法得出典型草原中各种群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B错误;由数据可以看出,草甸草原的平均产量最高,但题目中并没有给出面积,所以不能得出草甸草原的光合作用总量大于典型草原,C错误;草原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D正确。]14.ACD [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光照、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的结果,A正确;不同海拔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水平结构特征,B错误;植物能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所以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有关,C正确;由A、C可知,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如光照、温度)有关,D正确。]15.(1)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由此可以将三江源地区的陆地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植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上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2)沙化地区的优势种是树冠低矮、根系发达的灌木,灌木树冠低矮,可以抗倒伏;根系发达,具有防风固沙的功能,且能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水分,从而适应沙化环境。(3)动物的分层与植物和栖息地有关,与草原相比,森林的营养结构更加复杂,植物种类更多、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也更复杂,从而为动物提供的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也更加复杂多样。(4)在已被破坏群落的恢复中,引入不同生态位的植物类群,增加种植植被的种类,能充分地利用资源,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使群落更加稳定。课时分层作业(7) 群落的主要类型题组一 群落的主要类型1.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丰富,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以上描述所属生物群落是( )A.森林生物群落 B.荒漠生物群落C.草原生物群落 D.农田生物群落2.下列有关群落的主要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荒漠中的生物生存方式独特,都具有耐旱的特性B.生活在草原的动物都不能生活在森林里C.不同群落中的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完全相同D.群落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3.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丰富,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高达95%,具有重要的生态防护功能,其中黄冈大别山区被誉为“中国中部生态之肺”。下列有关森林生物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别山区森林群落的物种数量较热带雨林少,乔木高大,树冠发达且较整齐B.相较于草原生物群落,森林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镶嵌性更明显C.相较于草原生物群落,森林生物群落的动植物种类较多,群落结构更复杂D.森林生物群落中阴生植物的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适应在弱光条件下生存4.下列有关不同生物群落生物的叙述,均错误的一项是( )①热带雨林中藤本植物非常发达,常有大型的藤本植物交错攀缘,甚至直达树冠②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③热带雨林中的植物芽有鳞片,防止水分过度蒸发④草原某些植物根系发达,有利于吸收水分⑤荒漠中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尿素的形式排出含氮废物⑥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①④⑥ B.②④⑤C.②③⑤ D.②③④5.荒漠草原作为典型草原和荒漠之间的缓冲带,在生态学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科研工作者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下对荒漠草原植被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其中LG为轻度放牧、MG为中度放牧、HG为重度放牧)。组别 CK LG MG HG植被地上生物量/g·m-2 105 88 50 32植被地下生物量/g·m-2 1 620 1 750 1 370 1 200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群落的外貌和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______________等类型。(2)推测CK的处理为________________,根据表格可知荒漠群落中植被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3)根据表中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不同放牧强度下对荒漠草原植被生物量分配的影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组二 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6.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内空气流通不畅,虫媒花多,风媒花少B.荒漠群落中,仙人掌在白天关闭气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将草原中善于奔跑的动物迁入森林,这些动物也能很好生存D.农田生物群落物种丰富度低,没有群落的垂直结构7.我国幅员辽阔,各群落在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群落中的生物也都有适应其环境的特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荒漠生物群落——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匀,物种少,群落结构简单B.草原生物群落——群落结构相对简单,旱生一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C.森林生物群落——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地区,群落结构复杂且稳定D.湿地生物群落——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兼具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8.长白山北坡随海拔的升高依次分布着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多种植物,在林冠层中生活着小杜鹃、大杜鹃等鸟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长白山上所有的动物、植物组成了生物群落B.随海拔升高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C.小杜鹃和大杜鹃的生态位有重叠现象D.针阔叶混交林中快速奔跑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9.影响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很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我国西部地区,影响当地生物群落的主要因素是水分B.在北回归线附近,分布有西双版纳原始森林、撒哈拉沙漠、墨西哥草原,导致植被横向水平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造成荒漠生物群落动植物种类稀少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水分D.我国植物群落类型从南到北依次是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导致植被纵向水平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10.科研人员为了揭示锦鸡儿属不同类型植物的生态适应机制,为内蒙古高原地区造林植物物种的选择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对该地区的锦鸡儿属A种(生活在半湿润至半干旱区)、B种(生活在干旱区)和C种(生活在极干旱区)植物的叶片形态结构、渗透压、气孔开放度日均值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种类 叶片形态 叶片 厚度 /mm 叶片 面积 /mm2 叶片 被毛 渗透 压/ kPa 气孔开放 度日均值/ (mmol H2O· m-2·s-1)A种 平展或微瓦状 0.208 95.10 少许 绿色 柔毛 1 276 234.56B种 平展或瓦状 0.235 14.88 密灰 色柔毛 1 807 211.37C种 平展 或卷 筒状 0.323 11.90 密直 立或 伏贴 绢毛 2 286 152.93请回答下列问题:(1)锦鸡儿属植物有哪些适应干旱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锦鸡儿属植物A种、B种和C种的渗透压差异较大,其意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要阐述锦鸡儿属植物A种、B种和C种气孔开放度日均值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认为选择哪一种锦鸡儿属植物作为沙漠植物最合适?________。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荒漠空气干燥、高度缺雨,昼夜温差较大,下列关于荒漠生物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推测,错误的是( )A.荒漠一年生植物大多在降雨时生命力旺盛,完成生命周期后死亡B.仙人掌等多年生植物具有肥厚的营养器官,以储存水适应干旱环境C.植物大多数气孔白天张开,夜间关闭,有利于光合作用的碳固定D.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体表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的蒸发12.如图为某个足够大的山体,从山麓到山顶的生物群落的结构和该山体基带所在的地带到极地的生物群落的结构比较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X、Y不表示群落的水平结构B.不同种群中的生物能适应所处的非生物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X中从上到下、Y中从左到右构成生物群落结构的物种丰富度增大D.影响图中X所示结构的因素是温度,影响Y所示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阳光13.(不定项)在三个稳定的草原类型中进行的植物调查统计数据如表所示:草原类型 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植物种类/种 160 100 80平均种类/(种/m2) 20 18 10平均产量/ (千克干重/公顷) 2 000 900 2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取样,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C.草甸草原的光合作用总量大于典型草原D.草原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14.(不定项)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垂直带 Ⅰ Ⅱ Ⅲ Ⅳ Ⅴ Ⅵ海拔/m <1 000 1 000~2 000 2 000~2 500 2 500~3 000 3 000~3 500 >3 500植被类型 热带季雨林 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混交林 针阔叶混交林 针叶林 高寒灌丛草甸蝶类种数 349 452 201 136 125 100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光照、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的结果B.不同海拔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有关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15.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20世纪末期,因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该地区环境恶化,草地退化、沙化严重。我国政府通过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修缮。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群落的外貌和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三江源地区的陆地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的种群往往呈现镶嵌分布。(2)调查发现,沙化地区的优势种是树冠低矮、根系发达的灌木,请结合灌木的特点解释其适应沙化环境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3)与草原群落相比,森林群落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欲在已被破坏群落的恢复中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并获得稳定性高的群落,试提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章第2节群落的主要类型课件.ppt 课时分层作业(7)答案.docx 课时分层作业(7)群落的主要类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