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A层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联考政治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蚌埠市A层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联考政治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蚌埠市A层高中第四次联考
高一政治试卷
考试内容及范围:必修1、必修2占30%,必修3第1-3课占70%
命题:蚌埠二中审题:固镇一中
时长:75分钟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选择题答案要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否则不予记分
第I卷(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6小题,计48分)
1.何尊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
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其为西周历史的研究和
青铜器的断定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尊里的“中国”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
央。下列对西周早期的社会状况推断正确的是()
①氏族全体成年成员行使平等表决权②使用金属工具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劳动者有少许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④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芳动的分工
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
2.高一学生小李搜集到了一些关于美国国家选举活动的新闻:
新闻一:2024年7月18日,共和党候选
新闻二:2024年11月6日,在美国总统
人特朗普在演讲中表示,一旦当选将废除
选举中获胜的特朗普发表电视讲话,向支
现任总统拜登的电动汽车政策,以挽救
持自己的选民表达感谢并“信守对美国公
“正走向毁灭”的美国汽车产业,为美国
民的承诺”,上台后将推动“限制移
消费者节省购车成本,维护美国汽车工人
民”“结束战争”等政策。
利益。
据此,他做出如下推论,其中正确的有(
①美国总统对选民负责,积极为美国公民争取权益
②虽然政策变化,实质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③扩大美国公民利益,能够改变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擎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
略举措。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
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可见,改革开放()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是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③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中华民族的面貌④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试卷第1页,共7页
4.2024年5月发布的《中央企业助力乡村振兴蓝皮书(2023)》显示,95家中央企业全年
累计投入无偿帮扶资金42.6亿元,全年投入巩固成果帮扶资金14.5亿元。由此可见
()
A.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B.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
C.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力的核心和标志D.国有企业是保障人民权利的重要力量
5.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关系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要结合各类设备和消费品
更新换代的差异化需求,扎实推进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
四大行动,切实把好事办好。下列对“四大行动”的作用路径分析正确的是()
①实施标准提升行动一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放宽市场准入限制
②推进工业设备更新→助力生产提质增效→增强制造业竞争力
③开展回收循环利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④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消费增量升级→促进企业公平竞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20世纪80年代末的闽东,是当时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因地区之一,当时的寿宁县下
党乡是积贫积弱的“五无乡镇”。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曾三次带队到下党乡访贫问
苦、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开启了下党乡摆脱贫困的历史征程。“三进下党”()
①契合了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取向②充分彰显了党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
③旨在保持和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④对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具有借鉴意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
约》…把中华民族推入前所未有的黑暗境地。中国共产党犹如一道光,刺穿了近代中国
的沉沉暗夜,照亮了民族复兴的伟大航程。材料主要表明()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②中国共产党带来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③新中国成立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体制保证和物质条件
④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谱写了改革开
放的壮丽篇章。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实践的硕果累累,充分验证了改革开放()
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②伟大觉醒孕育了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③不停顿、不止步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目标的必然要求
④通过改变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从而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
试卷第2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