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树人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树人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
睢宁县树人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考
高二化学答案
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5题 D D B D B
6-10题 C B A D A
11-15题 B A A B A
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题9 分 17题11分 18题8分 19题12分
16、(1) (2)
答案:(1)0.85mol·L-1 0.55mol·L-1 (2)0.03 mol·L-1·min-1
解析:N2和H2的初始浓度均为=1mol·L-1,5min后,NH3的浓度为=0.3mol·L-1,用三段式列式计算
N2 + 3H2 2NH3
初始浓度/mol·L-1 1 1 0
变化浓度/mol·L-1 0.15 0.45 0.3
5min末浓度/mol·L-1 0.85 0.55 0.3
v(N2)===0.03 mol·L-1·min-1。
17、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 T/K 大理石规格 HNO3浓度 /mol·L-1 实验目的
① 298 粗颗粒 2.00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____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 实验①和____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答案:298 粗颗粒 1.00 308 粗颗粒 2.00 298 细颗粒 2.00 ③ ④
18、(1)答案:(1) 5 (2)>
解析: (1)由图像知,反应在t1时达到平衡,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CH3OCH3)=1.0 mol·L-1,c(H2O)=0.8 mol·L-1,c(CH3OH)=0.4 mol·L-1;根据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可知,其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在该温度下,K==5。(2)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数据可知,=4.5v逆。
19、(1)答案:(1)吸热 (2)700 ℃ (3)向逆反应方向
解析 (1)根据题干中的表格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常数逐渐增大,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2)某温度下,各物质的平衡浓度有如下关系3c(CO2)·c(H2)=5c(CO)·c(H2O),根据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可知,K==0.6,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平衡常数为定值,所以此时对应温度为700 ℃。(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
睢宁县树人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考
高二化学
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K-39 Mn-55 Zn-65 Cu-64 Fe-56 Pb-207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反应A(g)+2B(g)C(g)+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v(A)=0.15 mol·L-1·min-1 B.v(B)=0.6 mol·L-1·min-1
C.v(C)=0.4 mol·L-1·min-1 D.v(D)=0.02 mol·L-1·s-1
2.在一定条件下,将A2和B2两种气体通入1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2(g)+yB2(g)===2C(g)。测得2 s内的反应速率如下:v(A2)=0.4 mol·L-1·s-1,v(B2)=1.2 mol·L-1·s-1,
v(C)=0.8 mol·L-1·s-1。则x和y的值分别为(  )
A.2和3       B.3和2 C.3和1 D.1和3
3.反应C(s)+H2O(g)CO(g)+H2(g)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化学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①增大C(s)的用量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容器内压强增大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 ⑤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水蒸气 ⑥升高温度
A.②④ B.①③ C.③④⑤ D.①④⑥
4.已知反应2CO(g)===2C(s)+O2(g)的ΔH为正值,ΔS为负值。设ΔH和ΔS不随温度而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B.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C.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D.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0.1 mol·L-1、0.2 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SO2为0.4 mol·L-1,O2为0.2 mol·L-1 B.SO2为0.25 mol·L-1
C.SO2、SO3均为0.15 mol·L-1 D.SO3为0.4 mol·L-1
6.下列叙述表示可逆反应N2(g)+3H2(g)2NH3(g)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N2、H2、NH3的浓度相等
B.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N2的同时消耗了3amolH2
C.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N2的同时生成了3amolH2
D.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7.对于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的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 B.K=
C.增大c(H2O)或减小c(H2),会使该反应平衡常数减小
D.改变反应的温度,平衡常数不一定变化
8.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
9.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反应:A(g)+B(g)C(g)+D(s)已达平衡,能使平衡正向移动的措施是(  )
A.减小C或D的浓度 B.增大D的浓度
C.减小B的浓度 D.增大A或B的浓度
10.恒温下,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后,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 mol·L-1增大到0.19 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c B.a11.制取水煤气的反应为C(s)+H2O(g)CO(g)+H2(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化学平衡后,在时间为t时突然改变条件,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在t时所改变的条件是(  )
A.加压 B.升温
C.增大水蒸气浓度 D.增大碳的物质的量
12.碳铵(NH4H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碳铵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
B.碳铵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
C.碳铵分解是吸热反应,根据焓判据,不能自发分解
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
13.放热反应2NO(g)+O2(g)2NO2(g)达平衡后,若分别采取下列措施:
①增大压强 ②减小NO2的浓度 ③增大O2浓度 ④升高温度 ⑤加入催化剂,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14.已知: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使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升温增压 B.降温增压 C.升温减压 D.降温减压
15.下列各图中,表示2A(g)+B(g)2C(g)(正反应放热)这个可逆反应的正确图像为(  )
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题9 分 17题11分 18题8分 19题12分
在一定条件下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热N2和H2各2mol,发生反应反应N2+3H22NH3,经过5min后,生成NH30.6mol。求:
(1)5min末N2、H2的浓度;
(2)用N2表示该反应在5min内的平均速率。
17.某探究小组用测定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大理石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的浓度为1.00 mol·L-1、2.00 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 K、308 K,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 mL、大理石的用量为10.00 g。
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 T/K 大理石规格 HNO3浓度 /mol·L-1 实验目的
① 298 粗颗粒 2.00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____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 实验①和____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18.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可以通过CH3OH分子间脱水制得:2CH3OH(g)CH3OCH3(g)+H2O(g) ΔH=-23.5 kJ·mol-1。在T1 ℃,恒容密闭容器中建立上述平衡,体系中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该条件下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在T1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2)相同条件下,若改变起始浓度,某时刻各组分浓度依次为c(CH3OH)=0.4 mol·L-1、c(H2O)=0.6 mol·L-1、c(CH3OCH3)=1.2 mol·L-1,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________v逆(填“>”、“<”或“=”)。
19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 000 1 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为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某温度下,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符合下式:3c(CO2)·c(H2)=5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
(3)在1 200 ℃时,某时刻平衡体系中CO2、H2、CO、H2O的浓度分别为2 mol·L-1、2 mol·L-1、4 mol·L-1、4 mol·L-1,则此时上述反应的平衡_______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