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七市州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统一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七市州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统一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湖北省七市州高三年级3月联合统一调研测试
化学试卷
本试卷共8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以上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化学与中华文明联系紧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以铜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制品
B. 四川蜀锦的主要原料蚕丝属于化学纤维
C. 唐陶彩绘女舞俑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
D. 云梦秦简是一种战国时期的竹简,主要成分纤维素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2. 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科技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市场上销售的暖贴通常是利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原理制作的
B. 苯甲酸及其钠盐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C. 量子通信材料螺旋碳纳米管与富勒烯互为同素异形体
D. 稀土元素就是镧系元素,在科技、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
3. 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图甲装置用于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B. 图乙装置用于灼烧碎海带
C. 图丙装置用于检验二氧化硫的酸性与漂白性
D. 图丁装置用于制取氨气
4.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 基态A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B. 有机化合物存在顺反异构体
C. 基态镁原子价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
D. 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
5. 类比法是一种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碳为价,则中硅也为价
B. 为三角锥形分子,则也为三角锥形分子
C. 酸性强于,则酸性强于
D. 的键能大于I-I,则F-F的键能大于
6. 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可以对其进行如图所示的成酯修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布洛芬能发生加成、取代和氧化反应
B. 布洛芬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10组峰
C. 成酯修饰后的产物对肠胃的刺激作用减小
D. 成酯修饰前后碳原子的杂化形式均为2种
7.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向AgCl沉淀中加入氨水:
B. 用溶液浸泡锅炉水垢:
C. 黄绿色的溶液中存在平衡:
D. 向含的溶液中通入
8. 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在中的溶解度高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是非极性分子
B 离子化合物常温下液态 阴、阳离子半径大,所带电荷数少,形成的离子键弱,熔点低
C 键角: O的电负性比S的大,的成键电子对更偏向0,成键电子对间排斥力更大,键角更大
D 沸点: 后者形成了分子内氢键,使其沸点低于前者
A. A B. B C. C D. D
9. 某种离子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与W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电离能: B. 氢化物沸点:
C. 分子极性: D. 阴离子空间结构为八面体形
10. 利用悬浊液吸收气体可制取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易溶于水,在酸性条件下较为稳定,受热易分解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A中浓硫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B. 装置C中悬浊液变澄清表明整个制备实验完成
C. 在装置D中制取
D. 装置D中热水浴温度越高越好
11. 硼化钙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每六个硼原子构成一个正八面体,各个顶点通过B-B键相互连接,正八面体中B-B键的键长为dnm,Ca位于立方体体心,原子分数坐标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距离Ca最近的B有8个 B. Ca与B个数比为1:24
C. M点的原子分数坐标为 D. 该晶体的密度为
12. 甘氨酸合铜在医药、电镀和农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mol甘氨酸合铜含有σ键16mol
B. 电负性:
C. 基态铜原子的电子有15种空间运动状态
D. 甘氨酸合铜中铜配位数为4
13. 一种微生物电池无害化处理有机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废水中含有的有机物用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极电势低于M极电势
B. 温度越高废水处理速率越快
C. M极产生,则Ⅲ区溶液质量增加23g
D. M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14. 25℃时,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20.00mL同浓度的三元酸溶液,滴定曲线及溶液中lgX[X代表或]随pH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表示随pH变化曲线
B. 当时,
C. 当时,
D. 当时,
15. 化学家合成出一种超分子,在链状分子A上同时含有两个不同的识别位点。在碱性条件下,环状分子B与带有正电荷的位点1相互作用较强;在酸性条件下,环状分子B与位点2的相互作用增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酸性条件下,位点2的亚氨基结合而带正电荷,与环状分子B的作用力增强
B. 酸性条件下,分子B与位点2之间存在氢键
C. 分子B内部有很大的空间,能与所有碱金属离子发生作用,把无机物带入有机物中
D. 通过加入酸或碱,可以实现该超分子在两种不同状态之间切换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废旧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富含Li、Ni、Co、Mn等有价金属,将其回收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浸出液中,,,。
②25℃时,,
③少量的和与氨水反应生成的比更稳定。
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核外电子排布,Co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___________区。
(2)正极材料表示为(M代表Co、Ni、Mn,化合价均为价),“酸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酸浸”时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为___________。
(3)若往浸出液中直接加入,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应先沉淀。实际操作中先往浸出液中加入氨水再加入,难以沉淀的原因为___________。
(4)“沉锰”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现有10L浸出液,回收得到的质量为44.03g,则的回收率为___________。
17. 含碳化合物的回收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催化加氢选择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1:
反应2:
反应3: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在25℃、下,由最稳定单质生成1mol某纯物质的焓变,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下表为几种常见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物质
标准摩尔生成焓/ 0
则___________。
(2)反应3在___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3)对于上述反应体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其他条件相同,反应1分别在恒容和恒压条件下进行,后者的平衡转化率更高
b.恒温恒容条件下,当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说明体系达到平衡状态
c.增加催化剂的表面积,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的平衡产率
d.其他条件相同,增大投料比,可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4)在一体积固定密闭容器中,按照投料,发生上述反应1和反应2,平衡时CO和在含碳产物中的物质的量分数及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150℃~25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的平衡转化率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270℃时,若容器起始压强为5MPa,则反应2的。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已知阿伦尼乌斯公式:(k为速率常数,为活化能,T为热力学温度,R和C为常数)。从图2可知(反应2)___________(反应3)(填“>”或“<”),对于反应2,___________(用含、、T、R的代数式表示)。
18. 某化学学习小组探究能否氧化并分析相关转化。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与现象
实验1 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过量铜粉,5分钟后溶液变蓝
实验2 将实验1反应混合物长时间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振荡红色消失,产生少量白色沉淀,如此反复多次滴加KSCN溶液,振荡观察到的现象相同,当加入大量KSCN溶液后,红色不再褪去,生成较多白色沉淀
已知:i.CuSCN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ii.有较强还原性,易被氧化为,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向实验1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对其原因进行探究:
假设①:静置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将氧化。
假设②:发生反应,将氧化。
假设③:在的影响下,将氧化为。
回答下列问题:
(1)配置溶液,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___(填标号)。
(2)实验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取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长时间放置,未见溶液变红,但观察到少量红褐色沉淀,此红褐色沉淀为___________,由于溶液中浓度太低,不会使KSCN溶液显红色,故假设①不合理。
(4)取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放置2小时,未见白色沉淀,故假设___________(填“②”或“③”)不合理,实验2观察到的现象有可能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共同反应的结果。
(5)分别取溶液和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均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将两溶液混合,溶液立刻变红并产生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的氧化性不足以氧化,但当存在,能将氧化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
19. 氯雷他定常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其一种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Et代表
回答下列问题:
(1)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
(2)A→B的过程中生成中间体X,X互变异构转化为B,则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3)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4)合成路线中设计反应①、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F→G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6)有机物M()经NaOH溶液充分水解、酸化后得到不含氯元素的烃的含氧衍生物Y,能使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Y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种。
(7)以、ClCOOEt、中间体三环酮()为原料也可制得氯雷他定,其合成路线设计如下,则Y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2025年湖北省七市州高三年级3月联合统一调研测试
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题答案】
【答案】(1)d (2) ①. 2LiMO2+ 3H2SO4+H2O2=Li2SO4+2MSO4+O2↑+4H2O ②. H2O2受热易分解
(3) ①. Ni2+ ②. [Ni(NH3)6]2+比[Co(NH3)6]2+稳定性强,镍元素主要以[Ni(NH3)6]2+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故不能被沉淀
(4)Mn2++2HCO=MnCO3↓+H2O+CO2↑
(5)85%或0.85
【17题答案】
【答案】(1) 49.0
(2)较低 (3)ab
(4) ①. 反应1为放热反应,反应2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1逆移的程度大于反应2正移的程度,使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减小 ②. 0.015
(5) ①. > ②. RT(lnk逆-lnk正)或RTln
【18题答案】
【答案】(1)bcd (2)Fe2(SO4)3+Cu=2FeSO4+ CuSO4
(3)Fe(OH)3或氢氧化铁
(4) ①. ② ②. SCN- ③. Fe2+
(5)Fe2++ Cu2++4SCN-=CuSCN↓+Fe(SCN)3或Fe2++ Cu2++ SCN-=CuSCN↓+Fe3+
(6)当存在SCN-时,生成了难溶的CuSCN,增强了Cu2+的氧化性(或当存在SCN-时,生成了难电离的Fe(SCN)3,增强了Fe2+的还原性)
【19题答案】
【答案】(1)2-甲基-2-丙醇或叔丁醇
(2) (3) ①. ②. 酰胺基
(4)保护氰基 (5)取代反应
(6)11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