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人须有自尊 教学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人须有自尊 教学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3.1 人须有自尊
政治认同:通过自尊教育,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认识到自尊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自尊观念,增强自我认同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知廉耻、明是非的道德品质。
健全人格:深刻理解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接纳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自我反省,不爱慕虚荣,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责任意识:明白自尊对个人成长和社会交往的重要性,增强其对自身行为的责任感,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改进,做到行己有耻,勇担责任。
素养目标
学习重难点
重点:
自尊的重要性和表现。
难点:
在生活中要做到行己有耻,不爱慕虚荣
我平时非常注意衣着是否整洁,不然我会感到不自在。
课堂上,老师说我的回答有新意,同学们为我鼓掌,我感到骄傲。
公交车上我给老人让座,周围人赞许的目光让我觉得自己很棒。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结合经历谈谈你的感受。
导入新课
探究与分享
思考:该同学的行为体现了什么?
图片中该同学的举止随便拖鞋,用手抠脚,说明是不自尊的表现,不注重自己仪表的表现
步入青春,我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考虑自己行为的影响,希望赢得他人的认可,这些都是自尊的表现。
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包括自我尊重和赢得他人的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便会感到快乐。
1.自尊的含义
术语解读
自我价值是指在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我对社会作出贡献,而后社会和他人对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自我价值的实现必然要以对社会的贡献为基础,以答谢社会为目的。在人之初,自我价值是通过父母的接纳、肯定、承认、赞美、表扬、鼓励等方式逐渐建立起来的,
其核心是自尊。
爱因斯坦在相对论提出初期遭科学界质疑,仍坚持推广理论,最终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物理学家。
牛顿因自制风车原理遭嘲笑后发愤钻研,终成揭示力学定律的科学巨匠。
华罗庚左腿残疾的19岁辍学青年,通过自学发表10篇论文,25岁成为清华助理员与国际知名数学家
探究与分享
思考:以上三则案例体现了自尊的哪些表现?
上述案例的自尊者的自我认可既可表现为重大人生转折中的信念坚守。将外界质疑转化为自我完善的动力,并通过具体行动实现价值确认 。
2.自尊的表现
①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
自尊的人能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能肯定自己的价值。能够积极地表现自己,获得他人的良好评价体验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为人所需要的。
探究与分享
周一轮到小明打扫卫生,结果他忘记整理讲台桌,教室卫生被扣分,班级因此丢了卫生流动红旗。面对这一结果,他很内疚。第二天放学后,他主动留下来参与值日,打扫卫生更认真了。
思考:你如何看待小明的行为?
小明知廉耻、明是非,是一个自尊的人。小明因自己打扫不到位,导致班级丢了卫生流动红旗,面对这一结果他感到内疚,这说明他有着耻心,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做到了行已有耻,事后主动留下来参与值日,弥补过错,这说明他能够明白是非对错,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培养负责任等美好的道德品行。
点拨:
②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
自尊的人是有羞耻心的人,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做到行己有耻;明白是非对错,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行。
相关链接
“行己有耻”出自《论语》,是指对自己不善的动机和行为有羞耻心,能以羞耻心约束自己的行为,凡自己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南宋思想家朱熹认为:“知耻是由内心以生,闻过是得之于外。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故耻为重。”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都是优秀的品质。
探究与分享
白领小悠为参加公司周年酒会,借来闺蜜的限量款手包充门面。
她在晚宴上刻意将包摆在显眼位置,向同事暗示这是男友的“情人节礼物” 。正当她享受着众人艳羡的目光时,一位女客户突然惊呼:“这包去年就被鉴定是仿品!”全场鸦雀无声,小悠慌乱中打翻香槟,染湿了包内夹层——一张皱巴巴的网购订单飘落,赫然写着“高仿定制: 59.9”。
次日,她收到闺蜜的短信:“虚荣就像贴满借来羽毛的寒鸦,风一吹就散了。”
思考:你怎样看待小悠的行为?
③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
自尊的人不为名利所惑,不过分追求表面上的荣耀,能够真诚面对自我,正确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思考:自尊对我们有什么重要些?
课堂小结
人须有自尊
自尊的表现
自尊的含义
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
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
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
练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以下对自尊的理解恰当的是( )
①自尊的人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②自尊是对自我的尊重,不受他人影响
③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
④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D
练习
虽然小娟成绩很优秀,但是她从来不骄傲自负。她深知自己还有缺点和不足,想要不断进步,就离不开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因此,她能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同学,同学们也把她当成好朋友。小娟的这些经历说明( )
A.任何人都能正确认可自己、表现自己
B.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获得他人的良好评价
C.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自尊让人富足
D.个人的价值只能通过与人相处来体现
B
练习
小江非常讨厌一些同学故意远距离往教室后排的垃圾桶抛物线式扔纸团的行为,这种行为导致教室后排垃圾满地,他想到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行为,感到很羞愧,决心改正不文明行为。由此可知,“知廉耻、明是非”的养成路径是( )
①有羞耻心,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
②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矫正和弥补,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③反思自己,以道德和法律作为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树立底线意识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B
练习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下面是小林的生活经历,属于自尊表现的是( )
①语文课上只有小林的答案最有新意,同学们为他鼓掌,他想:他们都不如我
②小林护送盲人过马路,周围的人投来赞许的目光,他感到很高兴
③升入初中后,小林开始注意容貌和衣着上的修饰,举止文雅
④小林的建议没有被老师采纳,从此觉得脸上无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练习
某校七年级(1)班的小明自称“自尊心强”,他对于老师的表扬总是“听不够”,而对于老师的批评又总是“听不得”。作为好朋友,你想告诉他( )
①你这是自尊的表现,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
②自尊的人是有羞耻心的人,做到行己有耻
③这属于爱慕虚荣的心理,不利于个人的进步
④面对老师表扬或批评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D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