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分,共48分)1.存放下列物质的试剂瓶打开瓶塞后,会观察到瓶口有白雾现象的是( B )A.烧碱 B.浓盐酸C.生石灰 D.浓硫酸2.下列物质的类别、化学名称、俗称、化学式一致的一组是( B )A.盐:碳酸氢钠、苏打、NaHCO3B.碱:氢氧化钠、火碱、NaOHC.碱:氢氧化钙、消石灰、CaCO3D.氧化物:三氧化二铁、铁锈、Fe3O43.下列实际应用中,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 )A.用浓硫酸干燥氧气B.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氨水涂在被蚊虫叮咬的皮肤上止痒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残留的硫酸4.食醋中含有丰富的醋酸,对于许多致病菌有杀灭和抑制的作用,适当补充醋酸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某同学用食醋进行了以下家庭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D )A.检验鸡蛋壳中是否含有碳酸钙B.检验假黄金(铜锌合金)C.除去菜刀上的铁锈D.除去抽油烟机上的油污5.学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家做实验,用自制黄色的花汁分别滴入不同液体中,现象记录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液体 蒸馏水 肥皂水 食盐水 白醋 石灰水 柠檬汁颜色 黄色 绿色 黄色 红色 绿色 红色A.该花汁可作酸碱指示剂B.该花汁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变黄色C.常温下该花汁的pH可能是7D.该花汁滴入稀盐酸中变红色6.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用加水溶解的方法不能鉴别的是( A )A.NaCl、KCl B.CaCO3、CaCl2C.CuSO4、Na2CO3 D.NH4NO3、NaOH7.诗句“梅子留酸软齿牙”中的“梅子”含有较多的柠檬酸,柠檬酸具有酸的通性。小华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验证柠檬酸的某些性质,下列实验没有现象出现的是( C )A. B.C. D.8.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A.Na+、Cl-、H+ B.Ca2+、Cl-、CC.Ba2+、H+、S D.N、Cu2+、OH-9.如图所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C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10.下列为小明同学在完成酸、碱的性质实验时记录的部分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B )A.生锈铁钉放入少量的稀盐酸中,溶液呈现浅绿色B.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C.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氢氧化钠溶液变浑浊的气体11.M是一种金属元素,M2+与其他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表,根据所给信息,判断下列反应肯定不能发生的是( C )离子 O2- OH- C Cl- S NM2+ 难溶 难溶 难溶 易溶 易溶 易溶A.MCl2+NaOH B.MSO4+Ba(NO3)2C.M(NO3)2+NaCl D.MO+H2SO412.某同学为除去食盐水中的Na2SO4杂质,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A.X为BaCl2溶液 B.Y为Na2CO3溶液C.Z为稀盐酸 D.步骤③与④可交换13.如图是家庭园艺肥的标签,对该化肥叙述错误的是( D )A.属于复合肥料B.氮元素的质量最多C.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D.植物的肥料施得越多长势越好14.石灰浆新抹的墙壁上掉下一块白色固体,小红想探究其成分,她应该选用的试剂是( B )A.酚酞、氢氧化钠溶液B.酚酞、稀盐酸C.酚酞、氯化钠溶液D.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15.实验探究是获取证据的重要途径。某学习小组阅读资料获知氢氧化钡[Ba(OH)2]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相似,为了验证氢氧化钡的某些化学性质,他们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 )① ② ③ ④A.实验①验证氢氧化钡溶液显碱性B.实验②验证氢氧化钡能与酸反应C.实验③验证氢氧化钡能与某些盐反应D.实验④验证氢氧化钡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16.为鉴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四种物质的溶液,设计如下实验:下面对试剂①、试剂②和试剂③的选择,合理的是( A )A.①酚酞 ②稀盐酸 ③氯化钡B.①酚酞 ②稀盐酸 ③稀盐酸C.①石蕊 ②氯化钡 ③稀盐酸D.①石蕊 ②氯化钡 ③碳酸钠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二、填空简答题(共5小题,共26分)17.(4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现有①干冰、②胆矾、③硫酸、④小苏打四种物质,请按要求填写序号。(1)可用于除去铁锈的是 ③ 。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① 。 (3)可用于生产发酵粉的是 ④ 。 (4)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 ② 。 18.(6分)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发现有很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在发生反应时都有盐生成(其他物质省略),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盐是硫酸钾,则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OH+H2SO4K2SO4+2H2O 。 (2)若盐是氯化亚铁,则在已显示的变化中可以通过置换反应来实现的有 ④⑥ (填序号)。 (3)若盐是硝酸铜,由⑦来实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Ba(NO3)2BaSO4↓+Cu(NO3)2(合理即可) 。 (4)图中⑤处应补充的文字是 酸+金属氧化物(合理即可) (写一种,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19.(4分)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中,小明和老师用数字化设备测定了溶液温度及p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图。(1)根据曲线图,可知该实验是将 稀盐酸 (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滴加到另外一种试剂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 (2)该反应 放热 (填“吸热”或“放热”)。 (3)c点处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 。 20.(7分)在学习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某同学建构了如图知识网络。已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表示相连的物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A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 H+ (填粒子符号)。 (2)反应②的微观实质是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该性质在农业上的应用为 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写一条即可)。(3)反应③中对C类物质的要求是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 。(4)B类物质在空气中需要密封保存,其反应原理可用 ④ (填“②”“④”或“⑤”)表示。 (5)物质D可用于造纸和洗涤剂的生产,请写出⑤的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合理即可) 。 21.(5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具有重要意义。某机械厂金属废料的成分是Zn、Cu、ZnO和CuO,某化学小组利用该金属废料回收铜并制取氧化锌和硫酸铜。请回答下列问题。[活动一]回收铜并制取氧化锌,实验方案如下:(1)步骤 Ⅰ 所得滤液a中溶质的成分是 ZnSO4、CuSO4、H2SO4 (填化学式)。 (2)步骤Ⅲ加入试剂甲的名称是 稀硫酸 。 (3)步骤Ⅳ加入适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 沉淀出溶液中的锌离子 。[活动二]利用活动一回收的铜制取硫酸铜,设计方案如下:方案A:CuCuOCuSO4方案B:CuCuSO4[信息]Cu+2H2SO4(浓)CuSO4+SO2↑+2H2O。(4)方案A中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H2SO4CuSO4+H2O 。 (5)小组同学从绿色化学的视角分析方案B不合理,理由是 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环境(合理即可) (写出一条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共20分)22.(12分)已知:铝在常温下能与 O2反应,在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 Al2O3薄膜;Al2O3能与 NaOH溶液反应。某课外小组对“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进行如下探究。①测得 CuSO4溶液的 pH<7;②将铝片放入 CuSO4溶液中,没有观察到现象;③取出铝片用 NaOH 溶液浸泡一段时间,再取出铝片洗净后放入 CuSO4溶液中,很快观察到预期的现象,同时还观察到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②中没有观察到现象的原因是 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了铝和硫酸铜的反应 。 (2)步骤③中观察到预期的现象是铝片表面有 红 色的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产生此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Al+3CuSO4Al2+3Cu 。 (3)步骤③中“观察到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小组同学对产生的气体提出以下猜想:a.可能是 Cl2;b.可能是 O2;c.可能是 H2 (填化学式)。 小组讨论得出猜想 c 成立,理由是 CuSO4溶液 pH<7 显 酸 (填“酸”“碱”或“中”)性,其溶液中含有 H+ (填离子符号),能与铝反应产生该气体。 23.(8分)学习复分解反应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稀盐酸、CaCO3粉末、Na2SO4溶液、BaCl2溶液之间的反应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① ② ③(1)大家一致认为试管①中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理由是 稀盐酸与硫酸钠溶液中解离出的离子不能互相结合,生成气体、沉淀或水 。 (2)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白色粉末溶解,有气泡冒出 。试管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l2+Na2SO4BaSO4↓+2NaCl 。(3)将试管③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一步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Na2S;猜想三: NaCl、BaCl2 。 [设计实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步骤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 二 不成立 步骤二: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三成立[反思拓展]Ⅰ.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既要考虑生成物,又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Ⅱ.依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步骤二中除可用稀硫酸外,还可选用 c (填字母)也能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 a.稀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碳酸钠溶液四、综合题(共1小题,共6分)24.(6分)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盐酸。为测定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向25.0 g盐酸样品中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温度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计算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答案:解: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0 g×20.0%=4 g,设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NaOH+HClNaCl+H2O40 36.54.0 g 25.0 gx=x=14.6%答: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分,共48分)1.存放下列物质的试剂瓶打开瓶塞后,会观察到瓶口有白雾现象的是( )A.烧碱 B.浓盐酸C.生石灰 D.浓硫酸2.下列物质的类别、化学名称、俗称、化学式一致的一组是( )A.盐:碳酸氢钠、苏打、NaHCO3B.碱:氢氧化钠、火碱、NaOHC.碱:氢氧化钙、消石灰、CaCO3D.氧化物:三氧化二铁、铁锈、Fe3O43.下列实际应用中,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用浓硫酸干燥氧气B.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氨水涂在被蚊虫叮咬的皮肤上止痒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残留的硫酸4.食醋中含有丰富的醋酸,对于许多致病菌有杀灭和抑制的作用,适当补充醋酸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某同学用食醋进行了以下家庭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检验鸡蛋壳中是否含有碳酸钙B.检验假黄金(铜锌合金)C.除去菜刀上的铁锈D.除去抽油烟机上的油污5.学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家做实验,用自制黄色的花汁分别滴入不同液体中,现象记录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液体 蒸馏水 肥皂水 食盐水 白醋 石灰水 柠檬汁颜色 黄色 绿色 黄色 红色 绿色 红色A.该花汁可作酸碱指示剂B.该花汁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变黄色C.常温下该花汁的pH可能是7D.该花汁滴入稀盐酸中变红色6.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用加水溶解的方法不能鉴别的是( )A.NaCl、KCl B.CaCO3、CaCl2C.CuSO4、Na2CO3 D.NH4NO3、NaOH7.诗句“梅子留酸软齿牙”中的“梅子”含有较多的柠檬酸,柠檬酸具有酸的通性。小华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验证柠檬酸的某些性质,下列实验没有现象出现的是( )A. B.C. D.8.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Cl-、H+ B.Ca2+、Cl-、CC.Ba2+、H+、S D.N、Cu2+、OH-9.如图所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10.下列为小明同学在完成酸、碱的性质实验时记录的部分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生锈铁钉放入少量的稀盐酸中,溶液呈现浅绿色B.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C.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氢氧化钠溶液变浑浊的气体11.M是一种金属元素,M2+与其他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表,根据所给信息,判断下列反应肯定不能发生的是( )离子 O2- OH- C Cl- S NM2+ 难溶 难溶 难溶 易溶 易溶 易溶A.MCl2+NaOH B.MSO4+Ba(NO3)2C.M(NO3)2+NaCl D.MO+H2SO412.某同学为除去食盐水中的Na2SO4杂质,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为BaCl2溶液 B.Y为Na2CO3溶液C.Z为稀盐酸 D.步骤③与④可交换13.如图是家庭园艺肥的标签,对该化肥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复合肥料B.氮元素的质量最多C.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D.植物的肥料施得越多长势越好14.石灰浆新抹的墙壁上掉下一块白色固体,小红想探究其成分,她应该选用的试剂是( )A.酚酞、氢氧化钠溶液B.酚酞、稀盐酸C.酚酞、氯化钠溶液D.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15.实验探究是获取证据的重要途径。某学习小组阅读资料获知氢氧化钡[Ba(OH)2]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相似,为了验证氢氧化钡的某些化学性质,他们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① ② ③ ④A.实验①验证氢氧化钡溶液显碱性B.实验②验证氢氧化钡能与酸反应C.实验③验证氢氧化钡能与某些盐反应D.实验④验证氢氧化钡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16.为鉴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四种物质的溶液,设计如下实验:下面对试剂①、试剂②和试剂③的选择,合理的是( )A.①酚酞 ②稀盐酸 ③氯化钡B.①酚酞 ②稀盐酸 ③稀盐酸C.①石蕊 ②氯化钡 ③稀盐酸D.①石蕊 ②氯化钡 ③碳酸钠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二、填空简答题(共5小题,共26分)17.(4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现有①干冰、②胆矾、③硫酸、④小苏打四种物质,请按要求填写序号。(1)可用于除去铁锈的是 。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3)可用于生产发酵粉的是 。 (4)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 。 18.(6分)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发现有很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在发生反应时都有盐生成(其他物质省略),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盐是硫酸钾,则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盐是氯化亚铁,则在已显示的变化中可以通过置换反应来实现的有 (填序号)。 (3)若盐是硝酸铜,由⑦来实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图中⑤处应补充的文字是 (写一种,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19.(4分)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中,小明和老师用数字化设备测定了溶液温度及p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图。(1)根据曲线图,可知该实验是将 (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滴加到另外一种试剂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反应 (填“吸热”或“放热”)。 (3)c点处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20.(7分)在学习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某同学建构了如图知识网络。已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表示相连的物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A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 (填粒子符号)。 (2)反应②的微观实质是 ,该性质在农业上的应用为 (写一条即可)。(3)反应③中对C类物质的要求是 。(4)B类物质在空气中需要密封保存,其反应原理可用 (填“②”“④”或“⑤”)表示。 (5)物质D可用于造纸和洗涤剂的生产,请写出⑤的化学方程式: 。 21.(5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具有重要意义。某机械厂金属废料的成分是Zn、Cu、ZnO和CuO,某化学小组利用该金属废料回收铜并制取氧化锌和硫酸铜。请回答下列问题。[活动一]回收铜并制取氧化锌,实验方案如下:(1)步骤 Ⅰ 所得滤液a中溶质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2)步骤Ⅲ加入试剂甲的名称是 。 (3)步骤Ⅳ加入适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 。[活动二]利用活动一回收的铜制取硫酸铜,设计方案如下:方案A:CuCuOCuSO4方案B:CuCuSO4[信息]Cu+2H2SO4(浓)CuSO4+SO2↑+2H2O。(4)方案A中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小组同学从绿色化学的视角分析方案B不合理,理由是 (写出一条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共20分)22.(12分)已知:铝在常温下能与 O2反应,在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 Al2O3薄膜;Al2O3能与 NaOH溶液反应。某课外小组对“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进行如下探究。①测得 CuSO4溶液的 pH<7;②将铝片放入 CuSO4溶液中,没有观察到现象;③取出铝片用 NaOH 溶液浸泡一段时间,再取出铝片洗净后放入 CuSO4溶液中,很快观察到预期的现象,同时还观察到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②中没有观察到现象的原因是 。 (2)步骤③中观察到预期的现象是铝片表面有 色的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产生此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步骤③中“观察到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小组同学对产生的气体提出以下猜想:a.可能是 Cl2;b.可能是 O2;c.可能是 (填化学式)。 小组讨论得出猜想 c 成立,理由是 CuSO4溶液 pH<7 显 (填“酸”“碱”或“中”)性,其溶液中含有 (填离子符号),能与铝反应产生该气体。 23.(8分)学习复分解反应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稀盐酸、CaCO3粉末、Na2SO4溶液、BaCl2溶液之间的反应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① ② ③(1)大家一致认为试管①中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理由是 。 (2)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将试管③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一步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Na2S;猜想三: 。 [设计实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步骤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 不成立 步骤二: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三成立[反思拓展]Ⅰ.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既要考虑生成物,又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Ⅱ.依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步骤二中除可用稀硫酸外,还可选用 (填字母)也能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 a.稀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碳酸钠溶液四、综合题(共1小题,共6分)24.(6分)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盐酸。为测定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向25.0 g盐酸样品中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温度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计算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 学生版.docx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