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七下第二单元:乡情 (满分作文+作文评价)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七下第二单元:乡情 (满分作文+作文评价)素材

资源简介

2025年七下第二单元:乡情 (满分作文+作文评价)
【文题展示】
在《土地的誓言》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绘了他那美丽而丰饶的家乡。你的家乡是什么样的 你对它怀有怎样的情感 以《乡情》为题,写一篇作文。
1.写作指导
①写作前,可以思索家乡的什么最令你难忘。(如家乡的景色、物产、风俗、在家乡的生活……
②写作时,应有选择性地进行描写,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不仅要写出家乡的特色,还要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情。(如热爱、依恋、赞美、祝愿……)
③直接抒情时,情感要有所寄托、自然流露;间接抒情时,应选取与情感内涵一致的事物展开描写,做到情与物的交融、统一。
乡情
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片遥远的土地——我的家乡,那里有我最深的牵挂,最真的情感。在我心中,家乡是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而那棵大枣树,则是画卷中最鲜明的色彩。
记得小时候,家门口的那棵大枣树就像一位慈祥的老者,静静地守护着我们的家。春天,它披上嫩绿的新装,生机勃勃;夏天,它撑起一把大伞,为我们遮挡炎炎烈日;秋天,它挂满硕果,红彤彤的枣子如同点点繁星,照亮了我童年的梦。冬天,虽然它褪去了繁华,但依旧挺拔,仿佛在告诉我,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要坚强地活下去。
我和大枣树之间,有着说不尽的故事。每到枣子成熟的季节,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拉着母亲去打枣。那时,我会兴奋地围着枣树转圈,偶尔还会调皮地爬上树干,虽然心里有些害怕,但那份对枣子的渴望让我忘记了恐惧。母亲总是小心翼翼地用竿子敲打枝头,生怕弄伤了枣树,而我则在树下欢笑着捡拾那些落下来的“宝贝”。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枣树与我们一起欢唱,那是丰收的喜悦,更是对家乡的热爱。
离开家乡后,我时常在梦中回到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小院,看到那棵大枣树依旧屹立不倒。每当夜深人静,我都会静静地站在窗前,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我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那份对家乡的眷恋都不会改变。
春天,我仿佛能闻到家乡田野里泥土的芬芳;夏天,我仿佛能听到家乡小河潺潺的流水声;秋天,我仿佛能看到那满树的枣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冬天,我仿佛能感受到家乡雪花飘落时的宁静与祥和。这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仿佛就在眼前。
家乡,你是我永远的牵挂,是我心灵的港湾。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那份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将永远伴随我左右。亲爱的大枣树,你是否也在思念着我?愿我的思念化作一缕轻风,穿越千山万水,飘到你的身旁。
2.李老师点评《乡情》:
在这篇饱含深情的作文中,作者以家乡的枣树为情感纽带,细腻地勾勒出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怀念。全文线索清晰,结构紧凑,情感真挚,语言生动自然,是一篇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佳作。
首先,作者巧妙地以枣树为线索,串联起对家乡的美好回忆。从枣树四季的变换,到与母亲一同打枣的欢乐时光,再到离开家乡后对枣树及家乡的深深思念,每一幕都仿佛是一幅动人的画卷,缓缓展开在读者的眼前。这种以物寄情的手法,不仅使文章情感更加深厚,也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波动与变化。
其次,作者在情感表达上真挚而深沉。无论是回忆中的欢乐与兴奋,还是离开后的思念与牵挂,都通过细腻的文字和生动的描写,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尤其是那些对枣树及家乡景物的描绘,更是充满了诗意与美感,让人仿佛能够闻到泥土的芬芳,听到小河的潺潺流水声,看到满树的枣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也触动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家乡的那份特殊情感。
此外,作者在语言运用上也非常出色。文章中的文字流畅自然,句式多变,既有对细节的生动描绘,也有对情感的深刻抒发。尤其是那些叠词、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更是为文章增添了几分韵味与美感。这些语言的魅力,不仅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文字的优美与力量,也让文章的整体效果更加突出和引人入胜。
总的来说,这篇《乡情》不仅是一篇情感真挚、语言生动的佳作,更是一篇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的精品。它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怀念,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永不褪色的乡情与乡愁。相信每一个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会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感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