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1.识记“阙、曦、溯”等字的音形义及《水经注》的相关知识。2.借助工具书,准确翻译课文。3.归纳本课通假字、古今异义等文言知识。学习目标你认为什么样的地势才称得上“峡”?是的,“峡”的基本特征应为两山夹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郦道元的《三峡》,感受壮观瑰丽的三峡风光。10 三 峡郦道元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两岸悬崖绝壁,江流湍急,险滩密布,是闻名世界的大峡谷之一。作用:以此为题,交代了文章描写的对象。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郦道元先后在平城和洛阳担任中央官吏,多次出任地方官。他酷爱自然,十分注重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水经注》这一地理名著。出处:《水经注校证》游记文学双璧:《水经注》《永州八记》(柳宗元)作者简介《水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记述江河分布的地理专著,郦道元嫌其过于简略,便为之作注,使原文内容大为丰富起来,所以叫作《水经注》。郦道元注《水经》跟一般注书不同,有的引证古籍,有的结合描述亲身见闻,把一千多条大小河流所经过的重要地区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穿插其中,内容非常丰富,字数比原文多出几十倍。每条注文几乎都是一篇优秀的散文。不论是文学上还是地理上的价值,都大大地超过《水经》本身,对后世散文的影响很大。知识备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沿溯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绝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略无:完全没有阙:同“缺”,空隙、缺口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日光,这里指太阳译文:在三峡七百里的距离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蔽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疏通文意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或:有时朝发:早上出发虽:即使。今义:虽然。奔:这里指飞奔的马御:驾不以疾:没有这么快沿:顺流而下。今义:顺着江河、道路或物体的边。溯:逆流而上襄:冲上、漫上今:帮助陵:山陵译文: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必须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有时:这时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湍:急流回清:回旋的清波绝 :极高的山峰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良:甚,很。今义:好。译文:春天和冬天的时候,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长着很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荣:茂盛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晴初:天刚放晴霜旦:下霜的早晨肃:肃杀,凄寒属引:接连不断。凄异:凄惨悲凉。响:回声哀转:声音悲凉婉转。绝:消失译文:每到天刚放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一片清凉和肃杀,时常有高处的猿猴在放声长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渔夫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属:连接。引,延长。一、通假字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字词归纳二、古今异义1、自非亭午夜分古义:正,正值。今义:亭子。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3、至于夏水襄陵古义:冲上、漫上。今义:帮助。4、沿溯阻绝古义:顺流而下。今义:顺着江河、道路或物体的边。5、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6、良多趣味古义:甚,很。今义:好。10 三 峡郦道元第二课时1.识记三峡的自然景观的特点,感受三峡的自然美。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采用动静结合、多角度观察描写的写作方法。3.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学习目标(1)总写(2)分写山水季节:季节:季节:夏春、冬秋齐读课文,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完成下面表格。整体感悟齐读课文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段写了三峡山什么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2、从哪两方面突出三峡山势特点?展现了山的什么美?正面: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侧面: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雄奇美。1、写夏水,突出了三峡水什么特点?水势浩大、水流湍急。3、找出侧面描写夏水的句子,并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运用对比、夸张,突出江水水势浩大、水流湍急的特点。侧面描写的句子: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阅读课文第二段,思考下列问题。2、找出正面描写夏水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4、由“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你想到了李白的哪两句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阅读课文第二段,思考下列问题。李白三次入峡。第一次少年时踌躇满志;第二次唐肃宗疑心弟弟争夺王位将其谋杀,李白受诛连后长期流放夜郎,这次是取道三峡流放他;第三次唐肃宗新立太子下诏大赦天下犯人,李白流放之刑得以幸免。本诗表达李白遇赦下江陵的快意心情。5.体现出夏季水的什么美?奔放美。2、写春冬,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素湍、绿潭、绝 、怪柏 、悬泉、瀑布3、最能体现春冬季节特征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春冬之时,三峡水的特点是什么?水素潭清,风景秀丽。阅读课文第三段,回答下列问题。5、总括春冬之景的句子是?6、体现春冬季节水的什么美?清幽美。阅读课文第三段,回答下列问题。清荣峻茂,良多趣味4、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调动视觉,动静结合 俯仰结合1、文章最后一段描写的是三峡哪一季节景象?最能体现季节特征的是哪个字?这一季节的特点是什么?深秋时节。霜。特点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分析课文第四段,回答下列问题。2、最能体现秋天季节特征的句子是什么?晴初霜旦,林寒涧肃3、作者调动了哪种感官角度?4、作者抓住了秋天的哪两种声音来写的?高猿长啸,渔者悲歌4、描写三峡猿猴长啸在山谷中回荡凄凉的句子是?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5、结尾引用渔歌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作用:(1)与前文照应。(2)渲染三峡凄凉哀婉的氛围。(3)突出三峡山高岭连、峡窄水长的特点。(4)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6、体现了三峡的什么美?凄婉美。1、作者写《水经注》是为水作注,为何先写山?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揭示水速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形成美丽的画面。合作探究2、作者写水,为什么先写夏水?作者为《水经》作注,重点写水,水以夏季为盛,最能突出三峡水的特点,故先写夏水。3、结合本文内容,拟一幅不少于五言的对联。春季高山生怪柏秋天空谷传哀鸣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触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三峡美丽风光的赞美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渔民艰辛生活的同情。主题概括三峡山—水山高岭连、中间狭窄水势浩大 水流湍急秋季春冬夏季水素潭清 风景秀丽水枯气寒 猿鸣凄凉板书设计对三峡自然风光的赞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雄奇美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0 三峡.mp3 三峡.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