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4节 玻尔原子模型(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 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章 第4节 玻尔原子模型(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 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资源简介

第4节 玻尔原子模型
(分值:100分)
选择题1~11题,每小题8分,共88分。
对点题组练
题组一 玻尔原子模型及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1.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一半径为ra的轨道自发地直接跃迁到另一半径为rb的轨道,已知ra>rb,则在此过程中 (  )
原子要放出某一频率的光子
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
原子可能要放出一系列频率的光子
原子可能要吸收一系列频率的光子
2.(多选)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在n=1和n=2的轨道上运动,其运动的 (  )
轨道半径之比为1∶4   动能之比为4∶1
速度大小之比为4∶1   周期之比为1∶8
题组二 解释氢原子光谱及玻尔理论的局限
3.(2023·湖北卷,1)2022年10月,我国自主研发的“夸父一号”太阳探测卫星成功发射。该卫星搭载的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可用于探测波长为121.6 nm的氢原子谱线(对应的光子能量为10.2 eV)。根据如图所示的氢原子能级图,可知此谱线来源于太阳中氢原子 (  )
n=2和n=1能级之间的跃迁
n=3和n=1能级之间的跃迁
n=3和n=2能级之间的跃迁
n=4和n=2能级之间的跃迁
4.(多选)(2024·福建漳州高二期中)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上,根据玻尔的原子模型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原子从n=3向n=2的能级跃迁需要吸收能量
原子从n=3向n=2的能级跃迁后电子动能增大
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只能发出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原子至少需要吸收1.51 eV的能量才能发生电离
5.(2024·福建厦门市期末)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用某一频率为ν的光照射大量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氢原子吸收光子后,最多能发出3种频率的光子,频率由小到大分别为ν1、ν2、ν3,则照射光频率ν为 (  )
ν1 ν2
ν3 ν3-ν1
6.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能辐射出能量介于0.66 eV~12.75 eV范围内的光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这群氢原子能发射出三种不同波长的光
这群氢原子能发射出四种不同波长的光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吸收其中三种频率的光子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吸收其中六种频率的光子
7.如图所示,假设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出a光子,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辐射出b光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辐射出c光子。发出的三种光中,波长最长的是 (  )
c光子 b光子
a光子 不能确定
8.(2024·陕西渭南市期末)μ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μ氢原子,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μ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假定频率为ν的一束光照射大量处于n=1能级的μ氢原子,μ氢原子吸收光子后,最多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μ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处于n=4能级
μ氢原了吸收光子后处于n=5能级
普朗克常量h=
μ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释放的光的频率大于ν
综合提升练
9.(2024·北京通州高二期末)有些金属原子受激后,从某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时,会发出特定颜色的光。图甲所示为钠原子和锂原子分别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的能级差值,钠原子发出频率为5.09×1014Hz的黄光,可见光谱如图乙所示。锂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发光颜色为 (  )
红色 橙色
绿色 蓝色
10.(多选)(2024·山东日照市期末)μ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μ氢原子,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μ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大量μ氢原子处于n=4的能级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这些μ氢原子跃迁过程中最多可以辐射6种频率的光子
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比跃迁到n=2能级辐射的光子频率高
从n=3能级跃迁到n=4能级上,需要释放123 eV的能量
n=3能级μ氢原子电离至少需要吸收2 529.6 eV的能量
11.(多选)(2024·山东青岛高二期中)氢原子光谱是最简单的原子光谱,是了解物质结构理论的主要依据。某同学在网上查得一张有关氢原子能级结构的图片,能级及对应该能级的原子能数值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波长范围400 nm~760 nm,根据你所学的知识结合本图片上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此图中规定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势能为0
一群处于第四能级的氢原子跃迁时可发出6种频率的光
处于第二能级的原子要被电离,照射光子的波长至少是397 nm
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其中只有4条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
培优加强练
12.(12分)氢原子在基态时轨道半径r1=0.53×10-10 m,能量E1=-13.6 eV。已知静电力常量k=9×109N·m2/C2,e=1.6×10-19C,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光速c=3×108 m/s,求氢原子处于基态时:
(1)(4分)电子的动能;
(2)(4分)原子的电势能;
(3)(4分)用波长是多少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使其电离
第4节 玻尔原子模型
1.A [根据题意有ra>rb,则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一半径为ra的轨道自发地直接跃迁到另一半径为rb的轨道,能量减小,向外辐射光子,由于能量差固定,则只能放出某一频率的光子,故B、C、D错误,A正确。]
2.ABD [根据轨道量子化公式rn=n2r1可知,轨道半径之比为1∶4,A正确;库仑力提供向心力有=m,所以电子动能为mv2=,动能之比为4∶1,速度大小之比为2∶1,B正确,C错误;根据周期公式T=可知,周期之比为1∶8,D正确。]
3.A [由题图可知n=2和n=1的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值为ΔE=E2-E1=-3.4 eV-(-13.6 eV)=10.2 eV,与探测器探测到的谱线能量相等,可知此谱线来源于太阳中氢原子n=2和n=1能级之间的跃迁,故A正确。]
4.BD [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释放能量,故A错误;根据波尔原子模型可知,当原子跃迁到低能级后电子的轨迹半径减小,电场力做正功,故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故B正确;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上,向低能级跃迁可以发出C=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C错误;根据能级图可知氢原子处于n=3能级的能量为-1.51 eV,故要使其电离至少需要吸收1.51 eV的能量,故D正确。]
5.A [因为氢原子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根据=3知n=3,氢原子处于第3能级,所以吸收的光子能量E=E3-E2,因为ν1、ν2、ν3的光子频率依次增大,知分别为由n=3到n=2,n=2到n=1,n=3到n=1跃迁所辐射的光子频率,所以E=E3-E2=hν1,故A正确。]
6.C [根据玻尔能级理论,由于En=-13.6 eV+12.75 eV=-0.85 eV,En-En-1=0.66 eV,可知这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由C=6可知这群氢原子能发出6种不同波长的光,A、B错误;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够吸收其中n=4,n=3和n=2的三个激发态分别直接跃迁到基态时发出的光子,即能吸收其中三种频率的光子,C正确,D错误。]
7.C [由题可知a光子的能量为E1=-1.51 eV-(-3.4 eV)=1.89 eV,b光子的能量为E2=-3.4 eV-(-13.6 eV)=10.2 eV,c光子的能量为E3=-1.51 V-(-13.6 eV)=12.09 eV,根据光子能量E=hν=h可知,能量最小的光子,对应的波长最长,即发出的三种光中,波长最长的是a光子,故C正确。]
8.A [大量激发后的μ氢原子从n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辐射光子的种类C=6,则n=4,A正确,B错误;根据hν=-158.1 eV-(-2 529.6 eV)=2 371.5 eV得普朗克常量为h=,C错误;基态μ氢原子吸收频率为ν的能量后从n=1能级跃迁到n=4能级,则有hν=E4-E1,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释放的能量较小,故发出光的频率小于ν,D错误。]
9.A [根据题意可知,钠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有ENa=hνNa,锂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有ELi=hνLi,联立可得νLi=νNa=×5.09×1014Hz≈4.48×1014Hz,根据图乙可知锂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发光颜色为红色,故A正确。]
10.AB [这些μ氢原子跃迁过程中最多可以辐射光子的种数为C=6,故A正确;由图可知,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比跃迁到n=2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大,根据E=hν知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比跃迁到n=2能级辐射的光子频率高,故B正确;从n=3能级跃迁到n=4能级上,需要吸收能量,故C错误;n=3能级μ氢原子电离至少需要吸收281.1 eV的能量,故D错误。]
11.BD [氢原子处于基态的动能为13.6 eV,由图可知原子能为0,故此图中规定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势能为-13.6 eV,故A错误;一群处于第四能级的氢原子跃迁时可发出C==6种频率的光,故B正确;由图可知氢原子从第二能级跃迁到第七能级,照射光子的波长为397 nm,故处于第二能级的氢原子想要被电离,需要能量更大的光子,即波长应小于397 nm,故C错误;由图可知,氢原子在各能级之间跃迁时发出的光的波长不连续,即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且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只有4条谱线,故D正确。]
12.(1)13.6 eV (2)-27.2 eV (3)91.4 nm
解析 (1)设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核周围的电子速度为v1,则

所以电子动能Ek1=mv=
= eV≈13.6 eV。
(2)因为E1=Ek1+Ep1,所以
Ep1=E1-Ek1=-13.6 eV-13.6 eV=-27.2 eV。
(3)设用波长为λ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使其电离,则有=0-E1
所以λ=-= m≈91.4 nm。第4节 玻尔原子模型
学习目标 1.知道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的主要内容。2.了解能级、跃迁、能量量子化以及基态、激发态等概念。3.会计算原子跃迁时吸收或辐射光子的能量。
知识点一 玻尔原子模型及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按照经典理论,核外电子在库仑引力作用下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我们知道,库仑引力和万有引力形式上有相似之处,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与卫星绕地球的运动也一定有某些相似之处,那么若将卫星—地球模型缩小是否就可以变为电子—原子核模型呢?
                                    
                                    
                                    
1.玻尔原子模型
(1)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遇到的困难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不能解释原子的____________和原子光谱的____________。
(2)玻尔原子模型
①轨道定态
原子核外的电子只能在一些分立的特定轨道上绕核运动;电子在这些轨道上运动时,原子具有一定能量,其数值也是分立的,电子的轨道和原子的能量都是____________。电子虽然做圆周运动,但不向外辐射能量,处于________状态,电子处于分立轨道的这些状态称为定态。
②频率条件
当电子从能量较高的定态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定态轨道时,原子会________光子。反之,当________光子时,电子会从能量较低的定态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定态轨道。辐射(或吸收)的光子的能量hν由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该光子的能量应满足频率条件:______________(m>n)。
2.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1)能级:在玻尔的原子模型中,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____________的能量状态。在每个状态中,原子的能量值都是____________,各个确定的能量值称为能级。
(2)氢原子在不同能级上的能量值为:En=,(E1=-13.6 eV,n=1,2,3,…),相应的电子轨道半径为:rn=____________(r1=0.53×10-10m,n=1,2,3,…)。
(3)基态和激发态:在正常状态下,原子处于最低能级,电子受核的作用力最大而处于离核________的轨道,这时原子的状态称为基态。电子________能量后,原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这时原子的状态称为激发态。
【思考】 分立轨道示意图
(1)电子的轨道有什么特点?
(2)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电子在这些轨道间跃迁时伴随什么现象发生?
(3)电子由高能量状态跃迁到低能量状态时,释放出的光子的频率可以是任意值吗?
                                    
                                    
                                    
                                    
例1 (多选)玻尔在他提出的原子模型中所作的假设有(  )
A.原子处在具有一定能量的定态中,虽然电子做变速运动,但不向外辐射能量
B.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沿不同的圆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而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是不连续的
C.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D.电子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等于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频率
听课笔记                                     
                                    
INCLUDEPICTURE"总结提升.tif" INCLUDEPICTURE "总结提升.tif" \* MERGEFORMAT
(1)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时,不向外辐射能量。
(2)原子辐射的能量与电子绕核运动无关,只由跃迁前后的两个能级差决定。  
(3)处于基态的原子是稳定的,而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是不稳定的。
(4)原子的能量与电子的轨道半径相对应,轨道半径大,原子的能量大;轨道半径小,原子的能量小。
(5)电子轨道和能量满足量子化特点rn=n2r1,En=(n=1,2,3,…)。
训练1 (多选)(2024·河南南阳市期末)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第1条轨道半径为r1,此时它的总能量为E1,动能为Ek1;第n条轨道半径为n2r1,此时它的总能量为En,动能为Ekn。电子从第1条轨道跃迁到第n条轨道,吸收的能量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En-E1 B.E>En-E1
C.Ekn=Ek1 D.Ekn=Ek1
知识点二 解释氢原子光谱及玻尔理论的局限
根据如图所示的氢原子的能级图,说明:
(1)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的光子的能量如何计算?
(2)一群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多少种频率不同的光子?
                                    
                                    
                                    
1.解释氢原子光谱
(1)氢原子能级跃迁示意图(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
(2)对巴耳末公式的解释
由玻尔理论可知,激发到高能级Em的电子跃迁到低能级En,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为hν=Em-En=-,所以ν=-(-),此式在形式上与氢原子光谱规律的波长公式一致。当n=2, m=3, 4, 5, 6,…时,这个式子与巴耳末公式一致。电子从更高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可得氢原子巴耳末系的光谱线。
2.玻尔理论的局限性
(1)成功之处
玻尔理论冲破了经典物理中能量连续变化的束缚,解释了原子结构和氢原子光谱的关系。引入了普朗克的____________概念,认为电子轨道和能量都是____________的。
(2)局限性
没有跳出经典力学的范围,认为电子是经典粒子,运动有____________轨道。因此,玻尔理论是一种半经典的量子论,是向描述微观粒子规律的量子力学过渡阶段中的一个理论。
(3)电子云
电子是微观粒子,其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不同,没有确定的方向和________。它们在原子核周围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不同的。人们将这些概率用点的方式表现出来,若某一空间范围内电子出现的概率大,则这里的点就________;若某一空间范围内电子出现的概率小,则这里的点就________。这种用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分布的图形,称为电子云。
3.电离
(1)电离:指电子获得能量后脱离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的现象。
(2)电离能是氢原子从某一状态跃迁到n=∞时所需吸收的能量,其数值等于氢原子处于各定态时的能级值的绝对值。如基态氢原子的电离能是13.6 eV,氢原子处于n=2激发态时的电离能为3.4 eV。
(3)电离条件:光电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氢原子的电离能。
入射光子的能量越大,原子电离后产生的自由电子的动能越大。
【思考】 从玻尔的基本假设出发,运用经典电磁学和经典力学的理论,可以计算氢原子中电子的可能轨道半径及相应的能量。能级公式为En=,式中n称为量子数,不同的轨道对应不同的n值,量子数n越大,表示能级越高;基态取n=1,且E1=-13.6 eV;激发态n=2,3,4,…,由能级公式可求得各激发态的能量值,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
(1)氢原子能级与电子的轨道半径具有怎样的对应关系?
(2)若一个氢原子处于n=4的能级,它最多能辐射出几种频率的光子?
                                    
                                    
                                    
例2 (2024·贵州黔东南高二期末)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等离子体现象,多发生在地球南、北两极的高空。极光是由于空间中的高能带电粒子进入地球时轰击大气层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使地球大气分子(原子)激发到高能级,在受激的分子(原子)恢复到基态的过程中会辐射光。下列对氢原子光谱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LK70.TIF" INCLUDEPICTURE "LK70.TIF" \* MERGEFORMAT
A.大量氢原子从n=5能级跃迁到n=1能级最多能发出5种不同频率的光
B.一个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最多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C.用能量为11 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使氢原子跃迁到第2能级
D.由玻尔理论知,电子可绕原子核沿任意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
听课笔记                                     
                                    
                                    
总结提升 氢原子的能级跃迁
内容和规律
跃迁实质 跃迁是指电子从某一轨道跳到另一轨道,对应着原子从一个能量态(定态)跃迁到另一个能量态(定态)
跃迁能量来源 (1)原子若是吸收光子的能量而被激发,其光子的能量必须恰好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否则不被吸收;(2)原子若是吸收外来实物粒子(例如自由电子)的能量而被激发,实物粒子的动能可全部或部分地被原子吸收,原子就可能发生能级跃迁
发光频率 (1)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是不稳定的,可能直接跃迁到基态,也可能先跃迁到其他低能级的激发态,然后再到基态;(2)一群处于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可能辐射出的光谱线条数为N=C=;(3)一个处于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的氢原子,所发光子的频率数目最多为(n-1);(4)根据hν=Em-En(m>n)计算各种光子频率
训练2 (2024·山东威海市期末)我国自主研发的氢原子钟已运用于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中,它通过氢原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电磁波校准时钟。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B177.TIF" INCLUDEPICTURE "B177.TIF" \* MERGEFORMAT
A.12 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使之发生跃迁
B.12 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使之发生电离
C.氢原子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核外电子的速率减小,电势能增大
D.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随堂对点自测
1.(玻尔理论的理解)按照玻尔理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运动轨道半径可取任意值
B.氢原子中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远,氢原子的能量越小
C.电子跃迁时,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由能级的能量差决定,即hν=Em-En(m>n)
D.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的过程中,可能辐射能量,也可能吸收能量
2.(自发跃迁)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如果大量氢原子处在n=3能级的激发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B179.TIF" INCLUDEPICTURE "B179.TIF" \* MERGEFORMAT
A.辐射光子的最小能量为1.89 eV
B.这群氢原子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处于该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需要12.09 eV的能量
D.波长最长的辐射光是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
3.(受激跃迁)(多选)(2024·山东泰安市期末)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到激发后跃迁到n=4能级,然后向低能级跃迁发出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态氢原子可能受到能量为12.85 eV的外来单色光照射激发
B.基态氢原子可能受到动能为12.85 eV的外来电子轰击激发
C.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最多可能发出6种谱线
D.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最多可能发出3种谱线
4.(跃迁与电离)(多选)(2024·广东潮州市期末)大量氢原子处于n=1、2、3、4的四个状态,处于较高能级的原子可以向任意一个较低能级跃迁。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 eV~3.11 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多可以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B.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发出的光频率最高
C.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辐射的光波长最长
D.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
第4节 玻尔原子模型
知识点一
导学
提示 不可以。在玻尔理论中,电子的轨道半径只可能是某些分立的数值,而卫星的轨道半径可按需要任意取值。
知识梳理
1.(1)稳定性 不连续性 (2)①量子化的 稳定的 ②辐射
吸收 hν=Em-En
2.(1)不连续 确定的 (2)n2r1 (3)最近 吸收
[思考] 提示 (1)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是量子化的。
(2)电子在轨道间跃迁时会吸收光子或放出光子。
(3)不可以。因各定态轨道的能量是固定的,由hν=Em-En可知,跃迁时释放出的光子的频率,也是一系列固定值。
例1 ABC [A、B、C三项都是玻尔提出来的假设。其核心是原子定态概念的引入与能级跃迁学说的提出,也就是“量子化”的概念。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绕核运动时不同的圆轨道相对应,是经典理论与量子化概念的结合。电子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与能级间的能量差有关,与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频率无关,故D错误。]
训练1 AD [电子从第1条轨道跃迁到第n条轨道,吸收的能量等于轨道能级差,即E=En-E1,故A正确,B错误;设氢原子核外电子的速率为v,轨道半径为r,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k=m,所以电子的动能为Ek=mv2=∝,则=,故C错误,D正确。]
知识点二
导学
提示 (1)氢原子辐射光子的能量取决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hν=Em-En(n(2)氢原子能级跃迁图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能辐射出6种频率不同的光子,它们分别是n=4→n=3,n=4→n=2,n=4→n=1,n=3→n=2,n=3→n=1,n=2→n=1。
知识梳理
2.(1)量子化 量子化 (2)确定的 (3)轨迹 密集 稀疏
[思考] 提示 (1)轨道半径大,氢原子能级高,轨道半径小,氢原子能级低。
(2)3种。
例2 B [大量氢原子从n=5能级跃迁到n=1能级最多能发出不同频率的光的种数为C=10种,故A错误;一个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最多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分别为从n=4能级跃迁到n=3,从n=3能级跃迁到n=2,从n=2能级跃迁到n=1,故B正确;根据玻尔理论可得ΔE=E2-E1=10.2 eV,即用能量为10.2 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使氢原子跃迁到第2能级,故C错误;由玻尔理论知,电子绕原子核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是一系列特定的轨道,故D错误。]
训练2 C [根据题意可知,对于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若吸收ΔE=-3.4 eV-(-13.6 eV)=10.20 eV的光子,能跃迁到n=2能级,若吸收ΔE=-1.51 eV-(-13.6 eV)=12.09 eV的光子,能跃迁到n=3能级,根据能级跃迁理论可知,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能级差才能被吸收,则12 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不可以使之发生跃迁,故A错误;基态的氢原子吸收的能量大于等于13.6 eV,才可以使它发生电离,则12 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不可以使之发生电离,故B错误;氢原子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半径变大,原子核与电子间的库仑力做负功,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小,即核外电子的速率减小,电势能增大,故C正确;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故D错误。]
随堂对点自测
1.C [按照玻尔理论,核外电子只能在某些特定的圆形轨道上绕核运动,轨道半径不能取任意值,A错误;氢原子中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远,氢原子能量越大,B错误;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光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会吸收光子,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等于相应的能级的能量差,即hν=Em-En(m>n),C正确;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的过程中会辐射能量,D错误。]
2.A [辐射光子的最小能量是从n=3到n=2的跃迁,能量为E=(-1.51 eV)-(-3.4 eV)=1.89 eV,故A正确;这群氢原子能辐射出光子的频率数为C=3,故B错误;处于该能级的氢原子至少需吸收1.51 eV能量的光子才能电离,故C错误;波长最长的辐射光对应着能量差最小的,则是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产生的,故D错误。]
3.BD [基态氢原子若能跃迁到n=4能级,则需要吸收光子的能量为(-0.85 eV)-(-13.6 eV)=12.75 eV,则基态氢原子受到能量为12.85 eV的外来单色光照射不能跃迁到n=4能级,但若受到大于12.75 eV的能量的电子轰击时可跃迁到n=4能级,A错误,B正确; 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最多可能发出3种谱线,分别对应于4→3,3→2,2→1,C错误,D正确。]
4.AD [最多可以辐射出C=6种不同频率的光,故A正确;从n=4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频率最高,波长最短,故B、C错误;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的电离能为1.51 eV,而紫外线光子能量大于3.11 eV,所以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故D正确。](共61张PPT)
第4节 玻尔原子模型
第4章 原子结构
1.知道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的主要内容。2.了解能级、跃迁、能量量子化以及基态、激发态等概念。3.会计算原子跃迁时吸收或辐射光子的能量。
学习目标
目 录
CONTENTS
知识点
01
随堂对点自测
02
课后巩固训练
03
知识点
1
知识点二 解释氢原子光谱及玻尔理论的局限
知识点一 玻尔原子模型及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知识点一 玻尔原子模型及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按照经典理论,核外电子在库仑引力作用下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我们知道,库仑引力和万有引力形式上有相似之处,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与卫星绕地球的运动也一定有某些相似之处,那么若将卫星—地球模型缩小是否就可以变为电子—原子核模型呢?
提示 不可以。在玻尔理论中,电子的轨道半径只可能是某些分立的数值,而卫星的轨道半径可按需要任意取值。
1.玻尔原子模型
(1)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遇到的困难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不能解释原子的_______和原子光谱的__________。
(2)玻尔原子模型
①轨道定态
原子核外的电子只能在一些分立的特定轨道上绕核运动;电子在这些轨道上运动时,原子具有一定能量,其数值也是分立的,电子的轨道和原子的能量都是__________。电子虽然做圆周运动,但不向外辐射能量,处于________状态,电子处于分立轨道的这些状态称为定态。
稳定性
不连续性
稳定的
量子化的
②频率条件
当电子从能量较高的定态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定态轨道时,原子会______光子。反之,当______光子时,电子会从能量较低的定态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定态轨道。辐射(或吸收)的光子的能量hν由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该光子的能量应满足频率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m>n)。
辐射
吸收
hν=Em-En
2.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1)能级:在玻尔的原子模型中,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________的能量状态。在每个状态中,原子的能量值都是________,各个确定的能量值称为能级。
不连续
确定的
n2r1
(3)基态和激发态:在正常状态下,原子处于最低能级,电子受核的作用力最大而处于离核______的轨道,这时原子的状态称为基态。电子______能量后,原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这时原子的状态称为激发态。
吸收
最近
【思考】 分立轨道示意图
(1)电子的轨道有什么特点?
(2)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电子在这些轨道间跃迁时伴随什么现象发生?
(3)电子由高能量状态跃迁到低能量状态时,释放出的光子的频率可以是任意值吗?
提示 (1)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是量子化的。
(2)电子在轨道间跃迁时会吸收光子或放出光子。
(3)不可以。因各定态轨道的能量是固定的,由hν=Em-En可知,跃迁时释放出的光子的频率,也是一系列固定值。
例1 (多选)玻尔在他提出的原子模型中所作的假设有(   )
A.原子处在具有一定能量的定态中,虽然电子做变速运动,但不向外辐射能量
B.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沿不同的圆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而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是不连续的
C.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D.电子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等于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频率
ABC
解析 A、B、C三项都是玻尔提出来的假设。其核心是原子定态概念的引入与能级跃迁学说的提出,也就是“量子化”的概念。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绕核运动时不同的圆轨道相对应,是经典理论与量子化概念的结合。电子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与能级间的能量差有关,与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频率无关,故D错误。
训练1 (多选)(2024·河南南阳市期末)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第1条轨道半径为r1,此时它的总能量为E1,动能为Ek1;第n条轨道半径为n2r1,此时它的总能量为En,动能为Ekn。电子从第1条轨道跃迁到第n条轨道,吸收的能量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
知识点二 解释氢原子光谱及玻尔理论的局限
根据如图所示的氢原子的能级图,说明:
(1)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的光子的能量如何计算?
(2)一群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多少种频率不同的光子?
提示 (1)氢原子辐射光子的能量取决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hν=Em-En(n(2)氢原子能级跃迁图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能辐射出6种频率不同的光子,它们分别是n=4→n=3,n=4→n=2,n=4→n=1,n=3→n=2,n=3→n=1,n=2→n=1。
1.解释氢原子光谱
(1)氢原子能级跃迁示意图(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
2.玻尔理论的局限性
(1)成功之处
玻尔理论冲破了经典物理中能量连续变化的束缚,解释了原子结构和氢原子光谱的关系。引入了普朗克的________概念,认为电子轨道和能量都是________的。
(2)局限性
没有跳出经典力学的范围,认为电子是经典粒子,运动有________轨道。因此,玻尔理论是一种半经典的量子论,是向描述微观粒子规律的量子力学过渡阶段中的一个理论。
量子化
量子化
确定的
(3)电子云
电子是微观粒子,其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不同,没有确定的方向和______。它们在原子核周围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不同的。人们将这些概率用点的方式表现出来,若某一空间范围内电子出现的概率大,则这里的点就______;若某一空间范围内电子出现的概率小,则这里的点就______。这种用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分布的图形,称为电子云。
轨迹
密集
稀疏
3.电离
(1)电离:指电子获得能量后脱离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的现象。
(2)电离能是氢原子从某一状态跃迁到n=∞时所需吸收的能量,其数值等于氢原子处于各定态时的能级值的绝对值。如基态氢原子的电离能是13.6 eV,氢原子处于n=2激发态时的电离能为3.4 eV。
(3)电离条件:光电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氢原子的电离能。
入射光子的能量越大,原子电离后产生的自由电子的动能越大。
(1)氢原子能级与电子的轨道半径具有怎样的对应关系?
(2)若一个氢原子处于n=4的能级,它最多能辐射出几种频率的光子?
提示 (1)轨道半径大,氢原子能级高,轨道半径小,氢原子能级低。
(2)3种。
例2 (2024·贵州黔东南高二期末)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等离子体现象,多发生在地球南、北两极的高空。极光是由于空间中的高能带电粒子进入地球时轰击大气层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使地球大气分子(原子)激发到高能级,在受激的分子(原子)恢复到基态的过程中会辐射光。下列对氢原子光谱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氢原子从n=5能级跃迁到n=1能级最多能发出5种不
同频率的光
B.一个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最多能发出3种不
同频率的光
C.用能量为11 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使氢原
子跃迁到第2能级
D.由玻尔理论知,电子可绕原子核沿任意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
B
解析 大量氢原子从n=5能级跃迁到n=1能级最多能发出不同频率的光的种数为C=10种,故A错误;一个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最多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分别为从n=4能级跃迁到n=3,从n=3能级跃迁到n=2,从n=2能级跃迁到n=1,故B正确;根据玻尔理论可得ΔE=E2-E1=10.2 eV,即用能量为10.2 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使氢原子跃迁到第2能级,故C错误;由玻尔理论知,电子绕原子核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是一系列特定的轨道,故D错误。
总结提升 氢原子的能级跃迁
内容和规律
跃迁实质 跃迁是指电子从某一轨道跳到另一轨道,对应着原子从一个能量态
(定态)跃迁到另一个能量态(定态)
跃迁能 量来源 (1)原子若是吸收光子的能量而被激发,其光子的能量必须恰好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否则不被吸收;
(2)原子若是吸收外来实物粒子(例如自由电子)的能量而被激发,实物粒子的动能可全部或部分地被原子吸收,原子就可能发生能级跃迁
训练2 (2024·山东威海市期末)我国自主研发的氢原子钟已运用于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中,它通过氢原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电磁波校准时钟。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12 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使之发生跃迁
B.12 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使之发生电离
C.氢原子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核外电子的速率减小,
电势能增大
D.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对于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若吸收ΔE=-3.4 eV-(-13.6 eV)=10.20 eV的光子,能跃迁到n=2能级,若吸收ΔE=-1.51 eV-(-13.6 eV)=12.09 eV的光子,能跃迁到n=3能级,根据能级跃迁理论可知,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能级差才能被吸收,则12 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不可以使之发生跃迁,故A错误;基态的氢原子吸收的能量大于等于13.6 eV,才可以使它发生电离,则12 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不可以使之发生电离,故B错误;氢原子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半径变大,原子核与电子间的库仑力做负功,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小,即核外电子的速率减小,电势能增大,故C正确;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故D错误。
随堂对点自测
2
C
1.(玻尔理论的理解)按照玻尔理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运动轨道半径可取任意值
B.氢原子中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远,氢原子的能量越小
C.电子跃迁时,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由能级的能量差决定,即hν=Em-En(m>n)
D.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的过程中,可能辐射能量,也可能吸收能量
解析 按照玻尔理论,核外电子只能在某些特定的圆形轨道上绕核运动,轨道半径不能取任意值,A错误;氢原子中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远,氢原子能量越大,B错误;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光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会吸收光子,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等于相应的能级的能量差,即hν=Em-En(m>n),C正确;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的过程中会辐射能量,D错误。
A
2.(自发跃迁)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如果大量氢原子处在n=3能级的激发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辐射光子的最小能量为1.89 eV
B.这群氢原子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处于该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需要12.09 eV的能量
D.波长最长的辐射光是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
能级产生的
BD
3.(受激跃迁)(多选)(2024·山东泰安市期末)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到激发后跃迁到n=4能级,然后向低能级跃迁发出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态氢原子可能受到能量为12.85 eV的外来单色光照
射激发
B.基态氢原子可能受到动能为12.85 eV的外来电子轰击
激发
C.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最多可能发
出6种谱线
D.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最多可能发出3种谱线
解析 基态氢原子若能跃迁到n=4能级,则需要吸收光子的能量为(-0.85 eV)-(-13.6 eV)=12.75 eV,则基态氢原子受到能量为12.85 eV的外来单色光照射不能跃迁到n=4能级,但若受到大于12.75 eV的能量的电子轰击时可跃迁到n=4能级,A错误,B正确; 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最多可能发出3种谱线,分别对应于4→3,3→2,2→1,C错误,D正确。
AD
4.(跃迁与电离)(多选)(2024·广东潮州市期末)大量氢原子处于n=1、2、3、4的四个状态,处于较高能级的原子可以向任意一个较低能级跃迁。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 eV~3.11 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多可以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B.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发出的光频率最高
C.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辐射的光波长最长
D.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
并发生电离
课后巩固训练
3
A
题组一 玻尔原子模型及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1.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一半径为ra的轨道自发地直接跃迁到另一半径为rb的轨道,已知ra>rb,则在此过程中(  )
A.原子要放出某一频率的光子
B.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
C.原子可能要放出一系列频率的光子
D.原子可能要吸收一系列频率的光子
对点题组练
解析 根据题意有ra>rb,则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一半径为ra的轨道自发地直接跃迁到另一半径为rb的轨道,能量减小,向外辐射光子,由于能量差固定,则只能放出某一频率的光子,故B、C、D错误,A正确。
ABD
2.(多选)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在n=1和n=2的轨道上运动,其运动的(   )
A.轨道半径之比为1∶4    B.动能之比为4∶1
C.速度大小之比为4∶1    D.周期之比为1∶8
A
题组二 解释氢原子光谱及玻尔理论的局限
3.(2023·湖北卷,1)2022年10月,我国自主研发的“夸父一号”太阳探测卫星成功发射。该卫星搭载的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可用于探测波长为121.6 nm的氢原子谱线(对应的光子能量为10.2 eV)。根据如图所示的氢原子能级图,可知此谱线来源于太阳中氢原子(  )
A.n=2和n=1能级之间的跃迁
B.n=3和n=1能级之间的跃迁
C.n=3和n=2能级之间的跃迁
D.n=4和n=2能级之间的跃迁
解析 由题图可知n=2和n=1的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值为ΔE=E2-E1=-3.4 eV-(-13.6 eV)=10.2 eV,与探测器探测到的谱线能量相等,可知此谱线来源于太阳中氢原子n=2和n=1能级之间的跃迁,故A正确。
BD
4.(多选)(2024·福建漳州高二期中)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上,根据玻尔的原子模型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从n=3向n=2的能级跃迁需要吸收能量
B.原子从n=3向n=2的能级跃迁后电子动能增大
C.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只能发出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原子至少需要吸收1.51 eV的能量才能发生电离
A
5.(2024·福建厦门市期末)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用某一频率为ν的光照射大量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氢原子吸收光子后,最多能发出3种频率的光子,频率由小到大分别为ν1、ν2、ν3,则照射光频率ν为(  )
A.ν1 B.ν2 C.ν3 D.ν3-ν1
C
6.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能辐射出能量介于0.66 eV~12.75 eV范围内的光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群氢原子能发射出三种不同波长的光
B.这群氢原子能发射出四种不同波长的光
C.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吸收其中三种频率的光子
D.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吸收其中六种频率的光子
7.如图所示,假设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出a光子,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辐射出b光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辐射出c光子。发出的三种光中,波长最长的是(  )
A.c光子 B.b光子
C.a光子 D.不能确定
C
A
8.(2024·陕西渭南市期末)μ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μ氢原子,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μ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假定频率为ν的一束光照射大量处于n=1能级的μ氢原子,μ氢原子吸收光子后,最多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9.(2024·北京通州高二期末)有些金属原子受激后,从某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时,会发出特定颜色的光。图甲所示为钠原子和锂原子分别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的能级差值,钠原子发出频率为5.09×1014Hz的黄光,可见光谱如图乙所示。锂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发光颜色为(  )
综合提升练
A.红色 B.橙色
C.绿色 D.蓝色
AB
10.(多选)(2024·山东日照市期末)μ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μ氢原子,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μ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大量μ氢原子处于n=4的能级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μ氢原子跃迁过程中最多可以辐射6种频率的光子
B.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比跃迁到n=2能级辐射
的光子频率高
C.从n=3能级跃迁到n=4能级上,需要释放123 eV的
能量
D.n=3能级μ氢原子电离至少需要吸收2 529.6 eV的能量
BD
11.(多选)(2024·山东青岛高二期中)氢原子光谱是最简单的原子光谱,是了解物质结构理论的主要依据。某同学在网上查得一张有关氢原子能级结构的图片,能级及对应该能级的原子能数值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波长范围400 nm~760 nm,根据你所学的知识结合本图片上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图中规定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势能为0
B.一群处于第四能级的氢原子跃迁时可发出6种频率的光
C.处于第二能级的原子要被电离,照射光子的波长至
少是397 nm
D.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其中只有4条谱线在可见光
范围内
培优加强练
12.氢原子在基态时轨道半径r1=0.53×10-10 m,能量E1=-13.6 eV。已知静电力常量k=9×109N·m2/C2,e=1.6×10-19C,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光速c=3×108 m/s,求氢原子处于基态时:
(1)电子的动能;
(2)原子的电势能;
(3)用波长是多少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使其电离?
答案 (1)13.6 eV (2)-27.2 eV (3)91.4 nm
(2)因为E1=Ek1+Ep1,
所以Ep1=E1-Ek1=-13.6 eV-13.6 eV=-27.2 eV。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