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自然环境 七下地理人教版(2024)课堂同步学(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自然环境 七下地理人教版(2024)课堂同步学(含解析)

资源简介

7.1 自然环境——七下地理人教版(2024)课堂同步学
1.下列地理事物中,没有分布在亚洲的是( )
A.A B.B C.C D.D
2.若图中灰色区域代表亚洲,则下列图示最接近亚洲地理位置的是( )
A.A B.B C.C D.D
陆地地表高低起伏,千姿百态。不同大洲,地形特征不尽相同。读世界地形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据图可以判断出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
A.南高北低 B.中部高,四周低 C.西高东低 D.东西高,中部低点
4.下列关于世界陆地地形之最及其所在的大致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
B.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非洲西部的赤道附近
C.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亚欧大陆的南部
D.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亚洲中南部
地理兴趣小组的部分同学在寒假利用网络模拟了“云游亚洲”的活动。读“云游亚洲”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5.对“云游亚洲”路线描述正确的是( )
A.由高纬向低纬 B.由沿海向内陆 C.降水逐渐增加 D.气温逐渐降低
6.“云游亚洲”途中的“所见所闻”,你认为可信的是( )
A.于①处踏上了热带雨林探险之旅 B.于②处驰骋在世界最大的高原上
C.于③处欣赏了江南水乡旖旎风光 D.于④处体验乘坐了驯鹿拉的爬犁
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读亚洲三大半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三大半岛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
B.甲半岛居民使用阿拉伯语,主要信仰犹太教
C.乙半岛夏季盛行东北季风
D.丙半岛的河流大多自南向北流
8.图中传统民居反映出①②两地自然环境最显著的差异是( )
A.气温 B.地形 C.降水 D.土壤
9.关于图中①②③地所对应的气候类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①—热带草原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①—热带沙漠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C.①—热带沙漠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
D.①—热带草原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图为亚洲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亚洲的海陆位置是( )
A.亚洲西南部隔巴拿马运河与非洲相连
B.亚洲东北部隔直布罗陀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C.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墨西哥湾
D.东临太平洋、西与欧洲相连、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11.从图中读出亚洲地形和河流流向特点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自西向东注入海洋
B.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部低,河流自南北向中部注入海洋
C.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海洋
D.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北高南低,河流自北向南注入海洋
12.下列关于亚洲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亚洲地跨温带、寒带,没有热带
B.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有着密切关系
C.亚洲的气候具有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D.亚洲东部和南部,受夏季风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
萱萱同学对亚洲很感兴趣,她收集了一些资料。读亚洲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萱萱通过读图,知道了亚洲南部有三大半岛,这三大半岛( )
A.都有回归线穿过 B.都有季风气候
C.都降水丰富,河流众多 D.都位于印度洋板块
14.下列萱萱对我国周边国家的描述,与实际不符的是( )
A.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及日本海沿岸
B.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
C.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
D.印度软件外包产业发达,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15.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读亚洲简图,探究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探究一:地理位置与气候
(1)纬度位置:亚洲被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穿过,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气温________(南北/东西)差异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海陆位置:亚洲地处亚欧大陆东部,东临________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季风气候显著。
探究二:地形、地势与河流
(3)地形:图中甲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有“________”之称。
(4)地势与河流:亚洲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受地势影响,河流呈________状注入周边的海洋。
探究三:气候与河流
(5)气候与河流: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图中丙地气候特征是________,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有无结冰期、流量大小等水文特征都和当地气候密不可分,图中结冰期最长的河流位于________(甲/乙/丙/丁)地区,流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河流位于________(甲/乙/丙/丁)地区。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喜马拉雅山脉、黄河以及贝加尔湖均位于亚洲,ACD不符合题意;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B符合题意。故选B。
2.答案:C
解析: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图C中灰色区域位于20°W以东的东半球、赤道以北的北半球,最接近亚洲地理位置,C正确。故选C。
3.答案:B
解析:从世界地形分布图中可以看到,亚洲中部多高原、山地,如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等,海拔较高;而四周多平原和低矮的山地,海拔相对较低。因为亚洲中部地势高,四周地势低,B正确。故选B。
4.答案:A
解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它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A正确;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它位于亚洲中部,而不是非洲西部的赤道附近,B错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C错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它位于非洲中西部,并非亚洲中南部,D错误。故选A。
5.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云游亚洲”路线由亚洲南部的北回归线附近一路向北,到达北冰洋附近,该路线由沿海到内陆,再到沿海,AB错误;依次经过了低纬、中纬、高纬三个纬度带,沿途气温逐渐降低,降水逐渐减少,C错误,D正确。故选D。
6.答案:D
解析:①处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多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A不符合题意;②处位于青藏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B不符合题意;③处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江南水乡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C不符合题意;④处位于北极地区,于④处可以体验驯鹿拉的爬犁,D符合题意。故选D。
7.答案:A
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甲为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乙为印度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丙为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三大半岛均以热带气候为主,全年高温,热量充足,A正确;甲阿拉伯半岛居民属于白色人种,使用阿拉伯语,主要信仰伊斯兰教,B错误;乙印度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盛行由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C错误;丙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D错误。故选A。
8.答案:C
解析:①地民居表示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降水少,当地民居以平顶房为主,墙体厚,窗户小;②地传统民居表示中南半岛气候湿热,当地民居以高脚屋为主,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影响两地民居最显著的差异是降水,C正确;与气温关系小,与地形和土壤无关,ABD错误。故选C。
9.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①地位于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干旱;②地位于东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③地位于中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B正确。故选B。
10.答案:D
解析:
A 亚洲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望,A错误
B 亚洲东北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B错误
C、D 亚洲东临太平洋,西与欧洲相连,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C错误,D正确
11.答案:C
解析:读图可得,亚洲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C正确。故选C。
12.答案:A
解析:
A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A错误
B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为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带来降水的主要是夏季风,B正确
C 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气候具有类型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C正确
D 为亚洲东部和南部带来降水的主要是夏季风,但夏季风很不稳定,有的年份来得早、退得晚,有的年份来得晚、退得早,有的年份风力强盛,有的年份风力弱,造成旱涝灾害频发,D正确
1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亚洲南部三大半岛的共同特点。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分别是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这三大半岛都有回归线穿过,A正确;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都有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众多,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沙漠广布,BC错误;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都位于印度洋板块,中南半岛位于亚欧板块,D错误。故选A。
1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周边国家的主要特征。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A符合题意;印度尼西亚位于板块交界处,火山众多,有“火山国”之称, B不符合题意;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C不符合题意;印度软件外包产业发达,被称为“世界办公室”,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5.答案:(1)南北
(2)太平
(3)世界屋脊
(4)中部高、四周低放射
(5)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丁;丙
解析:(1)亚洲南部被赤道和北回归线穿过,北部被北极圈穿过,所以亚洲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三个温度带。亚洲跨纬度广,气温南北差异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亚洲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季风气候显著。
(3)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4)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5)读图可知,丙地位于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乙地位于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炎热干燥,河流无结冰期,流量季节变化小;丁地纬度高、气温低,河流结冰期长。因此图中结冰期最长的河流位于丁地,流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河流位于丙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