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6.3密度的测量与应用 (教学课件+精品微课视频+逐字稿+教学设计)北师大版(2024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教学资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6.3密度的测量与应用 (教学课件+精品微课视频+逐字稿+教学设计)北师大版(2024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教学资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密度的测量与应用》讲课稿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咱们继续在物理的奇妙世界里探索,学习第六章“质量和密度”中的三节——密度的测量与应用。在上课前,老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有个珠宝商收到了一批“金项链”,他怀疑里面有假,可又不知道怎么辨别,大家能帮他想想办法吗?其实啊,这个问题和咱们今天要学的密度知识紧密相关。
咱们先来看看课堂引入部分。(展示1元硬币和1角硬币图片)大家都见过1元硬币和1角硬币吧,有人就好奇它们是不是用钢制造的。这时候,密度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来帮忙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通常不一样。就像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指纹,每种物质也有它独特的“密度指纹”。我们只要测出硬币的密度,再对照密度表,就能像找到匹配的指纹一样,判断出硬币的材质啦。那关键问题来了,密度该怎么测量呢?这就是咱们今天要重点攻克的难题!
接下来是测量原理及工具。(展示密度公式“ρ = m / V”)大家看,这就是测量密度的“秘密武器”——密度公式。它告诉我们,要算出物质的密度,就得测出物体的质量m,还有它对应的体积V ,然后用质量除以体积,就像做除法算术题一样简单。为了得到这两个关键数据,我们要请出两位得力助手——天平和量筒。(展示天平、量筒图片)天平用来称出物体有多重,也就是质量;量筒呢,主要负责测量物体的体积。
认识了工具,咱们接着了解体积测量。(展示规则固体图片)对于形状规则的固体,像正方体、长方体、圆柱这些,测量体积就比较简单啦,用相应的体积公式就能算出来。就像给不同形状的房子算面积一样,都有对应的计算方法。(展示不规则固体图片)但要是遇到不规则的固体,比如小石块,该怎么办呢?别着急,我们有请“排液法”闪亮登场!(展示排液法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步骤图片)先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1;再用细线把小石块轻轻拴住,慢慢放进水里,注意要完全浸没哦;然后读出水面上升后的总体积V2 ,最后用V2减去V1,得到的就是小石块的体积啦。这里的“适量”很有讲究,水不能太多,不然小石块放进去水就会溢出来,像调皮的孩子到处乱跑;水也不能太少,得能把小石块完全淹没,就像给小石块洗个“温水澡”,要让它全身都湿透。
在使用量筒之前,咱们得先好好认识它。(展示量筒和量杯图片)同学们看,这就是量筒和量杯,它们都能测量液体体积。量筒的刻度线分布得很均匀,一格一格就像整齐的小士兵,而且它有自己的单位、量程和分度值。量程就是它能测量的最大液体体积,就像一个杯子最多能装多少水;分度值呢,是每一小格代表的量,分度值越小,测量就越精确,就像用更精细的尺子量东西,量出来的结果更准。量杯的刻度线就有点不一样啦,它是上密下疏的,看起来是不是很特别?
那使用量筒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展示使用量筒的图片并讲解)首先是“选”,在测量前,要根据被测物体的体积大小,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最好能一次性完成测量,这样既方便又准确,就像选衣服要选合身的一样。同时,在测量范围内,尽量选分度值小的量筒,这样能让测量结果更精确。选好量筒后,要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这是“放”。量筒里的液面有的是凹液面,像水、煤油;有的是凸液面,比如水银。读数的时候,“读”这一步很关键,视线一定要与液体凹液面的底部或凸液面的顶部保持相平(老师边说边做正确读数动作示范)。如果俯视,看到的读数会比实际值大;仰视呢,读数就会比实际值小(老师做出俯视、仰视的错误动作展示)。最后,记录测量结果的时候,“记”要记得写上数字和单位,这两个缺一不可哦,就像写名字要写完整一样。还有,被测液体体积不能超过量筒量程,也不能对量筒加热,更不能用量筒测量高温或对玻璃有腐蚀性的液体,不然量筒会“受伤”的。
下面咱们来做个有趣的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展示实验器材图片)实验原理就是刚才的密度公式ρ = m / V。实验器材有天平、量筒、小石块、烧杯、细线和水。(展示实验步骤)第一步,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第二步,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第三步,用细线拴好小石块,浸没在量筒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V2;第四步,根据公式算出小石块的密度ρ = m /(V2 - V1)。在做实验前,老师有两个问题考考大家(展示讨论交流问题):能不能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然后再测量它的质量呢?测量小石块体积时,能不能先测量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再测量水的体积呢?大家可以和小组同学讨论讨论,一会儿咱们来分享答案。
测量完小石块的密度,咱们再来看看怎么测量液体的密度,比如浓盐水。(展示测量浓盐水密度的实验器材图片)实验原理还是密度公式。实验器材有天平、量筒、盐水、烧杯。(展示实验步骤)首先,在烧杯中倒入盐水,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接着,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再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然后,记录倒入量筒中的一部分盐水的体积V;最后,根据公式算出盐水的密度ρ =(m1 - m2)/ V。
学了这么多测量密度的方法,那密度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呢?(展示“铅球”例题)大家看,体育课上的实心“铅球”,质量是4kg,体积是0.57dm ,怎么知道它是不是用纯铅制成的呢?很简单,我们先根据密度公式算出这个“铅球”的密度,再和铅的密度进行比较。算完之后,再对照密度表,就知道这个“铅球”是不是纯铅做的啦。
其实,密度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可多啦!(展示检测牛奶密度、农民分拣麦粒的图片)检测部门会通过测量牛奶的密度,来判断牛奶合不合格;农民伯伯利用风力分拣麦粒,也是借助了不同麦粒密度不同的特点。
最后,咱们来一起回顾总结一下今天学的内容。(总结测量石块和液体密度的方法、量筒的使用要点等)今天我们学习了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包括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浓盐水的密度,还知道了量筒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同学们课后可以找一些身边的物体,比如小玩具、饮料等,自己动手测量一下它们的密度,巩固今天学到的知识。好啦,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6张PPT)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6.3 密度的测量与应用
我们测量物体的密度呢?
课堂引入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通常不同,因此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比如,我们想要鉴别人民币1元硬币和1角硬币(图6.3-1)是不是用钢制造的,只要测量出它们的密度,就能对照密度表进行判断。那么,密度应该如何测量呢
测量原理及工具
根据密度公式: 测出物体的质量及对应质量下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出该物质的密度了。
测量工具:天平 量筒
体积测量
形状:规则的固体
不规则的固体
测量固体体积
排液法
体积公式
测量液体体积
(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
认识量筒和量杯
体积及其测量
刻度线均匀分布
单位
量程:能测量液体的最大体积
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的量。分度值越小,精度越高
刻度线上密下疏
量筒的使用方法
选:在测量前应根据被测物体的体积(一次性完成测量比较好)和测量精度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量筒,使用前首先要观察量筒的单位标度、量程和分度值。
放: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应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量筒内的液面大多数是凹液面(如水、煤油等形成的液面),也有的液面是凸液面(如水银面)。
体积及其测量
水银面
水面
记:记录的结果有数字和单位组成。
读:读数时,视线一定要与液体凹液面的底部或凸液面的顶部保持相平,如图所示。
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
视线与凸液面顶部底部相平
体积及其测量
测量值偏大
测量值偏小
量筒读数时不能“仰视”与“俯视”的原因
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之上
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之下
体积及其测量
(4)使用量筒的注意事项
①被测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量程。
②在测量范围内,应选择分度值较小的量筒,目的是提高精确度,减小测量误差。
③不能对量筒加热,也不能用量筒测量高温以及对玻璃有腐蚀性的液体。
注意:误差和错误的区别: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误差是不可以避免,只能无线的减小。
体积及其测量
①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读出水的体积V1(图甲);
②将待测小石块用细线拴住,轻轻地浸没于量筒内的水中;
③读出水面上升后的总体积V2(图乙);
④计算被测石块的体积:V=V2-V1
V1


V2
用量筒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方法(排水法)
体积及其测量
“适量”意思是指:
①水量不能过多,以免放入物体后有水溢出;
②水要浸没物体。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
天平、量筒、小石块、烧杯、细线、水。

量筒
天平
小石块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能不能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然后测量它的质量?
(2)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时,能不能先测量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再测量水的体积?
讨论交流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量筒
盐水
天平
1. 实验原理:
2.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盐水、烧杯.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浓盐水的密度
密度的应用
例题:体育课上用的实心“铅球”,质量为4kg,体积为0.57dm3。通过计算判断这个“铅球”是不是用纯铅制成的。
分析: 要知道“铅球”是不是用纯铅制成的,可先求出它的密度,再与金属铅的密度进行比较。
解:根据密度公式可求出这个“铅球”的密度为
答由表6.2-2可知,铅的密度是 可见这个“铅球”不是用纯铅制成的。
检测部门检验牛奶的密度是否合格
农民利用风力分拣麦粒
农民利用风力分拣麦粒
密度知识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
①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和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
②使用:认清单位、量程、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相平.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
③用细线拴好石块,浸没在量筒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V2.
④石块的密度 ρ=m/(V2-V1)
①在烧杯中倒入盐水,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②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用天平测量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③记录倒入量筒中的一部分盐水的体积V.
④盐水的密度ρ=(m1-m2)/V
课堂小结
测量石块的密度
量 筒
测量液
体的密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节《密度的测量与应用》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 物理观念:
掌握密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理解量筒的使用规范及体积测量技巧
认识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 科学思维:
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测量方案
通过误差分析提升批判性思维
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思维
3. 科学探究与实践:
完成固体和液体密度测量实验
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培养团队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
4. 科学态度与责任:
体会密度测量的社会价值(如质检、资源利用)
形成严谨细致的实验态度
增强将物理知识服务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密度的实验操作
难点:量筒的正确读数方法;实验误差分析与处理
三、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密度测量实验视频、不同材质的硬币
学具:每组配备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石块、盐水、细线、抹布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1. 展示不同年份硬币:
提问:如何鉴别这些硬币的材质?
2. 播放珠宝鉴定师检测密度的视频
引出课题:密度测量的方法与应用
(二)测量原理与工具(10分钟)
1. 原理复习:
密度公式ρ=m/V的变形应用
强调"对应性"原则(同一物体的m和V)
2. 量筒教学:
结构认知:量程、分度值、单位换算
操作规范:水平放置、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
读数训练:展示不同液面图片进行读数练习
(三)实验探究(25分钟)
1. 固体密度测量(分组实验):
步骤:
①测石块质量m
②测水的体积V
③测石块+水体积V
④计算ρ=m/(V -V )
关键指导:
"适量水"的判断标准
如何避免石块沾水影响质量测量
误差分析:先测体积后测质量的后果
2. 液体密度测量(分组实验):
步骤:
①测烧杯+盐水总质量m
②倒部分盐水到量筒测体积V
③测烧杯+剩余盐水质量m
④计算ρ=(m-m )/V
创新设计:
比较不同倒液方式对结果的影响
讨论如何减少残留误差
(四)应用拓展(10分钟)
1. 例题解析:
铅球真伪鉴别(教材例题)
密度单位换算强化训练
2. 生活案例:
农民风力选种的物理原理
牛奶密度检测的质量控制
地质勘探中的密度应用
3. 趣味实验:
鸡蛋在不同浓度盐水中的浮沉
鸡尾酒分层现象的密度解释
(五)课堂小结(5分钟)
知识树梳理:
测量原理→工具使用→实验步骤→误差分析→实际应用
五、作业设计
1. 基础题:教材习题1、3
2. 实践题:测量家中酱油的密度(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3. 拓展题:查阅"密度计"的工作原理并制作简易密度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