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 走进微观世界1、 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可以是: 、 。2、性质:(1)分子 。(2)分子 。 分子之间空隙最大, 分子次之, 分子之间间隙比较小。(3)分子 。分子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 ,分子运动越 ,物质扩散也就越 。从宏观角度来说,分子的热运动就是 。(4)分子 。3、各实验现象的微观解释序号 活动或实验 现象 微观解释① 水和酒精混合(先水再酒精;染色) V总<V水+V酒精② 注射器吸入空气,堵住末端小孔,推进活塞。注射器吸入水,堵住末端小孔,推进活塞。 空气容易压缩。水很难压缩。 ,且 较大。水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且空隙 。③ 喷香水 远处可以闻到味道 。④ 两只分别装活动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瓶口相对,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板,使两个瓶口相互贴紧,等待观察两个集气瓶中的现象。 原来无色瓶中较为缓慢地出现了红棕色,而原来红棕色瓶中的红棕色变淡了。 二氧化氮气体的 比空气 ,难以上升,但仍然能进入无色瓶中。说明, 。原来无色瓶中快速出现了红棕色,而原来红棕色瓶中的红棕色变淡了。 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形成流动。不能 。原来无色瓶中快速出现了红棕色,而原来红棕色瓶中的红棕色变淡了。 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形成对流。不能 。⑤ 取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同时滴加等量红墨水,观察。 都出现了扩散现象,且热水的扩散现象更快。 ,且 越高, 越快。⑥ 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 发现它们结合在一起了。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金分子和铅分子互相渗入了约1 毫米深。 ( )之间 ; 固体分子也在 。⑦ 取两块铅柱,将端面锉平后,用力压在一起。悬挂起来,并在下方铅柱上挂一个重物,观察。 挂上重物后,两块铅柱仍然粘合在一起。 两块铅柱接触面上分子 。⑧ 注射器吸入空气,堵住末端小孔,推进活塞。 空气容易压缩,但越压缩越困难。 分子之间存在 。2.2 构建分子模型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3、分子是由 构成的。不同 和不同 的 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4、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 ,也可以是 。5、有些物质直接由 构成的,如:① (如:铁Fe、钠Na)、 ② (如:氦气 、氖气 、氩气 等),③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 、磷 、硫 、硅 等)6、分子和原子的体积都很小,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 也不同。7、水电解实验(加入 或者 ,增强导电性, 。)电极 产生气体的量 检验方法及现象 结 论 性质正极 (阳极) 气体体积是负极的 气体能使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负极 (阴极) 气体体积是正极的 气体能在空气中 ,产生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实验结论: (水的电解是 )。说 明: ①水是由 和 组成的;②水是由水分子 的,水分子由 和 子构成;③ 由 和 构成。(水的分子式:H2O)8、微观角度重塑水电解实验:水电解时, 分解,生成 和 。 结合成1个 ,很多 聚集成氢气。 结合成1个 ,很多 聚集成氧气。可见,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因此,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9、由 构成的物质, 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由 构成地物质, 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2.3 构建原子模型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人物 发现 模型 模型图道尔顿 原子是一个 的 球体。 模型汤姆生 发现原子内部存在带 电的 。通过实验和计算得出:电子比原子更 ,进而提出原子内还有带 电的物质。 或 模型 (正电荷均匀分布,电子镶嵌)卢瑟福 α粒子散射实验(带 电荷的α粒子流轰击极薄金箔) 现象结论绝大部分α粒子顺利通过 极少数α粒子飞行路线发生大角度偏转 极个别α粒子被反弹回来原子核带 电,同时 。模型 或 模型波尔 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模型近现代 电子云是电子在核外空间各处出现概率大小的形象化描述。 电子云模型2、原子的结构注:(1)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带 电),等于 数。(2) 和 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 ,整个原子 。(3) 和 又是由更小的微粒 构成。(4) = = = = +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6)不是每个原子核中都有 ,质子和中子相近但不一定相等。(7)不同种类的原子, (核电荷数)一定不同。3、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表示原子核内有6个弧线以及数字表示电子运动轨道和电子数目4、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以一种 质量的 作为标准(1.661×Kg),其他原子的质量跟“标准”相比所得的 ,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 之比。原子实际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分子中 的 总和如相对分子质量 = × + × =5、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材料:氯气( 气体)、钠(质 、银白色光泽金属固体)实验现象: ,产生 ,产生 。实验原理:微观解释: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 电子形成了带 电荷的 (一种阳离子),氯原子 电子形成了带 电荷的 (一种阴离子)。带有异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 ,形成了 的氯化钠。2.4 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1、元素:科学上把 (即 )相同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如氢元素就是所有 为1的原子的总称。在化学变化中 的种类不变,所以 的种类也不变。2、元素的作用:元素能促进儿童骨骼生长; 元素能预防贫血; 元素能预防甲状腺肿大; 元素能预防龋齿; 元素能增进食欲,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元素能预防癌症。3、同位素原子:原子中原子核内 ( )相同、 不相同的 原子的统称。如:氢的同位素原子有: 、 、 ,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若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则不互为同位素。注:左上角数字表示该元素 (也是相对原子质量),左下角数字表示 。同位素的应用:核设施、文物鉴定、医学诊断、科学研究等。3、元素的分布(1)地壳中元素含量(从大到小): ( )、: ( )、: ( )、: ( )、: ( )、: ( )。其中含量最高的是 ,其次是 ,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 ,其次是 。(2)海水中的元素: 、 、 、 、 等。(3)人体中元素:含量最多的分别为 、 、 、 。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4、物质的分类5、元素的分类注:(1)稀有气体:由 组成,很 发生化学反应,在自然界中的含量也 。(2)元素名分辨:带“气”的常温下为 的元素,带“氵”、“水”的常温下为 ,带“钅”的为 ,带“石”的常温下为 的 。(3)汞:常温下呈液态的 。6、元素符号元素名称核电荷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元素符号元素名称 锰 铁 铜 锌 银 碘 钡 金 汞 铅核电荷数 16 17 18 19 20 25 26 29 30 47 53 56 79 80 82元素符号7、元素符号的意义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1)一般的元素符号,如O、H、N等。① ;② ;③(2)由 构成物质的元素符号,如 、 、 、 、 等。① ;② ;③④ 。注:①④为 含义,②③为 含义。注:元素符号前带数字的,只有 含义,如:5N表示 ,2O表示 。8、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为7个 (周期的数字必须用中文,比如第一周期),18个纵列,为16个 。①元素周期表由俄国化学家 制成的,最早排序时按照质量从小到大排。②同一行为同一周期,具有的 相同③同一列为同一族(A为主族,B为副族), 相同,即 相似④金属性:从左到右 ,从上往下⑥ 从小到大⑦最后一位为稀有气体元素,非常 。【总结】人类认识到元素是一个有 到 的完整系统各种元素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9、构成物质有三种基本微粒: 、 和 。2.5 用化学式表示物质1、纯净物的构成单质 由 直接构成 、 、、、、 、 、由分子构成 外的其他气体 、、、、部分非金属物质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主要由 元素和 元素组成 、、、无机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氧化物 、、、其他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 酸 、、、碱 、、、盐 、、2、离子的符号离子名称 氢离子 锂离子 氧离子 氟离子 钠离子 镁离子 铝离子 硫离子 氯离子离子符号化合价 价 价 价 价 价 价 价 价 价离子名称 钙离子 钾离子 铁离子 亚铁离子 铜离子 锌离子 离子 离子 离子离子符号化合价 价 价 价 价 价 价 价 价 价3、带电的原子团名称 氢氧根 硫酸根 硝酸根 碳酸根 碳酸氢根 铵根离子符号化合价 价 价 价 价 价 价4、化合价的一般规律(☆☆☆☆☆)(1)常见化合价中,氢总是 价,氧总是 价(过氧里氧原子是 价);(2)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常显 价;(3)非金属元素和氧化合时常显 价,跟氢化合时常显 价;(4)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5)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6)同种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会显不同的化合价,有些则相同。(7)特殊情况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化合价不同,如。注:(1)化合价是用来描述 的;(2)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与相应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相等,如:钙离子: , 价,硫酸根离子: , 价(3)注意元素的化合价书写格式:该元素 ,“+,-”写 ,如:(氯化钠的钠);离子符号的书写格式:元素符号的 ,“+,-”写 ,如:(钠离子)5、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先写出组成单质的 ,再在元素符号 角用 写出构成一个单质微粒的原子个数(注:若为1,则可以省略)(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①氧元素写 面,金属元素和氢元素写在 面;②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出每个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常用离子最简单整数比表示。6、化学式的读法:从 到 如:CuO: , P2O5: 。7、某微粒中元素质量比=如中各元素质量比:H :O = : = :注:元素质量比书写时,必须在等号前写出各元素的符号,如H :O=,注意比值要对应次序8、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如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 = %9、化学符号的含义:(1)单独一个元素符号,表示的含义有3-4种 (如:Fe、O、H、C等)①表示一种 ;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 ;③表示该原子的 ;④表示一种(注:④只有由 直接构成的物质才有,①④为 含义,②③为 含义)。例:Fe:① ;② ;③ ;④ 。H:① ;② ;③ 。(2)一个化学式符号,表示的含义有5种①表示 ;②表示 ;③表示 ;④表示一个分子是 构成的(注意前提必须有“一个什么分子”);⑤表示该原子的 。(注: 为宏观含义, 为微观含义)。例::① ;②是由 和 组成;③代表一个 ;④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和 构成的;⑤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一个离子符号,表示一个什么离子例::一个(带 个单位 电荷的) ;:一个(带 个单位 电荷的) ;(4)元素的化合价(标在该元素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表示什么价的什么元素例:: 的 ;: 的(5)符号前面带数字的,只有微观含义,表示几个什么粒子例:2H: ;3: ;4: ;(6)数字代表的含义:下列符号中“2代表的含义”例:2H: ;: ;: ;2: ;: ;: ;2Ca2+ 前2:表示 ,后2: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H2O 前2:表示 ,后2: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 走进微观世界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可以是:原子、离子。2、性质:(1)分子很小。(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分子次之,固体分子之间间隙比较小。(3)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热运动。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剧烈 ,物质扩散也就越 快 。从宏观角度来说,分子的热运动就是扩散现象。(4)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3、各实验现象的微观解释序号 活动或实验 现象 微观解释① 水和酒精混合(先水再酒精;染色) V总<V水+V酒精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② 注射器吸入空气,堵住末端小孔,推进活塞。注射器吸入水,堵住末端小孔,推进活塞。 空气容易压缩。水很难压缩。 空气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且空隙较大。水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且空隙较小。③ 喷香水 远处可以闻到味道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④ 两只分别装活动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瓶口相对,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板,使两个瓶口相互贴紧,等待观察两个集气瓶中的现象。 原来无色瓶中较为缓慢地出现了红棕色,而原来红棕色瓶中的红棕色变淡了。 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难以上升,但仍然能进入无色瓶中。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原来无色瓶中快速出现了红棕色,而原来红棕色瓶中的红棕色变淡了。 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形成流动。不能说明分子的热运动。原来无色瓶中快速出现了红棕色,而原来红棕色瓶中的红棕色变淡了。 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形成对流。不能说明分子的热运动。⑤ 取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同时滴加等量红墨水,观察。 都出现了扩散现象,且热水的扩散现象更快。 水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且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快。⑥ 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 发现它们结合在一起了。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金分子和铅分子互相渗入了约1 毫米深。 分子(原子)之间存在空隙; 固体分子也在做热运动。⑦ 取两块铅柱,将端面锉平后,用力压在一起。悬挂起来,并在下方铅柱上挂一个重物,观察。 挂上重物后,两块铅柱仍然粘合在一起。 两块铅柱接触面上分子之间的引力。⑧ 注射器吸入空气,堵住末端小孔,推进活塞。 空气容易压缩,但越压缩越困难。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2 构建分子模型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4、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5、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如:①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 ②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③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6、分子和原子的体积都很小,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也不同。7、水电解实验加入稀硫酸或者氢氧化钠,增强导电性,加快反应速度。)电极 产生气体的量 检验方法及现象 结 论 性质正极 (阳极) 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助燃性负极 (阴极) 气体体积是正极的2倍 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可燃性实验结论:(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说 明: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②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③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分子式:H2O)。8、微观角度重塑水电解实验:水电解时,水分子分解,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可见,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9、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由原子构成地物质,原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2.3 构建原子模型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人物 发现 模型 模型图道尔顿 原子是一个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实心球模型汤姆生 发现原子内部存在带负电的电子。通过实验和计算得出:电子比原子更微小,进而提出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物质。 葡萄干面包或西瓜模型 (正电荷均匀分布,电子镶嵌)卢瑟福 α粒子散射实验(带正电荷的α粒子流轰击极薄金箔) 现象结论绝大部分α粒子顺利通过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极少数α粒子飞行路线发生大角度偏转原子核带正电极个别α粒子被反弹回来原子核带正电,同时体积小质量大。核式结构模型 或行星模型波尔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分层模型近现代 电子云是电子在核外空间各处出现概率大小的形象化描述。 电子云模型2、原子的结构注:(1)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带正电),等于质子数。(2)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3)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4)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6)不是每个原子核中都有中子,质子和中子相近但不一定相等。(7)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一定不同。3、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核表示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弧线以及数字表示电子运动轨道和电子数目4、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1.661×Kg),其他原子的质量跟“标准”相比所得的比值,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实际质量之比。原子实际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也越大。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如相对分子质量 = 1×2+16×2=185、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材料:氯气(黄绿色气体)、钠(质软、银白色光泽金属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实验原理:微观解释: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了带正电荷的钠离子(一种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了带负电荷的氯离子(一种阴离子)。带有异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相互吸引,形成了电中性的氯化钠。2.4 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1、元素:科学上把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如氢元素就是所有核电荷数为1的原子的总称。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变,所以元素的种类也不变。2、元素的作用:钙元素能促进儿童骨骼生长;铁元素能预防贫血;碘元素能预防甲状腺肿大;氟元素能预防龋齿;锌元素能增进食欲,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硒元素能预防癌症。3、同位素原子: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的统称。如:氢的同位素原子有:氕H、氘H、氚H,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若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则不互为同位素。注:左上角数字表示该元素质子数+中子数(也是相对原子质量),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同位素的应用:核设施、文物鉴定、医学诊断、科学研究等。3、元素的分布(1)地壳中元素含量(从大到小):氧(O)、硅(Si)、铝(Al)、铁(Fe)、钙(Ca)、钠(Na)。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2)海水中的元素:氧、氢、氯、钠、镁等。(3)人体中元素:含量最多的分别为氧、碳、氢、氮。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4、物质的分类5、元素的分类注:(1)稀有气体:由稀有元素组成,很难发生化学反应,在自然界中的含量也很少。(2)元素名分辨:带“气”的常温下为气态单质的元素,带“氵”、“水”的常温下为液态的元素,带“钅”的为金属元素,带“石”的常温下为固态的非金属单质。(3)汞: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单质。6、元素符号元素名称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钠 镁 铝 硅 磷核电荷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元素符号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元素名称 硫 氯 氩 钾 钙 锰 铁 铜 锌 银 碘 钡 金 汞 铅核电荷数 16 17 18 19 20 25 26 29 30 47 53 56 79 80 82元素符号 S Cl Ar K Ca Mn Fe Cu Zn Ag I Ba Au Hg Pb7、元素符号的意义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1)一般的元素符号,如O、H、N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③表示该原子的原子质量(2)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的元素符号,如C、Fe、S、P、Cu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③表示该原子的原子质量;④表示一种物质。注:①④为宏观含义,②③为微观含义。注:元素符号前带数字的,只有微观含义,如:5N表示5个氮原子,2O表示两个氧原子。8、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为7个周期(周期的数字必须用中文,比如第一周期),18个纵列,为16个族。①元素周期表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成的,最早排序时按照质量从小到大排。②同一行为同一周期,具有的电子层数相同③同一列为同一族(A为主族,B为副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即化学性质相似④金属性:从左到右减弱,从上往下增强⑥质子数从小到大⑦最后一位为稀有气体元素,非常稳定。【总结】人类认识到元素是一个有简单到复杂的完整系统各种元素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9、构成物质有三种基本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2.5 用化学式表示物质1、纯净物的构成单质 由原子直接构成 金属 、、稀有气体 、、部分非金属固体 、、、由分子构成 稀有气体外的其他气体 、、、、部分非金属物质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主要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无机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氧化物 、、、其他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 酸 、、、碱 、、、盐 、、2、离子的符号离子名称 氢离子 锂离子 氧离子 氟离子 钠离子 镁离子 铝离子 硫离子 氯离子离子符号化合价 +1价 +1价 -2价 -1价 +1价 +2价 +3价 -2价 -1价离子名称 钙离子 钾离子 铁离子 亚铁离子 铜离子 锌离子 溴离子 银离子 碘离子离子符号化合价 +2价 +1价 +3价 +2价 +2价 +2价 -1价 +1价 -1价3、带电的原子团名称 氢氧根 硫酸根 硝酸根 碳酸根 碳酸氢根 铵根离子符号化合价 -1价 -2价 -1价 -2价 -1价 +1价(1)常见化合价中,氢总是+1价,氧总是-2价(过氧里氧原子是-1价);(2)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常显正价;(3)非金属元素和氧化合时常显正价,跟氢化合时常显负价;(4)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5)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6)同种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会显不同的化合价,有些则相同。(7)特殊情况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化合价不同,如。注:(1)化合价是用来描述元素的;(2)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与相应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相等,如:钙离子:Ca2+,+2价,硫酸根离子:,-2价(3)注意元素的化合价书写格式:该元素正上方,“+,-”写前面,如:(氯化钠的钠);离子符号的书写格式: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后面,如:(钠离子)5、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先写出组成单质的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构成一个单质微粒的原子个数(注:若为1,则可以省略)(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①氧元素写后面,金属元素和氢元素写在前面;②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出每个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常用离子最简单整数比表示。6、化学式的读法:从右到左 如:CuO:氧化铜, P2O5:五氧化二磷。7、某微粒中元素质量比=如中各元素质量比:H :O = 1×2 :16×1 = 1 :8注:元素质量比书写时,必须在等号前写出各元素的符号,如H :O=,注意比值要对应次序8、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如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 = 11.1%9、化学符号的含义:(1)单独一个元素符号,表示的含义有3-4种 (如:Fe、O、H、C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③表示该原子的相对质量;④表示一种物质(注:④只有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才有,①④为宏观含义,②③为微观含义)。例:Fe:①铁元素;②一个铁原子;③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④铁这种物质。H:①氢元素;②一个氢原子;③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一个化学式符号,表示的含义有5种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元素组成;③表示一个分子;④表示一个分子是由几个什么原子构成的(注意前提必须有“一个什么分子”);⑤表示该原子的相对质量。(注:①②为宏观含义,③④⑤为微观含义)。例::①二氧化碳这种气体;②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③代表一个二氧化碳分子;④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⑤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3)一个离子符号,表示一个什么离子例::一个(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一个(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酸根离子;(4)元素的化合价(标在该元素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表示什么价的什么元素例::+2价的钙元素;:-1价的氯元素(5)符号前面带数字的,只有微观含义,表示几个什么粒子例:2H:两个氢原子;3:三个二氧化碳分子;4:四个镁离子;(6)数字代表的含义:下列符号中“2代表的含义”例:2H:两个氢原子;:一个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2:两个三氧化硫分子;: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2Ca2+ 前2:表示2个钙离子,后2: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2H2O 前2:表示2个水分子 后2:每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2.1-2.5知识点大通关(教师版).docx 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2.1-2.5知识点大通关(学生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