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1.识记“鲲、徙、抟”等字的音形义及庄子的相关文学知识。
2.熟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同学们看过《大鱼海棠》这部电影吗?
《大鱼海棠》故事灵感来源于庄子《逍遥游》,讲述了一个掌管海棠花的少女与人类男孩的灵魂“鲲”的奇幻故事,该片荣获了许多大奖,其画面、音效都是我国动画电影中的佼佼者。今天我们就走进《逍遥游》,看看鲲到底是何物!
第一课时
“鹏”的形象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上李邕》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鲲鹏展翅 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yōnɡ




题目解说:“北冥”即北海,意思是北海有一条魚,题目是编者加的,交代地点和写作对象。
mínɡ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多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想象丰富,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āi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yé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北海。“冥”同“溟”,海。
大鱼名。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悬挂在天空的云。
译: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身躯庞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字叫鹏。鹏的背,不知道它长到几千里;振翅奋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迁移。
天然形成的水池。
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
怪:形容词用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盘旋飞翔。
击水,拍打水面。
气息,这里指风。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海水运动。古代有“六月海动”之说,海动必有大风,大鹏可借风力南飞。
旋风。
这只鸟,海水运动时就将迁往南海。南海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
空,它离开北海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这样。
译: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代大鹏。
表示选择。
表示选择。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
古义:海水运动。
野马也,尘埃也( )
古义:山中野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今义:哺乳动物,外形像家马。
怒而飞( )
古义:振奋,文中指用力鼓动翅膀。
今义:愤怒。
合作探究
古今异义

其名为鲲
化而为鸟
(叫作)
(成为)
合作探究
一词多义

其名为鲲
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正色邪?
(代词,它的)
(代词,它)
(连词,表选择)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读课文,找出描写鲲鹏的句子,分析鲲鹏的形象特点。
2.学习文中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3.学会并理解万物皆有所凭借的观点。
1.这篇短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描绘出一幅鲲变为大鹏,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
2、圈画写鲲和鹏的句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鲲鹏形象的呢
体大、背大、翼大、活动范围大四个方面。
形体硕大无比
3.与“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意境相似的句子?试做赏析。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运用想象、夸张,描写鹏振翅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壮美气势。
4.鹏除了形体硕大无比,奋飞气势壮美,“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写出了什么?
变化神奇莫测
5.“鲲鹏”这样宏大的事物需要凭借什么飞至高空?“野马、尘埃”需要凭借什么?作者想借助这个古诗表达什么观点?
六月的大风 —— 大的方面
生物用气息吹拂 —— 小的方面
任何事物都不能独立存在,需要有所依托。
6.大鹏展翅奋飞,在九万里长空飞翔,你能体会到作者借这个离奇的故事,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抒发了对自由的向往之情。
本文通过对鲲变为鹏,鹏展翅高飞去南海的神奇想象,表达了一切事物都要凭借一定的外界条件才能活动的观点,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
概括主题
作者在文中表明自己的观点: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凭依的,是不自由的,就连宏大的鲲鹏也不例外。这就让我们意识到,自由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遵守法纪、懂得自律,才会获得自由的空间和生活。
学后感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