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一单元 知识清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下第一单元 知识清单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01 基础知识
《1邓稼先》
字词盘点
【生难字】
宰割(zǎi) 元勋(xūn) 筹划(chóu) 彷徨(páng huáng) 挚友(zhì) 癌症(ái)
奠基(diàn) 无垠(yín) 选聘(pìn) 夐(xiòng) 曛(xūn) 殷红(yān)
邓稼先(jià) 铤(tǐnɡ) 鲜为人知(xiǎn) 鞠躬尽瘁(jū cuì) 妇孺皆知(rú)
至死不懈(xiè) 锋芒毕露(lù) 可歌可泣(qì)
【多音字】
弹:(dàn)原子弹 (tán)弹琴
厦:(shà)大厦 (xià)厦门
鲜:(xiǎn)鲜为人知 (xiān)新鲜
燕:(yān)燕山 (yàn)燕子
殷:(yān)殷红 (yīn)殷实 (yǐn)殷其雷
【词语释义】
萦带:弯曲得像带子一般。
元勋:立大功的人(多指开创性事业中的)。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妇孺皆知:连妇女小孩都知道,表示众所周知。
截然不同:形容毫无共同之处。截然,界限分明地。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热泪盈眶:形容因非常高兴、感激或悲伤而流的眼泪充满了眼睛。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知识链接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
写作背景
本文是邓稼先的好友杨振宁为他写的一篇回忆录。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病逝世,这位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第一线的科学家,结束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对于邓稼先的逝世,杨振宁教授无限悲痛。为了缅怀好友,作者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五十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写了这篇传记。
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选取的几个典型事例,高度赞扬了邓稼先为了祖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突出表现了邓稼先为祖国的强大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结构图解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字词盘点
【生难字】
衰微(shuāi) 赫然(hè) 迭起(dié) 梳头(shū) 抱歉(qiàn) 秩序(zhì)
小楷(kǎi) 卓越(zhuó) 澎湃(péng pài) 硕果(shuó) 锲而不舍(qiè)
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 潜心贯注(qián) 迥乎不同(jiǒnɡ) 慷慨淋漓(kǎi)
【多音字】
济:(jì)救济 (jǐ)人才济济
斗:(dòu)战斗 (dǒu)气冲斗牛
校:(jiào)校补 (xiào)学校
漂:(piào)漂亮 (piǎo)漂白 (piāo)漂泊
【词语释义】
衰微:(国家、民族)衰弱,不兴旺。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迭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迭,屡次、接连。
高标: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指超群、出众。
潜心贯注: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
沥尽心血:用尽自己的毕生精力。沥,滴。
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远。迥,差得远。
心会神凝:心思精神完全会聚和集中起来。
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衙,衙门。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穷,尽。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一反既往:完全改变以前的情况。既,已经。既往,过去。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
写作背景
臧克家于 20世纪 30 年代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他经常出入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拿着自己新写的诗向其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两人书信往来甚密,相知甚深。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 1946 年 8 月撰写了《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1980 年 2月又写了本篇叙事散文,介绍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革命家的光辉事迹。
主题归纳
本文采用叙议结合的写法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说”和“做”的事迹,表现了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对学术严谨刻苦的实干精神和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的献身精神。
结构图解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字词盘点
【生难字】
调羹(ɡēnɡ) 咳嗽(ké sou) 韭菜(jiǔ) 抹杀(mǒ) 嘱咐(zhǔ) 疙瘩(ɡē da)
轻捷(jié) 绞肉(jiǎo) 筷子(kuài) 悠然(yōu) 烧瓷(cí) 枕头(zhěn)
白萨萨(sà) 阖一阖(hé) 瞿秋白(qú) 揩桌子(kāi) 深恶痛绝(wù)
多音字】
便:(biàn)方便 (pián)便宜
恶:(ě)恶心 (è)凶恶 (wù)深恶痛绝
落:(lào)落枕 (luò)段落 (là)丢三落四 (luō)大大落落
【词语释义】
安顿:安稳。
竭力:尽力地。
悠然:悠闲的样子。
存心:心里怀有的念头。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草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弄堂:巷;弄。上海和江浙地区特有的民居形式,由连排的石库门建筑所构成。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整整齐齐:有秩序;有条理;不凌乱。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知识链接
回忆录,顾名思义,就是回忆过去的事情,并且用文字记录下来。准确地说,回忆录是记叙个人的生活经历或熟悉的历史事件的一种文体,具有文献价值。
写作背景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为了培育萧红这朵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中的奇葩,鲁迅甘做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萧红散文》《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马伯乐》等名篇佳作。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动人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颂。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
主题归纳
这篇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姿态、待人接物、生活琐事、工作情况等细节的描述,展示了鲁迅先生的平常生活,真实地再现了一个鲜活生动、立体感人、可敬可亲的鲁迅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结构图解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萧 红
回忆
鲁迅 萧红
平易 片段 尊敬
温和 爱戴
真实 细节 怀念
《4孙权劝学》
字词盘点
【生难字】
卿(qīnɡ) 岂(qǐ) 邪(yé) 孰(shú) 遂(suì) 更( gēng)
涉猎(shè) 为博士(wéi)
【一词多义】
当:卿今当涂掌事(动词,掌管) 但当涉猎(动词,应当)
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一起构成动词,认为)
见:见往事耳(动词,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知晓)
【古今异义】
博士: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名词,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名词,学位的最高一级)
往事:见往事耳(古义:名词,指历史。今义:名词,过去的事情)
【特殊句式】
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成语积累】
吴下阿蒙:阿蒙,指吕蒙。后泛指学识浅陋的人。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
写作背景
本文所叙故事发生在东汉末。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曹、刘、孙三方鼎峙的局面初步形成。后周瑜病死,鲁肃代之。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古今对译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加以推脱。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往事耳。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学识渊博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见/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有很大的收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与吕蒙讨论事情,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吴下阿蒙了!”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吕蒙说“与读书人分别三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大兄怎么认清这件事这么晚啊!”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告别了。
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取得成就后受到鲁肃赞许的故事,表现了孙权善于现身说法来达到劝学的目的,也表现了吕蒙的惊人长进,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有所长进的道理。
结构图解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孙权劝学——重才——善劝
吕蒙就学——虚心——听劝
鲁肃赞学——真诚——敬才
02 文学常识
1.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理论物理学家。与李政道一起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著名诗人,是诗人闻一多先生的高徒,被誉为“农民诗人”。代表作品有诗歌《有的人》《老马》《自己的写照》,诗集《烙印》《从军行》,散文集《怀人集》《诗与生活》等。
3.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湖北省浠水人,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4.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谥号文正,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5.《资治通鉴》简称《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是本书描写战争的代表作。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将其命名为《资治通鉴》。
03 考点突破
对比手法及其作用
【考点题读】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做比较,形成反差,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分析对比手法及其作用,是中考阅读中常见的考点。
常见的考查方式:
1.文中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几处并加以分析。
2.文中第××段(或第××段画线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 请结合原文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3.文中第××段(或第××段画线句)写了××的前后变化,结合具体词语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4.本文主要表现××,却用大量文字写了××,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技法总拨】
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
1.锁定关键句段。
找出题干中提到的相关段落(或内容),仔细阅读,提炼出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的写作用意。
2.了解对比的主要作用。
运用对比,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或人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或人物的本质特征,强调主题思想,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答题模式:
方法+内容+效果。即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和××的对比,突出(强调、体现、烘托、衬托)从了……。
【典型示例】
《邓稼先》第三部分,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分别是中国和美国原子弹设计制造和研究的领导人,他们都是在学术上取得非凡成就的人。但是两个国家,两种社会背景,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性格。通过对比,文章更好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
04 素材积累
写作 写出人物精神
写作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
2.学习抓住典型细节,借助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等方法来写出人物精神。
写作实践
1.也许闭上眼睛你能想象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在特征并不难,但你能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请以《我的朋友》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写作指导】
提示:
(1)注意重点是要写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当然,也需要对他进行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这些方法运用得好,能够有效突显人物的精神气质。
(2)可以借助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手法,注意展现他的性格品质。
(3)可以叙述你和他相处的时光、共同经历的事情,在描写和叙述中展现他的性格品质。
素材积累
【例文】
有一次放学路上,天上乌云密布,闪电交加,不一会儿就下起了暴风雨,我和我的好朋友雨中共伞,朋友为了让我不淋雨,自己的衣服却全湿了。我看见她那鹅蛋一般的脸上挂着几丝笑容,她的目光像春日的阳光抚摸着我的脸.我的眼睛湿润了。深深的吸了口起气,又吐了出来,用微微发抖的声音艰难的说:谢……谢谢你,我的朋友!有人说,朋友如花;有人说:朋友如手;有人说:朋友如树;还有人说:朋友如春风和星辰;我要说:朋友是伞;为我遮风挡雨,永远永远是我最好的伙伴,友情无价。
【素材】
202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汇总
1.陆鸿--人生贵自强
【颁奖辞】
有人一生迟疑,从不行动;而你从不抱怨,只想扼住命运的喉咙。能吃苦,肯奋斗,有担当,似一叶扁舟在激湍中逆流而上,如一株小树在万木前迎来春光。在阴霾中,你的笑容给我们带来力量。
【人物事迹】
陆鸿,下定决心自主创业。经历了无数底层职业的摸爬滚打,他靠着自强拼搏,将生意从开照相馆、做电子相册加工,逐渐拓展到纸质影集生产。又从6人的家庭小作坊,发展到目前拥有35位员工的实体相册加工厂。他不但用自己残疾的身躯挑起了养家的重担,还为21位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2.邓小岚--幽谷兰香远
【颁奖辞】
你把自己留给一座小小山村,你把山村的孩子们送上最绚丽的舞台,你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离开。山花烂漫,杨柳依依,为什么孩子的歌声如此动人 因为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人物事迹】
2004年起,邓小岚开始在阜平县马兰村义务支教,为村里的孩子义务教授音乐课程。每年一半的时间放在马兰村,18年来从未间断。
3.林占熺--寸草向春晖
【颁奖辞】
咬定青山大地,立根黄沙破岩,传递幸福,不以闽宁为限,传播文明,不以山海为远。时不我待,所以只争朝夕;心系乡土,所以敢为天下先。你不是田间的野草,你是新时代滋养的大树。
【人物事迹】
林占熺于1968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今福建农林大学)农学系后下放福建宁化水茜公社杨城大队插队;1970年调入三明真菌研究所工作;2006年获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称号;2011年担任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2021年12月5日任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
4.陈清泉--强国尚功勋
【颁奖辞】
汽车曾经改变世界,而你要改变汽车。中国制造,今天车辙遍布世界,你是先行者,你是领航员。在新能源的赛道上,驰骋了四十多年,如今,你和祖国,正在超车。
【人物事迹】
陈清泉提出了电动汽车研究核心和总体指导思想,将汽车技术,电机技术,电力驱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现代电动汽车学奠定了基础,使现代电动汽车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5.徐梦桃--梦想无时休
【颁奖辞】
烧烤炉温暖的童年,伤病困扰的青春,近在咫尺的金牌,最终披上肩膀的国旗,全场最高难度,这是创纪录的翻转,更是人生的翻转,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梦之芒芒,切切其真。
【人物事迹】
截至2022年10月,徐梦桃共获得世界杯奖牌57枚(其中金牌34枚) ,拥有世界第一的难度动作,总积分排名世界第一;是世锦赛奖牌最多运动员(5枚金牌)、女子最高得分纪录保持者(116.9分)。
6.徐淙祥--欣欣田间麦
【颁奖辞】
饿过,所以懂得温饱,拼过,才更执着收获。种了一辈子庄稼,现在赶上了好年景。禾苗在汗水中抽穗,稻麦在农机下归仓,珍惜陇亩颗粒,心怀天下仓廪,你是泥土上的黄牛,夕烟下的英雄。
【人物事迹】
1972年,高中毕业的徐回到了家乡。“为了种好食物,我可以死”,他从早到晚蹲在田里,用放大镜观察小麦的生长和昆虫,用笔记本记录风速和雨量。这样,他的农田平均每亩产量为1000公斤,并与村民分享了50多年的耕作经验。
7.沈忠芳--无名草更芳
【颁奖辞】
从无到有,从近到远,从长缨在手,到红旗如画。这一代人从没有在乎过自己的得与失,这一代人一辈子都在磨砺国家的剑与盾。今天,后辈们终于能听到你们的传奇,隐秘而伟大,平静而神圣。
【人物事迹】
沈忠芳,1992年1月任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1993年1月任B610总指挥,1996年10月任B611总指挥。他长期从事飞行器系统设计研究工作,先后完成车载红缨五号超低空防空武器系统试验样车、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B6系列武器系统等研发、指挥工作,为国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8.杨宁--山川展画图
【颁奖辞】
连就连,连上书记结对子。莫看女娃年纪小,敢卖婚房种新田。连要牢,担子虽重娃敢挑,苗乡今年多喜事,紫了糯米撑荷包。牢又牢,党和乡亲我作桥,后有党员千千万,不怕弯多山又高。
【人物事迹】
杨宁,女,苗族,198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江门村党总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 、全国青联常委。
2010年,杨宁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安陲乡江门村,当起了大学生村官,在村里一干就是6年,用心为村里的老人、残疾人、瘫痪病人、留守儿童等解决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赢得了群众的真情拥护。
9.钱七虎--为国作长城
【颁奖辞】
什么才是安全,不是深藏地下,构筑掩体,是有人默默把胸膛挡在前面。什么才是成就,不是移山跨海,轰天钻地,是奋斗一甲子,铸盾六十年,是了却家国天下事,一头白发终不悔。
【人物事迹】
钱七虎长期从事防护工程及地下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解决了孔口防护等多项难点的计算与设计问题,率先将运筹学和系统工程方法运用于防护工程领域。
10.'银发知播'群体--千秋不老春
【颁奖辞】
春蚕不老,夕阳正红,没有墙壁的教室,不设门槛的大学,白发人创造的流量,汇聚成真正的能量。知播,知播,传播知识与文化,始终是你们执着的方向。
【人物事迹】
他们是一群退休的高校教师,有学识渊博的两院院士,也有职业中学的电工教师,有匠心独运的艺术大师,有他们身处不同的地方,涉足着不同的领域,但同样借助短视频、直播这些新兴的传播方式,将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悟所感,传播给课堂之外,更广大的人群。
写作实践
2.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争论。有时候,只是两个人参与;有时候,则是数人参与。调动你的生活经验,以《争论》为题,写一篇作文,描摹争论中人们的不同表现。不少于500字。
【写作指导】
提示:
(1)设置场景和争论点,回忆争论时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抓住他们的不同精神气质和个性进行描摹。
(2)可以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写出他们在争论时的不同表现。
(3)不妨深入人物内心,想象他的心理,尝试进行心理描写。
素材积累
【例文】
争 论
我的家十分温馨。但爸爸妈妈的性格各不相同,总喜欢时不时地顶几句话。
前不久,又发生了一件事。那天晚上,妈妈四处找银行存折,直到把家翻了个底朝天,存折仍不见踪影,妈妈眉头紧锁,手托着下巴,想了一会儿,像名侦探柯南一样,去询问“嫌疑犯”爸爸。
爸爸正躲在他的安乐窝——沙发上看电视,看得眉开眼笑。眼前突然变出了气势汹汹的妈妈:“喂!存折呢?”爸爸吓得全身颤抖,不敢去看妈妈,闭上眼睛大喊:“冤枉啊!你什么时候看见我碰过你的东西啦?”一句话如同汽油浇在熊熊烈火之上,气得妈妈红润的脸都绿了,眼睛里喷射的怒火灼灼伤人:“哼!那你说在哪?难不成长翅膀飞了?”说完,又怒气冲冲地去房间找存折。我一人可怜巴巴地缩在角落,眼睁睁地看着这出“悲剧”上演,却无能为力,心里像有千万根针在刺一样痛。爸爸望着乱七八糟的房间,传来刺耳的乒乒乓乓的声音,无奈地长叹了一口气。
突然,房间里传出一声惊喜的叫喊:“快来看,在这儿!”我和爸爸互相看了看,百米冲刺似的进了房间。只见妈妈手里拿着存折,欣喜若狂,眉毛好似弯弯的月牙,眼睛里的怒火被大水平息了,嘴角漾起一丝笑容。我本以为一场风波即将结束,正在感谢“知情”的存折从天而降,却没料到还有一场更大的风波等着我们。只见爸爸一个箭步冲上去夺过妈妈手中的一个包,小心翼翼地放回抽屉藏好。他长长地舒了口气,转过身对妈妈说:“你别乱动这个包,里面有我一生的心血呢!”刚刚灭掉的火又燃烧起来,妈妈的火气又上来了,变成了凶猛的狮子,扭过头去,一脸的不屑:“都是一家人,我能把你的证书怎么样?烧了?”爸爸四下瞧瞧,故意压低声调:“那可不一定!”天哪!这两个人是怎么了?头脑发高烧了呀?句句针锋相对,鸡毛蒜皮的事用得着这样大动干戈吗?这时,他俩尴尬地相对着,谁也不肯先认错。空气几乎停止流动,令人窒息,我受不了了,站了出来:“别再闹了。都是一家人,想弄丢东西都难。整天疑神疑鬼的,累不累?快去看,有好看的电视剧!”爸爸妈妈又坐在一起看电视了。一场争论终于结束了,还是平静好!希望永远不要再有这样的“家庭风波”了!
写作实践
3.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请以《这样的人让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指导】
(1)题目横线处应该填上一个能体现自己态度的词语。
(2)“这样的人”可以是你熟悉的人,比如你的同学、邻居,也可以是陌生人,比如路人、新闻报道中的人;还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或某一类人。
(3)“这样的人”应该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代表某种风气。要着眼于个性、品质去描写,写出你的情感倾向。
素材积累
【例文1】
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那一树鹅白色的槐花,一嘟噜一嘟噜的,从高处泼洒下来。那个让我敬佩的人,依然在被树枝遮蔽的小小槐花饼店忙碌着。
她穿着肥大的红色布围裙,看起来年龄并不大,可那双皱裂而粗糙的手却让她失去了在这个年龄段应有的模样。
槐花一片片在空中旋转着,落在她的头上、肩上。她热得满脸通红,却顾不上用手擦拭。 排队的人很多,等了许久才轮到我。一走近,槐花独有的清香混着热气扑面而来。她熟练的把槐花饼翻了个遍,装好后仰着头递给我,眼睛里含着笑。我伸手接过,准备付钱。身上大大小小的口袋被我摸了个遍,却始终没有发现钱包的踪影。细汗布满了我的额头,身后的人们都在不停探头向前探望。我尴尬地朝女人笑了笑,准备开口道歉,把槐花饼递回女人。女人却突然看着我笑了,扶住我把槐花饼递给她的手,轻柔的声音伴着风拂过我的心弦:“不要紧,钱等下次再给吧!”女人的笑格外美好,一股温暖流淌起来。
回家路上,遇到邻居张奶奶。她见我手中提着槐花饼,就立刻向我夸赞卖槐花饼女人的好。原来,张奶奶家的小孙子很喜欢吃槐花饼。每次小孙子放学回家路过那儿,便馋得不走,趴在门边看。这时女人就总会送给他槐花饼吃。阳光铺散下来,一如槐花的香气弥漫,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等我回去送钱时,太阳已渐渐落到山顶,女人准备收摊回去了。她用尼龙绳把东西满满当当地收拾到一个破旧的三轮车上,缠绕成圈。又骑上车开始返航。她向前弓着腰,踩一下脚蹬就探一下身子,像在对着前方无形的圣人作揖。路上很挤,车子几次因道路上过多的车而被迫停下,女人并不恼,总先让着其他人。每当风扫过时,车子就颤巍巍地摇晃几下。我知道,是她没有了力气,是辛辣的汗水模糊了双眼,分了她的神。
好在女人继续把住车把,歪歪扭扭地向前走,像一个黑点消失在路的远方。
我站在原地,又闻到槐花的香。抬头望着那一树槐花。那盛开的槐花,被黄昏的暖光渲染上橘黄的颜色,团团簇簇,像洁白的风铃随风舞动,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人们总陶醉于花的美,而忘了花的香,乃至于深藏于其中的勃勃的生命力。其实,这片片槐香是值得敬佩的,他们就是这个城市的灵魂!它平凡在它的渺小,却盛开在它的朴实中。
花如此,人亦如此。女人的乐观常驻在我心中。我敬佩你,“贫穷并不可怕,平凡并不卑微”,是你灿烂的笑脸和蹬车的身影教会我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只要有一颗乐观、善良的心,再平淡的日子也能有滋有味。
那一树让我敬佩的槐花啊,高举着鹅白色的信念,一嘟噜一嘟噜的从高处泼洒下来。在那个花开的季节,那个让我敬佩的人啊,让我遇到了乐观和善良的灵魂。
【例文2】
这样的人让我难忘
这样一个深秋,天暗得早。
小路上没有霓虹,只有广阔夜空中一弯清冷的月亮散发着幽幽的光,只有一阵冷风吹过,飘下满地的落叶,与风一同在街边旋转着。
我就这样一直走着,一直低着头走着。直到我感觉到一丝微弱的亮光照亮了路,才缓缓抬起头来。前面是一个模糊的身影,佝偻着。他背对着我,正咳得厉害,旁边是一个比他大得多的地瓜炉子,火膛里闪着红光,上面用厚厚的花格子布捂得严严实实。等我走近了,那人才长舒了一口气,慢悠悠地转过身来。
微弱的光下,他灰白色的头发稀疏而且乱七八糟,有点像鸟窝里的干草。沟壑纵横的一张脸,黑黝黝的。下面是麻秆儿一般粗细的两条腿。
老人见我看他,也就盯着我,干裂的嘴唇动了动,忽然咧开嘴乐了:“同学,买地瓜不?”一口方言,听起来很温暖,我点点头,老人掀开花布,一股香甜的气息扑面而来。我看看四周,不禁好奇地问他为何要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卖东西,他只是麻利地称着东西,笑而不答。
直到有一天,我回来的稍晚了一些,远远地看到一个脏兮兮的小孩站在老头的面前,仰头望着老人从炉子里挑出两个最大的地瓜递给他,小孩用衣服兜着冒着热气的地瓜飞快地跑向一个黑暗的角落,那里隐约躺着一个女人。
就在这一瞬间,我终于明白了老人那日的笑而不答……
这个在我成长中最难忘的人用实际行动告诉我:生活有时也需要那么一点人情味,好让人们感到亲人以外的温暖。如果只有一味的冷漠,又怎能叫做生活呢?
花落花开间,又过了几年。还是这样一个深秋,还是那个熟悉的角落,却再也闻不到地瓜的香甜,那对耐人寻味的母子不知从何时起,也不见了踪影,但多年前的那个佝偻的瘦小身影,那一口温暖的地方口音,还有一颗善良的心却让我难忘。
现在,心中的这些记忆,即使在清冷阴寒的深秋,也仍会散发出丝丝温暖。
第 页 共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