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甘肃省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甘肃省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甘肃省高三月考试卷(3月)
生物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16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甘肃临泽红枣声名远扬,不但富含糖类、蛋白质以及各种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而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临泽红枣中含有的环磷酸腺苷(分子式为C10H12N5O6P)能够通过激活蛋白激酶、抑制肝细胞合成胆固醇,从而发挥护肝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红枣内含有的钙、磷、钾、铁等微量元素是人体所必需的
B. 胆固醇是构成人体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 红枣细胞内的磷脂、甘油三酯与环磷酸腺苷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
D. 红枣中富含多种蛋白质,蛋白质种类的不同在于氨基酸的连接方式不同
2. 细胞在迁移到其他位置的过程中,会在细胞外留下一种含部分胞内物质的囊泡状结构,称为“迁移体”。研究发现,迁移体可被其他细胞所吞噬;还发现迁移体中富集了许多信号因子,与某些器官的形态建成有关。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迁移体可作为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一种新途径
B. 研究迁移体内元素的种类,可以帮助揭示迁移体的功能
C. 制备并研究迁移体缺陷型动物,可以帮助揭示迁移体的更多功能
D 迁移体中富集信号因子,表明迁移体可能有利于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
3. 下图为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过程示意图,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外膜上由孔蛋白构成的通道进入膜间隙,再通过与H+(质子)协同运输(利用H+浓度梯度势能)的方式由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可以借助孔蛋白穿过线粒体外膜
B. 丙酮酸以相同的运输方式通过线粒体的双层膜
C. H+经质子泵由线粒体基质进入膜间隙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线粒体内膜对物质的运输速率,但对外膜无影响
4. 磷酸肌酸是存在于肌肉等部位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可在肌酸激酶的催化下,快速将磷酸基团和能量转移给ADP生成ATP和肌酸。当细胞中肌酸积累时,会被ATP磷酸化而生成磷酸肌酸和ADP。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短时间剧烈运动时合成ATP所需要的能量可来源于磷酸肌酸
B. 磷酸肌酸快速将磷酸基团转移给ADP不利于维持体内ATP含量
C. 积累的肌酸转化为磷酸肌酸时所需的ATP均来源于细胞质基质
D. 磷酸肌酸中含2个特殊化学键,是机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5. 根据噬菌体和宿主的关系,可将噬菌体分为两类:一类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迅速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使宿主细胞破裂,这类噬菌体被称为烈性噬菌体;另一类噬菌体感染宿主后不立即增殖,而是将其核酸整合到宿主的拟核DNA中,随宿主核酸的复制而复制,这类噬菌体被称作温和噬菌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T2噬菌体属于烈性噬菌体,侵染宿主后会使宿主细胞裂解
B. 烈性噬菌体的衣壳蛋白在宿主细胞中合成,受自身DNA的控制
C. 温和噬菌体的DNA插入宿主细胞拟核DNA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D. 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增强
6. 某大肠杆菌的DNA分子上存在一个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其表达产物能将磷酸基团转移到新霉素(一种抗生素)的特定羟基上,从而抑制新霉素与核糖体结合,阻止新霉素的抗菌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基因表达时可以边转录边翻译
B. 该基因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的
C. 具有该基因的大肠杆菌对新霉素具有抗性
D. 新霉素是一种能影响细菌基因转录的蛋白质
7. 物种形成也称为“种化”,下图展示了四种可能的种化机制。原始种群产生亚群后,由于遗传分歧或者突变个体近交,产生生殖隔离,进而形成新物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产生遗传分歧的原因是存在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B. 机制3和机制4表明种化过程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
C. 达尔文发现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13种地雀的形成属于机制2
D. 种群内的部分个体演化出不同花朵结构,可能按照机制4发生种化
8. 酒精进入人体后,经过肝脏代谢会分解成乙醛。若在服用头孢类药物后饮酒,药物会阻止乙醛的进一步分解代谢,导致体内乙醛堆积而出现中毒反应,表现出面色潮红、恶心呕吐,甚至出现呼吸抑制等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醛堆积对呼吸的抑制作用会使机体内环境的pH明显升高
B. 酒精进入人体后,在肝脏处分解为乙醛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C. 口服和静脉注射头孢类药物,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分别是组织液和血液
D. 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等参与
9. 随意呼吸是指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深度和频度的呼吸运动,自主呼吸是指不加任何意识控制的呼吸运动。临床上某些脑干受损的病人一旦人睡后呼吸运动就会停止,而大脑皮层受损的“植物人”仍可进行节律性呼吸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主呼吸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 唱歌、屏气、睡眠等活动必须靠随意呼吸配合
C. 脑干受损的病人需要呼吸机来维持肺部的通气
D. “植物人”进行的节律性呼吸运动属于随意呼吸
10. 静止代谢率是指动物清醒时,维持机体各项基本功能所需的最小产热速率和最小能量值。测定栖息于不同海拔地区高原鼠兔的体重和静止代谢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拔间无显著差异时,高原鼠兔的体重和静止代谢率也无明显差异
B. 高海拔地区温度较低,高原鼠兔通过增加静止代谢率使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 位于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控着高原鼠兔的产热量和散热量
D. 影响不同海拔地区高原鼠兔的体重和静止代谢率变化的关键环境因素是氧气含量
11. 自限性疾病一般指病原体急性感染后,机体虽然出现明显的发热、咳嗽、流涕等临床症状,但持续时间不长,即使未经治疗,症状也会消失,不会对身体造成永久伤害,也不会导致慢性感染。如图表示某病毒感染人体后,体内出现的部分免疫应答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机体免疫应答清除病原体的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B. 巨噬细胞利用溶酶体分解病毒与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C. 巨噬细胞与T淋巴细胞密切接触可激活T淋巴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D. 图中巨噬细胞将病原体①加工后呈递给T细胞的过程,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能发生
12.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黄河流域兰州段时指出,甘肃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兰州市以黄河风情线建设为切入点,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使得黄河浅滩、湿地成为多种候鸟的越冬区或迁徙必经地。每年秋冬,黄河风情线上随处可见姿态优美的大天鹅、鸿雁等鸟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调查黄河流域兰州段的鸟类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标记重捕法
B. 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大天鹅等鸟类的环境容纳量
C. 许多鸟类在冬季向南方迁徙,这改变了群落的物种组成,属于群落演替
D. 大天鹅和鸿雁在食性和栖息环境方面有相似的地方,说明二者的生态位相同
13. 我国科学家首次提出了海洋“微型生物碳泵(MCP)”理论,即微型生物将活性溶解有机碳转化为惰性溶解有机碳,使其不易被分解释放CO2,从而构成了海洋储碳。下列说法错误是( )
A. 增强海洋“微型生物碳泵”有利于加快“碳中和”进程
B. 可以用同位素标记法检测海洋微生物群落中有机碳的来源和去向
C. CO2在海洋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称为碳循环
D. 水中的藻类、蓝细菌和光合细菌能参与CO2的固定,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14. 任何理论知识的研究最终都要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否则就失去了研究价值。下列关于生态学理论知识对生产实践指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研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用于害虫防治
B. 研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用于指导防护林建设
C. 研究群落的演替规律可用于指导生态恢复工程的建设
D.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可用于指导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15. 酱油酿造技术起源于我国,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由于酱油风味独特、营养价值丰富,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制作时以大豆、小麦或麸皮为原料,利用多种微生物发酵而成,工厂化生产的大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接种前要对其进行活化并利用固体培养基扩大培养
B. 第一阶段加入曲霉能将原料中的生物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C. 第二阶段的发酵过程中需要通入充足的氧气才能获得目标产物
D. 曲霉、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细胞结构不完全相同,后者有成形细胞核
16.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人类受孕后最早出现的妊娠特异性物质,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可制备出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第一次筛选时,通过选择培养基去除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同种核融合细胞
B. 第二次筛选时,要先对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之后再进行抗体检测
C. 在获取B淋巴细胞前,需要用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对小鼠进行免疫
D. 人类在妊娠初期,可以利用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单克隆抗体进行临床诊断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含5道小题,共52分)
17. 植物工厂是一种新兴农业生产模式,可人工控制光照、温度、CO2浓度等条件。研究发现,不同光质配比对生菜幼苗体内的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以及幼苗干重的影响不同,结果如图甲、乙所示。实验分组为CK组(白光)、A组(红光:蓝光=1:2)、B组(红光:蓝光=3:2)、C组(红光:蓝光=2:1),已知每组光能输出的总功率相同。请回答问题:
(1)叶片中的叶绿素位于__________(答具体部位)上。生菜吸收营养液中的含氮离子可用于合成暗反应所需要的__________等物质(答出两种即可)。
(2)由图乙可知, A、B、C组的干重都比CK组高,原因是__________。
(3)实验结果显示,B组条件下最有利于生菜产量的提高,结合甲、乙两图分析,原因是该光质配比条件下,__________。
(4)已知生菜叶片主脉两侧内部结构及生理功能基本一致,并可用某种方法阻断主脉两侧有机物的相互运输。现欲通过实验测量生菜叶片的真正光合速率,请补充实验思路:
①选取健康生菜植株,____________;
②适宜光照12h后,分别测量两侧叶片的干重;
③计算得出生菜的真正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述)。
18.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取得了优异成绩。比赛前后,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代谢水平也有明显差异。图1为某运动员体内的生理过程及感染某种病毒后的反应。图2为运动员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请回答问题:
(1)据图1可知,甲状腺细胞可以通过途径②调节垂体的活动,从而影响激素B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的分泌,其中过程②对过程①有__________作用(填“促进”或“抑制”),这属于__________调节。
(2)由于病毒感染,该运动员的细胞甲__________(填细胞名称)产生的抗体竞争性地结合在甲状腺细胞表面的激素B受体上,导致甲状腺细胞受到破坏,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俗称“甲减”)。与健康人相比,该病患者激素B的分泌量会__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无法确定”)。
(3)图2中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__________激素明显增加,促进了__________和非糖物质的转化。
19. 我省最大的马鹿繁育基地位于张掖市肃南县,采用野生散养和圈养补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育。为研究饲养马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人员以马鹿核心放养区的中心为调查区,分别在50m(S50)、100m(S100)、200m(S200)和围栏外5m(S)处取大样方(20m×20m)(如下图),对狼尾草(马鹿喜食其春季返青的嫩茎叶)和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请回答问题:
样点 狼尾草的种群特征 植物群落特征
密度(株/m2) 地上生物量(g·m-2) 植物种数 丰富度指数
S50 1295.10 533.70 9 1.736
S100 844.90 197.11 11 2.017
S200 828.60 186.22 19 2.492
S 0.00 0.00 47 3.607
(1)根据图示,同一距离大样方的选取采用了__________取样法。每一距离各取8个大样方的好处是_____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距离核心放养区中心点越近,狼尾草的密度越大,地上生物量越多,说明马鹿的采食和踩踏一定范围内能够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狼尾草的生长和繁殖。结合植物种数和丰富度指数的变化,从种间竞争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在调查过程中还建立了马鹿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这属于__________模型。通过材料分析,饲养马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利的,依据是__________。
(4)随着马鹿数量的增加,保护区内的生境不断恶化,请尝试提出一项合理措施以改善影响:_______________。
20. 乙烯是植物果实成熟所需的激素,阻断乙烯的合成可使果实不能正常成熟,这一特点可以用于解决果实不耐储存的问题。现有某种植物的3个纯合子(甲、乙、丙),其中甲和乙表现为果实不能正常成熟(不成熟),丙表现为果实能正常成熟(成熟),用这3个纯合子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见下表。若丙的基因型为aaBB,且B基因控制合成的酶能够催化乙烯的合成,请回答问题:
实验 杂交组合 F1 F2
① 甲×丙 不成熟 不成熟:成熟=3:1
② 乙×丙 成熟 成熟:不成熟=3:1
③ 甲×乙 不成熟 不成熟:成熟=13:3
(1)控制果实能否正常成熟的基因遵循__________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
(2)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甲个体不能正常成熟的原因可能是A基因的表达产物_________(填“抑制”或“促进”)了B基因功能的发挥。
(3)实验③中,F2不成熟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F2成熟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F2成熟个体自由交配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21. 生长激素可用于治疗垂体性侏儒症,但人体内含量微少,提取困难。下图是利用大肠杆菌通过基因工程生产人生长激素的过程。请回答问题:
(1)图1中过程②是__________,过程③可以利用__________技术大量扩增目的基因。
(2)图1中过程④在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中表示__________,B是__________。
(3)由图3可知,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选择的一对引物是__________。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反向连接,可在目的基因两端添加不同的限制酶识别序列,分析图2和图3可知,在目的基因的上游应添加__________(填图2中限制酶名称)的识别序列。
(4)科学家还尝试构建了膀胱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生长激素。与乳腺生物反应器相比,利用膀胱生物反应器生产人生长激素的优点是__________(写出1点即可)。
2025年甘肃省高三月考试卷(3月)
生物学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16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含5道小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类囊体薄膜 ②. ATP、NADPH、暗反应酶
(2)CK组使用白光照射,而A、B、C组使用红光和蓝紫光,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故在光能输出的总功率相同时,A、B、C组吸收的光能可以全部用于光合作用,光合速率更高,积累的有机物更多
(3)B组植物的叶绿素和氮含量都比A组和C组高,有利于植物充分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有机物
(4) ①. 将同一叶片一侧遮光,另一侧曝光; ②. 单位面积上,两侧叶片的干重差与光照时间的比值(或两侧叶片的干重差与光照时间及面积的比值)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促甲状腺激素(TSH) ②. 抑制 ③. (负)反馈
(2) ①. 浆细胞 ②. 增多
(3) ①. 运动过程中葡萄糖氧化分解供能增加 ②. 胰高血糖素 ③. 肝糖原的分解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等距 ②. (取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
(2) ①. 促进 ②. 马鹿的采食和踩踏导致优势种植物减少,使狼尾草的竞争压力下降,为狼尾草的生长和繁殖腾出了空间,使其实现了快速繁殖
(3) ①. 数学 ②. 距离马鹿的核心放养区越近,植物种数越少,丰富度指数越小
(4)轮牧放养、扩大栖息地、适度改造生境、适时迁出等
【20题答案】
【答案】(1) ①. 基因自由组合 ②. 实验③的F2表型比例为13:3,是9:3:3:1的变式
(2) ①. AABB ②. 抑制
(3) ①. 3/13 ②. aaBB、aaBb ③. 成熟:不成熟=8:1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逆转录##反转录 ②. PCR
(2) ①.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②. 运载体(或载体、质粒)
(3) ①. 2和3 ②. AluI
(4)不受性别限制,不受年龄限制,产量更高,收集更方便高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