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6】生物学高考一轮同步基础练--课时规范练36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考2026】生物学高考一轮同步基础练--课时规范练36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规范练36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
(选择题每小题3分)
必备知识基础练
考点一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1.(2024·重庆南开中学模拟)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位于颅腔内)和脊髓(位于椎管内)构成
B.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C.外周神经系统按照调控对象分为躯体感觉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
D.自主神经系统是只受意识支配的完全自主性的运动神经
2.(2024·河南二模)自主神经系统是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组织,又称植物神经系统、内脏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在大脑皮层和皮层下自主神经中枢的控制下,管理各种器官的平滑肌、心脏的心肌和腺体及其他内脏器官的活动,调节机体新陈代谢的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控制同一内脏生命活动时的效果一定是相反的
B.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内脏生命活动时是自主的,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可使机体作出更精确的反应
D.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周围神经系统中脊神经发出的传入神经
3.(2024·广东深圳一模)胃肠道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原因是胃肠道中存在着一套由大量神经元构成的相对独立的内在神经系统。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自主神经对胃肠道的内在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但是在切除自主神经后,内在神经系统依然可以独立调节胃肠道的运动、分泌等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以引起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加强,进而提高消化吸收速率
B.神经冲动沿神经元的轴突传递时,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切除自主神经后,内在神经系统独立调节肠道运动的过程是一种反射活动
D.自主神经系统属于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可以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
考点二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4.(2024·江苏徐州模拟)当体表痛和内脏痛共用一个中间神经元时(如图),神经中枢无法判断刺激究竟来自内脏还是体表,但由于神经中枢更习惯于识别体表的信息,常将内脏痛误认为是体表痛,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a、b、c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在牵涉痛形成过程中a没有发生兴奋
C.牵涉痛产生过程中兴奋在a、b之间双向传递
D.牵涉痛为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5.(2024·贵州贵阳模拟)在对警犬进行“安静”训练时,助训员通常会悄悄靠近警犬,当警犬欲叫时,助训员发出“静”的口令,同时轻击警犬嘴令其保持安静,待警犬安静后立即给予食物奖励。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警犬听到“静”的口令便会安静下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建立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该反射建立过程中,食物作为非条件刺激起作用
C.该反射的消退是上述刺激间联系的丧失,与警犬学习无关
D.条件反射提高了警犬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6.(2024·吉林长春模拟)刺激Ⅰ是一种非条件刺激,刺激Ⅱ是一种条件刺激。给动物刺激Ⅰ,产生某反射活动(称为反射1);给动物刺激Ⅱ,不产生该反射活动。同时给动物刺激Ⅰ和刺激Ⅱ,经多次重复后,不给动物刺激Ⅰ,只给刺激Ⅱ也可以产生该反射活动(称为反射2)。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完成反射1、2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反射1、2都是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
C.反射2是在反射1的基础上经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
D.反射2建立后要维持下去需要刺激Ⅰ的强化
7.下图是膝跳反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3表示相关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1为感觉神经,能将信息传递至神经中枢
B.结构2和结构3为运动神经,分别控制伸肌和屈肌
C.刺激结构3导致屈肌收缩,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D.结构2和结构3的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伸肌和屈肌属于效应器
关键能力提升练
8.(2024·湖北襄阳三模)有些人吃苦药时,会在药里加糖,但仍然感觉很苦。下图是哺乳动物感知味觉、调节摄食相关机制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产生苦味和甜味这两种感觉的中枢在脑干
B.苦药里加糖,仍然感觉很苦,是因为GCbt区会抑制脑干甜味中枢
C.猫科动物因为缺失了甜味化合物的受体编码基因,所以品尝不出甜味
D.吃苦药产生苦觉的过程不属于非条件反射
9.(多选)(2024·山东东营模拟)打喷嚏是一种重要的呼吸反射,感受器存在于鼻黏膜,传入神经是三叉神经,反射中枢主要是脑干中的延髓呼吸中枢。突触前神经递质(Nmb)与其受体(Nmbr)的识别是喷嚏反射信号转导的关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打喷嚏与机体呼吸、心脏跳动一样受脑干的调控,主观意识控制力较差
B.突触间隙中的Nmb与Nmbr的识别体现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三叉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相关肌肉共同构成了喷嚏反射的效应器
D.喷嚏反射属于条件反射,能提高机体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10.(14分)(2024·辽宁沈阳模拟)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如图为自主神经系统的部分组成和功能,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    (填“传入”或“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作自主神经系统。
(2)交感神经兴奋时,导致①心跳    (填“加快”或“减慢”);②大部分血管    (填“收缩”或“舒张”);④    (填“会”或“不会”)导致膀胱缩小。
(3)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某个区域兴奋,通过    (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上升,此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另外,神经系统还通过控制    和肾上腺的分泌活动来调节血糖含量。
(4)某些植物人出现“尿失禁”现象,是由于            。
(5)饭后不适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结合图中③分析其原因:            。
参考答案
课时规范练36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
必备知识基础练
1.B 解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内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A项错误;外周神经系统按照功能分为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传出神经按照调控对象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C项错误;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不受意识支配,由于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并不完全自主,D项错误。
2.C 解析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控制同一内脏生命活动时的效果不一定是相反的,例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可以促进唾液腺的分泌,A项错误;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内脏生命活动时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并不是完全自主的,B项错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可使机体作出更精确的反应,C项正确;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传出神经,含有脑神经和脊神经,D项错误。
3.C 解析 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以引起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加强,进而提高消化吸收速率,A项正确;神经冲动沿神经元的轴突传导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未兴奋部位(膜外正电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外负电位),膜内则相反,B项正确;反射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和完整的反射弧结构,由内在神经系统独立调节肠道运动的过程不属于反射,C项错误;自主神经系统属于支配内脏活动的传出神经,自主神经的活动可以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D项正确。
4.B 解析 由题图可知,a和c同为传入神经,故a、b、c无法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A项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牵涉痛是神经中枢将内脏痛误认为是体表痛,说明是位于内脏的感受器产生了兴奋,兴奋通过c传至b,再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而皮肤上的感受器未产生兴奋,则a没有发生兴奋,B项正确;由于a、b之间存在突触,兴奋在a、b之间单向传递,而牵涉痛产生过程中,兴奋只会从c传至b,不会在a、b之间双向传递,C项错误;牵涉痛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D项错误。
5.C 解析 该反射是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建立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完成的,A项正确;该反射建立过程中,食物属于非条件刺激,B项正确;条件反射的消退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警犬会获得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C项错误;条件反射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D项正确。
6.B 解析 刺激Ⅰ是一种非条件刺激,刺激Ⅱ是一种条件刺激,给动物刺激Ⅰ,产生某反射活动(称为反射1),该反射活动(反射1)为非条件反射,给动物刺激Ⅱ,不产生该反射活动,同时给动物刺激Ⅰ和刺激Ⅱ,经多次重复后,不给动物刺激Ⅰ,只给刺激Ⅱ也可以产生该反射活动(称为反射2),故反射2为条件反射,无论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构基础都是反射弧,A项正确,B项错误;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即反射2是在反射1的基础上经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C项正确;反射2建立后要维持下去需要刺激Ⅰ的强化,否则会出现条件反射的消退,D项正确。
7.C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结构1上有神经节,所以1为传入神经(感觉神经),能将信息传递至神经中枢,A项正确;据图可知,结构2和结构3为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分别控制伸肌和屈肌,B项正确;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刺激结构3导致屈肌收缩,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项错误;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因此结构2和结构3的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伸肌和屈肌属于效应器,D项正确。
关键能力提升练
8.A 解析 大脑皮层是所有感觉的产生部位,产生苦味和甜味这两种感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A项错误;苦药里加糖,在GCbt区产生苦的感觉,从图中可知,会正反馈作用于脑干苦味中枢,从而感觉更苦,同时抑制脑干甜味中枢,故苦药里加糖,仍然感觉很苦,B项正确;感觉的产生需要相关物质与受体结合,猫科动物因为缺失了甜味化合物的受体编码基因,无法合成相关受体,所以品尝不出甜味,C项正确;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甜味分子和苦味分子引起大脑皮层产生相应感觉的过程没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的参与,不属于反射,D项正确。
9.BCD 解析 打喷嚏的反射中枢主要是脑干中的延髓呼吸中枢,其与机体呼吸、心脏跳动一样受脑干的调控,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属于非条件反射,主观意识控制力较差,A项正确,D项错误;突触间隙中的Nmb与Nmbr的识别发生在突触后膜,该过程体现了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过程,B项错误;打喷嚏是一种重要的呼吸反射,感受器存在于鼻黏膜,传入神经是三叉神经,而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相关肌肉构成的,C项错误。
10.答案 (1)传出 (2)加快 收缩 不会 (3)交感 甲状腺 (4)没有高级中枢(大脑皮层)调控,排尿反射可以进行,但不受意识控制 (5)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不利于食物消化
解析 (1)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2)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大部分血管收缩,膀胱壁肌肉松弛,不会导致膀胱缩小。(3)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某个区域兴奋,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上升,此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另外,神经系统还通过控制甲状腺和肾上腺的分泌活动来调节血糖含量。(4)某些植物人出现“尿失禁”现象,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破坏,不能控制排尿,即没有高级中枢(大脑皮层)调控,排尿反射可以进行,但不受意识控制。(5)饭后不适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因为运动会使人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抑制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不利于食物消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