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首先要确定合适的 ,如果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没有发生位置变化,就说明该物体是静止的,反之,就说明该物体是 的。2.在匀速行驶的汽车上,小强看到地上的树向后移动,应该判断汽车向 方行驶。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3.我们在做好的过山车上,比较不同轨道上小球运动的快慢时,一般会用到 、 和 。4.比较出发时间、地点不相同的两位同学的运动快慢,需要知道运动的 和 。5.测试“过山车”时,应以 (填“起点”或“终点”)为中心,描述小球的位置。6.一个物体沿直线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的过程叫 (填“平动”或“滚动”)。7.利用物体运动的 和 ,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8.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 运动。9.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滚动和滑动中的一种。10.秒表可以用来测量物体从起点运动到终点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当我们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汽车窗外的景物( )。A.向后运动 B.向前运动 C.静止不动12.风车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做圆周运动,这种运动形式是( )。A.摆动 B.振动 C.转动13.乐乐坐在旋转木马上,开动之后,乐乐的运动形式包括( )。A.上下运动 B.上下运动、旋转运动 C.向前运动、旋转运动14.50米赛跑时,运动员做( )更有利于取得好成绩。A.曲线运动 B.直线运动 C.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5.用手将小球沿着桌面推出,当冲出桌面后,他的运动路线是( )。A.甲 B.乙 C.丙16.将立方体木块放在一个斜面上,它静置不动。把弹珠横放在同一个斜面上,它却滚了下来,这说明( )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A.放置方法 B.物体形状 C.斜面高度17.在运动会百米赛场上,小科用了14秒9,铭铭用了15秒1,楠华用了19秒。他们三人中速度最快的是( )。A.小科 B.铭铭 C.楠华18.小明散步走了5分钟,小红散步走了6分钟,比较两人走的速度,得出的结论是 ( )。A.小明走得快 B.小红走得快 C.无法比较19.生活中,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列成语与这种描述方法最相近的是( )。A.离弦之箭 B.转瞬即逝 C.一日千里20.设计过山车,小科同学想让小球在过山车上运动得快一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全部改成直线轨道 B.全部改成曲线轨道 C.坡度要有变化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1.坐在汽车上的人,与座椅比较是静止的。( )22.行驶的汽车中,坐在里面的人是运动的。( )23.一种物体只能有一种运动方式。( )24.用手将小球沿着桌面推出,小球冲出桌面后做直线运动。( )25.一个物体放在斜坡上,一定会沿着斜坡往下滚。( )26.一般情况下,汽车的运动速度比轮船快。( )27.小科跑了1000米,小新只跑200米,小科跑得更快。( )28.我们搭建“过山车”时需要建造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29.在做实验时,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任务。( )30.溪流中的水在流动过程中,既有曲线运动,也有直线运动。( )四、连线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连线题。前进的车轮 振动转动方向盘 滚动观光梯 转动荡秋千 平动拨动尺子 摆动五、排序题(8分)32.请将制作“过山车”的正确步骤排序。A.准备制作材料 B.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C.设计“过山车”轨道 D.测试、改进“过山车”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33.比较运动的快慢有哪两种方法?34.让小球从高处滚下,小球的运动形式有哪些?请你写出三种。七、实验题(每小题2分,共6分)小明、小刚和小强在自己学校的操场上跑了10秒,结果如下表。35.按照从快到慢,在表格中给他们排序。姓名 10秒跑过的距离(米) 排序小明 51 ( )小刚 56 ( )小强 54 ( )36.你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的方法是( )。A.他们都跑了10秒,跑的距离越长,说明跑的越快B.他们都跑了10秒,跑的距离越短,说明跑的越快C.他们跑的距离差不多,用的时间越短,说明跑的越快D.他们跑的距离差不多,用的时间越长,说明跑的越快37.小林站在小刚前方100米处,两人同时起跑,不久小刚追上了小林,跑得快的是( )。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的方法是:运动相同的( ),比较运动的( ),距离长,运动得( )。38.小明和小王从同一起点同时出发,小王最先到达终点,跑得快的是( )。你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的方法是:运动相同的( ),比较运动的( ),时间短,运动得( )。八、综合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9.振兴小学三年级(1)班的小科和小芳,利用小球、立方体、小木块、木板通过实验对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 ② ③(1)物体在①、②、③三个斜面上的运动速度按由快到慢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2)增加斜面的坡度的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增加小木块 B.减少小木块 C.往里推动小木块(3)立方体在斜面上静止不动的可能是( )。A.① B.② C.③(4)小球在①、②、③三个斜面上的运动方式( )。A.始终不变 B.①是不动,②和③是滑动 C.①是不动,②是滑动,③是滚动(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 )关。/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第3页 共4页 ◎ 第4页 共4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参考答案:1. 参照物 运动2. 前 汽车3. 秒表 软尺 细绳4. 时间 距离5.起点6.平动7. 时间 距离8.曲线9.静止不动10.时间11.A12.C13.B14.B15.C16.B17.A18.C19.C20.C21.√22.×23.×24.×25.×26.√27.×28.√29.√30.√31.32.CABD33.①行完相同的路程,谁用的时间少,谁的速度就快,②在相同的时间内,谁运动的路程长谁的速度就快。34.移动、转动、滚动。35. 3 1 2 36.B 37. 小刚 时间 距离 快 38. 小王 距离 时间 快39.(1)C(2)B(3)C(4)A(5)斜面坡度大小答案第2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1页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首先要确定合适的 ,如果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没有发生位置变化,就说明该物体是静止的,反之,就说明该物体是 的。2.在匀速行驶的汽车上,小强看到地上的树向后移动,应该判断汽车向 方行驶。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3.我们在做好的过山车上,比较不同轨道上小球运动的快慢时,一般会用到 、 和 。4.比较出发时间、地点不相同的两位同学的运动快慢,需要知道运动的 和 。5.测试“过山车”时,应以 (填“起点”或“终点”)为中心,描述小球的位置。6.一个物体沿直线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的过程叫 (填“平动”或“滚动”)。7.利用物体运动的 和 ,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8.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 运动。9.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滚动和滑动中的一种。10.秒表可以用来测量物体从起点运动到终点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当我们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汽车窗外的景物( )。A.向后运动 B.向前运动 C.静止不动12.风车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做圆周运动,这种运动形式是( )。A.摆动 B.振动 C.转动13.乐乐坐在旋转木马上,开动之后,乐乐的运动形式包括( )。A.上下运动 B.上下运动、旋转运动 C.向前运动、旋转运动14.50米赛跑时,运动员做( )更有利于取得好成绩。A.曲线运动 B.直线运动 C.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5.用手将小球沿着桌面推出,当冲出桌面后,他的运动路线是( )。A.甲 B.乙 C.丙16.将立方体木块放在一个斜面上,它静置不动。把弹珠横放在同一个斜面上,它却滚了下来,这说明( )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A.放置方法 B.物体形状 C.斜面高度17.在运动会百米赛场上,小科用了14秒9,铭铭用了15秒1,楠华用了19秒。他们三人中速度最快的是( )。A.小科 B.铭铭 C.楠华18.小明散步走了5分钟,小红散步走了6分钟,比较两人走的速度,得出的结论是 ( )。A.小明走得快 B.小红走得快 C.无法比较19.生活中,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列成语与这种描述方法最相近的是( )。A.离弦之箭 B.转瞬即逝 C.一日千里20.设计过山车,小科同学想让小球在过山车上运动得快一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全部改成直线轨道 B.全部改成曲线轨道 C.坡度要有变化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1.坐在汽车上的人,与座椅比较是静止的。( )22.行驶的汽车中,坐在里面的人是运动的。( )23.一种物体只能有一种运动方式。( )24.用手将小球沿着桌面推出,小球冲出桌面后做直线运动。( )25.一个物体放在斜坡上,一定会沿着斜坡往下滚。( )26.一般情况下,汽车的运动速度比轮船快。( )27.小科跑了1000米,小新只跑200米,小科跑得更快。( )28.我们搭建“过山车”时需要建造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29.在做实验时,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任务。( )30.溪流中的水在流动过程中,既有曲线运动,也有直线运动。( )四、连线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连线题。前进的车轮 振动转动方向盘 滚动观光梯 转动荡秋千 平动拨动尺子 摆动五、排序题(8分)32.请将制作“过山车”的正确步骤排序。A.准备制作材料 B.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C.设计“过山车”轨道 D.测试、改进“过山车”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33.比较运动的快慢有哪两种方法?34.让小球从高处滚下,小球的运动形式有哪些?请你写出三种。七、实验题(每小题2分,共6分)小明、小刚和小强在自己学校的操场上跑了10秒,结果如下表。35.按照从快到慢,在表格中给他们排序。姓名 10秒跑过的距离(米) 排序小明 51 ( )小刚 56 ( )小强 54 ( )36.你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的方法是( )。A.他们都跑了10秒,跑的距离越长,说明跑的越快B.他们都跑了10秒,跑的距离越短,说明跑的越快C.他们跑的距离差不多,用的时间越短,说明跑的越快D.他们跑的距离差不多,用的时间越长,说明跑的越快37.小林站在小刚前方100米处,两人同时起跑,不久小刚追上了小林,跑得快的是( )。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的方法是:运动相同的( ),比较运动的( ),距离长,运动得( )。38.小明和小王从同一起点同时出发,小王最先到达终点,跑得快的是( )。你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的方法是:运动相同的( ),比较运动的( ),时间短,运动得( )。八、综合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9.振兴小学三年级(1)班的小科和小芳,利用小球、立方体、小木块、木板通过实验对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 ② ③(1)物体在①、②、③三个斜面上的运动速度按由快到慢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2)增加斜面的坡度的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增加小木块 B.减少小木块 C.往里推动小木块(3)立方体在斜面上静止不动的可能是( )。A.① B.② C.③(4)小球在①、②、③三个斜面上的运动方式( )。A.始终不变 B.①是不动,②和③是滑动 C.①是不动,②是滑动,③是滚动(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 )关。/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参考答案:答案第2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1页1. 参照物 运动2. 前 汽车3. 秒表 软尺 细绳4. 时间 距离5.起点6.平动7. 时间 距离8.曲线9.静止不动10.时间11.A12.C13.B14.B15.C16.B17.A18.C19.C20.C21.√22.×23.×24.×25.×26.√27.×28.√29.√30.√31.32.CABD33.①行完相同的路程,谁用的时间少,谁的速度就快,②在相同的时间内,谁运动的路程长谁的速度就快。34.移动、转动、滚动。35. 3 1 2 36.B 37. 小刚 时间 距离 快 38. 小王 距离 时间 快39.(1)C(2)B(3)C(4)A(5)斜面坡度大小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首先要确定合适的 ,如果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没有发生位置变化,就说明该物体是静止的,反之,就说明该物体是 的。【答案】 参照物 运动【详解】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要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位置发生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选择一个参照物,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如果位置发生变化就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2.在匀速行驶的汽车上,小强看到地上的树向后移动,应该判断汽车向 方行驶。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答案】 前 汽车【详解】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在汽车上,小强看到地上的树向后移动,他是以汽车为参照物,根据常识树是不会动的,应该判断汽车是向前行驶。3.我们在做好的过山车上,比较不同轨道上小球运动的快慢时,一般会用到( )、( )和( )。【答案】 秒表 软尺 细绳【详解】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时间越少,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运动距离越长,速度越快。在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的工具有秒表、软尺、细绳等,用来测量时间和距离进行判断。4.比较出发时间、地点不相同的两位同学的运动快慢,需要知道运动的 和 。【答案】 时间 距离【详解】人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计算速度的方法:速度=路程/时间。比较出发时间、地点不相同的两位同学的运动快慢,需要知道运动的距离和时间,通过计算单位时间通过的距离来比较运动快慢。5.测试“过山车”时,应以 ( )(填“起点”或“终点”)为中心,描述小球的位置。【答案】起点【详解】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必须确定参照物,以及确定这个物体的方向、距离。在“描述小球的位置”活动时,以起点为中心,描述小球的位置,可以用方向盘判断方向,用软尺测量距离。6.一个物体沿直线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的过程叫( )(填“平动”或“滚动”)。【答案】平动【详解】物体有平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等五种运动方式。一个物体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的过程(物体的各个点没有变化)叫做平动。推拉窗户、汽车的运动都是平动。7.利用物体运动的 和 ,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答案】 时间 距离【详解】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的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少,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8.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 )运动。【答案】曲线【详解】把物体运动的路径连成线,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9.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滚动和滑动中的一种。【答案】静止不动【详解】物体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平动、振动、转动、滚动和摆动等,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不同。我们将物体放置在斜面上,此时物体运动情况可能是静止不动、滚动和滑动中的一种。10.秒表可以用来测量物体从起点运动到终点的 。【答案】时间【详解】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工具。秒表可以用来测量物体从起点运动到终点的时间。二、选择题11.当我们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汽车窗外的景物( )。A.向后运动 B.向前运动 C.静止不动【答案】A【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我们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窗外的景物向后运动,故选项A符合题意,12.风车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做圆周运动,这种运动形式是( )。A.摆动 B.振动 C.转动【答案】C【详解】物体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滑动、振动、转动、滚动和摆动等。转动:也叫旋转运动,就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做圆周运动,整体不发生位置的变化。比如:小风车、钟表指针、齿轮等。风车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做圆周运动,这种运动方式是转动。13.乐乐坐在旋转木马上,开动之后,乐乐的运动形式包括( )。A.上下运动 B.上下运动、旋转运动 C.向前运动、旋转运动【答案】B【详解】旋转木马上的人随木马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人的位置有高低的变化,故运动形式包括上下运动、旋转运动。14.50米赛跑时,运动员做( )更有利于取得好成绩。A.曲线运动 B.直线运动 C.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答案】B【详解】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所以50米赛跑时,运动员做直线运动更有利于取得好成绩。15.用手将小球沿着桌面推出,当冲出桌面后,他的运动路线是( )。A.甲 B.乙 C.丙【答案】C【详解】物体的运动也叫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不同可以分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如图所示,用手将小球沿桌面推出,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它的运动路线是直线, 冲出桌面后,它的运动路线是曲线,所以C符合题意。16.将立方体木块放在一个斜面上,它静置不动。把弹珠横放在同一个斜面上,它却滚了下来,这说明( )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A.放置方法 B.物体形状 C.斜面高度【答案】B【详解】物体在斜面上会向下运动,运动形式有滑动和滚动,把立方体木块放在一个斜面上,它静置不动,把弹珠放在同一个斜面上,它却滚了下来,这说明物体的形状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17.在运动会百米赛场上,小科用了14秒9,铭铭用了15秒1,楠华用了19秒。他们三人中速度最快的是( )。A.小科 B.铭铭 C.楠华【答案】A【详解】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的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少,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运动会百米赛场上,小科用了14秒9,铭铭用了15秒1,楠华用了19秒。他们三人中,小科用时最短,速度最快。18.小明散步走了5分钟,小红散步走了6分钟,比较两人走的速度,得出的结论是 ( )。A.小明走得快 B.小红走得快 C.无法比较【答案】C【详解】要求谁走得快,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要求出小红和小明的速度,然后比较即可。小明散步走了5分钟,小红散步走了6分钟,二人散步的具体路程没有,故无法比较。故选C。19.生活中,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列成语与这种描述方法最相近的是( )。A.离弦之箭 B.转瞬即逝 C.一日千里【答案】C【详解】生活中,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一日千里,一日是指时间,千里是指路程,这个成语里面既有时间又有路程与题干中的描述方法相近;离弦之箭、转瞬即逝描述的是物体运动得非常快,与题干中得描述方法不符。所以选择C。20.设计过山车,小科同学想让小球在过山车上运动得快一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全部改成直线轨道 B.全部改成曲线轨道 C.坡度要有变化【答案】C【详解】直线轨道有利于“过山车”的加速,而曲线轨道通过减缓速度使“过山车”平稳运行。如果要让小球在“过山车”上运动得更快,我们可以改进过山车轨道,增加起点的高度或降低终点高度,并减少曲线运动,让“过山车”的直线轨道坡度变大,C是正确的选项。三、判断题21.坐在汽车上的人,与座椅比较是静止的。( )【答案】√【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参照物的选择不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以汽车内的座椅为参照物时,坐在行驶的汽车内的人是静止的。22.行驶的汽车中,坐在里面的人是运动的。( )【答案】×【详解】参照物的选定是为了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所选定的参照物是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有了它作比较再看被研究的物体跟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就比较方便了。因此,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所以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时,坐在里面的人是静止的;以马路为参照物时,坐在里面的人是运动的。23.一种物体只能有一种运动方式。( )【答案】×【详解】根据对运动方式的认识,物体的运动有多种方式。常见的运动方式有滑动、滚动、转动、振动,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故题干说法错误。24.用手将小球沿着桌面推出,小球冲出桌面后做直线运动。( )【答案】×【详解】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用手将小球沿着桌面推出,当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做的是直线运动;冲出桌面后做的是曲线运动。25.一个物体放在斜坡上,一定会沿着斜坡往下滚。( )【答案】×【详解】我们周围有许多斜坡,物体在斜坡上的情况有:也许会在斜坡上不动,也许会像大石头从山坡上滚下去那样滚动,还有可能会像我们滑滑梯那样滑动下去。一个物体放在斜坡上,不一定会沿着斜坡往下滚。题目说法错误。26.一般情况下,汽车的运动速度比轮船快。( )【答案】√【详解】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时间相同比距离,距离越长速度越快。一般情况下,汽车的运动速度比轮船快。27.小科跑了1000米,小新只跑200米,小科跑得更快。( )【答案】×【详解】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快。题干中没有说明小科和小明的用时,所以无法判断谁跑的更快。28.我们搭建“过山车”时需要建造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答案】√【详解】直线轨道有利于“过山车”的加速,而曲线轨道通过减缓速度使“过山车”平稳运行。所以,我们搭建“过山车”时需要建造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29.在做实验时,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任务。( )【答案】√【详解】在小组实验活动中,分工合作能够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便于沟通交流等。所以在做实验时,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任务。30.溪流中的水在流动过程中,既有曲线运动,也有直线运动。( )【答案】√【详解】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溪流中的水在流动过程中,既有曲线运动,也有直线运动。四、连线题31.连线题。前进的车轮 振动转动方向盘 滚动观光梯 转动荡秋千 平动拨动尺子 摆动【答案】【详解】物体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物体有移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等运动方式。前进中汽车车轮的运动形式是滚动;转动方向盘是转动;观光梯是平动;荡秋千的运动形式是摆动;拨动尺子是振动。五、排序题32.请将制作“过山车”的正确步骤排序。A.准备制作材料 B.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C.设计“过山车”轨道 D.测试、改进“过山车”【答案】CABD【详解】在建造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轨道的总长应在两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最后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所以制作“过山车”的顺序:在纸上设计“轨道路线”——准备制作材料——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调试与评价。六、简答题33.比较运动的快慢有哪两种方法?【答案】①行完相同的路程,谁用的时间少,谁的速度就快,②在相同的时间内,谁运动的路程长谁的速度就快。【详解】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是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34.让小球从高处滚下,小球的运动形式有哪些?请你写出三种。【答案】移动、转动、滚动。【详解】在观察“过山车”运动过程中,描述小球的位置,以起点为中心,可以用方向盘判断方向,用软尺测量距离。让小球从高处滚下,小球的运动形式有移动、转动、滚动。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快,可以改变轨道的坡度和曲直等状态。七、实验题小明、小刚和小强在自己学校的操场上跑了10秒,结果如下表。35.按照从快到慢,在表格中给他们排序。姓名 10秒跑过的距离(米) 排序小明 51 ( )小刚 56 ( )小强 54 ( )36.你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的方法是( )。A.他们都跑了10秒,跑的距离越长,说明跑的越快B.他们都跑了10秒,跑的距离越短,说明跑的越快C.他们跑的距离差不多,用的时间越短,说明跑的越快D.他们跑的距离差不多,用的时间越长,说明跑的越快37.小林站在小刚前方100米处,两人同时起跑,不久小刚追上了小林,跑得快的是( )。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的方法是:运动相同的( ),比较运动的( ),距离长,运动得( )。38.小明和小王从同一起点同时出发,小王最先到达终点,跑得快的是( )。你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的方法是:运动相同的( ),比较运动的( ),时间短,运动得( )。【答案】35. 3 1 2 36.B 37. 小刚 时间 距离 快 38. 小王 距离 时间 快【分析】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的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少,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35.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知道,在相同时间下,小刚跑过的距离最长、然后是小强、最后是小明,所以它们的速度由快到慢排列为:小刚、小强、小明。36.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的方法是他们都跑了10秒,跑得距离越长,说明跑得越快。37.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小林站在小刚前方100米处,两人同时起跑,不久小刚追上了小林,小刚跑过的距离长,跑得快的是小刚。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的方法是:运动相同的时间,比较运动的距离,距离长,运动得快。38.在相同的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少,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小明和小王从同一起点同时出发,小王最先到达终点,小王用的时间少,跑得快的是小王。你判断他们运动得快慢的方法是:运动相同的距离,比较运动的时间,时间短,运动得快。八、综合题39.振兴小学三年级(1)班的小科和小芳,利用小球、立方体、小木块、木板通过实验对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 ② ③(1)物体在①、②、③三个斜面上的运动速度按由快到慢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2)增加斜面的坡度的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增加小木块 B.减少小木块 C.往里推动小木块(3)立方体在斜面上静止不动的可能是( )。A.① B.② C.③(4)小球在①、②、③三个斜面上的运动方式( )。A.始终不变 B.①是不动,②和③是滑动 C.①是不动,②是滑动,③是滚动(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 )关。【答案】(1)C(2)B(3)C(4)A(5)斜面坡度大小【分析】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与物体的形状、斜面的坡度大小、斜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有三种情况:静止、滑动、滚动。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只有一种:滚动。【详解】(1)相同物体在斜面运动,坡度越大,运动速度越快,坡度越小,运动速度越小。③的坡度最小,②的坡度最大,因此物体在三个斜面上的运动速度为②>①>③。(2)斜面的坡度也就是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增加小木块和往里推小木块都能增加斜面的高度,从而增大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使坡度增加。减少小木块使得斜面坡度降低。(3)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和物体的形状、斜面坡度、放置方式都有关。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有三种情况:静止、滑动、滚动。物体的形状和放置方式相同,坡度越小物体运动速度越小,③的坡度最小,立方体在斜面上最有可能静止不动。(4)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有三种情况:静止、滑动、滚动。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都是滚动。因此小球在①、②、③三个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始终不变。(5)综上所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斜面坡度有关。试卷第4页,共9页试卷第5页,共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教科版(2017)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A3原卷).docx 教科版(2017)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A4原卷).docx 教科版(2017)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精品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