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习近平导入新课思考:我国的四大发明是哪些?它们对世界历史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由此导入新课。第14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学习目标1、知道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和外传,认识我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天文学和理学的概况,知道这两个领域的成就。3、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宋词、元曲和史学成就,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活字印刷术发明前——雕版印刷术。辽宋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但雕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材料一:在雕版印刷术发明出来以后,当时的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请你算一下,要刻完我们这本历史课本(12万多字),按每天刻50字算需要几年时间 6年半阅读材料,分析雕版印刷术有哪些弊端?费工费时、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利用率低材料二:宋太祖时,由官主持刻印《大藏经》, 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 的雕版再也派不上用场了。材料三:一个版200个字,刻工已经成功的刻制了199个字模,即将大功告成,刻工很兴奋,结果最后一个字一激动刻坏了,导致前功尽弃。人物:毕昇时期:北宋成就:发明活字印刷术工序: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板活动与探究:活字印刷术有何优点?“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沈括《梦溪笔谈》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元代-王祯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总结并创新活字印刷术的发展木活字元中期锡活字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及影响活字印刷术的传播方向影响: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半岛,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美国著名学者 罗伯特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汉王充《论衡·是应》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罗盘:北宋时期,人们把带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就制成了罗盘指南针: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北宋《萍洲可谈》指南针的传播及影响:(1)传播:指南针经过阿拉伯地区传到欧洲。阿拉伯人(2)影响: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同时它也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和发现新大陆(北美洲)火药的演变史 唐朝唐朝末年宋元南宋元朝发明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突火枪(始祖)元代火铳开始用在军事领域火药发明了火铳[chòng ]中国的火药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影响传播火药的传播与影响:还是我们!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样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面貌,由此又引发无数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四大发明的影响北宋:沈括北宋:苏颂 主持创制了水运仪象台,比欧洲同类仪器早了数百年。元:郭守敬创制了先进的历法“十二气历”。著有《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制简仪,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对指导农业生产有很多帮助。他测定的一年为365.2425天,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300年。天文学的发展沈括郭守敬苏颂《梦溪笔谈》是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尤以其科学技术价值闻名于世。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梦溪笔谈》具有世界性影响。日本早在19世纪中期排印这部名著,20世纪,法、德、英、美、意等国家都有学者、汉学家对《梦溪笔谈》进行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水运仪象台是北宋时期苏颂、韩公廉等人发明制造的以漏刻水力驱动的,集天文观测、天文演示和报时系统为一体的大型自动化天文仪器。标志着中国古代天文仪器制造史上的高峰,被誉为是世界上的最早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开启近代钟表擒纵器的先河。被称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授时历》是古代中国历法的巅峰之作,精确计算出一年为365.2425日,与现代公历基本一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授时历》不仅在科技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还在社会和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最高水平,为后世的天文观测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同时,《授时历》的实施也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和互动,对东亚地区的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授时历》理学理学的含义代表人物目的是宋代儒学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形成的。程颢程颐朱熹程朱理学维护封建统治影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但它强调封建礼教,束缚了人们的精神追求。理 学程颢和程颐认为理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他们将天理与传统的伦理道德联系起来,要求人们为人行事必须遵循天理。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遵从传统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这一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逐渐成为我国古代的统治思想。朱熹的思想还传到朝鲜半岛、日本乃至欧洲。程颢、程颐、朱熹的思想主张宋词:特点: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在唐朝己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有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做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宋词和元曲豪放派宋词代表人物苏轼词风:气势豪迈词风:风格委婉李清照婉约派请你想一想宋朝,词的内容呈现出风格多样、内容广泛,名家辈出的原因是什么?就时代背景考察,两宋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市民文娱之勃兴……为词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最充分的社会条件。就美学因素考察,诗这种体裁,由于形式过于整齐,有时难免影响了它的表现力……词正弥补了这种不足。它可以用各种长短句或疏或密、灵活多变地表达深长、细腻、丰富的情感。——《中国文学史》都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民间社会需要大量的歌词;词很少受到“文以载道”思想的束缚,利于抒发个人的情愫元曲元曲是在前代说唱、戏曲艺术的基础上行程的。形式有散曲和杂剧。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元曲大家关汉卿马致远元代著名的杂剧家除关汉卿外,还有马致远、王实甫。体例:内容:编年体通史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资治通鉴》书名是宋神宗所赐,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史学两司马:司马光、司马迁史学双壁:《资治通鉴》《史记》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影响: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价值知识拓展知识拓展宋元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成就很高。宋代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很有名,他们的书法各有新意。宋元时期的绘画艺术,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巧成熟,突出体现在山水、花鸟和风俗画的创作中。元朝著名的画家有赵孟頫、倪瓒、黄公望等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科技文化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天 文 学 的 发 展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理 学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课堂小结程颢、程颐、朱熹沈括、苏颂、郭守敬毕 昇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1.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文献描述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2.唐中期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唐末运用于军事,到宋代则出现了“突火枪”等管形武器;印刷术方面,毕昇在唐代雕版印刷成熟的基础上,用胶泥刻字,再用火烧制字模排版,印完之后,松脂熔化,泥字拆开,可再次排版。上述材料说明宋代科技( )A.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B.与工业生产相结合C.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D.在应用中改进创新DD巩固练习3.北宋沈括创制的“十二气历”以立春为元旦,按节气来定月份;元朝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的取名源自“敬授民时”,指历法付与百姓,使之知时令变化,这表明中国古代历法的制定目的在于( )A.理论创新 B.服务生产 C.巩固统治 D.方便祭祀4.这是北宋时期的一部著名史书,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作者称写此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净恶,取是舍非”,此后历代帝王以此书为“历史教科书”。该书是( )A.司马迁的《史记》 B.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C.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D.司马光的《资治通鉴》D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