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六单元综合测试题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秦岭和合南北”,从地理角度理解最合理的是( )A.秦岭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联系的必经之路B.秦岭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秦岭D.秦岭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最高的山峰2.下列保护秦岭的举措中,不合理的是( )A.在秦岭山麓大量建设别墅,满足人们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B.建立自然保护区,依法保护C.发展生态农业,防止农业污染D.倡导文明旅游,防止旅游中对环境的污染 我国许多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据此完成3~4题:3.这首诗描写的场景多出现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4.关于该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B.农作物一年收获一次C.水运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D.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建好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位于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林场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范例,三代塞罕坝林场人坚持植树造林,为京津地区建起了一道神奇的生态走廊。读我国北方地区简图,完成5~6题:5.关于塞罕坝林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交界处B.北侧是内蒙古高原,南侧是黄土高原C.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D.位于季风气候区6.关于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春旱均严重B.受气候的影响,图示平原区只能种植冬小麦C.华北平原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科技力量不足D.生态林对北方地区起到阻沙、防风和涵养水源的生态作用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开凿始于战国时期,开凿难度极大。古代劳动人民依靠双手,在崇山峻岭中,凿石挖土,肩挑背扛,挥汗如雨,前后苦干十年,开凿了一条长达150多千米的浩大河道,使渭河以北的关中沃野得到自流灌溉。读郑国渠及其附近区域地形分布图,完成7~8题:7.郑国渠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巧妙利用自然条件实现自流灌溉,郑国渠的大致流向是(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西南向东北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北向东南8.“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粒粮食都来自劳动者的汗水,我国劳动人民在郑国渠自流灌溉的农田上辛勤耕种,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可能是( )A.甜菜 B.甘蔗 C.水稻 D.小麦 (2024临沂一模改编)根河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根河意为“清澈透明的河”,根河市每年的供暖期长达9个月,历史记载最低气温为-58 ℃,冬天的根河市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冰箱”。据此完成9~10题:9.根河“清澈透明”的自然原因是( )A.降水季节变化小 B.落差小,流速缓慢C.抗侵蚀能力较强 D.植被覆盖率较高10.冬天的根河市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冰箱”,根河市寒冷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低 ②冬季风迎风坡 ③海拔较高 ④离北冰洋远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读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完成11~12题:11.图中各企业分布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A.各企业之间生产上有联系,可以减少运费,降低成本B.该地矿产资源丰富,各企业都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工业C.该地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为各企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D.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均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集中布局便于污染治理12.下列叙述中,不符合该地区未来发展方向的是( )A.引进先进技术,淘汰落后产业B.废弃原有产业,着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治理污染,绿化环境D.加强科研,助力产业升级地坑院是窑洞的一种,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陕州曾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地坑窑院文化之乡”。读图,完成13~14题: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图 地坑院13.陕州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河南省 B.山东省 C.安徽省 D.山西省14.这种民居反映了当地突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 )A.黄土层深厚,且有直立性B.温带大陆性气候,缺少木材C.长冬无夏,气温年较差小D.地处西北地区,降水稀少 (2024 南充)为了探究我国黄土高原某区域水土流失问题,潘博士组织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探究各要素在不同情况下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下图)。据此完成15~16题:实验1:地面坡度与水土流失 实验2: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实验3:降水强度与水土流失 实验4:土壤性质与水土流失15.关于该实验结论,不恰当的是( )A.地表坡度越小越有利于保持水土B.土壤黏性越大越有利于保持水土C.降水强度越大越有利于保持水土D.植被覆盖率越大越有利于保持水土16.结合实验结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有效可行的措施是( )A.削山填沟,降低地表坡度B.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C.提高科技水平,减小降水强度D.加大资金投入,硬化裸露地表 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历史悠久,拥有古老的胡同与传统民居。据此完成17~19题:17.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最有利条件是( )A.水源充足 B.科技人才多C.靠近煤炭产区 D.用地广18.下列能体现北京传统文化的是( )A.蒙古包 B.吊脚楼 C.四合院 D.土楼19.为更好地建设宜居城市,北京应( )A.扩大绿地面积 B.大力建设欧式住宅C.建大型钢铁厂 D.拆除古老胡同和传统民居20.北京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下图示意北京世界文化遗产分布。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北京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有( )①在历史性建筑中建酒店、宾馆等,大力发展旅游业 ②在世界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 ③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的侵蚀 ④修旧如旧,避免维修过程中修缮性的破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二、综合题(共40分)21.为振兴东北经济,黑龙江省积极布局新兴产业,构建新发展格局。下图为黑龙江省雪期和最大积雪厚度分布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从“冷资源”到“热产业”]黑龙江省被誉为“冰雪之冠”。2022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的9枚金牌中有4枚来自该省。借助冬奥之风,黑龙江省迎来冰雪经济的发展良机。(1)黑龙江省发展冰雪运动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2分) (2)黑龙江省发展冰雪经济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2分)①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冰雪品牌 ②推动技术创新,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业 ③开发冰雪项目,发展冰雪旅游 ④在自然保护区内,大规模修建滑雪赛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从“大豆”到“金豆”]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积极发展大豆深加工产业。下图为大豆加工流程示意图。(3)图中生产沼气的原料主要是 和牲畜粪便等,废弃物的再利用有利于减轻 污染。(4分) (4)目前山东省已掌握大豆深加工高端技术,为促进“大豆”变“金豆”,有人认为黑龙江省应和山东省加强合作,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说出理由。(4分)参考答案:赞同。理由:通过区域合作,发挥山东省的技术优势和黑龙江省的原料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自主研发资金投入较多,区域联合可节省开支;区际联系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不赞同。理由:黑龙江省应自主研发大豆深加工高端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通过良性竞争,促进技术进步。(任选一种观点回答即可)22.读黄土高原局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图中数码①是 (山脉),说明其自然地理意义(两点即可)。(4分) (2)图中数码②是 (河流),描述其在图示区域的主要水文特征(两点即可)。(4分) (3)延安与西安相比,年平均气温较 低 (填“高”或“低”),简要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两点即可)。(3分) (4)在流水的冲刷作用下,黄土高原形成了黄土峁、黄土塬和黄土梁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推测这三种地貌形态的演变先后顺序: 。(填数码)(1分) ① ② ③(5)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保持水土的重要举措,如某小流域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应在a、b、c、d四处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其中打坝淤地应在 处,修筑梯田应在 处。(填字母)(2分) 23.读京津冀地区示意图和相关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 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北京市携手张家口市共同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成为世界上首座“双奥之城”。材料二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北京把首都钢铁公司的冶炼部分整体搬迁到河北省唐山市的曹妃甸,但科技研发中心仍留在北京。 北京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1)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距离 海较近,在张家口的 方向。与北京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域有 省和 市。(4分) (2)北京位于五带中的 。北京市举办冬奥会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填字母)。(4分) A.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气候湿热B.冬季温暖多雨C.终年寒冷,积雪厚度大D.冬季寒冷,冰雪不易融化(3)受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冰雪运动发展最好的地区是( )(2分)A.东北三省 B.长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 D.港澳地区(4)首都钢铁公司的研发中心留在北京,因为北京是全国的 中心,科技力量雄厚。冶炼部分整体迁出北京,主要是为了 (填字母)。(4分) A.改善交通拥堵状况 B.解决住房紧张问题C.改善环境质量 D.解决就业问题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秦岭和合南北”,从地理角度理解最合理的是(B)A.秦岭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联系的必经之路B.秦岭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秦岭D.秦岭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最高的山峰2.下列保护秦岭的举措中,不合理的是(A)A.在秦岭山麓大量建设别墅,满足人们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B.建立自然保护区,依法保护C.发展生态农业,防止农业污染D.倡导文明旅游,防止旅游中对环境的污染 我国许多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据此完成3~4题:3.这首诗描写的场景多出现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B)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4.关于该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C)A.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B.农作物一年收获一次C.水运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D.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建好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位于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林场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范例,三代塞罕坝林场人坚持植树造林,为京津地区建起了一道神奇的生态走廊。读我国北方地区简图,完成5~6题:5.关于塞罕坝林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A.位于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交界处B.北侧是内蒙古高原,南侧是黄土高原C.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D.位于季风气候区6.关于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D)A.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春旱均严重B.受气候的影响,图示平原区只能种植冬小麦C.华北平原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科技力量不足D.生态林对北方地区起到阻沙、防风和涵养水源的生态作用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开凿始于战国时期,开凿难度极大。古代劳动人民依靠双手,在崇山峻岭中,凿石挖土,肩挑背扛,挥汗如雨,前后苦干十年,开凿了一条长达150多千米的浩大河道,使渭河以北的关中沃野得到自流灌溉。读郑国渠及其附近区域地形分布图,完成7~8题:7.郑国渠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巧妙利用自然条件实现自流灌溉,郑国渠的大致流向是(B)A.自东北向西南 B.自西南向东北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北向东南8.“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粒粮食都来自劳动者的汗水,我国劳动人民在郑国渠自流灌溉的农田上辛勤耕种,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可能是(D)A.甜菜 B.甘蔗 C.水稻 D.小麦 (2024临沂一模改编)根河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根河意为“清澈透明的河”,根河市每年的供暖期长达9个月,历史记载最低气温为-58 ℃,冬天的根河市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冰箱”。据此完成9~10题:9.根河“清澈透明”的自然原因是(D)A.降水季节变化小 B.落差小,流速缓慢C.抗侵蚀能力较强 D.植被覆盖率较高10.冬天的根河市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冰箱”,根河市寒冷的主要原因是(C)①纬度低 ②冬季风迎风坡 ③海拔较高 ④离北冰洋远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读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完成11~12题:11.图中各企业分布密集的主要原因是(A)A.各企业之间生产上有联系,可以减少运费,降低成本B.该地矿产资源丰富,各企业都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工业C.该地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为各企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D.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均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集中布局便于污染治理12.下列叙述中,不符合该地区未来发展方向的是(B)A.引进先进技术,淘汰落后产业B.废弃原有产业,着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治理污染,绿化环境D.加强科研,助力产业升级地坑院是窑洞的一种,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陕州曾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地坑窑院文化之乡”。读图,完成13~14题: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图 地坑院13.陕州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A)A.河南省 B.山东省 C.安徽省 D.山西省14.这种民居反映了当地突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A)A.黄土层深厚,且有直立性B.温带大陆性气候,缺少木材C.长冬无夏,气温年较差小D.地处西北地区,降水稀少 (2024 南充)为了探究我国黄土高原某区域水土流失问题,潘博士组织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探究各要素在不同情况下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下图)。据此完成15~16题:实验1:地面坡度与水土流失 实验2: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实验3:降水强度与水土流失 实验4:土壤性质与水土流失15.关于该实验结论,不恰当的是(C)A.地表坡度越小越有利于保持水土B.土壤黏性越大越有利于保持水土C.降水强度越大越有利于保持水土D.植被覆盖率越大越有利于保持水土16.结合实验结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有效可行的措施是(B)A.削山填沟,降低地表坡度B.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C.提高科技水平,减小降水强度D.加大资金投入,硬化裸露地表 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历史悠久,拥有古老的胡同与传统民居。据此完成17~19题:17.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最有利条件是(B)A.水源充足 B.科技人才多C.靠近煤炭产区 D.用地广18.下列能体现北京传统文化的是(C)A.蒙古包 B.吊脚楼 C.四合院 D.土楼19.为更好地建设宜居城市,北京应(A)A.扩大绿地面积 B.大力建设欧式住宅C.建大型钢铁厂 D.拆除古老胡同和传统民居20.北京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下图示意北京世界文化遗产分布。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北京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有(D)①在历史性建筑中建酒店、宾馆等,大力发展旅游业 ②在世界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 ③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的侵蚀 ④修旧如旧,避免维修过程中修缮性的破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二、综合题(共40分)21.为振兴东北经济,黑龙江省积极布局新兴产业,构建新发展格局。下图为黑龙江省雪期和最大积雪厚度分布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从“冷资源”到“热产业”]黑龙江省被誉为“冰雪之冠”。2022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的9枚金牌中有4枚来自该省。借助冬奥之风,黑龙江省迎来冰雪经济的发展良机。(1)黑龙江省发展冰雪运动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冬季气温低,河流结冰期长;雪期长,积雪厚;多山地;等等 。(2分) (2)黑龙江省发展冰雪经济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A)(2分)①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冰雪品牌 ②推动技术创新,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业 ③开发冰雪项目,发展冰雪旅游 ④在自然保护区内,大规模修建滑雪赛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从“大豆”到“金豆”]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积极发展大豆深加工产业。下图为大豆加工流程示意图。(3)图中生产沼气的原料主要是 秸秆 和牲畜粪便等,废弃物的再利用有利于减轻 环境(大气、水等) 污染。(4分) (4)目前山东省已掌握大豆深加工高端技术,为促进“大豆”变“金豆”,有人认为黑龙江省应和山东省加强合作,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说出理由。(4分)参考答案:赞同。理由:通过区域合作,发挥山东省的技术优势和黑龙江省的原料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自主研发资金投入较多,区域联合可节省开支;区际联系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不赞同。理由:黑龙江省应自主研发大豆深加工高端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通过良性竞争,促进技术进步。(任选一种观点回答即可)22.读黄土高原局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图中数码①是 秦岭 (山脉),说明其自然地理意义(两点即可)。(4分) 参考答案:1月0 ℃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等。(任答两点即可)(2)图中数码②是 黄河 (河流),描述其在图示区域的主要水文特征(两点即可)。(4分) 参考答案:汛期较短、有结冰期、含沙量大。(任答两点即可)(3)延安与西安相比,年平均气温较 低 (填“高”或“低”),简要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两点即可)。(3分) 参考答案:延安地势较高,纬度较高。(4)在流水的冲刷作用下,黄土高原形成了黄土峁、黄土塬和黄土梁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推测这三种地貌形态的演变先后顺序: ②→③→① 。(填数码)(1分) ① ② ③(5)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保持水土的重要举措,如某小流域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应在a、b、c、d四处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其中打坝淤地应在 d 处,修筑梯田应在 c 处。(填字母)(2分) 23.读京津冀地区示意图和相关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 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北京市携手张家口市共同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成为世界上首座“双奥之城”。材料二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北京把首都钢铁公司的冶炼部分整体搬迁到河北省唐山市的曹妃甸,但科技研发中心仍留在北京。 北京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1)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距离 渤 海较近,在张家口的 东南 方向。与北京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域有 河北 省和 天津 市。(4分) (2)北京位于五带中的 北温带 。北京市举办冬奥会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D (填字母)。(4分) A.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气候湿热B.冬季温暖多雨C.终年寒冷,积雪厚度大D.冬季寒冷,冰雪不易融化(3)受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冰雪运动发展最好的地区是(A)(2分)A.东北三省 B.长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 D.港澳地区(4)首都钢铁公司的研发中心留在北京,因为北京是全国的 文化 中心,科技力量雄厚。冶炼部分整体迁出北京,主要是为了 C (填字母)。(4分) A.改善交通拥堵状况 B.解决住房紧张问题C.改善环境质量 D.解决就业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五、六章综合评价卷.docx 第五、六章综合评价卷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