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教育集团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社会与思品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教育集团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社会与思品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锦绣·育才教育集团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
初一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 分,共4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1.关于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B.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C.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D.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中,平原面积较小
2.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为.........( )
A.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
B.使我国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注入海洋,沟通了东部与西部之间的交通
C.在阶梯内部,由于降水丰富,水能资源巨大
D.有利于我西北内陆地区的农业发展
3.长江中游的治理措施是人工裁弯取直和加固大堤,其中人工裁弯取直主要是为了解决.......................................................( )
A.河道特别弯曲,妨碍航运 B.水流太急,易成水灾
C.泥沙淤塞河床,水流不畅,造成水灾,妨碍航运
D.开垦两岸沙洲,发展农业生产
4.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位置 B. 地形的影响 C. 冬季风的影响 D.洋流的影响
5.下列四幅图,表示的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它们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6.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A.山地和高原 B.山地和丘陵 C.丘陵和平原 D.高原和盆地
7.关于我国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
B.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在帕米尔高原,最南端在海南省上面
C.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太平洋的东侧
D.我国所跨纬度较广,地处寒、温、热三带
8.关于我国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
B.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西北等地区。
C.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D.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9.下列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配对正确的是.........................( )
A.①--呼和浩特 B.②---长沙 C.③---济南 D.④--拉萨
10.下列地形区在同一级阶梯上的是................................( )
A.四川盆地 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 B.东南丘陵 东北平原 武夷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塔里木盆地 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天山山脉 华北平原
11.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下列是我国一些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简称,其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是.............................( )
A.陇 B.晋 C.港 D.宁
12.世界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是因为我国............................................................( )
A.季风气候显著 B.夏季普遍高温
C.气候复杂多样 D.雨热同期
13.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B.由南向西北递减
C.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D.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4.下列地区与其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连接正确的是....................( )
A.黄河下游地区——草地 B.长江中下游地区——旱田
C.横断山区——林地 D.内蒙古高原——水田
15.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是...............................( )
A.冬季风势力太强 B.由于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西高东低的地势 D.每年夏季风强弱不同和进退时间的早晚
16.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下列匹配正确的是................................................( )
A. 朝鲜族---住吊脚楼 B. 藏族----打林卡、吃糌粑
C. 壮族---过雪顿节、晒大佛 D. 维吾尔族---喝青稞酒
17.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密度与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相当
B.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
C.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最小
D.我国人口东密西疏,分布不均
18.一位同学在假期旅游后写了一首记游诗:“自古农耕水土流,到处万壑与千沟。窑洞之中忆革命,听唱一曲信天游。”据此判断,他旅游的地方属于..( )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
19.成语“得陇望蜀”和“秦晋之好”包含了哪几个省区的简称......... ( )
A.贵州省和云南省、陕西省和山东省 B.甘肃省和陕西省、河北省和四川省
C.海南省和广东省、河北省和山西省 D.甘肃省和四川省、陕西省和山西省
20.右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形特点有............................( )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东部濒临海洋
③山区面积广大 ④地势西高东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1.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与我国南方地区相符的是........................................( )
A.居民喜欢吃面食,逢年过节吃饺子
B.多旱田,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
C.水运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D.房子很注意防寒,室内一般有取暖设备
22.上海能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从地理位置来看,主要是因为.....( )
A.濒临东海,以长江三角洲为依托 B.地势坦荡低平,气候湿润
C.河湖众多,自然条件优越 D.地处黄海之滨,扼长江人海口
23.能大大减弱冬季寒潮和 冷空气入侵四川盆地的山脉是............( )
①巫山 ②秦岭 ③大巴山脉 ④大兴安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4.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下列关于其区域发展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毗邻港澳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
②气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农作物全年都能生长
③著名的侨乡,外商在这里投资办厂现象普遍
④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浙江锦绣·育才教育集团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答卷
选择题(24题,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二、材料题(本大题4小题,共52分)
2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2016年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议在首都北京举行,这个城市位于我国的 __ 平原北部,是我国的_______中心和文化中心,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_地区。(3分)
(2)图上连接两个城市的直线CD是.......................( )(2分)
A.东西部分界线 B.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C.人口密度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图中A为 (山脉),B为 (河流)。(2分)
我们习惯把AB这山河连线作为 的分界线,该线的年降水量大致为 。...........................................( )(2分)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1500毫米 B.东部与西部 800毫米
C.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 1000毫米 D.南方与北方 800毫米
(5)把我们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用字母“F”在图中表示出来。(1分)
(6)有一位同学出门旅游,出发时仅带一空包,到目的地时,包里已装满了他脱下来的衣服。你认为他的旅游线路是.....................( )(2分)
A.乌鲁木齐到北京 B.北京到乌鲁木齐 C.哈尔滨到广州 D.广州到哈尔滨
你认为他旅游的季节是 (夏季或冬季)(1分),你认为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1分)
26.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共15分)
(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________,它是第_______级阶梯和第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3分)
(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乙是_______(海洋)。(2分)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________平原,②是________平原。(2分)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____,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________、________等城市的用水需求。在我国类似的区域之间能源的调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5)图中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6)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台湾省略图”和“台湾经济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A 岛等许多小岛.其中面积最大的台湾岛东临太平洋,北临 海,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B 省相望,请说一个台湾的美称________.台湾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5分)
(2)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大部分人还保留着乡音.说明了台湾和祖国大陆的  。(2分)
A.地缘关系 B.文化渊源 C.历史渊源 D.血缘关系
(3)台湾的工业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部,因为这里是平原,地势低平,交通便利.(1分)
(4)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已形成“进口-加工-出口 ”型的经济.根据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料、生产(加工)、产品的关系可判断①是______,(1分)②是产品.你认为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东北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太湖流域图
材料三:红松是一种珍稀树种,也是一种广泛运用于建筑、造船、国防工业的优良用材。丙区域是亚洲最大的红松分布区,近百年来,这里一直是我国红松最主要的采伐地。由于当地气候寒冷,红松生长更新极其缓慢。长期过量砍伐,导致该区域红松资源急剧减少,林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林下丰富的野生菌类和珍贵药材资源也遭到毁灭性挖掘。
(1)说出材料一中位于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甲、乙两个区域主要地形名称和最适合在当地发展的农业。(4分)
甲区域 高原,最适合发展 (畜牧业/种植业);
乙区域 平原,最适合发展 (畜牧业/种植业)。
为了改善林区生态环境,当地人们在加大对红松林抚育管理的同时,还设想利用温室栽培菌类和珍贵药材,并对收获的产品进行深加工再出售。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设想的合理性。(2分)
从材料二图中可以看出,太湖流域城镇分布有什么特点?(2分)为什么会有此特点?(1分)
(4)苏州素有“江南水乡”之美称,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8。你认为造成苏州缺水的原因是什么 (1分)应如何解决这类问题?(2分)
浙江锦绣·育才教育集团2015学年第二学期3月考
初一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答卷
选择题(24题,共48分)
[]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C A C D A C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D C D B D A D C
21 22 23 24
C A C A
二、材料题(本大题4小题,共52分)
2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华北;政治;北方。(3分)
(2)C(2分)
秦岭(山脉);淮河(河流)。(2分)
D(2分)
(5)用“F”在浙江省图中表示出来。(1分)
(6)C(2分);冬季(1分) ;言之有理即可。(1分)
26.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共15分)
(1)西北-东南 ;一、;二(3分)
(2)青海湖 ;渤海(2分)
(3)河套;宁夏(2分)
(4)南水北调;北京;天津;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5分)
(5)分布在黄河及其支流沿岸(1分)
(6)黄河进入下游华北平原地区,流速减缓,河道变宽,泥沙沉积,河床抬高。(2分)
27.读“台湾省略图”和“台湾经济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钓鱼;东;福建;“天然植物园”、“蝴蝶王国”、“水果之乡”、“东方糖库”(写出其一即可);亚热带季风气候。(5分)
(2)D(2分)
(3)西(西北)(2分)
(4) 原料;(1分)对外依赖大,易受国际环境影响(2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内蒙古;畜牧业;东北;“种植业;(4分)
(2)就地取材,原料丰富,自然环境优越、加工技术简易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3)城镇多沿湖或沿河分布、城镇密集等(2分)交通便利、生活取水方便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
(4) 人口数量过大导致用水量过大(1分)节约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场号: 座位号:
Xingming
Xingmin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