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综合探究二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课件+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综合探究二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课件+学案

资源简介

 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
议题1:弘扬劳动精神 投身创新创业
[情境1]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经营管理企业的理念和行为方式。《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在民营经济中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及时总结推广富有中国特色、顺应时代潮流的企业家成长经验。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情境2] 为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辽宁省要求建立省和市县领导干部定点联系民营企业和行会商会制度,倾听民营企业家诉求,为企业家解忧释惑;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依法平等对待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在科研创新、上市品牌培育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指导支持;不断优化完善“涉企一件事”,从开办、工程建设、生产经营到惠企政策兑现、员工录用、企业注销等都可以一次性办好;围绕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开展民营企业申报享受政策专题宣传,让企业不错过自贸港商机和惠企“大礼包”;加强对优秀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宣传力度,实施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培养计划,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1)分组讨论:在民营经济中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情境,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提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能够推动民营经济人士爱国敬业、诚信经营、回报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能够鼓励更多企业家投身创新创业,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2)独立思考:在辽宁省召开的“弘扬企业家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研讨会上,假如你是青年民营企业家,请结合情境,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写一份简短的倡议书,向全省民营企业家发出倡议。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主题明确,逻辑清晰;③字数200个左右。
提示:弘扬企业家精神 做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者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党和国家推出各种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为民营企业减负担、添动能。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广大民营企业家要弘扬企业家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为此,我向民营企业家发出如下倡议:弘扬爱国精神,坚守产业报国,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诚信合法经营,增强法律意识,恪守商业道德;培育创新精神,主动创新创造,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开拓国际视野,树立全球化眼光,推动双循环发展。
议题2:推动绿色生产 践行绿色消费
[情境1]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不懈植绿造绿、养绿护绿,是中国建设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的有力体现,也是中国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生动缩影。中国大力推动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世界递出了“绿色名片”。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主张“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从柬埔寨额勒赛水电站,到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的风电项目,再到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州光伏电站;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再到小岛国的节能灯……中国通过多种形式的务实合作,推动绿色发展。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国主张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分组讨论:结合情境和所学《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提示:①中国植绿造绿、养绿护绿,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美好家园。②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产生活绿色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③坚持开放发展,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通过一系列务实合作,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情境2] 2023年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东坝中心公园的植树点,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通过植树活动推动绿色发展,着眼的不仅是美丽中国的愿景,更是人类共同的绿色梦想。
面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的危机和挑战,中国提出倡议: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
(2)分组讨论:结合情境,综合运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知识,以“推动绿色发展,守护蓝色星球”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200字左右。
提示: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需要全世界共同珍爱和呵护。保护这颗蓝色星球、共同建设绿色家园,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共同的责任。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世界携手共建清洁美丽地球家园贡献中国力量。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旨在唤起人类珍爱地球、爱护环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让我们一起做节能低碳的环保卫士!
一、弘扬劳动精神与投身创新创业
1.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
(1)劳模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2)劳动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
(3)工匠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
2.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原因
(1)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2)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3)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
3.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措施
(1)广大劳动群众要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
(2)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3)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4.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措施
(1)国家角度: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2)个人素质角度:成功的创业者需要具备一系列素质,包括:持续创新能力,较强的风险承担能力,卓越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卓越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能力等。
(3)企业经营角度:①创业者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②企业既要追求经营利润,又要坚持诚信原则;既要讲求经济效益,又要承担社会责任。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推动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
1.国家角度:要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2.消费者角度: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三、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1.原因: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面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措施
(1)要大力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2)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3)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归根结底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
(4)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分配体系。
1.我国向世界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到2060年前,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需要(  )
①政府运用绿色技术对高能耗产品进行改造 ②企业将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作为经营目标 ③个人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④全社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运用绿色技术对高能耗产品进行改造的主体是企业,不是政府,①说法错误。企业以营利为目的,“企业将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作为经营目标”的说法错误,②不选。]
2.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到改革开放时期的“知识工人”邓建军、“白衣圣人”吴登云,再到新时代的“走钢丝的高空医生”陈国信、“大国工匠”管延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社会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之所以弘扬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是因为(  )
①劳动模范的社会地位高于普通劳动者 ②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 ③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④劳动精神是鼓舞人民前进的物质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故①中“劳动模范的社会地位高于普通劳动者”的说法错误。劳动精神是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动力,不是物质动力,④错误。]
3.2023年11月14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明确提出38条举措,多方面共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列对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举措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按规定评选表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建设者——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②招投标领域清理歧视性规定——保证民间投资主体平等地进入所有领域 ③完善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④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内生动力和竞争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按规定评选表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建设者,有利于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有利于提高企业内生动力和企业竞争力,①④符合题意。②中“进入所有领域”的说法错误。完善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没有直接关系,③说法错误。]
4.2023年8月1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攻关,牵头承担工业软件、云计算、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领域的攻关任务;弘扬企业家精神,上述措施有利于(  )
①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秩序 ②提高民营经济在所有制中的地位,激发其内生动力 ③推进民营企业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增强民营经济活力 ④加强民营企业责任意识,推动新时代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通知》内容强调的是科技创新,不涉及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秩序,①不符合题意。我国民营经济在所有制中的地位是法律规定的,《通知》中的措施并不能提高民营经济在所有制中的地位,②说法错误。“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攻关,牵头承担工业软件、云计算、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领域的攻关任务”,这有利于推进民营企业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增强民营经济活力,做优做强民营经济,③符合题意。“弘扬企业家精神,坚持回报社会”,这有利于加强民营企业责任意识,推动新时代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④符合题意。](共27张PPT)
综合探究二 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议题1:弘扬劳动精神 投身创新创业
[情境1]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经营管理企业的理念和行为方式。《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在民营经济中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及时总结推广富有中国特色、顺应时代潮流的企业家成长经验。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情境2] 为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辽宁省要求建立省和市县领导干部定点联系民营企业和行会商会制度,倾听民营企业家诉求,为企业家解忧释惑;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依法平等对待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在科研创新、上市品牌培育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指导支持;不断优化完善“涉企一件事”,从开办、工程建设、生产经营到惠企政策兑现、员工录用、企业注销等都可以一次性办好;围绕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开展民营企业申报享受政策专题宣传,让企业不错过自贸港商机和惠企“大礼包”;加强对优秀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宣传力度,实施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培养计划,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1)分组讨论:在民营经济中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情境,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提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能够推动民营经济人士爱国敬业、诚信经营、回报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能够鼓励更多企业家投身创新创业,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2)独立思考:在辽宁省召开的“弘扬企业家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研讨会上,假如你是青年民营企业家,请结合情境,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写一份简短的倡议书,向全省民营企业家发出倡议。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主题明确,逻辑清晰;③字数200个左右。
提示:弘扬企业家精神 做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者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党和国家推出各种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为民营企业减负担、添动能。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广大民营企业家要弘扬企业家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为此,我向民营企业家发出如下倡议:弘扬爱国精神,坚守产业报国,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诚信合法经营,增强法律意识,恪守商业道德;培育创新精神,主动创新创造,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开拓国际视野,树立全球化眼光,推动双循环发展。
议题2:推动绿色生产 践行绿色消费
[情境1]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不懈植绿造绿、养绿护绿,是中国建设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的有力体现,也是中国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生动缩影。中国大力推动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世界递出了“绿色名片”。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主张“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
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从柬埔寨额勒赛水电站,到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的风电项目,再到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州光伏电站;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再到小岛国的节能灯……中国通过多种形式的务实合作,推动绿色发展。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国主张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分组讨论:结合情境和所学《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提示:①中国植绿造绿、养绿护绿,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美好家园。②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产生活绿色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③坚持开放发展,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通过一系列务实合作,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情境2] 2023年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东坝中心公园的植树点,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通过植树活动推动绿色发展,着眼的不仅是美丽中国的愿景,更是人类共同的绿色梦想。
面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的危机和挑战,中国提出倡议: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
(2)分组讨论:结合情境,综合运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知识,以“推动绿色发展,守护蓝色星球”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200字左右。
提示: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需要全世界共同珍爱和呵护。保护这颗蓝色星球、共同建设绿色家园,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共同的责任。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世界携手共建清洁美丽地球家园贡献中国力量。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旨在唤起人类珍爱地球、爱护环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让我们一起做节能低碳的环保卫士!
一、弘扬劳动精神与投身创新创业
1.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
(1)劳模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2)劳动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
(3)工匠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
2.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原因
(1)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2)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3)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
3.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措施
(1)广大劳动群众要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
(2)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3)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4.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措施
(1)国家角度: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2)个人素质角度:成功的创业者需要具备一系列素质,包括:持续创新能力,较强的风险承担能力,卓越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卓越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能力等。
(3)企业经营角度:①创业者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②企业既要追求经营利润,又要坚持诚信原则;既要讲求经济效益,又要承担社会责任。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推动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
1.国家角度:要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2.消费者角度: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三、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1.原因: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面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措施
(1)要大力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2)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3)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归根结底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
(4)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分配体系。
2
4
3
题号
1
1.我国向世界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到2060年前,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需要(  )
①政府运用绿色技术对高能耗产品进行改造 ②企业将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作为经营目标 ③个人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④全社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4
3
题号
1
D [运用绿色技术对高能耗产品进行改造的主体是企业,不是政府,①说法错误。企业以营利为目的,“企业将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作为经营目标”的说法错误,②不选。]
2
3
题号
1
4
2.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到改革开放时期的“知识工人”邓建军、“白衣圣人”吴登云,再到新时代的“走钢丝的高空医生”陈国信、“大国工匠”管延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社会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之所以弘扬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是因为(  )
①劳动模范的社会地位高于普通劳动者 ②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 ③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④劳动精神是鼓舞人民前进的物质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
3
题号
1
4
C [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故①中“劳动模范的社会地位高于普通劳动者”的说法错误。劳动精神是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动力,不是物质动力,④错误。]
2
3
题号
4
1
3.2023年11月14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明确提出38条举措,多方面共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列对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举措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按规定评选表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建设者——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②招投标领域清理歧视性规定——保证民间投资主体平等地进入所有领域 ③完善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④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内生动力和竞争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
3
题号
4
1
B [按规定评选表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建设者,有利于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有利于提高企业内生动力和企业竞争力,①④符合题意。②中“进入所有领域”的说法错误。完善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没有直接关系,③说法错误。]
2
4
3
题号
1
4.2023年8月1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攻关,牵头承担工业软件、云计算、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领域的攻关任务;弘扬企业家精神,上述措施有利于(  )
①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秩序 ②提高民营经济在所有制中的地位,激发其内生动力 ③推进民营企业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增强民营经济活力 ④加强民营企业责任意识,推动新时代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4
3
题号
1
D [《通知》内容强调的是科技创新,不涉及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秩序,①不符合题意。我国民营经济在所有制中的地位是法律规定的,《通知》中的措施并不能提高民营经济在所有制中的地位,②说法错误。“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攻关,牵头承担工业软件、云计算、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领域的攻关任务”,这有利于推进民营企业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增强民营经济活力,做优做强民营经济,③符合题意。“弘扬企业家精神,坚持回报社会”,这有利于加强民营企业责任意识,推动新时代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④符合题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