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月的夜晚》教学内容:1、唱:《五月的夜晚》2、听:《萤火虫》、《虫儿飞》3、动:综合表演4、采集与分享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轻巧、优美的歌声来表现歌曲中五月的夜晚里轻盈、可爱的萤火虫的音乐形象。2、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做到声部和谐、清楚。3、欣赏《萤火虫》、《虫儿飞》,进一步拓展学生对五月的夜晚特色和萤火虫飞舞的想象,加强学生对歌曲意境的体会和感受,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学重点:1、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2、顿音要唱的短促而有弹性。3、有后半拍休止符的音符要唱的短而轻盈。4、二声部合唱声音和谐、层次清晰。教学难点:1、有后半拍休止符的音符的唱法。2、低声部的准确进入。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唱过合唱歌曲,但是对合唱歌曲的训练还不是很多,所以对他们而言能和谐、清楚的唱出二声部还是有难度,教学时教者应多指导。教材分析:《五月的夜晚》是一首简单的、填充式的二声部合唱歌曲,F大调,三四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由四个规整的乐句构成。旋律以“1、2、3、5、6”五个音写成,在一二乐曲结束的长音和第三乐句中的两个长音上,分别出现了类似于“回声”的伴唱旋律,加上跳音的处理,显得轻巧、跳跃,容易学唱。歌曲活泼天真,充满童趣,表现了五月的夜晚里萤火虫闪闪烁烁、漫天飞舞的可爱形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小星星教学过程:1、 《音诗画》导入情境师:五月的夜晚里谁提来一盏一盏小灯笼?小灯笼像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那不是灯,也不是星,那是什么呢?小朋友,快快请你猜一猜。(生答)师弹奏《五月的夜晚》伴奏,以柔和的大自然音乐为背景,加上蛙鸣声,虫叫声,营造出五月的夜晚安详、平静的氛围。使学生对美丽的五月的夜晚景色产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对五月的夜晚的喜爱之情。师:夏天的夜晚,美丽的荷塘边,满天的星星映着清清的河水,宁静而美丽,就连星星也被这景色吸引了,于是一颗颗星星变成了一只只小精灵来到了人间,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的认识一下他们呢?(生答)师:萤火虫,又名夜光,是一种小型甲虫,因其尾部能发出萤光,故名为萤火虫 。其实萤火虫体内有一种物质叫荧光素,当它和氧气接触时会发光。萤火虫的成虫期仅有两周时间,虽然它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它们却是五月的夜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你们喜欢萤火虫吗?(出示图片)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萤火虫有关的歌曲——《五月的夜晚》。2、 新授歌曲《五月的夜晚》(一)体验歌曲1、初步体验歌曲、感受歌曲情境。《五月的夜晚》是由张俊作词,鲍元恺作曲的一首三四拍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播放音乐)师:谁能说一说,歌曲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情绪体验?(欢快、活泼、开心、愉悦)师:我还想知道在听得时候,你们脑海中想像到怎样的一幅画面?(萤火虫满天飞舞的景象。)2、再次体验歌曲、感受萤火虫漫天飞舞的情景。师:小小的萤火虫既可爱又顽皮,一会飞到这一会飞到那,时而闪闪烁烁,时而像流星一样划过夜空。听一听,想一想,歌曲中哪一句表现萤火虫闪闪烁烁、漫天飞舞的情景?你能用优美、恰当的动作来表现萤火虫的可爱形象吗?3、再听歌曲、师生共同律动师:同学们表现的真形象,我们一起来做一群可爱的萤火虫飞起来好吗?(二)模唱旋律1、分析乐句特点师:通过我们刚才的律动我想请同学们来数一数乐曲有几个乐句?(四个,这里听不出来可再播放音乐听一听。)每个乐句有几个小节?(四个)歌曲是由四个规整的乐句组成。师:这四个乐句有什么特点,有没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比较一二句节奏相同,前两小节音高也相同,后两小节音高不同。第三乐句不同于其他的乐句,第四乐句是变化的再现第一乐句的节奏。)2、借助图例分乐句模唱旋律(1) 模唱一二乐句。(提示休止符要唱的跳跃、灵动)(2) 模唱第三乐句。(要唱的舒展、优美)(3) 模唱第四乐句。(要唱的连贯)(三)根据节奏读歌词师:同学们不但旋律唱的好,节奏掌握的也准确,让我们一起跟着歌曲的节奏来读一读歌词。我把歌曲中所有的休止符变成了萤火虫,当你遇到它们的时候要记得停顿哦!(四)师弹琴带唱歌曲、并提示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分句来学唱歌曲。(带唱第一遍)师:请小朋友们注意声音的表现,要体现出萤火虫的可爱形象。该活泼跳跃的地方要活泼跳跃、该连贯舒展的地方要连贯舒展。嘴巴放松张开,身体坐直,把悦耳的声音送出去(带唱第二遍)(五)指导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师:让我们用轻巧、优美的歌声来表现歌曲中五月的夜晚里轻盈、可爱的萤火虫漫天飞舞、闪闪烁烁的音乐形象。3、 学习二声部演唱1、 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时,老师加入二声部。师:刚才同学们唱的这么好,老师是不是在捣乱?(不是)其实这是一种演唱形式,谁能说出来?(轮唱)师:轮唱是由两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若干拍或若干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的效果。我国现代群众歌曲中常用轮唱这种形式。复调音乐中称之为"卡农"。你觉得这种演唱形式像什么现象?(回声)那么这些回声是在哪出现的呢?2、 听录音,判断老师是从什么地方加入合唱的。师:一二三乐句中每个乐句最后的长音上,第四乐句完整的演唱。3、 教唱二声部、提示顿音的演唱要短促而有弹性。4、 指导分组演唱二声部。(两遍)师:提示心里也要跟唱第一声部,(第二遍时)同学们你们听过回声吗 你能帮我喊一喊我的回声吗?(喂,你好吗?)回声有那么强吗?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轻、弱)师:这里的二声部就类似于回声的伴唱旋律,所以第二声部要控制音量,唱的弱一些,不能太强。4、 拓展延伸、采集与分享师:可爱的萤火虫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丽的风景,其实有关于萤火虫的歌还有很多,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两首歌曲一首是我们一年级学过的《萤火虫》,一首是《虫儿飞》,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它们和《五月的夜晚》的情绪有什么不同?师:其实和夏天有关的歌曲和故事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后去收集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分享。5、 总结下课学生在《五月的夜晚》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