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第一框 认识经济全球化学习目标1、通过材料我能说出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并能列举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我能辨识国际经济中的比较优势。2、通过材料分析,我能理解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3、通过材料分析,我能阐述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并能辩证分析其带来的影响。自主探究一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哪些?如何快速区分其主要表现形式?3.如何理解“比较优势”理论?4.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1、含义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这就是经济全球化。注意: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经济全球化与以往的历史阶段相比,最主要、最鲜明的特征是各国经济高度对外开放、深度相互依赖、全面相互融合。【知识应用】下列材料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哪一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世界各地观光购物,外国人也到中国参观游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家电、汽车、手机到服装、食品,外国商品随处可见,中国品牌的商品也走向世界各地。只要细加了解,就会发现许多外国品牌的商品是在中国生产组装的,中国品牌的商品也包含着来自许多国家的零部件。各类金融机构把触角伸向全球各地,国外金融市场的波动起伏日渐影响着我国金融市场与老百姓的家庭财富。生产全球化商品贸易全球化劳务贸易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易错辨析】区别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侧重于强调生产分工协作,在生产领域。如由各国企业共同生产某一产品的不同部件。贸易全球化——侧重于强调国际商品交换的发展,在交换领域。如某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销售或者出国旅游等内容。金融全球化——侧重于强调全球性国际金融市场。 如某企业进行国际投资、跨国收购,涉及国际金融机构等内容。为什么三星、苹果等国际品牌的生产要由亚洲国家代工?这些工厂现在逐步将部分生产线从中国转移至越南和印度,这又是为什么呢?比较优势理论如果一国生产某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个国家,我们就可以说相对于另一个国家,该国生产某产品存在比较优势。比较优势不仅存在于国家之间,也存在于地区之间、个人之间。比较优势的存在是形成分工的重要基础。请举例说明你对“比较优势”的理解。甲国每人的劳动生产率生产粮肉800千克或生产600千克乙国每人的劳动生产率生产粮肉1000千克或生产1200千克根据两国的比较优势,思考:⑴甲乙两国存在的比较优势各是什么?⑵甲国和乙国应该如何进行生产和贸易?探究与分享提示: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甲国应该生产粮食,乙国应该生产肉类,甲国向乙国出口粮食,从乙国进口肉;乙国向甲国出口肉,从甲国进口粮食。“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弊相衡取其轻。”知识应用:(2022·全国·高二)M国每人的劳动生产率是生产600千克大米或是生产700千克驴肉;N国每人的劳动生产率是生产800千克大米或是生产1400千克驴肉。现在两国进行分工和贸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M国劳动生产率都比N国低,需要从N国进口大米驴肉②N国不需要进行交易,因为N国的劳动生产率都比M国大③N国在生产驴肉上有比较优势,故应生产驴肉出口到M国④M国N国各自发挥比较优势有利于促进双方资源优化配置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从劳动生产率来看,两国相比,N国 无论在大米还是驴肉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进一步比较发现N国在生产驴肉上更具有比较优势,是M国的两倍,M国虽然在两方面均处于劣势,但在大米生产上劣势相对较小,也就是说,M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N国拥有生产驴肉的比较优势。①:M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①错误。②:M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N国拥有生产驴肉的比较优势,②错误。③:N国在生产驴肉上有比较优势,故应生产驴肉出口到M国,③正确。④:M国N国各自发挥比较优势有利于促进双方资源优化配置,④正确。故本题选D。D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它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多种动因共同驱动的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经济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转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材料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很过国家尤其发达国家的产品远远超出了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同时,以信息技术等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为各国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和通讯手段,压缩了国与国之间的时间和空间,降低了国际间的交易费用和成本,便利了商品和资本等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材料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追逐利润的狂热,“始终左右的资本家”,使其处于“无休止的运动”之中。对利益的不断追求,驱使资本不断突破疆域的限制,在全球到处落户,到处投资。材料三:在冷战的背景下,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两大体制对立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世界经济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冷战结束后,那些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发展中国家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逐步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使这些国家逐渐融入了世界经济的主流体系。材料四: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际间分工,并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材料四:在国际范围内,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其成员对市场的控制大大放松,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所有这些都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质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请根据材料,归纳概括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合作探究影响因素 经济全球化根本因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技术基础 新的科技革命,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发展根本动因 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体制基础 市场经济体制直接动因 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主要载体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张,起了推动作用思路参考: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易错辨析】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的比较 经济全球化 经济一体化区别 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这就是经济全球化。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即国家间通过签署条约或协定,采取具体的措施协调彼此之间的经济贸易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联系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有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又是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自主探究二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的含义、要素、地位、经营、影响(1)跨国公司的积极影响:材料一:跨国公司基本上都采取总部经济模式,进一步实现了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例如,华为P40,其主板和硬盘是由中、美两方技术人员在美国分公司研发提供的,光驱是由中、日两方技术人员在日本分公司研发提供的。此外,华为基于全球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在俄罗斯建立了专门的算法研究所,借助俄罗斯人出色的数学计算能力,突破了移动网络的特殊瓶颈,带动了全球化进程。有人认为,跨国公司是鲜花;也有人认为,跨国公司是祸水。你如何看待这一说法?②跨国公司推动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①跨国公司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资源配置的优化;③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强有力的载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材料二:国家工商总局人士分析说,一些进入我国市场的跨国公司逐渐显现垄断态势,许多国内企业遭到蚕食。如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凭借其雄厚资本,仅用几年的时间就把其品牌完全根植到中国年轻一代消费者的脑海中,可口可乐在中国的饮料市场份额已经达到70%,具有显性的垄断地位。此外,一些跨国企业还成为了国家实现污染转嫁的工具,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政府支持下于80年代在印度成立了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专门生产滴灭威、西维因等杀虫剂。结果不久,这家工厂40吨毒气泄漏,引发了20世纪最著名的一场生态灾难。(2)跨国公司的消极影响:①不考虑母国或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1)积极影响①跨国公司的大规模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推动着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②促进了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4、跨国公司的影响三、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2)消极影响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三、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4、跨国公司的影响1、中国一汽坚持“极致标准、极致要求”的理念,打造新红旗的极致品质,全新建立了新的供应商体系,坚持使用全球最优秀的供应商和技术最领先的合作伙伴来打造新红旗汽车。这反映了( )A.金融全球化 B.生产全球化C.贸易全球化 D.合作全球化2、近年来,尽管“逆全球化”“去全球化”言论频出,但是全球化并不会终结,也不会被根本逆转。这是因为( )①经济全球化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②经济全球化并不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载体④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B3、美国芯片制造巨头英特尔公司日前表示,公司计划向欧盟投资数百亿欧元。该计划着眼于提振整个生产过程,包括在德国建立一座大型半导体制造厂、在法国建-一个设计中心、扩展其在波兰的实验室能力、与西班牙巴塞罗那超级计算中心建立联合实验室等。英特尔向欧盟投资( )①主要目的是在欧洲建立完整的芯片产业链②利用欧洲各国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③促进资金、技术和商品、服务跨国流动,使世界经济高度融合④促进了相关国家间的经济联系,说明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①:美国芯片制造巨头英特尔公司向欧盟投资数百亿欧元,目的是为了获取利益,不是在欧洲建立完整的芯片产业链,故①不符合题意。③:英特尔向欧盟投资促进资金、技术和商品、服务跨国流动,但不能使世界经济高度融合,故③错误。故本题选B。B4、华为手机配件来自世界多个国家或地区:后置四摄的图像传感器芯片由日本索尼供应,400万、2000万像素镜头由中国台湾大立光供应,光学屏下指纹由深圳汇顶科技供应,显示屏是由韩向三星供应…….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①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②国际市场上的商品都由多国协作生产③比较优势的存在是形成分工的重要基础④跨国公司的生产目的旨在扩大世界市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①③:材料中“华为手机配件来自世界多个国家或地区”,可以看出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比较优势的存在是形成分工的重要基础,①③符合题意。②:并非国际市场上的所有商品都由多国协作生产,②错误。④:跨国公司作为企业,其经营的目的是为了盈利。扩大世界市场的是盈利的措施而不是跨国公司的生产目的,④错误。故本题选A。A5、2021年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于7月15日至16日在山东青岛举办。本届峰会继续以“跨国公司与中国”为主题,探讨跨国公司在重塑全球产业链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理清中国市场与跨国公司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关系,全面梳理跨国公司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以及新发展格局为跨国公司成长提供的新机遇。由此可见跨国公司( )①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②是世界各国经贸合作的最好形式③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④支配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②:跨国公司的目的是实现自己的利益,有时也会损害母国或者东道国的利益,不是世界各国经贸合作的最好形式,②错误。④:跨国公司支配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夸大了跨国公司的能力,④错误。故本题选B。B1.中国汽车企业J公司海外并购沃尔沃,在瑞典建立了欧洲研发中心,与沃尔沃联合开发出了基础模块架构CMA,该架构使平台化开发质量稳定,同时又具有高度灵活性,它覆盖各种车型。同时,J公司自研7nm工艺智能座舱芯片SE1000,打破了车规级芯片被国外垄断的情况;它还自建地轨卫星高精度导航系统,完成305座高精时空基准站的部署。根据上述材料,人们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综合运用经济全球化的内容,请你谈谈人们信心的来源。①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各国经济高度对外开放、深度相互依赖、全面相互融合。中国汽车企业与沃尔沃联合开发CMA,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②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J公司自主研发芯片、自建导航系统,推动科技进步,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改变了受制于人的局面,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③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我国汽车产业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不断研发、改进技术,提升市场竞争力,满足和引领市场需求。④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市场竞争打破了经济运行的国家和地区限制,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赢得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认识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含义表现影响因素重要载体含义要素运营影响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