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测评】粤教粤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微观生命世界》素质评估卷(A3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素养测评】粤教粤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微观生命世界》素质评估卷(A3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素养测评】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微观生命世界》基础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知识广场(每空1分,共10分)
1.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取镜和安放、 和放片、观察和收镜。
2.在目镜里看到的物象与标本的像正好是 的像。
3.在观察生物材料前,要将其处理得 ,并制成玻片标本。
4.转动转换器,可以使低倍 (目镜/物镜)转换成高倍 (目镜/物镜)。
5.动物体和植物体 (都是/都不是)由细胞组成的。
6.同一植物体的根、茎、叶、花等都是由 (相同/不同)的细胞组成的。
7.人们常常通过 的方法,将面粉制成各种食物。
8.干酵母粉里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 。它属于 。
二、判断大厅(每题2分,共20分)
1.病毒不是生物。( )
2.可以用手直接把发霉的橘子抓起来观察。( )
3.我们平时喝的酸奶属于发酵食品。( )
4.所有的霉菌都是有毒有害的,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发霉现象的发生。( )
5.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
6.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应该直接用高倍镜来观察细胞。( )
7.显微镜的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
8.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凸起程度有关。( )
9.调节聚焦螺旋使显微镜镜筒下降时,眼睛应该注视目镜。( )
10.自来水看起来洁净透明,里面肯定没有微生物。( )
三、选择乐园(每题2分,共30分)
1.在经过处理后,面包上的霉菌生长最快的是( )。
面包序号 ① ② ③
处理条件 高温烘烤后放入密封袋 喷洒水分并放在密封袋里 装入密封袋并放入冰箱
A.① B.② C.③
2.下列关于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步骤描述正确的是( )。
A.注视目镜时应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B.可以将发霉的面包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C.制作水滴载玻片时,需要盖玻片
3.制作面包时,烘焙师往往会加入酵母粉使面包变得松软,改善面包的口感,这是因为( )。
A.酵母粉是一种比面粉更松软的粉 B.酵母粉里的酵母菌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的二氧化碳
C.面团掺进了空气,使面团变得松软
4.下列食物中,除了( )都是由微生物帮助下产生的。
A.米粥 B.米酒 C.米醋
5.组合两个放大镜可以把物体放得更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号相当于显微镜的物镜,1号和2号放大镜离得越近越好
B.2号相当于显微镜的目镜,1号和2号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要适中
C.1号相当于显微镜的物镜,1号和2号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要适中
6.彬彬用显微镜观察样本时,发现看不清样本细节,此时他应该( )。
A.调节反光镜,让更多的光进入视野 B.换高倍物镜来观察样本 C.移动玻片标本至视野中央
7.彬彬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时,在视野中发现有个微生物在旋转,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生物实际上是顺时针旋转 B.微生物实际上是逆时针旋转
C.向下移动载玻片,可以让微生物出现在视野中央
8.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看到的视野发生变化,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视野范围变小了,看到的细胞变大了 B.视野范围变亮了,看到的细胞变大了
C.视野变得更亮了,看到的细胞变小了
9.下列描述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步骤正确的是( )。
A.滴→撕→展→染→吸→盖 B.滴→撕→展→盖→染→吸 C.撕→滴→展→盖→染→吸
10.下列常见微生物中,属于草履虫的是( )。
A. B. C.
11.“口罩”时期,我们被要求外出戴口罩,这一做法本质上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12.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病毒不能独立生存是因为没有细胞结构 B.病毒的个体比细菌还小,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C.由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它不是生物
13.下列生物中,属于真菌的是( )。
A.乳酸菌 B.花菜 C.花菇
14.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应该先在载玻片上滴加( )。
A.清水 B.生理盐水 C.酒精
15.下图是玻璃片上的水滴侧视图,其中能看到的视野范围最大的是( )。
A B C
四、问题城堡(每题4分,共20分)
1.渔民常会把捕捞的鱼制成鱼干,这样做是因为什么?
2.如图所示,彬彬想通过调节显微镜使看到的物象由①号图变成②号图,他可以怎么做?
3.彬彬从池塘里取了一些水样,然后把干草放在水中,这是为什么?
4.显微镜中有许多结构,当看到视野太暗时,我们应该调节哪一个结构?
五、实验探究(8分)
明明、洋洋、东东三位同学想用显微镜观察不同水里的微生物,他们用了不同的放大倍数去观察,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他们想尽可能看到更多的微生物,应该选择的水样是( )。
A.饮用水 B.池塘水 C.自来水
同学 明明 洋洋 东东
目镜 10× 10× 50×
物镜 40× 100× 100×
(2)三位同学使用的放大镜倍数如下表,他们看到的物体像最大的是( )。
A.洋洋 B.明明 C.东东
(3)【判断题】经过观察之后,他们发现在一种水样中没看到微生物,说明这种水可以直接饮用( )。
(4)【判断题】他们用显微镜观察时,能看到水样中的病毒( )。
六、拓展长廊(共12分)
1.历史上第一次用自制显微镜观察软木组织的科学家是谁?以及首次用自己改进的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谁?(6分)
2.请你介绍一种你熟悉的发酵食物,说一下它靠哪一种微生物来帮忙制作的。(6分)
参考答案
知识广场
对光
上下左右颠倒的像
薄而透明
物镜;物镜
都是
不同
发酵
酵母菌;真菌
二、判断大厅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三、选择乐园
1.B 2.C 3.B 4.A 5.B
6.B 7.A 8.A 9.B 10.C
11.B 12.C 13.C 14.B 15.A
四、问题城堡
1.渔民将鱼制成鱼干,是因为可以减少鱼中所含水分,从而减缓鱼的腐败变质速度。(答到减少水分,或者写霉菌生长需要水分等,言之有理即可)
2.首先将载玻片往左下方移动,使待观察对象来到视野中央,随后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再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清晰度。
3.使用干草主要是为了培养水中的微小生物的。
4.当看到视野太暗时,可以调节反光镜。
五、实验探究
(1)B;(2)C;(3)×;(4)×
六、拓展长廊
1.罗伯特·胡克是历史上第一次用自制显微镜观察软木组织的科学家;列文虎克首次用自己改进的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
2.霉豆腐,它是通过毛霉发酵,将豆腐变成具有特别风味的霉豆腐,毛霉是一种真菌。
或者酸奶,它是通过乳酸菌发酵将牛奶变成带有酸味的乳制品,乳酸菌是一种细菌。
【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