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浙教版(2024)科学七年级(下册)第2章 物质的微观结构(2.1~2.3原子结构)班级 学号 得分 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1.“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可以分为原子2.对下列物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尘土飞扬”是一种扩散现象B.扩散现象只能在气体、液体之间发生C.“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3.根据分子的模型判断,框内表示只有一种物质的是 ( )4.下列有关电解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时在负极产生氧气B.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电解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5.原子模型的演变反映了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漫长历程,下列曾被人们提出的模型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观粒子B.原子是一种实心的球体C.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带负电荷的电子镶嵌其中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6.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由a和c构成B.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等C.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等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a和b上7.如图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硫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B.硫原子的核外也有16个正电荷C.硫原子的质子数为16D.硫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为88.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铁块很难被压缩——分子间存在着斥力B.海绵很容易压缩——分子间存在间隙C.闻到花香——分子不停地做热运动D.铅块压紧后粘在一起——分子间存在引力9.1827年植物学家布朗首先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会做无规则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解释不符合分子动理论观点的是 ( )A.花粉微粒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布朗运动就是花粉分子的热运动C.水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会不断撞击花粉颗粒D.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越剧烈,对花粉微粒的撞击次数越多10.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原子一定比分子小 D.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11.实践活动课上同学们利用橡皮泥制作分子模型。“●○”模型(其中“●”和“ ”表示不同的原子)可表示的分子是 ( )A. CO B. SO C. H 12.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原子数量不发生变化B.电解水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2:1C.玻璃管b中产生的气体不能燃烧D.实验说明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13.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问世。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根据该模型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该原子中有两个质子B.原子之间存在着空隙C.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运动D.整个原子不显电性14.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主要任务之一是探明月球上氦-3的储量,如图是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B.氦-3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C.氮-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D.质子和中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15.家用加湿器通过超声波高频振荡,将水雾化为1~5微米(1微米 米)的超微粒子,从而改变室内湿度,增进健康。下列有关加湿器工作原理和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水形成水雾时分子体积变大B.水雾化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C.将水雾化时分子在不断运动D.超声波高频振荡将水分子分解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16.“花气袭人知骤暖”,这是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诗句,其中隐含的物理知识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程度与 有关;雨后天睛,荷叶上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分子间存在 。17.向容积为250毫升的细颈玻璃仪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然后再向 A 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A 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3次。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1)A中的现象为 ,说明 。(2)“将A 中液体倒转摇匀”的操作目的是 .(3)仪器A 颈部足够细的目的是 。18.用“水分子”、“氢分子”、“氢原子”、“氧原子”填空,并总结分子构成的一些规律。(1)晶莹的水滴是由大量的 聚集而成的,水分子里的 和 是按照一定的角度排列的。(2)氢气是由大量的 聚集面成的,氢分子是由 自相结合构成的。(3)由上述分析可知:①不同种类的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描述分子② .19.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生产和储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电解水法制氢的能量转化如图所示,氚可用于核能发电,氚是一种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原子。(1)电解水制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下列示意图能表示氚原子的是 (填字母)。20.请根据原子结构特点,将如下表格补充完整。原子种类 核电荷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钠 11 23铁 26 3021.如图所示为某原子的模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核电荷数为 ,该原子有 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 个电子。(2)画出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2.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从微观角度你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2)图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微观过程:①氢分子和氧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②表示 。(3)图1和图2这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三、实验探究题(第25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29分)23.用如图装置进行有关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实验开始后,将胶头滴管中的氨水挤入试管中。(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中氨分子遇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1)实验中,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现象是 。(2)设计图1、图2对比实验的目的是 。为保证该实验的客观性,需控制的变量有 、 ,若同时挤出A、B胶头滴管中的浓氨水,预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4.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一百多年来,科学家通过实验与推理不断纠正错误认识,逐步揭开原子的构成。(1)1897年,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他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他推测的依据是 。(2)1911年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图1),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由实验现象可以推理得出的结论有 (填字母)。A.原子核带正电B.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3)若α粒子撞击到电子, (填“明显影响”或“几乎不影响”)a粒子运动轨迹,原因是 。(4)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核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一种新粒子,这种粒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其质量与氢原子相近,这种粒子的名称为 .25.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水的组成。【实验步骤】①用大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2%的硫酸溶液,从A中的大圆孔注入;②用两个橡胶帽塞住右边两个出气口,用带针头的小注射器分别在出气口1和2处抽气,液面上升,直至水充满正负极;③接通电源,待C 中气体体积达到最大刻度时,关闭电源;④分别用带针头的注射器抽取气体并检验。【实验现象】(1)水电解时,两个电极上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B与C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是 ,A中液面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2)步骤④中用注射器抽取B中的气体,用 进行检验,现象是 ;再抽取C中的气体,点燃,观 察到 。【实验结论】(3)本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交流与反思】(4)步骤①中加入硫酸的作用是 。(5)电解水这一反应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填“分子”或“原子”)。四、分析题(第26题4分,第27题10分,共14分)26.从图片可以看出,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之间存在缝隙,那为什么金不容易被压缩呢 你有什么办法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缝隙呢 27.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1)图1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x的数值为 ;“11”指的是(2)图2是氢分子( 和氧分子 运动的示意图。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 。②从图中也可以看出,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了温度之外,还与 有关。(3)图3中,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两者之间的转化反应为C(石墨)一定条件C(金刚石),你对该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是 .第2章 2.1~2.3(原子结构)1. A 2D 3. A 4. D 5. D 6. B 7. B 8. B 9. B 10. C11. A 12. A 13. D 14. D 15. C16.温度 引力17.(1)液面低于刻度线 分子之间有间隔(2)加快扩散的速度 (3)便于观察液面的变化18.(1)水分子 氢原子 氧原子 (2)氢分子 氢原子(3)②同种原子也可以自相结合构成分子19.(1)水通直流电→氩气+氧气 (2)A20.11 12 26 5621.(1)6 6 2 4 (2)如图22.(1)分子在不断运动 (2)氢气十氧气气中水 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 (3)分子是否发生变化23.(1)喷有酚酞试液的小纸花变红 (2)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浓氨水的浓度 浓氨水的体积(合理即可) 图2试管比图1试管中的小纸花先变成红色24.(1)原子不显电性,电子带负电 (2)ABD(3)几乎不影响 电子的质量远比a粒子小得多 (4)质子25.(1)有气泡冒出 1:2 上升(2)带火星木条 木条复燃 淡蓝色的火焰 (3)氢和氧(4)增强水的导电性 (5)分子26.理由:金是因态物质,与液态、气态物质相比,分子间的距离最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分子间距离变小时,相互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所以金不容易被压缩。 方法:将表面平整的金块和铅块压紧,静置一段时间后,金块和铅块会互相渗入,发生扩散现象,说明金分子之间有问题。27.(1)8 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2)①B. C ②分子种类(3)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