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小学课时教案
课题: 《致敬平凡》
课型 新授 第 17-18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识别不同场景下劳动者的特征,了解艺术作品表现劳动者的常见手法;熟练运用剪贴画技巧,创作表现劳动者忙碌一天的作品;掌握立体纸片造型方法,塑造工作中的人物形象。 2.通过欣赏、讨论艺术作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与表达能力;在剪贴画与立体纸片创作过程中,锻炼学生动手实践、创新思维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劳动者,体会其辛勤付出,培养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感恩之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从艺术作品的各要素出发,深入分析作品动人的原因,学会简单的艺术评述。 2.指导学生运用剪贴画形式,生动表现劳动者忙碌场景;掌握立体纸片表现人物的基本方法,创作出立体的劳动者形象。
教学难点 1.提升学生对艺术作品深层次内涵的理解,使其能够准确把握作品传达的情感与精神。 2.在剪贴画创作中,引导学生构思独特的画面,展现出劳动者一天的丰富情节;在立体纸片创作中,帮助学生突破平面思维,巧妙运用材料构建出具有立体感与动态感的人物形象。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大量表现劳动者的艺术作品(绘画、雕塑、摄影等),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丰富的剪贴画材料,如彩色卡纸、彩纸、废旧画报、剪刀、胶水等;准备立体纸片创作材料,如厚卡纸、瓦楞纸、吸管、铁丝、白乳胶等;准备示范作品、展示道具。 学生准备:彩色卡纸、彩纸、废旧画报、剪刀、胶水、铅笔;厚卡纸、瓦楞纸、吸管、铁丝等用于立体纸片创作的材料。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一段包含不同场景劳动者工作瞬间的视频,如建筑工人高空作业、护士细心照顾病人、厨师专注烹饪等。 提问:“同学们,视频里出现了哪些劳动者?他们的工作看起来怎么样?”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 教师总结:“这些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美好,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平凡英雄。今天,我们就用美术创作向他们致敬。” (二)新授 艺术作品赏析与评述(活动一) 展示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提问:“看到这幅画,你们有什么感受?画面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教师从画面人物形象、动作、表情等方面分析,讲解画家如何刻画纤夫的艰辛;分析色彩运用,如暗沉色调营造的沉重氛围;讲解构图,如人物的排列与地平线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传达的情感与主题。 再展示一些不同风格表现劳动者的作品,如雕塑《艰苦岁月》,让学生分组讨论,从形象、色彩、材质等方面进行评述,每组推选代表发言。 剪贴画创作引导(活动二) 展示不同场景的劳动者剪贴画作品,如田野劳作的农民、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内容、色彩搭配、材料运用等。提问:“这些剪贴画是怎么表现劳动者忙碌的状态的?” 教师讲解剪贴画创作步骤:先构思画面场景与人物,再选择合适材料剪出形状,最后拼贴组合。强调构图要合理,色彩要协调。 教师示范(剪贴画创作) 选择 “社区里的志愿者” 场景示范。 首先,在彩色卡纸上用铅笔勾勒出志愿者弯腰清理垃圾的形象,讲解如何表现人物动态。 用剪刀剪下志愿者形象,提醒安全使用剪刀。 从废旧画报剪下社区环境元素,如绿植、小路等,拼贴在画面中,调整位置使构图美观。 用胶水粘贴牢固,添加细节,如志愿者衣服上的标志。 立体纸片创作引导(活动三) 展示立体纸片表现的劳动者作品,如消防员灭火场景、快递员送快递场景。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立体感与空间感,提问:“这些立体形象是怎么立起来的?用到了哪些材料和方法?” 教师讲解立体纸片创作原理与方法,如利用纸条折叠、卷曲、插接等方式塑造立体感,介绍辅助材料如吸管、铁丝的使用。 教师示范(立体纸片创作) 以 “帮助居民修理水管的工人” 为例示范。 用厚卡纸剪出工人身体各部分形状,如身体、四肢,讲解如何通过调整形状表现动作。 用纸条折叠出水管形状,用胶水固定。 利用铁丝将工人身体各部分连接,使其可活动,调整姿势。 将制作好的人物与水管组合,用瓦楞纸制作地面等场景元素,构建完整画面。 (三)学生实践创作 布置作业:学生可选择剪贴画或立体纸片创作,表现劳动者忙碌场景或帮助他人的瞬间。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创作前构思,选择合适材料,注意安全。对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予启发与帮助,鼓励创新。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将作品展示在展示区。 请学生介绍自己作品表现的劳动者、场景及创作思路。 其他学生从作品内容、创意、技巧等方面评价,教师引导客观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教师总结评价,强调作品亮点与共性问题,鼓励学生继续探索。 (五)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通过赏析作品、创作剪贴画与立体纸片,向平凡劳动者致敬。希望同学们今后尊重劳动者,发现生活中的美。”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劳动者,用更多艺术形式记录。 九、课后作业布置 1.用绘画或手工形式,表现一位未在课堂上创作过的劳动者。 2.采访身边一位劳动者,了解他的工作故事,与同学分享。 个性化设计:
板书设计: 《致敬平凡》
教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兴趣,学生积极参与作品赏析与讨论,但对艺术作品内涵的理解仍有待加深,后续应增加深度引导。在创作示范环节,学生能较好掌握基本技巧,但在创意与独特性方面有所欠缺,可能是引导启发不够。评价环节学生参与度较高,但评价方式可更丰富。在今后教学中,需针对这些问题优化教学,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与创作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