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质量和密度(分层练习)--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2 质量和密度(分层练习)--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 质量和密度(第2课时)
分层练习
1.关于物质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B.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质量也一定不同
C.一块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D.氧气瓶中的氧气用掉一半,剩下的氧气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2.某品牌的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若用去这瓶油的四分之一,则剩下的油与原来的油相比(  )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D.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3.如图,将一个不漏气的气球压入水中时气球的体积会变小,球内气体的质量和密度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B.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4.一金属块的密度为ρ,质量为m,把它分割成三等份,关于每一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和密度都是原来的三分之一
B.质量是原来的三分之一,密度仍为ρ
C.质量和密度都与原来相同
D.质量仍为m,密度是原来的三分之一
5.一只乒乓球略有凹陷,将它放入热水中,恢复了原状。对于球内气体来说,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质量 B.密度 C.温度 D.体积
6.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同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物质种类不变,其密度一定不改变
C.体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大
D.密度与物质质量或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7.在“测定液体的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可分别用量筒和天平测得,小缙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四位同学分别利用小缙的几组数据画出有关图像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与液体的体积(V)关系是(  )
A. B.
C. D.
8.某兴趣小组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液体的密度,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图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液体的质量越大密度也越大
B.液体甲的密度是1.25×103千克/米3
C.当体积相同时,液体甲与液体乙的质量比是5:4
D.当体积为100厘米3时,液体乙的质量为100克
9.分别由a、b、c三种物质制成的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b物质的密度是1.0×103千克/立方米
10.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30g
B.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C.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D.该液体密度为2g/cm3
11.如图所示,一块冰悬挂在支架上,冰的一部分浸没在浓盐水中,此时天平平衡。在冰块熔化为水的过程中(  )
A.杯中的盐水密度逐渐减小,天平的平衡破坏,左侧下降
B.杯中的盐水密度逐渐减小,天平的平衡破坏,右侧下降
C.杯中的盐水密度逐渐减小,天平仍平衡不动
D.杯中的盐水密度保持不变,天平仍平衡不动
12.有甲、乙、丙三种液体,甲的密度是3.43g/cm3,乙的密度是0.75g/cm3,丙的密度是1.27g/cm3。把它们放入大量筒中,从上到下依次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甲、丙、乙 D.乙、丙、甲
13.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若V甲=V乙,则m甲<m乙
D.若m甲=m乙,则V甲<V乙
14.如图所示,甲、乙两种实心球材料不同但体积相等,此时游码归零,天平平衡。则甲、乙两种材料的密度之比为(  )
A.3:4 B.4:3 C.2:1 D.1:2
15.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烧杯中,液面如图所示,三种液体密度的关系是(  )
A.ρ甲>ρ乙>ρ丙 B.ρ丙>ρ甲>ρ乙
C.ρ乙>ρ甲>ρ丙 D.ρ丙>ρ乙>ρ甲
16.已知1m3的空气的质量为1.29kg,用尺子量一量你卧室的大小,估算一下卧室中空气的质量相当于以下哪个的质量(  )
A.1张纸 B.1本书 C.1个成人 D.8匹马
17.手撕钢学名为不锈钢箔材,它薄到可以用手轻易撕开,厚度只有A4纸的四分之一(ρ手撕钢>ρ纸),可广泛用于国防科技、医疗器械、精密仪器等各个领域,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手撕钢受热膨胀后,质量将会随之变大
B.将手撕钢拿到空间站,质量变小
C.与同质量的纸相比,手撕钢的体积更大
D.一卷手撕钢用去一半,密度将保持不变
18.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已知ρ水>ρ酒),其中a、b两点到液面的距离相同,a、c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盛的是酒精,乙盛的是水
B.在a、c两点水平面以下,容器中水的质量比酒精大
C.在a、b两点水平面以下,容器中水的质量比酒精大
D.在a、c两点水平面以上,容器中水、酒精的质量大小无法比较甲
19.由两种材料制成的、直径相同的两个半球组成一个实心球,如图所示。这两种材料的密度分别为ρ1、ρ2且ρ1<ρ2。已知该实心球能在水中悬浮,则下列关于ρ1、ρ2和ρ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ρ1 ρ2=ρ水 B.ρ1 ρ水=ρ2
C.ρ1+ρ2=ρ水 D.ρ1+ρ2=2ρ水
20.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液体密度分别是ρ甲和ρ乙,图中关于两种液体的密度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21.关于密度公式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质量不变的时候,密度与体积成正比
B.当体积不变的时候,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物质的密度等于它的质量与体积之比
D.密度与体积成反比,与质量成正比
22.a、b两个小球分别由、的甲、乙两种材料制成,两小球质量之比为ma:mb=6:5。体积之比为VaVb=3: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则a球是空心的
B.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将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装满水后,两球总质量相等
C.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则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与实心部分体积之比为1:4
D.若两球均是空心的,a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可以比b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大
23.一辆载重30t的平板车能否运送100块长5m、宽1m、厚0.01m的钢板?已知这块钢板的密度是7.8×103kg/m3。
24.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改进使用了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如一体积为0.01m3的钢制零件,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替换后质量可减少61kg。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kg/m3,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为   kg/m3。
25.长沙臭豆腐以其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而全国闻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现测得一块臭豆腐质量约为10g,体积约8cm3,则其密度为   g/cm3。若吃掉一半,剩余部分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
26.一次物理课上,老师拿出了4个表面涂着相同颜色漆的大小不同的实心正方体金属块(上面分别标着1、2、3、4四个数字,漆的质量、体积都忽略不计),老师告诉大家画中两个是铁块,另两个是铜块(ρ铜>ρ铁),同学们测量了每个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后,老师在黑板上用描点法画图象,如图所示,刚刚描好对应的四个点,聪明的小阳就知道了哪两个是铜块哪两个是铁块。请你判断金属块3是    块,和金属块2是同样材料做的是金属块    。
2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
(1)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
(2)水的m﹣V图像应该在    区域。(选填“Ⅰ”、“Ⅱ”或“Ⅲ”)
28.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2月5日,国内油价年内首次大幅下调,其中汽油每吨下调420元。已知某小车油箱容积为56升,汽油密度0.8×103kg/m3。请你回答:
(1)汽油密度0.8×103kg/m3,它表示的意义是:   。
(2)车主给该小车加满一箱汽油将少花    元。(保留一位小数)
29.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根据雪地上脚印深度进行粗略测量积雪密度的方法:利用一块平整地面上的积雪,用脚垂直向下踩在雪上,形成一个向下凹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已知冰密度为ρ冰。测出积雪原来厚度为H,用脚踩在雪上形成脚印深度为h。
(1)用此方法测出积雪密度的表达式ρ雪=   (用H、h、ρ冰表示)。
(2)从微观的角度(水分子)解释雪变成冰的原因是    。
30.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此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   。用甲、乙两种不同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   。
31.2019年6月杭州加油站微调92号汽油每升的价格。和大多数物质一样,汽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气温的上升,汽油密度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受此影响,在每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升(或每立方米)汽油的价格会略微    (填“上调”、“下调”或“不变”)。
32.建筑工地需要50m3的沙石,为了估测沙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平装满一桶沙石,测得桶中的沙石的质量为5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20kg。计算:
(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桶的容积是    升。
(2)沙石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一辆载重5吨的卡车将所需的沙石运送到建筑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
33.酱油的密度比水大。用两只完全一样的500mL玻璃瓶,分别装满酱油和水。试判断哪个瓶子的总质量大,并说明理由。
34.小陈通过实验探究“同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器材】200毫升烧杯、100毫升量筒、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①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称量其总质量;
②将烧杯中的部分水转移至量筒中,称量烧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
③重复步骤②,获得多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数据记录】
称量次数 1 2 3 4 5 ……
向量筒转移水的总体积(毫升) 0 20 40 60 80 ……
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克) 202 182 162 142 122 ……
(1)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第2次称量时,烧杯中倒出水的质量为    克。
(3)为了使结论更具普遍性,兴趣小组还应如何继续实验:   (请写出实验思路,不需写具体步骤)。
(4)实验改进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5.某同学为了研究物体体积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用量筒测出铁块的体积,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再求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最后从中寻找规律。他设计了如表并写上了测量数据:
物体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g/cm3)
铁块1 78.0 10.0 7.80
铁块2 156.2 20.0 (a)
铁块3 390.1 50.0 (b)
(1)先补全数据,(a)    ,(b)    。从表中的数据可知,体积增大,铁的质量也相应地增大,且在实验允许误差范围内,铁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    。
(2)根据以上结论,请你判断,如果一个铁块的体积为100cm3,它的质量为    g。
(3)他还测量了一块体积为20cm3铜块的质量,测量结果为178.0g,由此他推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    (相同/不同)。
36.某同学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配砝码)、不同体积的木块若干。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物质种类 同种木块
体积V/cm3 10 20 30 40 50 60
质量m/g 5 10 15 20 25.1 30.2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2)为了使该探究结论具有普遍性,还应该怎么做?
(3)对比“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和“测定物质密度”两个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 质量和密度(第2课时)
分层练习
1.关于物质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B.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质量也一定不同
C.一块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D.氧气瓶中的氧气用掉一半,剩下的氧气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答案】A
【解答】解: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同种物质(状态不变),其密度一定,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正确;
B、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质量也可能相同,例如1kg的水和1kg的石块,故B错误;
C、一块冰熔化成水,它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因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即密度变大,但它所含水的多少没有变化,即质量不变,故C错误;
D、将氧气瓶内的氧气用掉一半,则瓶内氧气的质量变为一半,但由于剩余的氧气又能充满氧气瓶,使氧气的体积不变,则剩下氧气的密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故D错误。
故选:A。
2.某品牌的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若用去这瓶油的四分之一,则剩下的油与原来的油相比(  )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D.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答案】A
【解答】解: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用去这瓶油的四分之一,质量减小,不会改变食用油的密度。
故选:A。
3.如图,将一个不漏气的气球压入水中时气球的体积会变小,球内气体的质量和密度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B.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答案】D
【解答】解:气球下压过程中,只是位置的改变,球内气体多少没有变化,所以其质量不变;
下压过程中气球受到水的压强增大,所以气球体积减小,根据知,气球内的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减小,所以密度增大,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4.一金属块的密度为ρ,质量为m,把它分割成三等份,关于每一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和密度都是原来的三分之一
B.质量是原来的三分之一,密度仍为ρ
C.质量和密度都与原来相同
D.质量仍为m,密度是原来的三分之一
【答案】B
【解答】解:金属的质量为m,将其分成三等份,每一等份的质量为总质量的三分之一,即m1m;
由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类与温度、状态,将金属块分为三等份,物质的种类没变,所以每小块的密度也不发生变化,仍然为ρ。
故选:B。
5.一只乒乓球略有凹陷,将它放入热水中,恢复了原状。对于球内气体来说,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质量 B.密度 C.温度 D.体积
【答案】A
【解答】解:质量是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当将略有凹陷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恢复原状的过程中,由于球没有破裂,所以球内气体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但温度升高;在乒乓球恢复球形过程中,由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气体体积增大,所以球内气体的密度会减小。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6.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同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物质种类不变,其密度一定不改变
C.体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大
D.密度与物质质量或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答案】C
【解答】解:A、不同物质密度也可能相同,如煤油和酒精,故A错误;
B、物质种类不变,其密度也可能改变,如水和冰,故B错误;
C、体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大,故C正确。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7.在“测定液体的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可分别用量筒和天平测得,小缙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四位同学分别利用小缙的几组数据画出有关图像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与液体的体积(V)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B
【解答】解:在倒入液体之前,此时液体的体积为0,而容器的质量并不是0,随着液体体积的增加,总质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A、直线从原点开始,表示容器的质量为零,故A错误;
B、从纵轴上方开始,随液体的增加总质量不断增加,故B正确;
C、直线从横轴上开始,说明液体质量为零时,有一定体积,故C错误;
D、随着液体的增加,总质量不断下降不符合实际情况,故D错误;
故选:B。
8.某兴趣小组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液体的密度,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图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液体的质量越大密度也越大
B.液体甲的密度是1.25×103千克/米3
C.当体积相同时,液体甲与液体乙的质量比是5:4
D.当体积为100厘米3时,液体乙的质量为100克
【答案】C
【解答】解: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当量杯内液体体积为0(液体质量为0)时,量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20g,则量杯的质量m杯=20g;
当甲液体体积为V甲=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m甲+m杯=100g,则m甲=m总1﹣m杯=100g﹣20g=80g,
甲液体的密度:ρ甲1g/cm3=1.0×103kg/m3,故B错误;
C、当乙液体体积为V乙=10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m乙+m杯=100g,则m乙=m总2﹣m杯=100g﹣20g=80g,
乙液体的密度:ρ乙0.8g/cm3;
由m=ρV可知,当体积相同时,液体甲与液体乙的质量比:5:4,故C正确;
D、当体积为100cm3时,液体乙的质量m乙′=ρ乙V′=0.8g/cm3×100cm3=80g,故D错误。
故选:C。
9.分别由a、b、c三种物质制成的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b物质的密度是1.0×103千克/立方米
【答案】D
【解答】解:ACD、由图象可知,当Va=Vb=Vc=2×10﹣3m3时,ma=1kg,mb=2kg,mc=4kg,
则a、b、c的密度分别为:
ρa0.5×103kg/m3,
ρb1×103kg/m3;
ρc2×103kg/m3,
由以上计算可知,ρa<ρb<ρc,即a物质的密度最小,
由以上计算可知ρc=2×103kg/m3,且c物质的密度是a物质的4倍,故A、C错误;D正确;
B、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所以a、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无关,故B错误。
故选:D。
10.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30g
B.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C.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D.该液体密度为2g/cm3
【答案】B
【解答】解:ACD、设量杯的质量为m0,
由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与量杯总质量m1=40g,
由ρ可得:m1=m0+m液=m0+ρV1,即40g=m0+ρ×20cm3﹣﹣﹣﹣﹣①;
当液体得体积为V2=80cm3时,液体与量杯得总质量m2=100g,
由ρ可得:m2=m0+m液′=m0+ρV2,即100g=m0+ρ×80cm3﹣﹣﹣﹣﹣②;
联立①②解得:m0=20g,ρ=1g/cm3,故A、C、D错误;
B、由ρ可得,体积为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m=ρV=1g/cm3×60cm3=60g,故B正确。
故选:B。
11.如图所示,一块冰悬挂在支架上,冰的一部分浸没在浓盐水中,此时天平平衡。在冰块熔化为水的过程中(  )
A.杯中的盐水密度逐渐减小,天平的平衡破坏,左侧下降
B.杯中的盐水密度逐渐减小,天平的平衡破坏,右侧下降
C.杯中的盐水密度逐渐减小,天平仍平衡不动
D.杯中的盐水密度保持不变,天平仍平衡不动
【答案】C
【解答】解:
冰化水质量不变,左盘的总质量不变,天平仍平衡;
而冰化成水,进入容器中,使盐水的密度减小。
故选:C。
12.有甲、乙、丙三种液体,甲的密度是3.43g/cm3,乙的密度是0.75g/cm3,丙的密度是1.27g/cm3。把它们放入大量筒中,从上到下依次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甲、丙、乙 D.乙、丙、甲
【答案】D
【解答】解:(1)由浮沉条件可知密度小的物体会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中,因为ρ乙<ρ丙,所以乙液体浮在丙液体上;
(2)把乙液体和丙液题看做一个整体,设其密度为ρ,则ρ乙<ρ<ρ丙,所以ρ<ρ甲,因此该整体浮在甲液体上;
(3)综上所述,三种液体从上到下依次为:乙、丙、甲。
故选:D。
13.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若V甲=V乙,则m甲<m乙
D.若m甲=m乙,则V甲<V乙
【答案】C
【解答】解:
ABC、由下面的图像可知,当两物质的体积V相同时,m甲<m乙,
由密度公式ρ可知ρ甲<ρ乙,故AB错误,C正确;
D、由下面的图像可知,当m甲=m乙时,V甲>V乙,故D错误。
故选:C。
14.如图所示,甲、乙两种实心球材料不同但体积相等,此时游码归零,天平平衡。则甲、乙两种材料的密度之比为(  )
A.3:4 B.4:3 C.2:1 D.1:2
【答案】C
【解答】解:天平左右两侧的质量相等,根据公式ρ可得:
2ρ甲V+ρ乙V=ρ甲V+3ρ乙V,
则ρ甲V=2ρ乙V,
ρ甲:ρ乙=2:1。
故选:C。
15.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烧杯中,液面如图所示,三种液体密度的关系是(  )
A.ρ甲>ρ乙>ρ丙 B.ρ丙>ρ甲>ρ乙
C.ρ乙>ρ甲>ρ丙 D.ρ丙>ρ乙>ρ甲
【答案】B
【解答】解:根据公式ρ可知,当质量相同时,密度越大,体积越小,
由图中可看出深度最高的是乙,所以乙的密度最小,丙的体积最小,所以密度最大,
因此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乙<ρ甲<ρ丙。
故选:B。
16.已知1m3的空气的质量为1.29kg,用尺子量一量你卧室的大小,估算一下卧室中空气的质量相当于以下哪个的质量(  )
A.1张纸 B.1本书 C.1个成人 D.8匹马
【答案】C
【解答】解:首先估算卧室体积:假设卧室长5m、宽4m、高3m,则体积V = 5×4×3 = 60m3。
卧室空气质量:m=ρV=1.29kg/m3×60m3=77.4kg;
A.1张纸的质量仅几克,远小于77.4kg,故A错误;
B.1本书的质量约几百克,仍远小于77.4kg,故B错误;
C.1个成人的质量可能为77.4kg,故C正确;
D.8匹马的质量超过1t,远大于77.4kg。
故选:C。
17.手撕钢学名为不锈钢箔材,它薄到可以用手轻易撕开,厚度只有A4纸的四分之一(ρ手撕钢>ρ纸),可广泛用于国防科技、医疗器械、精密仪器等各个领域,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手撕钢受热膨胀后,质量将会随之变大
B.将手撕钢拿到空间站,质量变小
C.与同质量的纸相比,手撕钢的体积更大
D.一卷手撕钢用去一半,密度将保持不变
【答案】D
【解答】解:AB、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位置、状态、温度和形状的改变而改变,手撕钢受热膨胀后,拿到空间站,质量不变,故AB错误;
C、同质量的纸相比,手撕钢的密度较大,故体积较小,故C错误;
D、一卷手撕钢用去一半,质量减小,状态不变,故密度将保持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18.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已知ρ水>ρ酒),其中a、b两点到液面的距离相同,a、c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盛的是酒精,乙盛的是水
B.在a、c两点水平面以下,容器中水的质量比酒精大
C.在a、b两点水平面以下,容器中水的质量比酒精大
D.在a、c两点水平面以上,容器中水、酒精的质量大小无法比较甲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A、已知甲乙容器中液体的质量相等,又因为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体积大的液体为酒精,故甲为水,乙为酒精;故A错误;
BD、a、c两点水平面以下的液体体积相等,因为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则根据m=ρV可知:a、c两点水平面以下的容器中水的质量比酒精大,由于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则在a、c两点水平面以上,容器中水的质量比酒精的小,故B正确,D错误;
C、a、b两点水平面以上的液体体积相等,因为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则根据m=ρV可知:a、b两点水平面以上的容器中水的质量比酒精大,由于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则在a、b两点水平面以下,容器中水的质量比酒精小,故C错误。
故选:B。
19.由两种材料制成的、直径相同的两个半球组成一个实心球,如图所示。这两种材料的密度分别为ρ1、ρ2且ρ1<ρ2。已知该实心球能在水中悬浮,则下列关于ρ1、ρ2和ρ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ρ1 ρ2=ρ水 B.ρ1 ρ水=ρ2
C.ρ1+ρ2=ρ水 D.ρ1+ρ2=2ρ水
【答案】D
【解答】解:由于两种物质各占一半体积,则两种物质的体积相等为V,由ρ得:
物质的质量为m1=ρ1V,m2=ρ2V,
则实心球的质量m球=m1+m2=ρ1V+ρ2V=(ρ1+ρ2)V,
实心球的体积为V球=2V,
ρ球(ρ1+ρ2);
由于实心球完全浸入静水中能保持悬浮状态,则ρ球=ρ水,
所以(ρ1+ρ2)=ρ水,即ρ1+ρ2=2ρ水。
故选:D。
20.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液体密度分别是ρ甲和ρ乙,图中关于两种液体的密度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答】解:由图知,V甲<V乙,因为两者质量相等,根据公式ρ可知:ρ甲>ρ乙,
AB、选项中,图像的横轴表示质量,纵轴表示密度,其中A选项中表示ρ甲>ρ乙,B选项中表示ρ乙>ρ甲,故A正确,B错误;
CD、选项中图像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密度,物体的密度不能为0,相同状态下,物体密度不随体积变化而变化,故CD错误。
故选:A。
21.关于密度公式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质量不变的时候,密度与体积成正比
B.当体积不变的时候,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物质的密度等于它的质量与体积之比
D.密度与体积成反比,与质量成正比
【答案】C
【解答】解: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与质量、体积多少没有关系;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质量与其体积之比。
故选:C。
22.a、b两个小球分别由、的甲、乙两种材料制成,两小球质量之比为ma:mb=6:5。体积之比为VaVb=3: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则a球是空心的
B.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将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装满水后,两球总质量相等
C.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则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与实心部分体积之比为1:4
D.若两球均是空心的,a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可以比b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大
【答案】B
【解答】解:ABC、由ρ可得,甲、乙两种材料的体积之比(即实心部分的体积之比):

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由前面计算可知b球的体积大于其材料的体积,故b球一定是空心,a球一定是实心,故A错误;
因两球的体积之比为Va:Vb=3:4,则可设a球的体积为3V,b球的体积为4V,
由前面计算可知b球材料的体积为2V,b球空心部分的体积Vb空=Vb﹣Vb实=4V﹣2V=2V,
所以,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与实心部分体积之比为Vb空:Vb实=2V:2V=1:1,故C错误;
将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装满水后,水的体积等于空心部分的体积,
则两球总质量分别为:a的质量为m=3V×4g/cm3=12g/cm3V;
b的总质量m'=2V×5g/cm3+2V×1g/cm3=12g/cm3V,
两球总质量相等,故B正确;
D、若两球均是空心的,根据3:2,可设a球材料的体积为3V′,则b球材料的体积为2V′,
则两球的实际体积之比为:;
整理可得:Vb空Va空+2V′>Va空,
所以,a球的空心部分体积不可能比b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大,故D错误。
故选:B。
23.一辆载重30t的平板车能否运送100块长5m、宽1m、厚0.01m的钢板?已知这块钢板的密度是7.8×103kg/m3。
【答案】一辆载重30t的平板车不能运送100块长5m、宽1m、厚0.01m的钢板。
【解答】解:一块钢板的体积为:V=abh=5m×1m×0.01m=0.05m3,
一块钢板的质量为:m=ρV=7.8×103kg/m3×0.05m3=390kg,
100块钢板的总质量为:m总=100m=100×390kg=39000kg=39t>30t,所以一辆载重30t的平板车不能运送100块长5m、宽1m、厚0.01m的钢板。
答:一辆载重30t的平板车不能运送100块长5m、宽1m、厚0.01m的钢板。
24.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改进使用了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如一体积为0.01m3的钢制零件,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替换后质量可减少61kg。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kg/m3,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为 1.8×103 kg/m3。
【答案】1.8×103
【解答】解:体积为0.01m3的钢制零件;由得,钢的质量为;
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替换后质量可减少61kg,
则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

故答案为:1.8×103。
25.长沙臭豆腐以其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而全国闻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现测得一块臭豆腐质量约为10g,体积约8cm3,则其密度为 1.25 g/cm3。若吃掉一半,剩余部分密度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
【答案】1.25;不变。
【解答】解:臭豆腐的密度:
ρ1.25g/cm3;
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所以若吃掉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将不变。
故答案为:1.25;不变。
26.一次物理课上,老师拿出了4个表面涂着相同颜色漆的大小不同的实心正方体金属块(上面分别标着1、2、3、4四个数字,漆的质量、体积都忽略不计),老师告诉大家画中两个是铁块,另两个是铜块(ρ铜>ρ铁),同学们测量了每个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后,老师在黑板上用描点法画图象,如图所示,刚刚描好对应的四个点,聪明的小阳就知道了哪两个是铜块哪两个是铁块。请你判断金属块3是  铜 块,和金属块2是同样材料做的是金属块  4 。
【答案】铜;4。
【解答】解:
同种物质,密度一定,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是成正比的,其m﹣V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连接原点和点1并延长;
连接原点和点4并延长,由图可知分别通过3、2,可见1、3是同种物质甲,4、2是同种物质乙;
过点4做横轴的垂线,可得同样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甲的质量大,由ρ可知甲的密度大,可见甲物质是铜、乙物质是铁;所以金属块3是铜块,和金属块2是同样材料做的是金属块4。
故答案为:铜;4。
2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
(1)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6:1 。
(2)水的m﹣V图像应该在  Ⅱ 区域。(选填“Ⅰ”、“Ⅱ”或“Ⅲ”)
【答案】(1)6:1;(2)Ⅱ。
【解答】解:(1)由图可知甲物质的密度为:ρ甲1.5g/cm3,乙物质的密度为:ρ乙0.25g/cm3,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ρ甲:ρ乙=1.5g/cm3:0.25g/cm3=6:1;
(2)水的密度是1g/cm3,大于乙的密度,小于甲的密度,因此水的m﹣V图像应该在甲、乙图像之间,故应该在Ⅱ区域。
故答案为:(1)6:1;(2)Ⅱ。
28.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2月5日,国内油价年内首次大幅下调,其中汽油每吨下调420元。已知某小车油箱容积为56升,汽油密度0.8×103kg/m3。请你回答:
(1)汽油密度0.8×103kg/m3,它表示的意义是: 每立方米汽油的质量是800千克 。
(2)车主给该小车加满一箱汽油将少花  18.8 元。(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每立方米汽油的质量是800千克;(2)18.8。
【解答】解:(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是物质的密度,汽油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它表示:每立方米汽油的质量是800千克;
(2)该车油箱最多能装汽油:
m=ρV=0.8×103kg/m3×56×10﹣3m3=44.8kg;
(3)1t汽油下调420元,1kg汽油少花0.42元;
车主加满一箱汽油将少花:44.8×0.420元=18.8元。
答:(1)每立方米汽油的质量是800千克;
(2)车主加满一箱汽油将少花18.8元。
29.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根据雪地上脚印深度进行粗略测量积雪密度的方法:利用一块平整地面上的积雪,用脚垂直向下踩在雪上,形成一个向下凹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已知冰密度为ρ冰。测出积雪原来厚度为H,用脚踩在雪上形成脚印深度为h。
(1)用此方法测出积雪密度的表达式ρ雪=  (用H、h、ρ冰表示)。
(2)从微观的角度(水分子)解释雪变成冰的原因是  水分子的间隔变小了 。
【答案】(1); (2)水分子的间隔变小了。
【解答】解:(1)雪挤压后,质量不变;
设脚印面积为S,
雪的体积:
V雪=SH,
冰的体积:
V冰=(H﹣h)S,
雪压成冰质量不变,
所以m雪=m冰,
即:ρ雪SH=ρ冰S(H﹣h),
雪的密度:
ρ。
(2)从微观的角度(水分子)解释雪变成冰的原因是水分子的间隔变小了。
故答案为:(1); (2)水分子的间隔变小了。
30.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此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 8:1 。用甲、乙两种不同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 1:8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当体积都为V=1cm3时,对应的m甲=8g,m乙=1g,
所以密度之比;
质量相同时,体积之比。
故答案为:8:1;1:8。
31.2019年6月杭州加油站微调92号汽油每升的价格。和大多数物质一样,汽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气温的上升,汽油密度会  变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受此影响,在每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升(或每立方米)汽油的价格会略微  下调 (填“上调”、“下调”或“不变”)。
【答案】变小;下调。
【解答】解:汽油的质量不变,温度升高,汽油受热体积变大,根据公式ρ可知,汽油密度变小;
每升汽油的质量减小,在每吨汽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升汽油的价格应下调。
故答案为:变小;下调。
32.建筑工地需要50m3的沙石,为了估测沙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平装满一桶沙石,测得桶中的沙石的质量为5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20kg。计算:
(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桶的容积是  20 升。
(2)沙石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一辆载重5吨的卡车将所需的沙石运送到建筑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
【答案】(1)20;
(2)沙石的密度是2.6×103kg/m3;
(3)一辆载重5t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26车。
【解答】解:(1)桶中水的质量为m水=20kg,ρ水=1.0×103kg/m3,
由ρ可得,桶的容积为:
V=V水2×10﹣2m3=20dm3=20L;
(2)桶中沙石的体积为:V0=V=2×10﹣2m3,桶中的沙石的质量m0=52kg,
沙石的密度:ρ2.6×103kg/m3;
(3)由ρ可得,沙石的总质量:
m总=ρV总=2.6×103kg/m3×50m3=1.3×105kg=130t,
若用一辆载重5t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假设运n车,
那么n26。
答:(1)20;
(2)沙石的密度是2.6×103kg/m3;
(3)一辆载重5t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26车。
33.酱油的密度比水大。用两只完全一样的500mL玻璃瓶,分别装满酱油和水。试判断哪个瓶子的总质量大,并说明理由。
【答案】装满酱油的总质量大;用两只完全一样的500mL玻璃瓶,分别装满酱油和水,体积相等,根据m=ρV知,酱油的密度比水大,酱油的质量大,瓶子质量相等,故装满酱油的总质量大。
【解答】答:装满酱油的总质量大;用两只完全一样的500mL玻璃瓶,分别装满酱油和水,体积相等,根据m=ρV知,酱油的密度比水大,酱油的质量大,瓶子质量相等,故装满酱油的总质量大。
34.小陈通过实验探究“同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器材】200毫升烧杯、100毫升量筒、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①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称量其总质量;
②将烧杯中的部分水转移至量筒中,称量烧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
③重复步骤②,获得多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数据记录】
称量次数 1 2 3 4 5 ……
向量筒转移水的总体积(毫升) 0 20 40 60 80 ……
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克) 202 182 162 142 122 ……
(1)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天平 。
(2)第2次称量时,烧杯中倒出水的质量为  20 克。
(3)为了使结论更具普遍性,兴趣小组还应如何继续实验: 换用其他液体多次重复实验 (请写出实验思路,不需写具体步骤)。
(4)实验改进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同种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
【答案】(1)天平;(2)20克;(3)换用其他液体多次重复实验;(4)同种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解答】解:(1)根据实验目的“同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质量和体积,其中体积可由量筒直接读出,而质量则需要用天平测量;
(2)第2次称量时,烧杯中倒出水的质量等于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减去烧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即 m=202g﹣182g=20g;
(3)为了使结论更具普遍性,应换用不同种类的液体进行实验;
(4)实验改进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故答案为:(1)天平;(2)20;(3)换用其他液体多次重复实验;(4)同种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35.某同学为了研究物体体积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用量筒测出铁块的体积,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再求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最后从中寻找规律。他设计了如表并写上了测量数据:
物体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g/cm3)
铁块1 78.0 10.0 7.80
铁块2 156.2 20.0 (a)
铁块3 390.1 50.0 (b)
(1)先补全数据,(a)  7.81 ,(b)  7.802 。从表中的数据可知,体积增大,铁的质量也相应地增大,且在实验允许误差范围内,铁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  定值 。
(2)根据以上结论,请你判断,如果一个铁块的体积为100cm3,它的质量为  780 g。
(3)他还测量了一块体积为20cm3铜块的质量,测量结果为178.0g,由此他推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  不同 (相同/不同)。
【答案】(1)7.81;7.802;定值;(2)780;(3)不同。
【解答】解:(1)表中a处的数据为7.81g/cm3,
表中b的数据为7.802g/cm3,
根据第4列数据,在实验允许误差范围内,铁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2)根据铁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保持7.80g/cm3不变,则一个体积为100cm3铁块的质量为7.80g/cm3×100cm3=780g;
(3)一块体积为20cm3铜块的质量,测量结果为178.0g,而铁块是156.2g,因而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同。
故答案为:(1)7.81;7.802;定值;(2)780;(3)不同。
36.某同学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配砝码)、不同体积的木块若干。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物质种类 同种木块
体积V/cm3 10 20 30 40 50 60
质量m/g 5 10 15 20 25.1 30.2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
(2)为了使该探究结论具有普遍性,还应该怎么做?
(3)对比“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和“测定物质密度”两个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  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对数据分析,得到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普遍规律;而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测量误差 。
【答案】(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2)换用两种不同的物质,按相同的步骤再多做几次实验;(3)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对数据分析,得到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普遍规律;而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测量误差。
【解答】解:(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为了使该探究结论具有普遍性,还应该换用两种不同的物质,按相同的步骤再多做几次实验;
(3)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对数据分析,得到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普遍规律;而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测量误差,其目的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2)换用两种不同的物质,按相同的步骤再多做几次实验;(3)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对数据分析,得到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普遍规律;而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测量误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