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城镇与乡村 课件(共32张PPT内嵌视频)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城镇与乡村 课件(共32张PPT内嵌视频)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城镇与乡村
第五章 · 第二节
课程标准:通过阅读图像、观看视频或实地考察等,描述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其变化。
结合生活经验,并运用城镇和乡村的景观图片,描述城镇景观与乡村景观的特征及差异。【重点】
运用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分析具备哪些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更容易形成城镇。
1
2
学习目标
运用实例资料,说明城镇和乡村是在不断变化的,并描述城镇和乡村景观的变化特点。【重点】
在城乡发展的基础上深化学习,探讨城乡发展过程中对特色城乡景观进行保护的意义及措施,初步树立人地协调观。
3
4
世界各地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有的是乡村,有的是城镇。乡村和城镇因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呈现不同的景观特征。
乡村
城市
一、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
观看视频,说说城镇与乡村的景观有什么差别?
比较项目 乡村 城镇
房屋类型(楼房/平房)
房屋数量(多/少)
房屋密度(大/小)
道路数量(多/少)
商店、学校、医院设施(多/少)
自然景观改变程度(大/小)
从事的生产活动(农业/非农业)
平房
楼房




活动:比较乡村与城镇的景观差异






非农业
农业
乡村聚落
城镇聚落
工业
服务业
劳动生产方式——景观差异
乡村:人们主要从事耕种、放牧、捕鱼等农业生产活动。
城镇: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工作。
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是二者最本质的差异。

人口数量增加
经济水平提升
交通逐步完善
规模逐渐扩大
集镇
小城镇
村落
大城镇
乡村向城镇






思与学:具备哪些条件村落容易发展成城镇?
结合材料,划出江门开平形成聚落的有利条件,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开平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面,地处潭江、苍江相会,水深河宽,水陆交通发达。地形以平原为主,纬度低,全年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开平土质肥沃且偏粘,土层比较深厚。在丰富的土壤资源、水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等影响下,开平正在努力打造宜居城市。
①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
②地形平坦
③气候温暖湿润
④土壤肥沃
⑤资源丰富
自然条件:(水气土地)
开平气候图
①交通便利
②政府政策支持
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
地形平坦
自然资源丰富
土壤肥沃
气候温暖湿润
归纳影响村落发展为城镇的条件
想一想:三个乡村中,哪个更有可能演变为城市?为什么?
1.地形平坦开阔,为城市的发
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2.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
运交通便利。
02
02
自然环境不仅影响聚落的分布,也会影响聚落的形态
平原——团状
山区、沿江河——条带状
西亚沙漠地区
黄土高原
内蒙古草原
北极圈附近
热带雨林地区
假设你生活在这些地区,你将选择什么材料、搭建成什么样式的房屋呢?
建房原则:
因地制宜
经济实用
人类利用自然环境创造了不同的聚落,里面融合了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福建客家围屋
厦门鼓浪屿
丽江古城
布达拉宫
武当古建筑群
皖南西递宏村
澳门历史赌城
开平碉楼
龙门石窟
天坛
敦煌莫高窟
万里长城
故宫
秦始皇兵马俑
思考:请看北京某公交站牌图,为什么繁华的城镇里会有村名呢?
二、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城镇和乡村自形成以来,总在不断发展变化。乡村经过发展,可以成为城镇。
从乡村到城市的演变!
城镇和乡村自形成以来,总在不断发展变化。城镇以其生活便利、就业和学习机会多等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1999年的深圳
2018年的深圳
观察深圳景观变化图,归纳总结城市景观的变化
建筑层数趋于增多,配套的服务设施更加完善,交通道路网更加密集等。
截至2019年年底,全世界人口中约有56%住在城镇。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会向城市聚集?
乡村
城镇
人口
生活便利
就业
机会多
学习
机会多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城区边界向外扩张,“吞并”周边的乡村
通过行政区划调整,芜湖市区面积由 2015年年末的1491平方千米扩大到 2020年年末的2725平方千米,增加了1234平方千米。城镇人口增加了 24.5万人。
在老城之外发展现代化新城
北京通州新城的建设将充分承接老城区的部分功能,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压力,打造高标准的现代化国际城。
长春净月潭
长春南湖公园
城市中绿地和休闲场所增多
观察安徽妙泉村图,归纳总结乡村景观的变化。
乡村中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改善,乡村景观明显改变。
原来的牛舍被拆了,改造成活动广场。
建设了自来水管网,家家用上了自来水。
对河道进行清淤绿化,修建了观景拱桥和亲水平台。
道路升级改造,新建停车场。
有些偏远的乡村,劳动力外迁,人口减少,甚至村落消失。仅仅在2005年到2012年间,中国的自然村就已经从360万缩减至270万,以平均每天都在80个村落消失的速度在不断缩减”。





课本P101活动:认识保护特色城乡景观的意义。


人类发挥聪明才智,利用自然环境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城乡景观,为人类留下了无价之宝。但在城镇和乡村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特色鲜明的村落正在逐渐减少,部分特色传统民居被高楼大厦所代替。如何处理好发展与特色城乡景观的关系,受到全人类的共同关注。
1.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上有些村落和城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结合家乡附近的某特色城乡景观,谈一谈保护该景观的意义及举措。
思考:如何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特色的城乡景观。请你提出可行的保护措施或者建议。
①颁布保护条例,并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②城市在建设时应做好规划,对特色景观进行合理开发;
③加强对当地居民及游客的教育和培训,树立保护特色景观的意识。
意大利威尼斯水城
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
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
澳门历史城区
云南省的丽江古城
山西省的平遥古城
安徽省的西递村
马来西亚的乔治城
城镇与乡村
乡村和城镇景观
城镇和乡村变化
景观差别
城镇
乡村
乡村
城镇
保护城乡特色景观
世界文化遗产
保护意义
交通线路稀疏
保留自然风光
交通线路密集
改变自然风光
不断扩大
吞并乡村、发展卫星城市
趋于城镇化
偏远乡村人口外迁,直至村落消失
生产差异
乡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城镇——从事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
课堂小结
1. 甲与乙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 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不同
B. 现代运输方式的不同
C. 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不同
D. 环境卫生优劣的不同
课堂练习
A
2.由村庄演变为城市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③①④
D. ③②①④
3.下列有关城镇和乡村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
A. 城市人口不断迁入乡村
B. 城市和乡村的服务设施在不断完善
C. 乡村在扩大、城市在缩小
D. 城乡景观变化的速度在加快
C
B
4.随着聚落的发展,一些乡村现已发展成繁华的都市。以下变化不符合发展规律的是(  )
A. 道路由稀疏变密集
B. 生产活动由非农业生产转向农业生产
C. 农田由多到少
D. 自然景观改变程度增大
B
5.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当地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 拆除古代民居,建设现代楼房
B. 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收入
C. 停止农业活动,封山育林净水
D. 保护传统建筑,发展文化旅游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