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一章第二节 第一课时《分离、提纯》教学设计课标解读分离、提纯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选课程主题1“基础实验”的内容。1.内容建议围绕物质的分离和提纯选取实验活动,掌握必需的实验操作技能。2.学业要求(1)掌握过滤、蒸馏、萃取等基本实验操作。(2)掌握实验装置组装的基本原则和技能。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的功能价值:本节是学生在了解部分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系统地、深入地学习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和步骤,为学生之后的探究学习活动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指导。本节内容是研究有机化合物不可或缺的一步,学好本节课内容为研究有机化合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主要有蒸馏、萃取和重结晶,在人教版旧教材中的必修一第一章呈现了蒸馏和萃取的内容,同时在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第一章中重复学习了有关蒸馏和萃取的相关知识。对比旧教材,人教版的新教材将蒸馏、萃取和重结晶的方法集中在选修3的第一章学习,避免了重复学习的不必要。人教版新教材和旧教材在这一模块中呈现的内容和栏目都是相似的,新教材在旧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苯甲酸提纯实验的描述:补充苯甲酸的有关物理性质的信息、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以及讨论环节。新教材内容的改变带来的教学启示:在本节内容中不能只是粗略介绍蒸馏和萃取,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详细学习蒸馏和萃取、重结晶的相关知识,建立“通过物质性质差异分离提纯的方法”的方法模型;苯甲酸实验内容的增加要求我们重视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关键信息能力、根据实验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数据处理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三、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等: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有关重结晶的相关知识,在必修二中对蒸馏具有初步了解,同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但是学生对于如何运用重结晶和蒸馏的方法提纯和分离有机物还不清晰,对于萃取的操作并不了解,也还未构建“通过物质性质的差异选择分离提纯的方法”的方法模型,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四、素养目标【教学目标】掌握蒸馏、萃取和重结晶的原理和操作,说出蒸馏、萃取和重结晶的适用范围。能结合物质性质的差异选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构建通过物质性质差异分离提纯的方法”的方法模型。通过苯甲酸的实验研究,感受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评价目标】1.通过对蒸馏、萃取和重结晶适用范围的比较,诊断学生对于蒸馏、萃取和重结晶方法的理解和辨别能力。通过具体的真实任务,诊断学生对于“通过物质性质差异选择分离提纯的方法”模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苯甲酸的实验探究,诊断并发展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提取关键信息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构建“通过物质性质差异选择分离提纯的方法”模型;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的实验探究难点: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的实验探究六、教学方法情境导学:通过创设蒸馏、萃取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这些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任务促学:1.具体不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构建“利用物质性质选择提纯方法”的模型;2.有机物分离和提纯方法的归纳总结,促进学生形成分离提纯的思路。习题测学评价诊学:通过课堂练习检测来诊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助学:结合苯甲酸的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感受探究的一般方法。学案促学:通过学案培养学生提前预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学 法:交流合作、实验探究七、教学思路本节课以屠呦呦获诺尔贝“生理学奖”引入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再通过具体不同物质的资料,让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分析物质的特点,思考分离提纯的方法,顺其自然地过过渡到蒸馏、萃取和重结晶基本操作和仪器选择的学习内容。最后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特点,总结归纳物质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构建”利用物质性质选择提纯方法”的模型八、教学过程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引入新课 在 几 十 年 前,疟疾在神州大地上肆虐,科学家屠呦呦“横空出世”,经过艰苦的努力,从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出青蒿素,挽 救 了 无 数 人 的生命,她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那么科学家是如何研究有机物的。 理解化学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理解任务一:提纯工业酒精 通过介绍工业乙醇的方法引出蒸馏操作,介绍蒸馏的原理、条件、适用范围、装置以及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思考提纯工业乙醇的关键操作和原因。 引导学生利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 学习蒸馏的具体操作和方法,思考提纯工业乙醇的关键操作和原因。 运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分析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感受蒸馏在有机物的制备中的作用。任务二: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 通过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方法引入萃取,介绍萃取的原理、萃取剂的选择。 理解萃取的原理和和萃取剂选择的原则给出具体的任务:如何从碘单水中提取碘单质,列出碘单质的相关物理性质,让学生根据碘单质的相关物理性理解提取的方法。 通过碘单质的物理性质选择分离碘单质的方法,让学生初步理解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分离提纯的方法的模型。介绍萃取的的操作、所用仪器以及注意事项。 学习萃取的操作以及注意事项。任务三:提纯苯甲酸 抛出问题:1.如何除NaCl固体中少量KNO3杂质 2.如何除KNO3固体中少量NaCl 通过学生熟悉的知识引入重结晶,并比较结晶和重结晶的不同。从而引出重结晶的原理、适用范围和试剂要求。 比较结晶和重结晶的不同,理解重结晶的概念。给出具体任务:如何提纯苯甲酸,并提供苯甲酸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资料、提取关键信息,选择合适的分离提纯的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重结晶的方法分析提纯苯甲酸的步骤。 分析资料,提取关键信息,选择分离提纯方法。 理解利用重结晶提纯苯甲酸的步骤。介绍重结晶方法提纯苯甲酸的具体步骤,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 学习重结晶提取苯甲酸的具体步骤,思考提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任务四: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归纳根据物质性质不同选择不同分离提纯的方法。 归纳总结九、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