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2.1.1 烷烃的结构和性质-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2.1.1 烷烃的结构和性质-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烷烃的结构和性质》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烷烃的结构和性质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选择性必修课程主题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的内容。
1.内容要求
认识烷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比较烷烃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差异。了解烷烃在日常生活、有机合成和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学业要求
(1)能写出烷烃的简单代表物的结构简式和名称;能够列举烷烃简单代表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2)能描述和分析烷烃的典型代表物的重要反应,能书写相应的反应式。
(3)能根据同系物的概念写出烷烃的同系物的通式,认识同系物主要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的功能价值(素养功能):根据甲烷的结构特点、性质和取代反应规律推测烷烃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并推测烷烃发生卤代反应的产物,突出结构分析对性质学习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共价键的类型对有机化合物性质和反应规律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类比迁移的能力。
关于烷烃的结构和性质人教版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在呈现方式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动。旧教材将烷烃和烯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放在同一板块中进行对比学习,新教材则将烷烃的结构和性质、烷烃的命名作为单独一节的内容。新教材在编排上先帮助学生复习甲烷的结构和性质,再通过“思考与讨论”中5种烷烃的球棍模型帮助学生复习烷烃的组成和结构,在帮助学生复习甲烷的性质的基础上,在烷烃类别的层面研究烷烃的性质和应用;在分析烷烃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以证据推理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同系物概念的内涵。
新教材内容的改变带来的教学启示:教学时要注重渗透共价键的类型对有机化合物性质和反应规律的影响,帮助学生学会按照有机物的类别进行有机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认识有机物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烯烃、炔烃、芳香烃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等:在必修阶段,学生以甲烷为例了解了烷烃的成键方式和结构特点,学习了甲烷的化学性质,初步讨论了烷烃的性质。在选择性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中学习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学生对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认识水平提升至共价键的类型和极性层面,已经初步认识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电子效应及其对有机化合物性质和反应规律的影响。
但学生对有机物的结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烷烃分子的空间构型认识存在一定困难,导致对烷烃发生卤代反应所得产物的种类数判断不够准确。认识有机物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即基于结构分析、预测、总结归纳物质性质)有待加强。
四、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微观的化学键视角分析几种烷烃分子的结构,以甲烷的结构为模型,认识烷烃的结构。
2.能根据甲烷的性质预测烷烃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3.通过对典型烷烃代表物的部分物理性质的数据分析,认识烷烃同系物物理性质的递变性与其微观结构的关系。
【评价目标】
1.通过分析烷烃在组成和结构上的相同点,诊断学生对有机物分子结构的认识水平。
2.通过根据甲烷的性质预测烷烃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诊断并发展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
3.通过分析烷烃的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烷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诊断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依据甲烷的结构和性质认识烷烃的结构和性质
难点:依据甲烷的结构和性质认识烷烃的结构和性质
六、教学方法
情境导学: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烷烃,结合它们的存在方式和用途学习烷烃的物理和化学
性质,帮助学生形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方式。
问题促学:通过设置问题以及利用教材的思考与讨论栏目,将知识讲解设计成分析讨论。
习题测学评价诊学:通过课堂环节中的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以及课堂练习检测等来诊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案促学:通过学案培养学生提前预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 法:思考与讨论、比较归纳
七、教学思路
八、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认识烷烃的的结构特点 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烷烃: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罐中盛装的主要是丙烷,2008年奥运“祥云”火炬的燃料是丙烷,打火机中有丁烷,汽油中含有庚烷和辛烷,凡士林、蜡烛中含有二十二烷。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烷烃的存在方式和用途
提出问题:烷烃的种类繁多,我们只能选择一些典型代表物进行学习,如何系统地把握所有烷烃的化学性质呢?烷烃的性质是否存在某些规律呢? 根据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正戊烷的球棍模型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和分子式,分析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
组织学生完成学案任务一思考与讨论的表格,引导学生写出所给物质的结构简式和分子式,并分析它们在组成和结构上的相似点
引导学生总烷烃结构的相似性,介绍同系物的概念以及特点 讨论总结烷烃的结构特点,认识同系物的概念以及特点,认识链状烷烃的分子通式
认识烷烃的化学性质 引导学生根据甲烷的性质推测烷烃可能具有的性质,并完成学案任务二思考与讨论题1的表格 回顾必修二所学甲烷的性质,并根据甲烷的性质推测烷烃可能具有的性质,并完成表格
引导学生根据甲烷的燃烧反应以及甲烷和氯气的反应完成辛烷燃烧、乙烷和氯气取代生成一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可能生成的产物 写出辛烷燃烧、乙烷和氯气取代生成一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并从化学键角度分析反应中有机物的变化,写出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可能生成的产物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烷烃类燃料 认识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认识烷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性 提出问题:为什么奥运“祥云”火炬选择丙烷作为燃料,打火机中的燃料为什么选择丁烷。 尝试分析可能原因
给出甲烷的密度、熔点、沸点等数据,引导学生预测乙烷、丙烷等烷烃的密度、熔点、沸点与甲烷的差异 预测烷烃的密度、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变化的基本规律,尝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提供数据,归纳烷烃的物理性质及其递变规律,并说明产生递变性的原因 认识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性以及产生原因
解释奥运“祥云”火炬选择丙烷作为燃料、打火机中的燃料选择丁烷的原因。介绍天然气的净化。 认识到物质的用途是综合了其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实际需求的结果
九、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