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学习方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这样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主要是讲我国为了实现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根据本国国情采取不同的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并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下香港、澳门得以顺利回归祖国怀抱,推动海峡两岸交往。从单元结构而言,本课是第四单元的第13课,具有承上启下、融会贯通的作用。承接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地位得以提高。对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怀抱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提出与实施,促进海峡两岸关系缓和与发展,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完成,实现中华民族共同夙愿。从课程角度而言,本课主要内容有民族大团结;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的交往。本课可提炼为两条主线:一条主线为感悟各族人民对祖国统一大业完成的殷切期望。其次是暗线以爱国企业家“霍英东家族”为例,体会霍氏家族“爱国者爱港”的高尚情怀。从中国历史发展角度出发,统一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不仅是国家增强,“一国两制”构想提出,还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人民众望所归。所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可利用史料等方式进行理解。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的历史学习,掌握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认识基本的历史发展趋势,了解一些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和史料解读能力。但是对于一些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历史专有名词仍需继续培养,不能很好的理解历史事件带来的意义、原因。
教学目标
1.通过视频、图片和史料等方式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的过程,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运用史料分析历史问题,得出历史结论的基本方法。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2. 通过企业家霍氏家族的爱国爱港的行为,认识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起到重要作用,感知统一道路上国家付出的艰辛努力和伟大成就,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家国情怀。(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家国情怀)3.认识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增强学生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历程,知道港澳顺利回归的原因和历史意义。(二)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一国两制”的含义和关系。认识到“一国两制”指导下香港、澳门保持繁荣。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先了解一位人物,他叫霍英东,祖籍广州番禺,他白手起家创造霍氏集团,2006年去世,享受国葬待遇,一个资本家,为什么可以享受最高礼遇?我们通过这节课找到答案。 让学生初步初步认识霍英东家族企业家的事例。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任务一: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师:既然标题用了回归二字,我们不禁要思考港澳是什么时候离开祖国的呢?先来看第一部分 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先来看香港是怎样一步步被分离出去的?师:所以九七年香港回归的是一个关键时间点。而澳门又是怎样被分离出去的呢?师:港澳问题是属于殖民主义时代的遗留问题,面对香港、澳门问题,中共中央政府的态度是怎样的?。任务二: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的方式。师:殖民统治下的香港是实行什么制度 面对香港和大陆不同的制度,假如你是邓小平的智囊团,你觉得要通过怎样方式解决人们的担忧?师:什么是“一国两制”?为什么港澳台要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一种制度不是更利于管理吗?师:你能试着构建“一国两制”的关系图吗?(注:据p68[相关史事]标明“一国”和“两制”的关系)并阅读P65相关史事,说说“一国两制”下香港的不变与变?师: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于是号称“钢铁公司的邓小平和铁娘子的撒切尔展开激烈交锋。表明我国在国家主权问题上“据理力争”、“寸土必争”、“寸秒必争”的坚决态度。任务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过程。师:通过讲述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谈判过程中的多次激烈交锋,直至中英二十二轮谈判结束,最终结果如何?师:面对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身为港商的霍英东的态度是怎样的?请看这几则材料。体现他怎样的情怀?师:同学们注意一下1999年,霍英东出席澳门回归交接典礼,说明澳门是什么时候回归的?师:香港、澳门相继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让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给曾经的屈辱画上句号。当时民众的心情如何呢?我们通过图片来感受一下。师:据材料为什么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呢?学生思考: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港澳顺利回归有怎样的历史意义?通过两幅图片的对比,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回忆思考八年级上册学习过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出示材料,了解中国共产党对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坚定立场和态度,从而引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内涵是本课难点,通过材料、图片和学生设计关系图的方式突破难点。学生研读教材,自主学习。知道“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提出的概况。使学生初步认知外交谈判时双方代表各自的立场和观点的对立,理解外交工作的交锋。学生认知香港回归背后的艰辛与不易,通过视频感受我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坚定决心。设置悬疑,引发学生思考探究,认识到霍英东家族爱国爱港的情怀。出示图片,感受香港、澳门回归时候民众的心情。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归纳总结。 结合材料,培养学生联系课内外知识,理解历史史实的能力。培养学生看待历史问题的历史思维和历史逻辑。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感悟中华民族对于祖国回归的殷切期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任务四:香港、澳门回归后的发展过渡:从回家的那一刻起,香港、澳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具体“新”在哪些方面?请看材料。师:霍英东的爱国爱港精神也在霍家三代人身上延续。不仅是长子霍震霆、三子霍震宇致力于港澳与内地共赢,还有次子霍震寰、长孙霍启刚也在传承,比如进入新时代后,记者对他们的专访,从专访中看出中央对港澳地区采取哪些措施?师:香港的发展不仅仅体现霍家专访中,还体现在数据里。来看香港回归之后的成绩单。香港变化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同样澳门也不例外。请看这道题。师:今年是大湾区建设五周年,大湾区的成就我们有目共睹,这得益于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而我们都是大湾区人,要以积极昂扬的面貌追逐发展机遇,迎接新的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利用霍英东的后代一系列专访分析“一国两制”实践后香港的发展情况。认识到“一国两制”强大生命力。利用一道中考题,分析澳门回归后的经济腾飞,认识到“一国两制”伟大实践。观看视频,了解湾区的发展变化。 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语言表达能力。了解大湾区五周年的发展情况,知道国家对内地、香港、澳门三地发展采取的措施。
课堂小结 构建知识框架,了解本课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线是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心愿,暗线是霍英东家族的爱国爱港行为,让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而中华儿女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期盼,本次课历经多次磨课,对每一环节的设计和语言表达都进行适当修改、调整,但仍有不足,如“霍英东家族是贯穿本节课的线索,但是在授课过程中未能让学生感同身受这种高尚的家国情怀,以及本节课主要突出了香港回归的重点,而澳门回归过程涉及较少,这也不利于学生多方理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强大生命力。故而在今后的授课过程注重家国情怀的渗透,史料选择的精确性和丰满性,及对于课程内容的设计有的放矢,面面俱到反而面面不到,重视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优化课程内容结构。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