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及其影响,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理解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历史解释)2.通过《流民图》、广州十三行等图文史料,了解清朝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和闭关政策,分析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认识到开放有利于社会经济繁荣发展,闭关自守必然导致落后。(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闭关政策。难点:君主专制强化的利弊。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好了歌》做课程导入。【师】: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在我们的印象里,当皇帝是一件多好的事啊,全天下权力最大的人,怎么还会有烦恼呢?【新课讲授】一、军机处的设立【师】: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之前学习过的君主专制制度确立、发展的过程。【生】:【师】:清朝成为君主专制的顶峰,康乾盛世的出现,有赖皇帝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传统人治明君的所有技术资源。(一)演变历程【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说说清初皇帝的烦恼。【生】:烦恼:皇权严重受限展示材料【师】:清初,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会大臣们参与处理一切军国大事,权力很大,他们决定的事连皇帝都不能改变,皇权收到很大限制。为解决烦恼,皇帝采取了什么措施呢?【生】:措施:康熙皇帝为了抑制满洲贵族的权力,设立了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展示材料【师】:雍正年间,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不久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它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皇帝将其撤销。(二)军机处的设立【师】:根据教材内容,完成表格。【生】:【师】:军机处实际上是谁在做主?【生】: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师】:思考:军机处的设立有何特点?展示材料【生】:(圈画关键词)简、速、密展示图片【师】:阅读材料,说说军机处的设置会产生什么影响?【生】: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师】: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三)奏折制度【师】:康熙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秘密呈送报告,经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形成了奏折制度。这一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呢?【生】:这一制度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君主发制进一步强化。【师】:大权在握的皇帝们是不是高枕无忧了呢?并没有,接下来我们看看清朝皇帝们还有哪些烦恼。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一)文字狱展示图片【师】:下面这些人因为什么“得罪”了皇帝?【生】:文字狱【师】:所谓文字狱,就是从士人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文字狱最大的特征是“冤”,另一特征是“狱”,虚构罪名,处罚极其严厉。清朝文字狱可谓空前绝后,无以复加,尤其是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文字狱最为厉害,规模大,次数多。乾隆时,文字狱达到顶峰,共发生一百三十余案。那么清朝的文字狱有什么特点?展示图片【生】:次数多、规模大、时间长展示材料【师】:大兴文字狱会给清朝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回答。【生】:(1)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人才,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表露思想。(2)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师】:在文字狱的阴影下,当时的读书人惧怕文祸,只能小心翼翼地遣词造句,揣摩统治者的想法,不能随意发挥,更不敢评论时事政治,将学术思想限定于朝廷允许的框架内,学问多用于保身,社会缺少创新的思维火花,因而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二)文化专制政策【师】: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思想领域严密控制士人,制造大批“冤狱”。除此之外,他们在文化上也采取了较为极端的措施。其具体表现是什么?【生】: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展示材料【生】:对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展示材料【师】:文化专制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展示材料【生】:致使不少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绝迹或失真, 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次浩劫。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一)表现【师】:我们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你是生活在清朝的官员,面对君权极端强化、人人自危的恐怖社会氛围,为了自保,你会怎样做?(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回答)学生分组讨论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表现。展示材料【生】:表现:官僚体制日益腐败;官僚机构臃肿,各级官吏大肆贪污,出现了财政危机;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清朝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的贫富分化严重,社会危机重重。(二)影响【师】:清朝社会矛盾加剧导致了什么影响【师】:社会矛盾加剧,农民起义不断。导致了哪一事件的发生?简述其概况和影响。出示材料及图片【生】:事件:白莲教起义。概况:1796 年,白莲教起义爆发,清廷为镇压白莲教起义,历时9年,耗军费约1.5亿两白银。影响:白莲教起义导致清朝元气大伤,是清朝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四、闭关政策(一)含义展示图片【师】:图片中反映的政策是?【生】:闭关政策,指闭关自守,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交流的一种国家对外政策。(二)原因展示材料【师】:根据材料分析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有哪些?【生】:【内因】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外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扩张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师】: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根本原因。据教材相关内容,我们知道,清朝的闭关政策不是完全禁止对外交流,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阅读教材,归纳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表现。【生】:知识扩展(三)影响【师】:根据材料及教材内容,分析“闭关”政策的影响。【生】: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消极:清朝的闭关政策推行了近200年。这种闭关自守的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导致当时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师】:根据材料,对比分析当时的中国和英国之间的差距。【生】:中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文字狱盛行、军备力量落后、闭关政策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军备力量进步、海外贸易繁盛【师】:对比唐、宋、明、清的对外交往的事例、政策,谈谈对今天中国发展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生】:启示:开放则发展,闭关则落伍。做法:要坚持对外开放,善于学习交流,加强友好合作。课后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清朝统治者们的烦恼,他们设立了军机处、实行了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闭关政策,这些措施虽然强化了君主专制,维护了统治,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烦恼。反而因为君主专制、思想控制、闭关自守等背离世界发展潮流和历史规律的政策,导致清代中期以来政治腐败,经济衰退,国力虚弱,社会危机重重。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