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一年级上册4.15《 我们不乱扔》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一年级上册4.15《 我们不乱扔》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我们不乱扔
教科书 书 名:道德与法治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8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发现身边不注意公共卫生的行为及其引发的不良影响,初步树立公共卫生意识。 2.知道垃圾分类的方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公共卫生,愿意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 3.做到在公共场所不乱扔废弃物、不随地吐痰、不在墙上乱涂乱画。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理解并认同爱护公共卫生的重要意义,初步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
教学难点:坚持做到爱护公共卫生,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探讨垃圾入桶的具体做法 1.读一读“一个垃圾袋”:随身带个袋 (1)承前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在绘本最后,看到小猪出门开始带一个垃圾袋了,你们知道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吗?让我们来问一问小猪吧!小猪,你为什么要带垃圾袋啊? 小猪:我是从一个哥哥身上得到的启发。我带你们一起去看看吧! 明白做法 出示《不只是干净》图片1,配上画外音。(今天我们去研学,老师说,研学时要带一个垃圾袋) 小猪:带个袋子可以方便放垃圾,这样就不会因为暂时找不到垃圾桶而着急了。 师小结:原来如此,备个垃圾袋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但却是保持公共卫生的好办法。我们为善于学习的小猪颁发一朵文明之花吧! 2.聊一聊“一堆垃圾物”:垃圾要入桶 (1)辨析交流 小猪:让我们继续往下看吧! 出示《不》图3.4:两名同学在公共场所玩耍,离开后将废弃的垃圾随意丢弃在地上。 (画外音:研学时,我们玩得可开心了,折纸飞机、吃零食、喝饮料,这是快乐的一天。听!老师让我们排队了,走啦,走啦!) 出示《不》图2.5:一个男孩看到了,劝阻别人不乱扔垃圾,主动将垃圾捡进垃圾袋中。 (画外音:研学时,我们一边吃零食一边玩,真开心!可是有的同学把吃过的香蕉皮、零食包装袋、饮料瓶随意扔在地上就走了。应该把垃圾捡干净再走,这样才是讲文明!) 师:对于故事中这些同学的不同做法,你有什么看法? 预设1:我觉得开始就要保管好垃圾。 预设2:垃圾没收拾好就走,这样做不对。 (2)思考交流 师:同学们,如果你去研学了,你会怎么做呢? 预设1:我会一边吃一边把垃圾放进垃圾袋里。 预设2:我会和同学一起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再去排队。 小猪:如果找不到垃圾桶,我的垃圾袋就可以发挥作用了。我可以先把垃圾放进垃圾袋里带走,等找到垃圾桶再扔。 师小结:看来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都知道了,我们不能随便扔,垃圾要入桶。干净整洁的公共场所,不仅需要清洁工的辛勤打扫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精心爱护。 出示板书:我们不乱扔 【设计意图:以绘本故事为载体,创设“一起去研学”的情境,通过听故事、谈问题、聊想法、提建议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好榜样的同时也反思对待公共卫生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并提出保持公共卫生的可行性建议。】 项目学习,学会垃圾分类的正确方法 小猪:扔垃圾去了!咦,这里怎么有4个垃圾桶站在一起。我把垃圾随便扔进一个垃圾桶里,就可以了吗? 1.看一看“四个好朋友”:四种颜色要知道 (1)明确评价要求,开展小组学习 评价方式:自评 评价要点:正确说出四种颜色垃圾桶 师:当然不行。你跟着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点击平板上的《四个好朋友》视频,开展小组学习后再扔吧!小猪,这张评价表你看懂了吗? 小猪:老师,我看懂了。我们要通过小组学习,知道垃圾桶的四种颜色,记住四种分类方法,并投对四种垃圾。 师:果然是只聪明的小猪,那大家就开始吧! 出示评价表,开始平板学习。 (2)反馈交流课前调查内容 师:哪个小组来与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 预设1:我知道绿色是易腐垃圾桶,红色是有害垃圾桶。 预设2:灰色是其他垃圾桶,而蓝色的是放可回收物的。这是我们小组课前调查时,也发现了的内容,我们用画画的方式记录了下来。 评价表评价标准评价结果评价方式知道四种颜色记住四种分类投对四种垃圾
师小结:没错,看来你们课前确实非常认真地去观察了四分桶。请你们小组为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贴上一朵文明之花。 2.学一学“四种分类法”:四种分类要记牢 (1)反馈交流 评价方式:同学评 评价要点:正确例举四类垃圾桶的作用 师:现在看了视频,你们知道不同的垃圾应该投到什么颜色的垃圾桶里去了吗? 预设1:我知道了吃剩的饭菜要扔进绿色垃圾桶。 预设2:我知道了破掉的塑料玩具要放进蓝色垃圾桶。 预设3:过期的药品要带包装扔进红色垃圾桶。 预设4:灰色垃圾桶胃口最大,能装下除了其他三种垃圾桶不能装的东西。 师小结:你们说得非常正确,都是善于学习的孩子。 小猪:两个小组的同学,关于不同垃圾桶的作用都说得很正确,可以贴上一朵文明之花。 师小结:好的,那咱们要向他们学习,四种垃圾分类要记牢。 (2)实践操作 小猪:那我这袋垃圾应该扔到哪个垃圾桶里呢? 师:别着急,让我们先来看看,都是些什么垃圾? 出示过期药品、零食塑料包装袋、空矿泉水瓶、香蕉皮 师:哦,原来是他们啊!同学们,这些垃圾应该投入哪些桶呢?请你们小组合作,先大家交流,然后再动手试试看。 评价方式:老师评 评价要点:正确投放四种垃圾进垃圾桶 (1)小组展示 师:接下去我们有请一组同学来展示一下,请一边投放一边说明你们的理由。 预设1:香蕉皮是易腐垃圾,要投进绿色垃圾桶。零食塑料包装袋是其他垃圾,要扔进灰色的垃圾桶。 预设2:空的矿泉水瓶是可回收物,要投进蓝色的桶。过期药品是有害垃圾,要投进红色垃圾桶。 小猪:谢谢同学们,我已经学会了。 师:好的,同学们不但能正确投放还能说出理由,说明是真正掌握了分类的方法。让我给你们小组贴上一朵文明之花吧! 3.听一听“四分好处多”:了解垃圾分类意义 小猪:可是,为什么我们要把垃圾分类呢?都投进一个垃圾桶,不是更方便吗? 师:小猪,你来听听这位爸爸的回答,就知道原因了。 师小结:垃圾分类的好处很多,敬爱的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人民日报,2019年6月3日)。所以我们不仅要坚持垃圾分类,而且垃圾分类要认真! 板书出示:垃圾会分类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交流经验、观看视频、实践操作、倾听故事、学习讲话,以认识四分桶颜色、了解四个桶对应的垃圾种类、操作简单垃圾分类“三步走”梯度,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初步学会垃圾分类的正确做法,并懂得垃圾分类既是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体现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三、律动拓展,回顾保持公共卫生的办法 师:同学们,相信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了很多保持公共卫生的好习惯。谁能来给小猪示范一下? 预设1:我得了流行性感冒时,我会戴好口罩。 预设2:我有痰想吐时,我会把痰吐到纸巾里,再扔到垃圾桶里。 预设3:我不会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和桌椅上乱涂乱画。 预设4:我想咳嗽或打喷嚏时,我会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嘴。 小猪:谢谢同学们,这些我也能做到,我会养成这些好习惯的!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好习惯唱一唱,做一做吧! 出示图片,播放音乐,用肢体语言表达儿歌内容。 跟我一起走,来到小区里,我们讲卫生,不随地吐痰。 我们继续走,来到超市里,我想打喷嚏,赶紧捂口鼻。 我们接着走,来到公园里,有人想乱画,一起说NoNo。 我们接着走,回到座位上,眼睛看老师,小手放放好。 出示板书:习惯早养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令人愉悦的氛围内,用唱一唱、跳一跳的体验,复习两课时学到的保持公共卫生的好习惯,舒缓学生精神疲惫的同时,也使其在自我表达中获得成就感,增强学习自信心,增强情感认同。】 四、课堂小结,养成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 师:这一次,大家都学到了很多爱护公共卫生的好习惯,希望大家每天坚持这些好习惯,用实际行动来维护公共环境卫生。 小猪:可是我要怎样才能每天坚持这些好习惯呢? 师:你看,这里有一张“争当文明达人”的打卡表,如果你做到了垃圾分类放、有痰不乱吐、墙上不乱画,就可以在对应的格子里贴上文明之花。如果你还有更好的公共卫生习惯,还可以在空白的格子里画一画、写一写。 预设1:是我自己贴吗? 师:可以啊,还可以请身边的同学、老师、家长监督你,帮你一起贴。一周之后我们来数一数,看谁得到的文明之花最多,谁就是我们的文明小达人。 板书出示:争当小达人 预设2:太好了,我一定要每天坚持打卡,养成爱护公共卫生的好习惯。 师小结: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爱护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文明小达人!我们的课就学习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板书出示:我们不乱扔,垃圾会分类,习惯早养成,争当小达人 【设计意图:以打卡“争当文明小达人”为活动载体,关注多元评价,让学生认知保持公共卫生的行为标准并监督自身向达到标准的方向努力,完成将外在要求内化为自身需要的过程。】 五、课后实践,持续评价巩固习惯效益 1.打样保持公共卫生小贴士 以课堂所学内容为主题,运用绘画、拼音、粘贴等方式,制作保持公共卫生小贴士,为班级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宣传做样品。 2.打卡“争当文明小达人”表 以“争当文明小达人”打卡表为基础,改进日常行为习惯,将行为要求转化为实践行动,择机颁发文明之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