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历史
2025.03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距今5300一4000年的良渚、陶寺古城遗址中,发现有相当规模的城市,有随葬品丰厚或
极少的墓地,有精美的玉器,特别是良渚古城遗址中还发现有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
权的玉钺,陶寺古城发现有观象台。由此可以推断,古代中国
A.开始进人农耕时代
B.已经出现国家维形
C.部落征战连绵不断
D.统治阶级生活腐化
2.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审时度势,利用江水的自然流势与挟沙水沉在下层的特性修建了都江
堰,使堤防、分洪、排沙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这表明,都江堰的修建
A.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优势
B.促进了水上贸易的繁荣
C,蕴含着古人的治水智慧
D加速了区域统一的进程
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文化巨匠。以下对诸子百家思想的表述
中,不正确的是
A.韩非主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
B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倡“民贵君轻”
C墨子主张“无为而治”,反对攻伐兼并战争
D,庄子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4.下图呈现的是考古发掘的一些秦朝印章的信息。据此可佐证,秦朝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A.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
B随葬品中必须有印章
C,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D.向民众征收沉重赋税
5,公元前121年,匈奴人曾悲叹:“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
色。”甸奴人发出如此感叹的背景是
A,秦始皇修筑长城抵抗匈奴
B.西汉初年对甸奴推行和亲政策
C.蒙恬北击甸奴夺回被占区
D.霍去病击败匈奴控制河西走廊
6,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
“史学两司马”。下列历史事件在这两部历史著作中均没有记载,并且都无法查到的是
A.涿鹿之战
B楚汉之争
C.八王之乱
D.靖难之役
7.下表中的相关史实,空缺处应填
历史模拟试题共6页第1页
战役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意义

200年
曹操和袁绍
曹操以少胜多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A.①官渡之战
②全国趋向统一
B.①巨鹿之战
②为三国鼎立局而的形成奠定基础
C.①巨鹿之战②全国趋向统
D.①官渡之战②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8某校举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下列图片是七年级某历史兴趣小组参与的布展,这一展区
的主要内容可能是
《兰亭集序》(莘本·局部)
《女史箴图》(華本·局部)
云冈石盆第20窟的造像
A,先秦时期的科技成就
B秦汉时期的绘画成就
C.魏晋南北朝时的艺术成就
D中国古代书法的发展历程
9.“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在内地增设藩镇。黄巢起义后,部分实力雄厚的藩镇先
后被封为王。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地处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政权控制中原,
形成五代。”材料反映了
A.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B.黄巢起义推翻唐朝的统治
C.唐朝灭亡后形成藩镇割据
D.唐末五代社会危机的根源
10,遣唐使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到日本,例如“端午(阳)节”“重阳节”等;舶来的奇珍异宝与
日常用品成为唐朝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各国使节、商人、僧侣云集长安,使其成为汇聚各
种文明因素的大都市。以上内容反映出唐朝
A.中外交往繁盛
B.政治制度完善
C.民族关系和睦
D.诗歌创作繁荣
11.唐朝诗人杜甫的诗由于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下图中的诗句描写了
唐朝夔州的
煮井为盐速,烧畲[)度地偏。
一杜前《秋日复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1]煮井为盐:煮盐井之水以为盐。
[2]烧畲(sh):烧荒种田。
[3]菱ku)府:唐置菱州,州的治所在今重庆奉节,为府暑所在,
故称夔府。
A.生产状况
B.地理位置
C.商业贸易
D.文化景观
12,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
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A.重农抑商
B.崇文抑武
C.和亲会盟
D.闭关政策
历史模拟试题共6页第2页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26. (16 分)
(1)西晋朝廷向内迁各族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各族民众为奴婢 。(2 分)
(2)“秦”指前秦;“晋”指东晋 。前秦:淝水之战后,前秦的统治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
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东晋:淝水之战的胜利,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
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4 分)
(3)措施:穿汉服;改汉姓 。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有利于北
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6 分)
(4)作者:贾思勰 。时代特征:民族交融 。(4 分)
27. (20 分)
(1)A:涿郡;B:洛阳;C:余杭 。(6 分)
(2)“亡为此河”原因:隋炀帝征发大量劳动力开凿大运河,劳役繁重,激化了社会矛盾 。
“共禹论功不较多”原因: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对后世有深
远影响 。(4 分)
(3)材料三:贞观之治,唐太宗;材料四:开元盛世,唐玄宗 。(4 分)
(4)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交往方式:文成公主入藏(或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设置机构管理等 ) 。(4 分)
(5)繁荣与开放 。(2 分)
28. (14 分)
(1)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4
分)
(2)方针: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著名论断:“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4 分)
(3)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2 分)
(4)示例:观点:中国共产党在挫折中不断成长 。论述:1927 年,蒋介石、汪精卫先
后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遭受严重挫折 。但中
国共产党并没有被打倒,同年 8 月 1 日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
一枪 。之后召开八七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 。10 月,毛泽东领导创
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全国各地也纷
纷创建革命根据地,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可见,中国共产党在挫折中不断总结经验教
训,逐渐成长壮大 。 (4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