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第二篇 中考专题突破专题一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一、中考知识专题目录线索一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和探索历程时期 事件 时间 概况建党时期 中共一大 1921年 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革 命时期 北伐战争 1926—192年 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 事件 时间 概况国共对立时期 南昌起义 1927年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井冈山会师 1928年 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红军长征 1934— 1936年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西安事变 1936年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时期 事件 时间 概况抗日战 争时期 国共第二次合作 1937—1945年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平型关 大捷 1937年 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 1940年8月至次年1月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中共七大 1945年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时期 事件 时间 概况解放 战争 时期 重庆谈判 1945年 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自卫反击 1946—1947年 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947年 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时期 事件 时间 概况解放 战争 时期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年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三大战役 1948年9月—1949年1月 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南京解放 1949年 渡江战役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 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时期 事件 时间 概况新中国 的成立 与巩固 时期 开国大典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抗美援朝 1950—1953年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土地改革 1950—1952年底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线索二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项目 会议 时间、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提出党的路线的会议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上海、浙江嘉兴 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项目 会议 时间、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提出党的路线的会议 中共七大 1945年4月至6月:延安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项目 会议 时间、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提出党的路线的会议 中共八大 1956年:北京 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成功的探索。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项目 会议 时间、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提出党的路线的会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北京 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项目 会议 时间、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具有伟大转折 意义的会议 遵义 会议 1935年1月:遵义 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北京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项目 会议 时间、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确立党 的指导 思想的 会议 中共七大 1945年4月到6月: 延安 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共十五大 1997年: 北京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 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深化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项目 会议 时间、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确立党 的指导 思想的 会议 中共十六大 2002年: 北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深化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共十八大 2012年: 北京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九大 2017年: 北京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线索三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创新道路创新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创新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制度创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外交创新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全方位外交启示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创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领导核心;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富强线索四 国共关系的变化时期 关系 史实 影响国民革命时期 合作 (第一次) 黄埔军校、北伐战争 基本消灭北洋军阀土地革命时期(十年内战) 对立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 导致国民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侵略者带来可乘之机时期 关系 史实 影响抗日战争时期 合作 (第二次) 西安事变(初步合作形成)、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解放战争时期 对立 全面内战爆发、解放区军民自卫反击、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大业角度一:原因类1.中国共产党能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1)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4)勇于创新,敢于纠正自身的错误与问题等。2.影响国共关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1)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由分裂走向合作的可能。(2)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的根本原因。(3)受国际主要政治势力的态度和国际环境的影响。角度二:认识、经验类3.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有哪些?(1)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动力。(3)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1.【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9分)材料一作品介绍:《启航——中共一大会议》采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的历史瞬间: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张国焘、李达等代表正准备登船。他们身后是汹涌不安的湖面,远处东方的曙光在蔽日的乌云中透出缕缕阳光,历史情节与历史人物生动浮现。油画《启航——中共一大会议》(作者:何红舟、黄发祥)(1)油画赏析:结合中共一大的召开,你觉得作品中的乌云、阳光有什么象征意义?(4分)乌云:暗喻当时的社会环境(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帝国主义的殖民掠夺)。(2分)阳光:暗喻了革命曙光的显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2分)油画《启航——中共一大会议》(作者:何红舟、黄发祥)材料二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横断山,路难行。敌重(zhòng)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chóng)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萧华《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2)根据材料二,归纳出长征胜利的原因。(答3点即可,3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广大红军战士坚定的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沿途人民的大力支持和拥护;战略战术正确等。材料三注:《英雄赞歌》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英雄赞歌》歌词(节选)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①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②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摘编自童心编著《经典老歌400首》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3)歌曲感悟:从材料三的歌词①②中,选出你感悟最深刻的一句歌词(写出序号即可),并结合所学抗美援朝战争的知识,概述你选择该句歌词的原因。(2分)示例一:①。原因: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侵略者,英勇顽强、舍生忘死,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6 000多个功臣集体。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英雄赞歌》歌词(节选)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①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②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摘编自童心编著《经典老歌400首》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示例二:②。原因: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家卫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侵略者,充分展示了不畏强暴、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将士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安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英雄赞歌》歌词(节选)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①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②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摘编自童心编著《经典老歌400首》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2.(2024·武汉)【团结与革命实践】(12分)材料一1928年4月 井冈山 ——摘编自林宏伟、高永中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画典》等1936年10月 甘肃会宁材料二《团结就是力量》是1943年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晋察冀边区创作的歌曲。歌中“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向着法西斯蒂开火”表达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坚强意志。——摘编自刘习良《歌声中的20世纪》材料三1949年9月25日,在一次国旗设计工作座谈会上,毛泽东拿着五星红旗指着说:“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按动电钮,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摘编自杨冬权等《让激情飞扬》(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4分)1928年4月 井冈山 1936年10月 甘肃会宁图一:井冈山会师。(2分)图二: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创作的历史背景。(4分)中国人民正在进行全民族抗战;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3)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运用史实说明“团结”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重要性。(4分)只有团结才能取得革命胜利。如国共第一次合作,创办了黄埔军校,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不团结会极大地损害革命,甚至导致革命的失败。如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大革命失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导致中国共产党和平建国的努力付诸东流。温馨提示:学完至此,请完成精练本B65—B66习题!/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专题一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线索一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和探索历程时期 事件 时间 概况建党时期 中共一大 1921年 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革 命时期 北伐战争 1926— 192年 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对立时期 南昌起义 1927年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井冈山会师 1928年 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红军长征 1934— 1936年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西安事变 1936年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抗日战 争时期 国共第二次合作 1937—1945年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平型关大捷 1937年 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 1940年8月至次年1月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中共七大 1945年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解放 战争 时期 重庆谈判 1945年 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自卫反击 1946—1947年 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947年 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年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三大战役 1948年9月—1949年1月 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南京解放 1949年 渡江战役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 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时期 事件 时间 概况新中国 开国大典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的成立 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与巩固 抗美援朝 1950—1953年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时期 土地改革 1950—1952年底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线索二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项目 会议 时间、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提出党的路线的会议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上海、浙江嘉兴 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共七大 1945年4月至6月:延安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中共八大 1956年:北京 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成功的探索。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北京 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具有伟大转折 意义的会议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遵义 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北京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确立党 的指导 思想的 会议 中共七大 1945年4月到6月:延安 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共十五大 1997年:北京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六大 2002年:北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 2012年:北京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九大 2017年:北京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深化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线索三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创新道路创新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创新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制度创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外交创新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全方位外交启示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创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领导核心;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富强线索四 国共关系的变化时期 关系 史实 影响国民革命时期 合作(第一次) 黄埔军校、北伐战争 基本消灭北洋军阀土地革命时期(十年内战) 对立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 导致国民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侵略者带来可乘之机抗日战争时期 合作(第二次) 西安事变(初步合作形成)、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解放战争时期 对立 全面内战爆发、解放区军民自卫反击、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大业角度一:原因类1.中国共产党能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1)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4)勇于创新,敢于纠正自身的错误与问题等。2.影响国共关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1)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由分裂走向合作的可能。(2)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的根本原因。(3)受国际主要政治势力的态度和国际环境的影响。角度二:认识、经验类3.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有哪些?(1)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动力。(3)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1.【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9分)材料一油画《启航——中共一大会议》(作者:何红舟、黄发祥))作品介绍:《启航——中共一大会议》采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的历史瞬间: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张国焘、李达等代表正准备登船。他们身后是汹涌不安的湖面,远处东方的曙光在蔽日的乌云中透出缕缕阳光,历史情节与历史人物生动浮现。(1)油画赏析:结合中共一大的召开,你觉得作品中的乌云、阳光有什么象征意义?(4分)乌云:暗喻当时的社会环境(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帝国主义的殖民掠夺)。(2分)阳光:暗喻了革命曙光的显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2分)材料二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横断山,路难行。敌重(zhòng)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chóng)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萧华《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2)根据材料二,归纳出长征胜利的原因。(答3点即可,3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广大红军战士坚定的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沿途人民的大力支持和拥护;战略战术正确等。材料三《英雄赞歌》歌词(节选)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①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②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摘编自童心编著 《经典老歌400首》注:《英雄赞歌》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3)歌曲感悟:从材料三的歌词①②中,选出你感悟最深刻的一句歌词(写出序号即可),并结合所学抗美援朝战争的知识,概述你选择该句歌词的原因。(2分)示例一:①。原因: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侵略者,英勇顽强、舍生忘死,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6 000多个功臣集体。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示例二:②。原因: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家卫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侵略者,充分展示了不畏强暴、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将士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安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2.(2024·武汉)【团结与革命实践】(12分)材料一1928年4月 井冈山 1936年10月 甘肃会宁——摘编自林宏伟、高永中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画典》等材料二《团结就是力量》是1943年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晋察冀边区创作的歌曲。歌中“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向着法西斯蒂开火”表达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坚强意志。——摘编自刘习良《歌声中的20世纪》材料三1949年9月25日,在一次国旗设计工作座谈会上,毛泽东拿着五星红旗指着说:“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按动电钮,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摘编自杨冬权等《让激情飞扬》(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4分)图一:井冈山会师。(2分)图二: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创作的历史背景。(4分)中国人民正在进行全民族抗战;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3)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运用史实说明“团结”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重要性。(4分)只有团结才能取得革命胜利。如国共第一次合作,创办了黄埔军校,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不团结会极大地损害革命,甚至导致革命的失败。如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大革命失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导致中国共产党和平建国的努力付诸东流。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专题一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线索一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和探索历程时期 事件 时间 概况建党时期 中共一大 1921年 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革 命时期 北伐战争 1926— 192年 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对立时期 南昌起义 1927年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井冈山会师 1928年 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红军长征 1934— 1936年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西安事变 1936年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抗日战 争时期 国共第二次合作 1937—1945年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平型关大捷 1937年 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 1940年8月至次年1月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中共七大 1945年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解放 战争 时期 重庆谈判 1945年 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自卫反击 1946—1947年 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947年 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年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三大战役 1948年9月—1949年1月 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南京解放 1949年 渡江战役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 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时期 事件 时间 概况新中国 开国大典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的成立 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与巩固 抗美援朝 1950—1953年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时期 土地改革 1950—1952年底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线索二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项目 会议 时间、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提出党的路线的会议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上海、浙江嘉兴 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共七大 1945年4月至6月:延安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中共八大 1956年:北京 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成功的探索。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北京 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具有伟大转折 意义的会议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遵义 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北京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确立党 的指导 思想的 会议 中共七大 1945年4月到6月:延安 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共十五大 1997年:北京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六大 2002年:北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 2012年:北京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九大 2017年:北京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深化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线索三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创新道路创新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创新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制度创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外交创新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全方位外交启示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创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领导核心;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富强线索四 国共关系的变化时期 关系 史实 影响国民革命时期 合作(第一次) 黄埔军校、北伐战争 基本消灭北洋军阀土地革命时期(十年内战) 对立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 导致国民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侵略者带来可乘之机抗日战争时期 合作(第二次) 西安事变(初步合作形成)、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解放战争时期 对立 全面内战爆发、解放区军民自卫反击、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大业角度一:原因类1.中国共产党能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1)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4)勇于创新,敢于纠正自身的错误与问题等。2.影响国共关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1)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由分裂走向合作的可能。(2)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的根本原因。(3)受国际主要政治势力的态度和国际环境的影响。角度二:认识、经验类3.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有哪些?(1)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动力。(3)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1.【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9分)材料一油画《启航——中共一大会议》(作者:何红舟、黄发祥))作品介绍:《启航——中共一大会议》采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的历史瞬间: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张国焘、李达等代表正准备登船。他们身后是汹涌不安的湖面,远处东方的曙光在蔽日的乌云中透出缕缕阳光,历史情节与历史人物生动浮现。(1)油画赏析:结合中共一大的召开,你觉得作品中的乌云、阳光有什么象征意义?(4分)乌云:暗喻当时的社会环境(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帝国主义的殖民掠夺)。(2分)阳光:暗喻了革命曙光的显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2分)材料二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横断山,路难行。敌重(zhòng)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chóng)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萧华《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2)根据材料二,归纳出长征胜利的原因。(答3点即可,3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广大红军战士坚定的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沿途人民的大力支持和拥护;战略战术正确等。材料三《英雄赞歌》歌词(节选)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①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②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摘编自童心编著 《经典老歌400首》注:《英雄赞歌》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3)歌曲感悟:从材料三的歌词①②中,选出你感悟最深刻的一句歌词(写出序号即可),并结合所学抗美援朝战争的知识,概述你选择该句歌词的原因。(2分)示例一:①。原因: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侵略者,英勇顽强、舍生忘死,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6 000多个功臣集体。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示例二:②。原因: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家卫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侵略者,充分展示了不畏强暴、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将士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安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2.(2024·武汉)【团结与革命实践】(12分)材料一1928年4月 井冈山 1936年10月 甘肃会宁——摘编自林宏伟、高永中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画典》等材料二《团结就是力量》是1943年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晋察冀边区创作的歌曲。歌中“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向着法西斯蒂开火”表达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坚强意志。——摘编自刘习良《歌声中的20世纪》材料三1949年9月25日,在一次国旗设计工作座谈会上,毛泽东拿着五星红旗指着说:“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按动电钮,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摘编自杨冬权等《让激情飞扬》(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4分)图一:井冈山会师。(2分)图二: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创作的历史背景。(4分)中国人民正在进行全民族抗战;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3)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运用史实说明“团结”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重要性。(4分)只有团结才能取得革命胜利。如国共第一次合作,创办了黄埔军校,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不团结会极大地损害革命,甚至导致革命的失败。如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大革命失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导致中国共产党和平建国的努力付诸东流。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1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pptx 2025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1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原卷版).docx 2025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1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