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培优提升七 “活结”与“死结”、“动杆”与“定杆”模型选择题1~8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基础对点练题组一 “活结”与“死结”问题1.手握轻杆,杆的另一端安装有一个轻质小滑轮C,支持着一根悬挂重物的绳子,如图所示。现保持滑轮C的位置不变,使杆向下转动一个角度,则杆对滑轮C的作用力将( )变大 不变变小 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水平直杆OP右端固定于竖直墙上的O点,长为L=2 m的轻绳一端固定于直杆P点,另一端固定于墙上O点正下方的Q点,OP长为d=1.2 m,重为16 N的钩码由光滑挂钩挂在轻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则轻绳的弹力大小为( )10 N 12 N16 N 20 N3.如图所示,蜘蛛用蛛丝将其自身悬挂在水管上,并处于静止状态。蛛丝OM、ON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β(α>β)。用F1、F2分别表示OM、ON的拉力,则( )F1的竖直分力大于F2的竖直分力F1的竖直分力等于F2的竖直分力F1的水平分力大于F2的水平分力F1的水平分力等于F2的水平分力4.如图,悬挂甲物体的细线拴牢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上O点处;绳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通过光滑定滑轮与物体乙相连。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系统平衡时,O点两侧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若α=70°,则β等于( )45° 55° 60° 70°题组二 “动杆”与“定杆”问题5.如图所示,水平横梁一端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m=20 kg的重物,∠CBA=30°,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大小为(g取10 N/kg)( )100 N 100 N200 N 200 N6.如图所示,在水平天花板的A点处固定一根轻杆a,杆与天花板保持垂直。杆的下端有一个轻滑轮O。另一根细绳上端固定在该天花板的B点处,细绳跨过滑轮O,下端系一个重为G的物体。BO段细绳与天花板的夹角为θ=30°。系统保持静止,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细绳BO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是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a杆和细绳对滑轮的合力大小是G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G7.如图为两种形式的吊车的示意图,OA为可绕O点转动的轻杆,轻杆的重力不计,AB为缆绳,当它们吊起相同重物时,杆OA在图(a)、(b)中的受力分别为Fa、 Fb,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Fa=Fb Fa>FbFa综合提升练8.(多选)将砂桶P用细绳系在C点,如图所示,在两砂桶中装上一定质量的砂子,砂桶(含砂子)P、Q的总质量分别为m1、m2,系统平衡时,∠ACB=90°、∠CAB=60°,忽略滑轮的大小以及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m1∶m2=1∶1m1∶m2=2∶1若在两桶内增加相同质量的砂子,C点的位置上升若在两桶内增加相同质量的砂子,C点的位置保持不变9.(10分)如图所示,一重物被细绳a、b、c所悬挂,O′是三细绳的结点。细绳a跨过O点处的轻质定滑轮与轻质弹簧相连,轻质光滑定滑轮被轻质竖直硬杆固定在天花板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此时b绳保持水平,a绳与c绳夹角为120°,弹簧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重物质量为2 kg,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重力加速度g取10 N/kg。求:(1)(5分)弹簧的伸长量;(2)(5分)悬挂小滑轮的轻质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10.(10分)绳OC与竖直方向成30°角,绳OB与水平方向成30°角,O为质量不计的光滑滑轮,已知物体B重1 000 N,物体A重400 N,物体A和B均静止,求:(1)(3分)OB绳的拉力为多大?(2)(3分)物体B所受地面的摩擦力f和支持力N分别为多大?(3)(4分)OC绳的拉力为多大?培优提升七 “活结”与“死结”、“动杆”与“定杆”模型1.B [以小滑轮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小滑轮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两绳的拉力和杆对小滑轮的作用力,由平衡条件可知,杆对滑轮C的作用力大小等于两绳拉力的合力,由于两绳的拉力不变,故杆对滑轮C的作用力不变,故B正确。]2.A [设挂钩所在位置为N点,延长PN交墙于M点,如图所示,同一条绳子拉力相等,根据对称性可知两边的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根据几何关系可知NM=NQ,由几何关系知sin α====,对钩码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有2Tcos α=mg,解得T=10 N,故A正确。]3.D [对结点O受力分析可得,水平方向F1sin α=F2sin β=Fx,即F1的水平分力等于F2的水平分力,选项C错误,D正确;对结点O受力分析可得,竖直方向F1y=F1cos α=,F2y=F2cos β=,由于tan α>tan β,所以F2y>F1y,选项A、B错误。]4.B [O点受力如图,因为甲、乙物体质量相等,所以F1与F2大小相等,合成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α=70°,则∠1=∠2=55°,且F1和F2的合力与F3等大反向,则β=∠2=55°,故B正确。]5.C [对与滑轮接触的绳子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绳中拉力处处相等,有T1=T2=mg=200 N,由几何知识知,滑轮对绳子的支持力N=200 N,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大小为200 N,故C正确。]6.D [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有T=G,同一根绳子拉力大小处处相等,故绳子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也等于G,故A错误;对滑轮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结合几何关系,有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F=T=G,故B错误,D正确;由于滑轮处于平衡状态,所以a杆和细绳对滑轮的合力大小是零,故C错误。]7.A [对题图(a)中的A点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Fa=Fa′=2mgcos 30°=mg对题图(b)中的A点受力分析,如图乙,由平衡条件及几何关系可得tan 30°=,则Fb=Fb′=mg,可得Fa=Fb,故A正确,B、C、D错误。]8.BC [以结点C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其中F=m1g,FB=m2g,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FA=Fcos 30°=m1gcos 30°,由几何关系可知FA=,联立解得m1∶m2=2∶1,选项A错误,B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当砂桶(含砂子)P、Q的总质量的比值为2时,AC与BC保持垂直状态,C点的位置保持不变,而若在两桶内增加相同质量的砂子,则两砂桶(含砂子)质量的比值会小于2,则Q桶向下移动,C点的位置上升,选项C正确,D错误。]9.(1)0.4 m (2)40 N解析 (1)以O′为研究对象,cO′绳张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根据三力平衡得a绳张力为Fa==40 N则弹簧弹力F弹=Fa=40 N根据胡克定律有F弹=kx,可得弹簧的伸长量x=0.4 m。(2)以小滑轮为研究对象,a绳和拉弹簧的绳子为同一根绳子,故张力大小相等,均为Fa,由几何关系可知,两绳夹角为90°,根据三力平衡得轻质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T杆=F弹=40 N。10.(1)400 N (2)200 N 800 N (3)400 N解析 (1)由于物体A静止,故OB绳的拉力T=GA=400 N。(2)对物体B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N+Tsin 30°=GBTcos 30°=f联立解得N=800 N,f=200 N。(3)对滑轮受力分析,受三个拉力,如图乙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TOC=2Tcos 30°=400 N。 甲 乙培优提升七 “活结”与“死结”、“动杆”与“定杆”模型学习目标 1.知道“活结”与“死结”、“动杆”与“定杆”的特点,并能正确对结点受力分析。2.灵活运用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处理平衡问题。提升1 “活结”与“死结”模型类型1 “活结”模型模型结构 模型解读 模型特点“活结”把绳子分为两段,且可沿绳移动,“活结”一般由绳跨过滑轮或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绳子因“活结”而弯曲,但实际为同一根绳 “活结”绳子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常见模型 力学关系和几何关系 端点A上下移动 挡板MN左右移动①T1=T2= ②l1cos θ+l2cos θ=d (l1+l2)cos θ=d cos θ=(l=l1+l2,为绳长) d和l都不变,根据cos θ=可知θ也不变,则T1和T2也不变 因为MN左右移动时,d变化,而l不变,根据cos θ=可知θ将变化,则T1和T2也变化常见模型 力学关系和几何关系 端点A左右移动 两物体质量比变化①角度:θ4=2θ3=2θ2=4θ1 ②拉力:T=MQg ③2MQcos θ2=MP 两物体质量比不变,左右移动轻绳端点角度都不变 角度变化,但仍保持原有倍数关系例1 (多选)(2024·河北石家庄高一期末)如图所示,光滑轻质挂钩下端悬挂质量为m的重物,跨在长度为L的轻绳上,开始时绳子固定在框架上等高的A、B两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绳子的拉力为F。现保持绳长不变,将绳子右端从B点沿竖直方向缓慢移至C点,再从C点沿水平方向向左缓慢移至D点。关于绳子拉力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B移至C的过程中,拉力F变小B.从B移至C的过程中,拉力F不变C.从C移至D的过程中,拉力F不变D.从C移至D的过程中,拉力F变小训练1 水平横杆上套有圆环A,圆环A通过轻绳与重物B相连,轻绳绕过固定在横杆下光滑的定滑轮,轻绳通过光滑动滑轮挂着物体C,并在某一位置达到平衡,现将圆环A缓慢向右移动一段距离,系统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C的高度上升B.AC段绳与横杆的夹角变小C.横杆对环的支持力变小D.轻绳对圆环的拉力不变类型2 “死结”模型模型结构 模型解读 模型特点“死结”把绳子分为两段,且不可沿绳子移动,“死结”两侧的绳因结而变成两根独立的绳 死结两侧的绳子张力不一定相等例2 春节期间,大街上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息,一盏盏大红灯笼展现出节日的喜庆。如图所示,三根轻绳a、b、c将甲、乙两只灯笼悬挂起来并处于静止状态。轻绳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7°和53°,轻绳b沿水平方向。已知甲灯笼的质量m甲=1.2 kg,且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1)细绳a的拉力的大小F;(2)乙灯笼的质量m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训练2 (鲁科版教材P110例题改编)如图所示用绳子将鸟笼挂在一根水平横梁上,绳子OA、OB和OC对结点O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A、FB和FC,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A最大 B.FB最大C.FC最大 D.FC=FA+FB提升2 “动杆”与“定杆”模型杆模型 特点 作用力与转轴(铰链)相连的轻杆 杆作用力的方向一定沿杆插入墙中固定的轻杆 杆作用力的方向不一定 沿杆例3 如图甲所示,细绳AD跨过固定的水平轻杆BC右端的轻质光滑定滑轮悬挂一质量为M1的物体,∠ACB=30°;图乙中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EG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在轻杆的G点用细绳GF悬挂一质量为M2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求:(1)细绳AC段的张力TAC与细绳EG的张力TEG之比;(2)轻杆BC对C端的支持力;(3)轻杆HG对G端的支持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训练3 (2024·福建泉州德化一中高一期末)如图所示,轻杆AB的左端用铰链与竖直墙壁连接,轻杆CD的左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图甲中两轻绳分别挂着质量为m1、m2的物体,另一端系于B点,图乙中两轻绳分别挂着质量为m3、m4的物体,另一端系于D点。四个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轻绳OB、O′D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30°,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m1∶m2=1∶1 B.m1∶m2=2∶C.m3∶m4=1∶1 D.m3∶m4=2∶随堂对点自测1.(“死结”模型)如图所示,质量为2 kg的重物与一小段绳子连接,该段绳子与绳子AO和绳子BO连接于O点,重物静止。绳子A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绳子BO水平,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绳子均为理想轻绳,则绳子AO和绳子BO上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A.40 N、20 N B.N、 NC.10 N、10 N D.10 N、10 N2.(“活结”模型)如图所示,钉子A和小定滑轮B均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它们相隔一定距离且处于同一高度,细线的一端系有一小沙桶D,另一端跨过定滑轮B与动滑轮C后固定在钉子A上。质量为m的小球E与轻质动滑轮C固定连接。初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滑轮C两侧细线的夹角为74°。现缓慢地往沙桶添加细沙,当系统再次平衡时,滑轮C两侧细线的夹角为106°。不计一切摩擦,已知cos 37°=0.8,cos 53°=0.6,则此过程中往沙桶D中添加的细沙质量为( )A.m B.m C.m D.m3.(“动杆”与“定杆”模型)(多选)图甲中轻杆OA的A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O光滑,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B点的细线跨过O端系一质量为m的重物,OB水平;图乙中轻杆O′A′可绕A′点自由转动,另一端O′光滑;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B′点的细线跨过O′端系一质量也为m的重物。已知图甲中∠BOA=3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轻杆中弹力大小为mgB.图乙轻杆中弹力大小为mgC.图甲轻杆中弹力与细线OB中拉力的合力方向一定沿竖直方向D.图乙中∠B′O′A′不可能等于30°培优提升七 “活结”与“死结”、“动杆”与“定杆”模型提升1例1 BD [轻绳的右端从B点移到直杆最上端C过程中,设两绳的夹角为2α,以滑轮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2Fcos α=mg,则绳子的拉力F=,设绳子总长为L,两直杆间的距离为s,由数学知识可得sin α=,L、s不变,则α保持不变,所以在轻绳的右端从B点移到C的过程中,拉力F不变,故B正确,A错误;轻绳的右端从C点移到D点过程中,α变小,cos α变大,则F减小,故D正确,C错误。]训练1 D [物体B保持静止,受重力和拉力,根据平衡条件,轻绳拉力大小处处相同,等于B的重力,保持不变,轻绳对圆环的拉力不变,D正确;圆环A缓慢向右移动一段距离,重物C受重力和两侧绳子的拉力,始终平衡,拉力和重力大小都不变,根据平衡条件,动滑轮两侧绳子夹角保持不变,滑轮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所以重物C必定下降,重物B上升,连接A的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不变,横杆对环的支持力也一定不变,A、B、C错误。]例2 (1)15 N (2)0.675 kg解析 对甲、乙灯笼受力分析,如图所示。(1)甲受力平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sin 37°=FbFcos 37°=m甲g,解得F=15 N,Fb=9 N。(2)对乙灯笼,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csin 53°=Fb′=Fb,Fccos 53°=m乙g解得m乙=0.675 kg。训练2 C [对结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FA=FCsin 60°=FC,FB=FCcos 60°=FC,可知FA、FB都比FC小,且FA+FB≠FC,故C正确。]提升2例3 (1) (2)M1g,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指向右上方 (3)M2g,方向水平向右解析 题图甲和乙中的两个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分别取C点和G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a)和图(b)所示。(1)由题知,图(a)中,细绳AC段的拉力TAC=TCD=M1g图(b)中由平衡条件得TEGsin 30°=FGF=M2g可得TEG=2M2g,所以=。(2)图(a)中,TAC、NC、M1g三个力之间的夹角都为120°,根据平衡条件有NC=TAC=M1g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指向右上方。(3)图(b)中,根据平衡条件有TEGsin 30°=M2g,TEGcos 30°=NG所以NG==M2g,方向水平向右。训练3 B [图甲中,OB绳的张力为T=m1g,对B点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得m2g=Tcos θ=m1gcos θ,则m1∶m2=2∶,故A错误,B正确;CD杆固定在墙上,杆的弹力方向不确定,则m3、m4的比例不确定,故C、D错误。]随堂对点自测1.A [对O点受力分析,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得FAOsin 30°=mg,FAOcos 30°=FBO,联立解得FAO=40 N,FBO=20 N,故A正确,B、C、D错误。]2.C [设初始时沙桶和沙的质量为m1,再次平衡时沙桶和沙的质量为m2,则添加细沙前后根据平衡条件有m1gcos 37°=mg,m2gcos 53°=mg,解得m1=m,m2=m,则添加的细沙质量为Δm=m2-m1=m,C正确。]3.AC [由于图甲中轻杆OA为“定杆”,其O端光滑,可以视为活结,则两侧细线中拉力大小相等,都等于mg,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图甲轻杆中弹力为F甲=2mgcos 45°=mg,故A正确;图乙中轻杆O′A′可绕A′点自由转动,为“动杆”,另一端O′光滑,可以视为活结,O′两侧细线中拉力相等,“动杆”中弹力方向沿“动杆”方向,“动杆”O′A′中弹力大小等于O′两侧细线中拉力的合力大小,两细线夹角不确定,轻杆中弹力无法确定,∠B′O′A′可能等于30°,故B、D错误;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图甲中轻杆弹力与细线OB中拉力的合力方向一定与竖直细绳的拉力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上,故C正确。](共44张PPT)培优提升七 “活结”与“死结”、“动杆”与“定杆”模型第4章 力与平衡1.知道“活结”与“死结”、“动杆”与“定杆”的特点,并能正确对结点受力分析。2.灵活运用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处理平衡问题。学习目标目 录CONTENTS提升01随堂对点自测02课后巩固训练03提升1提升2 “动杆”与“定杆”模型提升1 “活结”与“死结”模型提升1 “活结”与“死结”模型类型1 “活结”模型模型结构 模型解读 模型特点“活结”把绳子分为两段,且可沿绳移动,“活结”一般由绳跨过滑轮或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绳子因“活结”而弯曲,但实际为同一根绳 “活结”绳子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常见模型 力学关系和几何关系 端点A上下移动 挡板MN左右移动模型结构 模型解读 模型特点①T1=T2= ②l1cos θ+l2cos θ=d (l1+l2)cos θ=d cos θ=(l=l1+l2,为绳长) d和l都不变,根据cos θ=可知θ也不变,则T1和T2也不变 因为MN左右移动时,d变化,而l不变,根据cos θ=可知θ将变化,则T1和T2也变化模型结构 模型解读 模型特点常见模型 力学关系和几何关系 端点A左右移动 两物体质量比变化①角度:θ4=2θ3=2θ2=4θ1 ②拉力:T=MQg ③2MQcos θ2=MP 两物体质量比不变,左右移动轻绳端点角度都不变 角度变化,但仍保持原有倍数关系BD例1 (多选)(2024·河北石家庄高一期末)如图所示,光滑轻质挂钩下端悬挂质量为m的重物,跨在长度为L的轻绳上,开始时绳子固定在框架上等高的A、B两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绳子的拉力为F。现保持绳长不变,将绳子右端从B点沿竖直方向缓慢移至C点,再从C点沿水平方向向左缓慢移至D点。关于绳子拉力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B移至C的过程中,拉力F变小B.从B移至C的过程中,拉力F不变C.从C移至D的过程中,拉力F不变D.从C移至D的过程中,拉力F变小D训练1 水平横杆上套有圆环A,圆环A通过轻绳与重物B相连,轻绳绕过固定在横杆下光滑的定滑轮,轻绳通过光滑动滑轮挂着物体C,并在某一位置达到平衡,现将圆环A缓慢向右移动一段距离,系统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C的高度上升B.AC段绳与横杆的夹角变小C.横杆对环的支持力变小D.轻绳对圆环的拉力不变解析 物体B保持静止,受重力和拉力,根据平衡条件,轻绳拉力大小处处相同,等于B的重力,保持不变,轻绳对圆环的拉力不变,D正确;圆环A缓慢向右移动一段距离,重物C受重力和两侧绳子的拉力,始终平衡,拉力和重力大小都不变,根据平衡条件,动滑轮两侧绳子夹角保持不变,滑轮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所以重物C必定下降,重物B上升,连接A的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不变,横杆对环的支持力也一定不变,A、B、C错误。类型2 “死结”模型模型结构 模型解读 模型特点“死结”把绳子分为两段,且不可沿绳子移动,“死结”两侧的绳因结而变成两根独立的绳 死结两侧的绳子张力不一定相等例2 春节期间,大街上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息,一盏盏大红灯笼展现出节日的喜庆。如图所示,三根轻绳a、b、c将甲、乙两只灯笼悬挂起来并处于静止状态。轻绳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7°和53°,轻绳b沿水平方向。已知甲灯笼的质量m甲=1.2 kg,且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1)细绳a的拉力的大小F;(2)乙灯笼的质量m乙。解析 对甲、乙灯笼受力分析,如图所示。(1)甲受力平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sin 37°=FbFcos 37°=m甲g,解得F=15 N,Fb=9 N。(2)对乙灯笼,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csin 53°=Fb′=Fb,Fccos 53°=m乙g解得m乙=0.675 kg。答案 (1)15 N (2)0.675 kgC训练2 (鲁科版教材P110例题改编)如图所示用绳子将鸟笼挂在一根水平横梁上,绳子OA、OB和OC对结点O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A、FB和FC,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A最大 B.FB最大C.FC最大 D.FC=FA+FB提升2 “动杆”与“定杆”模型杆模型 特点 作用力与转轴(铰链)相连的轻杆 杆作用力的方向一定沿杆插入墙中固定的轻杆 杆作用力的方向不一定沿杆例3 如图甲所示,细绳AD跨过固定的水平轻杆BC右端的轻质光滑定滑轮悬挂一质量为M1的物体,∠ACB=30°;图乙中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EG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在轻杆的G点用细绳GF悬挂一质量为M2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求:(1)细绳AC段的张力TAC与细绳EG的张力TEG之比;(2)轻杆BC对C端的支持力;(3)轻杆HG对G端的支持力。解析 题图甲和乙中的两个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分别取C点和G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a)和图(b)所示。(1)由题知,图(a)中,细绳AC段的拉力TAC=TCD=M1g图(b)中由平衡条件得TEGsin 30°=FGF=M2g(2)图(a)中,TAC、NC、M1g三个力之间的夹角都为120°,根据平衡条件有NC=TAC=M1g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指向右上方。(3)图(b)中,根据平衡条件有TEGsin 30°=M2g,TEGcos 30°=NG训练3 (2024·福建泉州德化一中高一期末)如图所示,轻杆AB的左端用铰链与竖直墙壁连接,轻杆CD的左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图甲中两轻绳分别挂着质量为m1、m2的物体,另一端系于B点,图乙中两轻绳分别挂着质量为m3、m4的物体,另一端系于D点。四个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轻绳OB、O′D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30°,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B随堂对点自测2A1.(“死结”模型)如图所示,质量为2 kg的重物与一小段绳子连接,该段绳子与绳子AO和绳子BO连接于O点,重物静止。绳子A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绳子BO水平,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绳子均为理想轻绳,则绳子AO和绳子BO上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C2.(“活结”模型)如图所示,钉子A和小定滑轮B均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它们相隔一定距离且处于同一高度,细线的一端系有一小沙桶D,另一端跨过定滑轮B与动滑轮C后固定在钉子A上。质量为m的小球E与轻质动滑轮C固定连接。初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滑轮C两侧细线的夹角为74°。现缓慢地往沙桶添加细沙,当系统再次平衡时,滑轮C两侧细线的夹角为106°。不计一切摩擦,已知cos 37°=0.8,cos 53°=0.6,则此过程中往沙桶D中添加的细沙质量为( )AC3.(“动杆”与“定杆”模型)(多选)图甲中轻杆OA的A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O光滑,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B点的细线跨过O端系一质量为m的重物,OB水平;图乙中轻杆O′A′可绕A′点自由转动,另一端O′光滑;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B′点的细线跨过O′端系一质量也为m的重物。已知图甲中∠BOA=3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课后巩固训练3B题组一 “活结”与“死结”问题1.手握轻杆,杆的另一端安装有一个轻质小滑轮C,支持着一根悬挂重物的绳子,如图所示。现保持滑轮C的位置不变,使杆向下转动一个角度,则杆对滑轮C的作用力将( )基础对点练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解析 以小滑轮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小滑轮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两绳的拉力和杆对小滑轮的作用力,由平衡条件可知,杆对滑轮C的作用力大小等于两绳拉力的合力,由于两绳的拉力不变,故杆对滑轮C的作用力不变,故B正确。A2.如图所示,水平直杆OP右端固定于竖直墙上的O点,长为L=2 m的轻绳一端固定于直杆P点,另一端固定于墙上O点正下方的Q点,OP长为d=1.2 m,重为16 N的钩码由光滑挂钩挂在轻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则轻绳的弹力大小为( )A.10 N B.12 N C.16 N D.20 N解析 设挂钩所在位置为N点,延长PN交墙于M点,如图所示,D3.如图所示,蜘蛛用蛛丝将其自身悬挂在水管上,并处于静止状态。蛛丝OM、ON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β(α>β)。用F1、F2分别表示OM、ON的拉力,则( )A.F1的竖直分力大于F2的竖直分力B.F1的竖直分力等于F2的竖直分力C.F1的水平分力大于F2的水平分力D.F1的水平分力等于F2的水平分力B4.如图,悬挂甲物体的细线拴牢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上O点处;绳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通过光滑定滑轮与物体乙相连。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系统平衡时,O点两侧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若α=70°,则β等于( )A.45° B.55° C.60° D.70°解析 O点受力如图,因为甲、乙物体质量相等,所以F1与F2大小相等,合成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α=70°,则∠1=∠2=55°,且F1和F2的合力与F3等大反向,则β=∠2=55°,故B正确。C题组二 “动杆”与“定杆”问题5.如图所示,水平横梁一端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m=20 kg的重物,∠CBA=30°,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大小为(g取10 N/kg)( )解析 对与滑轮接触的绳子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绳中拉力处处相等,有T1=T2=mg=200 N,由几何知识知,滑轮对绳子的支持力N=200 N,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大小为200 N,故C正确。D6.如图所示,在水平天花板的A点处固定一根轻杆a,杆与天花板保持垂直。杆的下端有一个轻滑轮O。另一根细绳上端固定在该天花板的B点处,细绳跨过滑轮O,下端系一个重为G的物体。BO段细绳与天花板的夹角为θ=30°。系统保持静止,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解析 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有T=G,同一根绳子拉力大小处处相等,故绳子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也等于G,故A错误;对滑轮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结合几何关系,有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F=T=G,故B错误,D正确;由于滑轮处于平衡状态,所以a杆和细绳对滑轮的合力大小是零,故C错误。A7.如图为两种形式的吊车的示意图,OA为可绕O点转动的轻杆,轻杆的重力不计,AB为缆绳,当它们吊起相同重物时,杆OA在图(a)、(b)中的受力分别为Fa、 Fb,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Fa=Fb B. Fa>FbC. FaBC8.(多选)将砂桶P用细绳系在C点,如图所示,在两砂桶中装上一定质量的砂子,砂桶(含砂子)P、Q的总质量分别为m1、m2,系统平衡时,∠ACB=90°、∠CAB=60°,忽略滑轮的大小以及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综合提升练A.m1∶m2=1∶1B.m1∶m2=2∶1C.若在两桶内增加相同质量的砂子,C点的位置上升D.若在两桶内增加相同质量的砂子,C点的位置保持不变9.如图所示,一重物被细绳a、b、c所悬挂,O′是三细绳的结点。细绳a跨过O点处的轻质定滑轮与轻质弹簧相连,轻质光滑定滑轮被轻质竖直硬杆固定在天花板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此时b绳保持水平,a绳与c绳夹角为120°,弹簧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重物质量为2 kg,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重力加速度g取10 N/kg。求:综合提升练(1)弹簧的伸长量;(2)悬挂小滑轮的轻质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解析 (1)以O′为研究对象,cO′绳张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根据三力平衡得a绳张力为则弹簧弹力F弹=Fa=40 N根据胡克定律有F弹=kx,可得弹簧的伸长量x=0.4 m。10.绳OC与竖直方向成30°角,绳OB与水平方向成30°角,O为质量不计的光滑滑轮,已知物体B重1 000 N,物体A重400 N,物体A和B均静止,求:(1)OB绳的拉力为多大?(2)物体B所受地面的摩擦力f和支持力N分别为多大?(3)OC绳的拉力为多大?解析 (1)由于物体A静止,故OB绳的拉力T=GA=400 N。(2)对物体B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甲根据平衡条件,有N+Tsin 30°=GBTcos 30°=f(3)对滑轮受力分析,受三个拉力,如图乙所示,乙根据平衡条件,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培优提升七 “活结”与“死结”、“动杆”与“定杆”模型 练习(含解析).docx 培优提升七 “活结”与“死结”、“动杆”与“定杆”模型.docx 培优提升七 “活结”与“死结”、“动杆”与“定杆”模型.pptx